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古代小贫农的逆袭之路 >

第12章

古代小贫农的逆袭之路-第12章

小说: 古代小贫农的逆袭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细细叮嘱宋子洲,“我儿年幼,在出兵途中一定要集思广益,此次前去有镇南将军同行,若有难事,尽可以他商议。征战时不要听一家之言,要集思广益。这十万士卒皆是我大夏的好儿郎,征途中一定要好好体谅他们。”

宋子洲跪地领命,表示一定要牢记父皇嘱托,不负重托,争取旗开得胜。

站起身举着钺凿开象征能逢凶化吉的军门。

孝景帝率领文武百官为出征将士送行,并跪在路上推劝战车轮毂,再次当众宣布:军中之事不由君命,全凭大将做主。

宋子洲虽说只有九岁,但常年卯时起床练功,身强体健,跨坐在高头大马上一点也不坠了威风,一身银色铠甲,一袭红色披风,看的站在人群里的宋子煜和宋子明颇为眼红,拼命劝自己,眼前的威风算什么,重要的是以后威风!

宋子洲扫视了众将士一眼,带了一分内力的嗓音传到每个人耳朵里,“出发!”

说罢,一马当先,出了城门。

。。。。。。

一晃峥嵘已经在家呆了约有半个月,这期间赵添也已经把麸麦堂收拾完毕,还招了两个伙计,峥嵘去看了,两个伙计很是机灵,麸麦堂还没有上货,他们也没闲着,到处都收拾的干干净净,连那后院的几盆月季花,也修剪的整整齐齐摆在窗台上。

峥嵘让赵添买了几个石磨,就放在麸麦堂的后院一角,现磨现卖,麦粒总比粉面好运一些。

在峥嵘焦急的等待中,麦子终于熟了!风吹过去,一片金黄的麦浪。

赵添建议在集市上雇几个短工,峥嵘拒绝了,“家里地方太小,这麦子肯定一天收不完,管顿饭倒是好说,只是这住宿却是个问题。我还是找村长伯伯帮忙吧!你明早拿五两银子去城里换些铜板来。”

既然峥嵘拿了主意,赵添也就不在多说什么,正巧李岱不在家,峥嵘便让赵添暂且歇在李岱屋子里了。

赵添之前看着峥嵘通身的气派,以为也是个富家公子,后来看见他们住在这两间土房里,还有些惊讶。机灵如他,一眼就看出这两间土房是新盖的,脑子里告诉运转,四皇子让人在这里建房子,莫不是要暗中培养势力?那我应该也算是潜邸老人了,从此更是有干劲了。

。。。。。。

“峥嵘,既然你这么相信村长伯伯,那伯伯也就不拿乔了,还是像上次一样五十文一天,你看可行?”

“成,村长伯伯,你找上五个人,让他们明儿一早来我家找我!”峥嵘起身欲走,又忽然想起件事儿,“村长伯伯,你家场能借我用用么?”

“用吧,随便用,反正也是闲着。”村长十分爽快的说道。

其实来峥嵘家在神马村里已经成了香饽饽,之前来做工的人还担心两个孩子给他们发不了工钱,碍于村长的情面才同意来帮忙,不料峥嵘家的工钱都是当天就清了,因此这次的招人竞争还是很激烈的,来村长家走亲戚的都快要赶上过年了。

“二叔,这是我家新打的核桃,你看峥嵘家招人,能不能。。。。。。”

“大柱,不是叔不帮你,这名额已经递上去了,这临时改,怕是人家也不愿意啊!”

。。。。。。。。。

“姐夫,你看咱两家这关系,好点的活儿能不能先让我做?”

“根生,这可是要出力气的活,东家可是有监工的!”

。。。。。。

村长之所以能当上村长,不仅是因为会唬人,还因为他做事太厚道了。

峥嵘看着来报道的五个壮汉,无一不是膀大腰圆,满意的点了点头。

“赵添,这几个人就交给你了,你让他们把麦子收到村东那个场里晾着,就是有棵大柳树的那个场。”

☆、第四十二章 找茬

把麦田托付给赵添之后,峥嵘再次当起了甩手掌柜,并且没有丝毫罪恶感,反正我这会儿还是个孩子嘛!

坐在小椅子上悠闲的吃着果子,看见赵添指挥着大家收麦子,有负责收的,也有负责运的,分工明确。不错,看来这赵添还有管理之才。

在峥嵘以为所有事情赵添都可以包办的时候,赵添又来找峥嵘了。

“那个,晒好之后怎么办?”赵添有些不好意思的搓着手指头。

峥嵘正啃着桃子,一拍脑门,她怎么把这茬给忘了,这里的人都不种小麦的,当然不知道怎么弄了。

指着对面的小凳,对赵添说,“你先坐,我慢慢跟你说。”

。。。。。。

几经波折,在一阵鞭炮声中,麸麦堂终于开张了。峥嵘年龄太小,赵添便代表他挑开了用红绸盖住的牌匾,峥嵘穿着崭新的花青色长袍,与二位小厮站在门口,冲来往道贺的人拱手致谢。

人们都好奇的看着这家店,麸麦堂?这是卖什么的?看着装修的挺齐整,要不进去看看?

有人带头,就有人跟风,人们进去后才发现,这里摆的东西倒是不多,只有屋子中间摆着四个瓮,里面装满了面粉。

翁上贴着红纸,一两一斤,众人看后不禁倒吸一口冷气,这么贵!

有见多识广的知道这小麦粉本身就是稀罕东西,凭良心讲,这个价还真不算贵。也有家底殷实的,看着个新鲜东西,就想买回去给家里人尝尝鲜。

“小二,给我来两斤!”

“给我也来两斤!”

。。。。。。

看着已经空了的两个瓮,以及更多的人涌进店里,峥嵘与赵添对视了一眼,看来这还卖的不错嘛。

新店开张,峥嵘担心会忙不过来,这几天也就住在了平渡,赵添就帮着把她的东西搬到了正屋。

第二天一早,得喜干劲十足的打扫完屋子,洒上水,就听外边一阵嘈杂声,几个大汗,挽着裤腿,袒胸露乳的拿着棍棒冲进门来,领头一个穿着白色汗衫的男子,猥琐的眼神四处一扫,大喊一声:“给我砸!”

剩下的四五个大汉,一拥而上,窗台上的月季花,也被砸到了地上,得喜也挨了一棍,正倒在地上捂着腰呻吟。这一幕刚好被刚走进店的得利看见,得利见情况不妙,撒腿就往后院跑去,“掌柜的!大事不妙!有人来砸店了!”

峥嵘想到肯定有人来找茬,但没想到竟然来的这么快,她快步走出屋子,只看见赵添随着得利跑去店里的背影,急忙也追了过去。

赵添空手接住迎面来的的棍子,一把夺过,一撩袍子系在腰间的汗巾上,脚踹到这人胸前,只见这人摔在墙上,“嘭”地一声掉了下了,恐惧的看着赵添猛烈的咳嗽了几声。

“何人在此撒野?!”赵添一手拿着棍,在地上重重的一驻。

领头的男子,看了眼掉在地上的弟兄,这回是碰上硬茬了,挥了挥手,两个人过去扶起了被赵添打伤的男人,站在了领头男子的身后。

“你家这面粉有问题,我家三姨奶奶昨日吃了这面粉做的包子,今早就再没醒来。”领头男子恶狠狠的说道。

“哦?”赵添也不是十来岁的小青年了,不会被他就这么唬住。“贵府是哪一家?出事了怎么不曾报官?”

“我们乃城南李员外府上的,奉命来砸了你们这家黑店。”说着趁赵添不备就一棍砸下。

峥嵘在后边看的心惊肉跳,急忙大喊:“赵添小心!”

赵添一个闪躲,一个反手擒拿,略一使劲,卸了他的胳膊,就这么丢在地上,用脚踩住他的头,这才吩咐道:“得利,你去官府请官老爷过来。”

剩下的四五人见赵添这么勇猛,更是不敢轻举妄动,双方就这么僵持着,

县衙的钱县令听说是麸麦堂被砸,立马想到之前收了赵管事的一块端砚,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立马着急衙役,亲自带兵朝麸麦堂赶去。

赵添这才放领头男子站了起来,一番折腾他的白色汗衫已经脏了,右胳膊也耷拉了下来,看着颇有几分狼狈。

峥嵘让得利搬了凳子来,钱县令毫不客气地坐了上去,看着这一片狼藉,沉着脸问道。

“你们是哪个府上的?为什么砸麸麦堂?”

“回大老爷,我乃李员外府上护院,我家三姨奶奶昨日吃了麸麦堂的面粉做的包子,今早就去了。。。。。。”作势还抹了两把眼泪。

钱县令一听是李员外府上的事,便有些犹豫,这李员外可是他的衣食父母啊,言语间就有些和稀泥,“李员外府上啊,这怕是有误会,赵管事,要不你们给李员外家赔些钱财?这事儿就算了了。”

峥嵘一听,有些着急,这赔了钱不就等于罪名坐实了么?这才开张第二天,今后这生意还怎么做啊?!

赵添看到了峥嵘的眼色,也不搭话,只把腰间系的一块玄色牌子拽下来丢给了钱县令。

钱县令看着赵添不搭话,还有些不痛快,拿起牌子一看,只见这牌子上写着个大大的“丛”字。瞬间眼睛瞪得老大,拽着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这大夏王朝姓丛的可只有那么一家啊!

这可不是他一七品小官招惹的起的,话锋一转,“好大胆子,竟敢冤枉赵管事,谁不知道你家三姨奶奶卧榻已久,李老爷到处寻医问药也没有治好,来人,把他们带走!”

站起身和善的对赵添说,“你们把损失算一算,我一定会给你们个交代!”

周围看热闹的齐刷刷的鼓起了掌,钱县令满意的笑了笑,走了出去。

峥嵘这才知道自己真是捡到宝了,这赵添武艺高强不说,背景也很深,不然今天这事儿怕是不能善了,她清了清嗓子发话,“找到债主就好,咱还是要正常营业,得喜得利,你们把这里收拾收拾。赵添,你再去买四个瓮回来。幸亏今早的面粉还没摆上,不然可真是浪费。”

☆、第四十三章 心服口服

离京已经半月有余,宋子洲却觉得有些奇怪,大家伙对他是很恭敬,但他却觉得他被架空了。

或许在很多人的眼中他是皇上喜爱的皇子,只是去边关镀镀金。他自己清楚,事实不是这样子的,他并不如大家想象的那般受宠,父皇只是忌惮丛家。若是不能取得兵权,应该就只能当个安乐王爷了,然后在他某一位皇兄或者皇弟上位后,被杀或者被囚禁。

这次去南疆路途遥远,至少也要二百多天,去了还不定呆几年。若一直这么被架空下去,那他费这么大劲,跑来南疆干嘛!

自从从空间得了功法,宋子洲便要比平时早起一个时辰,先运行两遍功法,再练两套拳法。即使行军劳累,他也没有放下。

这天早上,宋子洲一如既往的练完拳,也不如在宫中那么讲究,随便擦洗了一番就出了帐子。

行军途中是枯燥的,但总有人能从这枯燥的日子里找出几分乐子来。

“嘿,二狗子,你若是射不中靶心,到了湖心城可要记得请我。。。。。。嘿嘿嘿。。。。。。”远处一个身量颇小的年轻男子,伸手搂着比他高半头的男人的肩,笑的挤眉弄眼的,看着很是滑稽。

“没问题!咱可先说好了,如果我射中了,那就是你请我。。。。。。”递了一个你懂得的眼神。

说完,二人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哈哈哈哈。。。。。。”

宋子洲听着这二人的谈话,虽说听的一知半解,倒也觉得有趣儿,他在宫里可是一个朋友都没有的。

在远处一棵柳树下站定,看着这二人打赌,二狗子把靶子摆好,向后退了五十步,张开弓,瞄了四五秒,“嗖”地一声箭射了出去,正中靶心,二狗子大笑起来,“哈哈,毛蛋,你早该乖乖认输了!”把手里的弓塞到毛蛋怀里。

毛蛋虽然打赌输了,但看着好友这般技艺,也跟着傻乐,“认输!认输!”

宋子洲这才抬脚走到他们跟前,眼见得毛蛋看见宋子洲来了,赶忙拉着二狗子给宋子洲行礼。

“给王爷请安。”

宋子洲抬了抬手,“起来罢,军中没有王爷,只有将军。”

又对着二狗子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什么时候入伍的?”

二狗子受宠若惊的答道:“小人李二狗,今年春入伍的。”

宋子洲点了点头,是个新兵蛋子,又接着问:“你如今可有军衔?这身射箭的功夫是跟谁学的?”

“小人只是个小卒子,哪里有什么军衔,这射箭的本事是跟家父学的,入伍前曾跟家父去山里打过几年猎。”

原来是猎户出身,这等人才可要好好重视,“既然你射箭功夫好,那就赐名准,封小旗,一会儿去陈总旗那里报到。”

说罢,又问道,“我替你改名,你可心中有怨?”

二狗子,不,李准急忙拜下:“多谢将军赐名。”

宋子洲满意的点了点头,“把你的弓拿来我试试。”

毛蛋赶忙双手奉上,宋子洲拿到手上,颠了颠,又试着拉了拉弓弦。然后从荷包取出一枚铜钱递给三顺子,“你去,给我挂到那边柳树上。”

这边发生的事儿已经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宋子洲提着弓退到百十来步的位置,举弓瞄准挂在树上的铜钱。慢慢把弓拉成满月,周围已经围了一圈人,大家屏住呼吸,盯着箭头,看这楚王是真有本事,还是就是个洋枪蜡头。三顺子也替主子捏着把汗,这万一没射中。。。。。。呸,主子这么神勇,一定能中!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箭头穿过铜板中间的眼,深深钉在柳树上,整个箭头都没进了树里。

“百步穿杨,神技啊!”李准最先反应过来。

四下一片哗然,本以为楚王只是去边关镀镀金,没想到还真有两把刷子,皇上的儿子就是不一样。周遭一片赞美之声,“王爷威武!”

宋子洲把弓递给李准,也不理会周围人惊讶的神色,朝着主帐走去,“拔营,准备出发!”

人群这才四下散去,各自忙活开来。

☆、第四十四章 途经雅风寨

荒凉的官道上,没有半个人。平素官道上虽然人不多,也总有走商跑马的人在,怎得到了辽定地界却连个人影都没有。

宋子洲冲着副将许威说道:“你去打探一下,这路上怎的连个行人都没有?”

“是,大将军!”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许威策马返回,在离宋子洲还有一丈距离时才勒住了马,抱拳禀报。

“大将军,前方要经过黄化山了,据说那里土匪盘踞,其中有一个雅风寨,官府出兵清剿了三回都无功而返。百姓们被劫怕了,宁肯绕些路,也不愿走这儿了。”

“这雅风寨不过是个土匪窝,再怎么着也不至于攻了三次也没有攻下来吧!”宋子洲拧着眉头,“他们可是占着天险?”

“属下刚开始也是这么认为的,便纵马远远绕着这雅风寨跑了一圈。要说这正面确实占据着天险,可若从山后绕上去,也不是很难。”说着许威也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按道理来说,属下这一趟就打听清楚了,他们常年驻扎在这儿,也不会不知道啊。”

“哼!”宋子洲冷笑了一声,“大夏的根坏了!”

“根坏了?将军,这是什么意思啊?”许威一个大老粗,哪懂这些个弯弯绕绕的,就直接开口问道。

宋子洲哪有心思跟他解释这个,见许威落后了半步,也不多理会,“三顺子,你跟他说说。”

“嗻”,三顺子骑着匹黑色的马,太监服骑马不便,临走宋子洲赐了他一身鸦青色短打,这会儿看着倒也有几分英气。

“这土匪就这么几个人,却能躲过官兵的清剿。不是这匪徒真有几分本事,就是有人给放水。可这第一次剿匪失败而归,第二次肯定带的人更多,没道理去了三次都没有攻下来。而且这匪徒还越发肆无忌惮,这恐怕就只能是第二种情况了。”

许威听的目瞪口呆,而后咧着嘴嘿嘿一笑,“这种事儿你们动脑子就行了,我听将军的!”

宋子洲心中一乐,这莽夫也有莽夫的好处,面上却不显,突然一声大喝,“许威!”

许威忙策马上前,双手抱拳,“末将在!”

“你带五千重骑,去给我把这雅风寨拔喽!”

镇南将军被这边的骚动引了过来,正好听见这一句,急忙上前劝道。

“大将军,这件事儿交给辽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