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女-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激谢意不论。让上官永平心口发痛却无可奈何,还要装作大度地说这是分内事不用感谢等等,原本他还想扣留这那批辎重,好压一压谷大祖的,现今也无法了。
不过除了辎重,还有别的办法可想的?上官永平想起此次来安北都护的目的,想起他还有长泰帝的圣旨呢,这谷大祖也还没有接旨呢。
“谨遵旨意。”谷大祖和郑闲等人跪下来听着上官长治宣读长泰帝的旨意,身后刷刷跪着正是安北的五万府兵。在上官永平的强烈要求下,谷大祖只得带着他来到府兵屯扎处,在这五万人面前接下这个圣旨,上官长治还说代天子巡狩,不日将重新整编安北都护军,令安北都护谷大祖、副都护郑闲镶助配合,摆明了前来夺取兵权的意思。原本他还想着徐徐图之的,被辎重的事情一气,就什么都忘记了。
上官永平将圣旨递给身旁的士兵,脸上慢慢有了笑容,感觉到这口憋屈的气终于散去了。谷大祖和郑闲只能按照父皇的意思去做啊,待我整编打乱这五万兵马,再将三皇子府的守卫和长史安插进安备都护军里面,这五万人马的举动我就可以清楚了,谅那谷大祖也不敢怎么样,时间一久,这五万军众就是我的了,他有些自得地想,
谷大祖和郑闲也只听着,神色未明。
第四十三章拢军心
不久,谷大祖邀请上官永平去参观练武场,道是去感受府兵的勇猛,也是熟悉安北都护军营的第一步。上官永平点点头,也没有说话,算是答应了,心想谷大祖还算识相,在接旨后不久就主动有表示了。
谷大祖和郑闲两个人看着上官永平脸上那副倨傲的样子,心里静默地笑了:小样,看你这样一副得意的表情能维持多久?!他们两个人脸上却越发恭敬了,一连声的请语和恭敬,让上官永平飘飘然,似乎觉得那五万安西都护军已在囊中了。
到了观看练武场的那一天,谷大祖和上官永平两个人慢悠悠地走在练武边上,身后跟着的是郑闲和冼茂信。不知道为什么,冼茂信总觉得有一丝不详的预感,他看着笑意盈盈的另外几个人,心里暗暗希望是自己多想了,千万不要发生什么事情才好。那边,谷大祖正在给上官永平介绍兵器军械,耳边还不断响起士卒的吆喝声和打斗声,原来他们已经走到一处士兵聚集的地方,似乎还有人正在比试,这吆喝声就是这一群士兵发出的。
“这是在比试武艺吗?”因为聚集的士兵挡住了里面的情况,上官永平看不见具体是怎样的情况,便这样好奇地问道。
“倒不是在比试,而是在对练……”郑闲笑呵呵地解释道。比试不就是对练吗?这有什么不一样的吗?上官永平心想道,脸上疑惑不解。不过很快他就知道有什么不一样了。
“啪!”忽然有什么东西砸在了谷大祖和上官永平跟前,还溅起了几滴液体飞到了上官永平的脸上,他闻到了一股浓烈的血腥味。等他看清砸在他跟前的是什么,脸色变得煞白,那是一个血肉模糊的人形,一手一脚都没了,正在他跟前大口大口吐着血,哀嚎声声,剩下的那一手一脚似乎还在挣扎抽搐,等他摸了摸脸看到手上的血迹时,连退了几步,惊声道:“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对练的工具啊。”郑闲还是笑嘻嘻的模样,还上前踢了踢那已经不再吐血咽了气的人形,道了一句:“真没用,上次那个可是手脚都没了还能活两个时辰呢……”笑着对上官永平解释道:这是都是军俘,被都护军当成用来实战的工具了,也是为了提升都护军的实力,这样对练,一天也发生好几次,不用在乎的。对着上官永平解释完之后,他还漫不经心地还对另外的府兵说:“拖下去煮了,今晚给大家加菜!大家今晚有肉吃了!”语气也是习以为常,甚至有些期待。
加菜?上官长治想起昨天晚上吃到的骨肉相连的肉块,煞白的脸色转向青绿,忍不住哇的一声吐了出来,觉得周身发冷,看着郑闲笑嘻嘻的样子,却感觉比恶鬼还要可怕,这些都是什么人啊?!他不由得心生惧意,手臂上身上的汗毛也都马上耸立起来,他心里一个激灵,直到此时他才记得眼前这安北都护谷大祖,曾斩杀外敌无数,手上那是沾满了鲜血,是被突厥人称之为“安北阎王”的啊!
上官永平一下子清醒过来,自己怎么能跟谷大祖作对呢?谷大祖在安北盘桓了二十年,在安北肯定有极深的威望和势力,自己怎么能跟他对着干呢?真是自讨苦吃。想到这里,上官永平的心里又后悔又惊惧,觉得自己给谷大祖的下马威之举真是糊涂了!这下别说笼络安北的五万士兵了,就是他能不能好好在安北都护府当这个参军都还是未知数啊,只是……只是不知道还能不能修补和谷大祖的关系不?他应该徐徐图之啊,边呕吐他边心思转动,看来是要改变策略才是啊……
看着上官永平似乎要把胆汁都要吐出来了,谷大祖和郑闲对视了一眼,笑意盈盈下面也是逐渐阴冷的心。此刻他们的心里有沸腾不止的怒意:你见过战争是什么样子的吗?你知道白骨累累叠在一起是怎样的吗?你知道怎样才能战场上活下去吗??你知道那刀刃入骨血再抽出时会发出怎样的声响吗?你知道当你的兄弟士兵被敌军削去半边脸是怎样的情景吗?啖人肉喝人血这种小事,都能让你呕吐,还想夺我安北五万兵众?!
谷家和郑家三代镇守北疆,二十年间与突厥、鲜卑等族的交战中,战死三十余子孙,这种割肉拆骨之痛换来的是北疆十五万民众的安宁。一个皇子监军,让他站在北疆之地都已经是容忍了,地都没坐热呢,就想要兵权?这才是让谷大祖和郑闲感到异常愤怒的事情。
自那一日参练武场之后,上官永平就托辞水土不服、身体微恙,躲在都护监军房间内不出门,就连陪同而来的兵部官员冼茂信等人都深居简出,对安北都护府的一切事情概不过问。强龙不压地头蛇,这个道理他们是懂的,更何况三皇子不是一条强龙呢?所以他们就只有缩在都护府内,看安北都护府官员的脸色行事了。
话说上官永平躲在监军房间内也没有闲着的,他在想着应对谷大祖和安北都护府官员的办法。先发制人这一招已经不管用了,人家谷大祖威望、武力都比自己强悍不知多少倍,硬碰硬的话,吃亏的肯定是自己,究竟有什么法子可以挽回谷大祖对自己的亲厚呢?顺便还可以收拢安北的士兵?
以上这些,就是安北都护监军上官永平苦苦思索的内容,当然,一时半刻的,他也想不出什么有效的办法,直到他看见自己房间那三大箱珠宝和银票时,眼前一亮,计上心头。他就不相信,这个世间,会有人不喜欢这两样东西,不管是安北都护也好,还是安北普通兵卒也好,只要有了这两样东西,还愁收拢不了安北都护府?
用珠宝和银票去收买安北都护府的官员和兵将,这就是上官永平想出来的办法。这安北都护府之中,有哪些官员是可以收买的呢?上官永平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都护府的司马沈则思。沈则思是新调来安北都护没有多久的,受到谷大祖的影响不会太深,而且沈则思是吴越沈家的子弟,自己总算知道沈华善、沈则敬这些沈家人的名字,连拉交情的借口有用了。
而沈则思则是惊愕地看着上官永平拿出一沓银票和一摞珠宝,这是怎么回事?收买还是炫富?只听见豪气地说道:“沈大人,这些,你想要多少就有多少。我总算是令伯父、令兄长有过几面之缘,这些,就当是本皇子的见面礼了!”说罢,他还极为友好地拍了拍沈则思的肩膀,以示两人感情深厚。
沈则思看着刚离开自己肩膀的手,感到哭笑不得。自己和三皇子,好像从未见过面吧?这一沓银票和珠宝,是用来收买自己的?用这样的珠宝和银票,让他出卖安北都护府的上司和同僚?会不会太儿戏了一点?自己看起来这么愚笨和缺钱吗?再说了,自己出自吴越沈家,和别的兵卒不一样,最不缺的,就是钱财!而且,都护大人几天前才让三皇子吃了个教训,怎么这三皇子还未受教,还想拉拢、收买兵将?真是找死!但是找死也别找上我啊!沈则思对此感到深深不解,看来三皇子的目光也像看傻子的目光一样。
当然,看完傻子之后,他赶紧将这个事情报告给谷大祖和郑闲知道,他可不敢惹这两尊大神。他心里暗念:所以三皇子,对不住了,我实在是不敢收你的珠宝和银票啊。
“怎么不收呢?三皇子既然一片诚心,准备了这样的见面礼,我们怎么好意思拒绝?当然要收下了!”郑闲笑着说道,眯起了眼睛,笑得像个狐狸。有人白送钱财上门,不收那才是个傻子!
沈则思一听这话,就知道自己远远及不上这两人的腹黑,这是明摆着三皇子那三大箱珠宝和银票要用来孝敬这两人了。他心里在默默哀悼三皇子的钱财,转过头却无比顺心顺意地收下了三皇子送过来的珠宝和银票。
就这样,一副奇怪的景象在安北都护府出现。三皇子送珠宝和银票,安北兵将收银票,送的人和收的人都哈哈大笑,当然,暗笑得最厉害的,乃是都护谷大祖和副都护郑闲。真好,这样的傻子,真是百年难得一遇啊!
“蒋博文和吴能朝上下串联,皇上派来三皇子当监军,皇上这是起疑心了啊,我们谷郑两家再也没有三十余子孙可以折损了……”都护府指挥房内,谷大祖有些神色颓然。看傻子戏之后,他感到有危机感。将帅在外,最忌的就是君主猜疑,想起谷郑两家在北疆付出的惨重代价,感到一阵悲伤,他们忠心耿耿,家族子孙都是为了北疆,怎么会引起皇上猜疑呢?
“正是因为他们忠心镇守,北疆民众感念谷郑两家的恩情,对谷大祖自是拥戴感激。现在北疆甚至有兵众只知谷郑不知上官。这,才是皇上派三皇子监军的理由啊。”沈华善根据沈则思的信,得出这样的结论,谷大祖的忠心镇守竟成了与天子争恩之举,不免为长泰帝之举感到心寒。
“谷大祖勇猛善战,却忘了帝心难测……”他合上沈则思的信,心情沉重,余下的话也就没有说全,让沈则敬自己斟酌去。
第四十四章尚书右仆射
就在工部诸官员在紧张地进行浚通河道水利的时候,朝堂又有一件大事吸引了京兆官员的眼球。连工部在这么忙碌的情况下,也很关注这一事,那就是,尚书右仆射要换人了。
四月上旬,尚书右仆射甘明泉以病乞骸骨,长泰帝自是舍不得,不肯接受他的病退,坚决挽留他继续在任。君臣两人三请三留,最后长泰帝终于允许,涕泪曰“君臣不相负”,下旨让甘明泉致仕后继续享受全俸,除了赏赐赍银五千两、安车蒲轮五驾外,还赏赐了不少御用衣冠、少府文绮貂皮,还下令免除了甘家子孙的赋税、劳役和兵役,直到甘明泉去世为止。
不仅如此,长泰帝还专门派出金吾右卫护送甘明泉返回四川老家。这样的恩宠,使得京兆众官对甘明泉钦羡不已,长泰帝和甘明泉君臣相得之事也传为一时佳话,甚至有戏班子还演义了这件事。紧接着,由谁接替甘明泉成为尚书右仆射就成了各方势力关注的焦点。
中书令、门下侍中和尚书左右仆射私底下被大永官员称为“前四卿”,可见地位之尊崇和紧要,绝对是在百官之上的。其中尚书右仆射主管兵、刑、工三部,所以连沈华善都关心谁会成为尚书右仆射,以后要相处的主官当然是要关心的事情,虽然理论上六部尚书都有机会晋升,但是沈华善心知自己才任工部尚书不到两年,此次怎么也不会轮到他的,在关心之余还能保持平和之心。
但其他人就没有他这么镇定了,纷纷出动,暗地谋划,打听皇上属意谁、推荐自己一系的官员,**、前庭都风起浪涌,各人都意态百出,各凭本事,至于有没有效果,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张德妃正对着端着一碗参汤小心吹了几口气,然后将它递给长泰帝:“这是臣妾亲自在延禧宫厨房炖煮的,皇上尝尝看。”脸上也有着如常的恬淡笑意。
长泰帝满意地点点头,今天他翻了德妃的牌子,延禧宫燃点的清和香让他也感到身心舒畅,天南地北和德妃说着话,长泰帝开始感到有些倦意。
“皇上,甘大人应该也回到四川了吧,听说外面的人都在传颂皇上和甘大人君臣两相和呢……”张德妃伺候着长泰帝躺下,有意无意就说到了尚书右仆射一事,想从长泰帝这里探听一点消息,也好让儿子的岳祖父陈知浩心里有个底。
“嗯……”长泰帝没有说什么,德妃想问的是什么,他自然知道,却不愿多说。
“你看兵部尚书陈知浩……”德妃正想说什么,却见长泰帝瞥了她一眼,严厉而又警醒,她想说的话就说不出口了,知道长泰帝这是开始生气了,**不得干政,若是长泰帝真要怪罪下来,她也无话可说,不由得心惊,看来向皇上推荐陈知浩一事只能以后找机会再说了。温温顺顺地贴在长泰帝身上,呵气如兰:“臣妾逾越了……臣妾伺候皇上……”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
春熙宫的李贵嫔倒是不心急。在**将近二十年,她越发明白一个道理,越是在意就越不能急。虽说帝心难测,但她对长泰帝的性情也能捉摸到几分,长泰帝来春熙宫的时候,她只轻轻柔柔和他说着话,说着少府寺新送进来的香料和衣饰,偶尔说说五皇子上官长治,完全没提到右仆射的事情。这让长泰帝心有怜惜之余也不免提醒她几句:“你是个懂事的,**妇人担心前朝之事做什么,此事朕自有决断。”
李贵嫔听了此话,心道果是如此,早前上官长治就曾跟她说过想为钱同式谋划谋划,好卖他一个人情,她便不太赞同,长泰帝不喜儿子大臣相交从密,若是长泰帝另有打算,那就得不偿失了,尚书右仆射这个位置太敏感,一般人谋划不得,再说来了,钱同式道现在都偏向未明,不免太冒险了。
远在安北都护府的三皇子虽然不能亲自做些什么,但是他还有一个母妃周贤妃在京兆翊坤宫内,还有一个舅舅周阳熙是刑部侍郎,他们也打算趁着这股水摸几条鱼,也有着自己精算盘。不过他们不是打算为自己谋取右仆射之职,而是想推刑部尚书谢同甫上位,一旦谢同甫上任尚书右仆射,刑部尚书之位非周阳熙莫属了。
尽管诸妃和各皇子都有不少动作,可是都没有探听出长泰帝究竟有何打算,中书省和殿中省也没有任何消息传出来,说明长泰帝还没有最后下决定。各人便想着还有机会,都想做些什么看看能否影响上意,又想着从长泰帝亲近的人着手,这种情况下,殿中省的内卫太监近日都得了不少赏钱,在二皇子妃去拜访了皇姑母淑和长公主后不久,周贤妃也让女官给淑和长公主送去了不少礼品,一时间镇远公府也是非常热闹,中书令韦景曜家也迎来了兵部尚书陈知浩、刑部侍郎周阳熙的拜访,门下侍中申科也先后“巧遇”了二皇子和五皇子……
与这些大永皇室、高层官员的动作比起来,京兆官员的想法就简单多了,他们的官职等级太低,对尚书右仆射一职是没有任何幻想的,所以走的自然也是另外一条路径:押宝!有条件晋升为尚书右仆射的,京兆里数来数去就那么几个人,说不准你亲近的人正是皇上属于的人呢,赶紧对那些人讨好和亲近去,这个叫先期投资啊。所以六部尚书和九寺正卿最近也很忙,突然多了不少官员上门拜访论交情,有的甚至还送来了极贵重的礼品,忙着送礼和退礼间,时间就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