古代养娃日常-第2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娘,我们可没有说谎!”
“就是就是!娘娘您可不要受人挑拨!”
……
陈氏垂着头,闻言嘴角抽了抽,什么叫受人挑拨,意思是她故意挑起争端,维护暖暖吗?
一群无知的妇人,汪妃娘娘能在后宫稳立这么多年不倒,并且凭借自己的本事一步一步爬到了今天的位置,哪怕她表面上再纯真烂漫、温和无害,都不是能被人轻易糊弄的主儿!
这也是陈氏敢替暖暖争一争的原因。
汪妃娘娘看着底下汪家那几个妇人着急忙慌的丑态,着实鄙夷气闷,这就是她的娘家啊,哪怕如今已经有不少弟子入了官场,却依旧有很人改不了商人那些卑贱的习气!
“你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本宫也是清官难断家务事。”汪妃娘娘皱眉道,“既然这样的话,那就让几个姑娘当场来说一说这件事情的经过吧,看她们和永宁乡君说的是否一致。”
陈氏听汪妃娘娘这么说,一颗心就悬了起来,汪妃娘娘这是什么意思,是要偏袒自家的侄女儿们吗?
汪家的那几个恶人先告状的妇人闻言却俱是一喜,汪妃娘娘不偏听陈氏的话,要问一问自家孩子当时的情况,可见是存了亲近偏袒娘家的意思,顿时就将身板儿挺得更直了,看向陈氏的目光也充满了骄傲和挑衅。
“那民妇这就着人去将小女喊过来,不劳娘娘费心了。”那几个汪家妇人相视一眼,齐声讨好道,心里的算盘打得啪啪响,正好趁此机会教育女孩子们来了该怎么说,好借机狠狠地报复回去,挣回先前在永宁乡君面前丢掉的颜面。
谁知汪妃娘娘却摆摆手,平静无波地说道:“嫂嫂弟妹们不用麻烦了,就派本宫身边的嬷嬷去探问一番吧。”
那怎么能行!
几个汪家妇人闻言,顿时脸色一变,虽然说汪妃娘娘有意偏袒自家的女孩子们,但是派一个嬷嬷过去,哪里有她们亲自过去安排得妥当。
几人相视一眼,张口就要推脱,然而汪妃娘娘已经先一步开口了:
“毕竟是女孩子,面皮薄,哪怕本宫是她们的姑母,也不好让她们当众对质,丢了颜面。女孩子家的名声最为要紧!”汪妃娘娘关切体贴道。
几个汪家的妇人听汪妃娘娘这么说,只得打住心里的念头,口中称颂道:“多谢娘娘恩慈,顾全她们几个孩子的面子。回头民妇定要让她们来给娘娘磕头谢恩才是!”
不管怎么说,汪妃娘娘派她自己的贴身嬷嬷前往询问,也是为了维护自家孩子的面子,她们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几个妇人心中暗自想到。
陈氏见了汪妃娘娘身边伺候多年的徐嬷嬷出去了,却是松了一口气。
她和汪妃娘娘交往不多,但是也知道徐嬷嬷极得汪妃娘娘的信赖和倚重,一直追随汪妃娘娘从一个小小的美人,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即将册封贵妃的荣耀。
这样的徐嬷嬷,肯定有几把刷子,审问几个尚未及笄的小姑娘,不过是小菜一碟罢了,不消几句话,连吓带哄的,肯定能套出事情的真相来。
可怜那几个先告状的恶人,还在那里沾沾自喜,自以为汪妃娘娘此举是为了庇护她们的女儿,维护她们的面子,真是可怜又可笑!
陈氏在心中默叹一声。
徐嬷嬷出去不许久,便回转复命了。
那几个汪家妇人见徐嬷嬷这么快就回来了,心中暗自得意,这么短短的时间能审理出什么来,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汪妃娘娘此举肯定是不好明着包庇她们,故意做给底下人看的!
可怜陈氏,分不清楚亲疏远近,竟然伙着外人来对付自家侄女们,真是可恶可恨又可怜!
宁安伯府再厉害,还能厉害过宠冠六宫的汪妃娘娘不成!
陈氏这样看不清楚形势,活该以后被汪妃娘娘和汪家厌弃,汪其真的仕途也差不多该到头了。到时候,她们倒要看一看,陈氏还怎么在她们面前耀武扬威!
汪妃娘娘看看几个藏不住喜色的汪家妇人,顿时眉头紧蹙,心中厌恶之情更盛。好在汪家也不全是这样鼠目寸光、无知跋扈的人。
汪妃娘娘目光扫过沉稳淡定的陈氏时,眉头稍稍松开,开口问徐嬷嬷:“问得怎么样了?”
徐嬷嬷恭敬地躬身答道:“回娘娘的话,几位小姐说,是她们见不得永宁乡君受人追捧,又一心想要维护娘娘,这才上前警告永宁乡君,说是娘娘这些日子以来的赞誉全是凭借自己的本事得来了,让宁安伯夫人和永宁乡君绝了抱怨诋毁抢功的心思……”
徐嬷嬷还要再说,见汪妃娘娘面上尽管尚算平静,但是却已不见一丝笑意,便知道她是动了真怒,乖觉地闭上了嘴巴,没有再往下说下去。
做奴婢的,要想永远跟随主子,得主子的重用,那就要善于察言观色,事事都想到主子的前面去。
然而徐嬷嬷体贴地住了口,几个汪家的妇人却不愿意了,一个个都青白着脸色,指着徐嬷嬷尖声高叫道:“你胡说!分明是永宁乡君仗着身份高她们一头,就不把她们放在眼里,任意折辱,她们这才不得已反驳的!她们这么做,也都是为了维护娘娘,维护自家姑母的面子!她们……”画江说(n_n)谢谢linda晓洲亲打赏滴平安符~~
第621章 处置
“够了!”汪妃娘娘一声怒喝,止住了她们的喋喋不休。
徐嬷嬷跟随汪妃娘娘多年,虽然私下里也见过汪妃娘娘厉声呵斥宫人的情形,却很少见过汪妃娘娘当众呵斥人,尤其是呵斥的还是她的娘家嫂子弟妹们。
徐嬷嬷心知汪妃娘娘这次是真的动了怒,忙体贴地立在她身旁,随时准备伺候着。
那几个汪家妇人却是被汪妃娘娘的呵斥吓了一跳,一愣之后,顿时脸色都吓得煞白,也顾不得仪态了,慌忙都跪伏在地,口中张皇失措地请罪道:“娘娘息怒!娘娘息怒!”
屋子里伺候的丫鬟婆子,见主家都跪下去了,哪里还敢再站着,自然是一个接着一个地跪倒了一片。
陈氏犹豫片刻,终究不好鹤立鸡群招眼,便也要屈身跪下,却被汪妃娘娘随行的一个宫女挽住,给了她一个安抚的微笑。
陈氏诧异地朝汪妃娘娘看去,正好撞见汪妃娘娘安抚的眼神,便忙收敛目光,屈膝谢了,悄悄地退到了一旁,恭顺地垂首立着。
纵然汪妃娘娘待她宽厚,她也不好恃宠而骄,观看汪妃娘娘惩处这些本家嫂子弟妹的。
现在跪着求饶的那几个,不就是因为见汪妃娘娘笑眯眯的,为人和善,就以为是她们可以随意糊弄,结果才招致了大祸吗。
陈氏眼观鼻、鼻观心,如一尊木雕似的立在角落里,听着汪妃娘娘对几个愚莽妇人的训斥:
“你们这话是什么意思?是质疑本宫身边的人,还是质疑本宫?”
“本宫的人,难道本宫自己不清楚?”
“你们真当本宫是泥塑的,能任由你们摆弄不成?”
“这漫天的赞誉本就是受惠于宁安伯夫人,就是对外本宫也是这样说的!这几个丫头嚣张地警告永宁乡君是在维护本宫这个做姑母的?只怕是特地来害本宫的吧!”
“你们也不用觉得委屈,这件事,本宫是定要彻查清楚的!”
……
汪妃娘娘大约是被气急了,口中连珠炮似的将几个恶人先告状的汪家妇人骂了好一通,直骂得她们脸色惨白,冷汗涔涔,整个人都跪伏在地上。
陈氏看着眼下这情形,对汪妃娘娘倒是生出一丝赞佩来。
风光荣宠、百般恭维之下,却能够不骄不躁,认清现实,承认恩惠,不避亲疏远近,理智冷静地处理这件事,汪妃娘娘不是心底保有良善,就是有大远见、大胸襟之人。
不论是哪一种,汪妃娘娘都不会因为此次事件而和宁安伯府交恶,只会对彭瑾和暖暖母女俩愈发地友善亲切,免得相互之间生了罅隙,于双方都不利。
汪家能出这样一位皇妃,实在是祖上积德!
汪妃娘娘将几个跪伏在地瑟瑟发抖的妇人训斥一顿之后,冷笑道:“既然你们不相信本宫,那本宫也不必白费唇舌,请族老论决吧!”
几个妇人如闻晴空一声雷,又惊又吓,愕然抬头,一时都忘了对答。等反应过来之后,一个个都慌忙将额头在青石地板上叩得咚咚响,一个劲儿地向汪妃娘娘求饶。
这件事若是惊动了族老们,那为了汪妃娘娘,她们全家定然会遭受呵斥,甚至是被驱逐出汪家的!背负了上开罪汪妃娘娘和宁安伯府的罪名,那她们全家也不要想在京城立足了。
几个汪家的妇人这才知道怕了,一个个头上都磕出了血丝,却丝毫都不敢停,生怕稍有不敬,再惹了汪妃娘娘不悦,后果更加严重。
可殊不知汪妃娘娘见了她们这副模样,心中越发地生气了。
她和她们好好说话的时候,一个个的都不听,还敢指着徐嬷嬷的鼻子叫骂,怎么这会儿刚一说要请族老们,一个个就都这么虔诚乖顺了?
分明是没有把她看在眼里!
这样短视无知、嚣张跋扈,又不把她看在眼里的拖腿儿之人,要来何用!
“请族老们决断吧。”汪妃娘娘收敛起怒气,平静但坚决地开口道。
她犯不着为这样的蠢人而动怒,正好可以借机清除汪家族人里的毒瘤,保证汪家日后的枝繁叶茂,也让她能有一份有力而放心的依仗。
陈氏看看坚决的汪妃娘娘,又看看早就吓瘫在地的那几个汪家妇人,悄悄地叹了口气——不思正路,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招致这样的祸患,只能说是她们自作自受。
事后,汪妃娘娘亲自请托陈氏到宁安伯府解释明白,口中叹息道:“自己娘家出了这样恩将仇报的白眼狼,本宫也不好意思再见宁安伯夫人了……你就代本宫去安抚宁安伯夫人和永宁乡君吧……宁安伯夫人的慷慨相让,本宫一直都感怀在心……”
汪妃娘娘说这话的时候,一半真情,一半筹谋。
——没有彭瑾的慷慨相让,她也不可能有现在极高的名望,也就不可能这么快就有机会册封为贵妃;而刘识这样国朝的肱骨重臣,未来至少还有三十来年的坦荡仕途,到时候宁安伯府后继有人,定然会再上一步,与这样的人家打好关系,对她和女儿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陈氏郑重应下,回头就带着汪妃娘娘丰厚的赏赐,到了宁安伯府做和事老。
彭瑾听完陈氏转述的汪妃娘娘的话,笑道:“我和暖暖本就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也相信娘娘绝不会受人蒙蔽,不察实情,冤枉好人的,何必还要劳陈妹妹你来做这个和事老!”
陈氏抿唇一笑,道:“既然我应下了这个差事,那彭姐姐的话我也一定会如实禀报给娘娘知道的!”
彭瑾闻言,哈哈大笑,轻拍着陈氏的手,笑道:“你哟~看来,娘娘托你来做这件事,还真是找对人了!”
陈氏也爽然一笑,又和彭瑾说起了汪家对那几户人家的处置。
“有娘娘发话,族老们都深觉这样的家族祸患留不得,便将他们极佳给剔除了族谱,发送到了祖籍南安。”陈氏唏嘘道,“南安在大齐顶南边,听说瘴疠严重、偏僻闭塞,这一去,每个两三代人,他们只怕是翻不了身了。”
第622章 不同
当然了,陈氏觉得就凭借几家人现在家教门风,只怕后代子孙里也难得能出一个孝子贤孙,一改祖辈们的命运。如果没有意外的变数,只怕他们的子孙后代在极长的一段时期内,都要在偏僻穷苦的南安县艰难刨食了。
彭瑾皱眉,轻声道:“罚得这样狠……”
虽然后来那些女孩子的母亲胆敢恶人先告状,将事态进一步闹大,还妄图蒙蔽汪妃娘娘,犯下了错,但是就因为这件事,也不至于直接将人给剔除族谱,远远地撵走吧。
陈氏朝四周看了看,见伺候的人不在跟前,这才倾身小声和彭瑾说道:“哪里是因为这件事,不过是娘娘和族长族老们都想要借机发作、杀鸡儆猴罢了。
汪家世代行商,现在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宠冠后宫的皇妃,又有了第一批入仕的子弟,眼看着就要往豪门世家的路上走了,他们可不希望在此时出一点岔子。
这件事情虽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是由小见大,可知汪家内部隐患深深,不借机拔除干净,警醒他人,谁知道将来还会出什么错。”
说罢,见彭瑾面色不好,陈氏又忙解释了一句:“不过,族长和族老们和这几家人都说得很清楚,他们之所以被驱遣,是因为妄图蒙蔽娘娘、仗势欺人,并没有和大侄女有任何的牵连。”
彭瑾闻言松了一口气,她深知在这个时代有时候名声比生命还要重要,所以平日里也算得上是爱惜羽毛,因此生怕这几家人因此而对暖暖心生不满,在散布出什么难听的谣言来,抹黑暖暖。
“这也是娘娘特意嘱咐的吧。”彭瑾笑道,不是问,而是肯定地陈述。
陈氏见彭瑾面色松快,心里也放松了下来,笑道:“还是姐姐通透,可不就是娘娘特地吩咐给族长和族老们的,说是此事万不可和宁安伯府扯上关系。”
彭瑾微微一笑,想也知道,汪家除了汪其真和陈氏之外,和宁安伯府并没有什么交情,他们犯不着替宁安伯府遮掩;只有汪妃娘娘,因为推广育儿经验一事和宁安伯府休戚相关,才会设想得如此周全。
陈氏见彭瑾一副了然的神情,故作无奈地叹息一声,道:“和你们这些聪明人在一起,倒显得我很蠢笨了!”
彭瑾好笑,睨了陈氏一眼,打趣道:“谁都笨也不能是你笨啊!和事老这活儿,是笨人能够做得来的吗?”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能言善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哪一样不都得纯熟精通!
陈氏闻言,哈哈大笑。
彭瑾解决了悬心之事,也爽朗地笑了起来。
一时间抱厦里欢声笑语的,使得整个宁安伯府的氛围都透着一股子轻快。
事后彭瑾和暖暖说起这件事,暖暖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半晌摇摇头,嘟囔道:“多大点事啊,也值得他们闹成这样……”
彭瑾怕暖暖心中自责,要知道,暖暖可一直都是扶危济困、仁厚慈恩的女侠心肠,从来都不做让人为难的事情,于是便开口劝解道:“你也不用因此就难过自责,汪妃娘娘和汪家之所以惩处得这么重……”
彭瑾劝慰的话还没有说完,暖暖立刻就摇摇头,反过来宽慰她说:“娘亲,你别担心,我才不会因为为难自己的人受到应有的惩处而难过自责呢!”
见彭瑾面上一时愕然,暖暖一本正经地诵解道:“《论语宪问》有云: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连孔夫子都这样教导后人,更别提是女儿我了!”
她是仁厚纯善不假,可并不是一味善良,任人欺负的老好人!
彭瑾听暖暖这样说,甚怀欣慰,伸手摸摸暖暖的脑袋,笑赞道:“我们暖暖真厉害,都知道引经据典了,可见平日里虽然顽皮了一些,学问却也没有落下。”
暖暖绯红脸颊,似害羞一般地往彭瑾怀里拱了拱,她能说她是因为看多了、听多了行侠仗义、武力报仇的故事,正好对于这则论语记忆得尤为深刻吗……
不过,暖暖虽然想得开,汪妃娘娘和汪家人的打算,彭瑾还是决定告诉暖暖,让她明白许多事情并不是像眼睛看到的那样简单,明白为了家族传承,舍小取大,防患于未然,是时人认为最为正确的抉择。
将来暖暖是要嫁人的,要为自己的丈夫营造一方安稳温馨的后方,为自己的儿女撑起一片清朗的天空,这些取舍抉择,迟早她都要学会自己面对。
彭瑾将陈氏偷偷告诉给她的有关汪妃娘娘和汪家的隐忧和打算都告诉了暖暖,小姑娘听完面露诧异,沉默半晌,讷讷地开口问道:“这是不是就像是当初祖父和祖母他们为了保全诚意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