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古代小贫农的逆袭之路 >

第18章

古代小贫农的逆袭之路-第18章

小说: 古代小贫农的逆袭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一切都收拾好后,峥嵘才总算得到批准,终于可以下床了!

辞别了书院的山长,嘱咐了李岱几声,就带着这一行人下山去了。

自从峥嵘病好之后,月宫周围的浓雾又起来了,宋子洲迈不过去,也看不见峥嵘的近况,心里很是焦急,天天在望春亭蹲点,三顺子搜集来的草药已经被他摆了满满一桌。

他捡起一只灵芝,皱了皱眉,这三顺子怎么办事儿的,这么小的灵芝,也敢往我跟前送?

峥嵘来的时候正好看见这么一幕,一个气质傲娇的美少年,拿着一只灵芝颇为嫌弃的一撇。

“您要是看不上这灵芝,大可送我啊,要不要这么苦大仇深的盯着它。”峥嵘出声调侃。

宋子洲一看峥嵘来了,黑亮的眸子里闪了闪,看她似乎真的是全好了,这才放下心来,指了指桌上的东西,“这些都送你了!”

“唉?!您可别,我就是开个玩笑!”峥嵘见他当真了,连忙摆手拒绝,还向后退了几步,表示自己真的很坚定。

宋子洲见她这么见外,心里有几分不舒服,明明本王已经把她当好朋友了,偏她还不识相,嘴角的弧度冷硬了几分,“这药本身就是给你准备的,这么低的年份,本王才不会吃呢!”

峥嵘听着这傲娇的语气,心里再也憋不住笑意,“哈哈,原来您是关心我啊!您放心,看我这么生龙活虎的,哪里还需要大补?”

宋子洲冷冷的泼她凉水,“不知道谁前两天跟个病猫似的,还生龙活虎?”

峥嵘瞬间跟踩着尾巴的猫似的,立刻防备起来,“你怎么知道?!”按道理来说,他在南疆,就算赵添他们给汇报,没有一两个月也是到不了的。就算是飞鸽传书,也要十天半个月,他是怎么知道的?

听了这话宋子洲耳根一红,解释道,“那天我的玉格外的烫,我以为出什么事儿了,正好你那边的浓雾都散了,我就走了过去,从日月潭看见你正在喝药,心中一急,不知怎的就过去了。你放心,我没有进月宫。”

峥嵘看着他红了耳根也就信了他的说法,只是按他那么说。。。。。。“那天在我床边的黑影是你?!!”

☆、第六十一章 回家

峥嵘本着无功不受禄的原则拒绝了宋子洲,“王爷,我忽然拿回去这么多药材,不好跟他们交代的。”

宋子洲撇了撇嘴,不以为意,在他的观念中,主子就是天,下人唯有听从的份,“你是主子,还要跟他们交代什么。”

。。。。。。

争到最后,宋子洲以峥嵘若不收下,就把赵添召回来威胁她,她推辞不过,只能收下了,“不如这样,我从李家村带来的锅碗瓢盆,都还在月宫放着,就直接在月宫里熬好了喝吧,那日月潭水有些神奇的效果,不如晚上你也来喝一碗?”

“恭请不如从命,那就晚上见了!”宋子洲行了个拱手礼。瞧着那月宫门前的植物长的那般茂盛,料想这日月潭水应是不错。不过最重要的是,他就可以监督峥嵘喝药了,再名贵的草药它也是药,而峥嵘还是个孩子,不喜欢喝是肯定的,宋子洲的嘴角露出一抹温柔的笑意。

。。。。。。

这些高级药材的采摘是很有技巧的,它们的根茎一但受损,其价值就大打折扣了。因此这些草药,都是采药人用小刷子,一点点将根茎周围的土扫去,才取了出来。

峥嵘从中挑出一些刚挖出来,还没来得及晾晒的草药,顺着菜园再挖了几个坑种了下去,有着日月潭水的促进,一个月过去这草药还长大了不少。

。。。。。。

天越来越冷,已经下了几场大雪了,峥嵘现在有些庆幸自己的决定,得亏是住在山脚,若是当初选了半山腰的那个院子,下这么大雪,马车都下不了山了。

这里没有暖气,得慎去买了些炭火,屋子里才算有了些许温度,峥嵘窝在炕上,用被子包的严严实实的,抱着手炉哪里都不想去。

紫荆倒不觉着有多冷,她原来的家里更是清苦,冬日里别说炭火了,连个热炕都没有。她手脚麻利的给峥嵘缝了两身棉袄,里面的棉花塞的厚厚地,领子上缝了灰鼠毛皮,看着就很暖和。

缝完了最后一针,咬断了线,非要峥嵘穿上试试,峥嵘看着这袄很暖和的样子,这才从被子里伸出小手来,绿意凑上去伺候她穿上。

穿上一看果然很合身,紫荆满意的点了点头,不错,手艺又进步了。灰鼠皮领子更是衬的峥嵘的小脸圆圆的。“恩,挺好,你就这么穿吧!正好天儿冷了,可别再染上风寒。”

这时门外传来得言低声的汇报,“少爷,得行回来了。”

得行留守在家,一般无事儿是不会来的,这会儿前来,应是宅子建好了,这也快到年底了,该回家了,“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就听见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的传来,得行躬着身子行了个礼,“少爷,得行给您请安了。”

峥嵘点了点头,让绿意给他搬了个凳子,示意他坐着说。

得行又施了个礼,这才撩了袍子,坐了下来,“少爷,咱家宅子建好了,我亲自盯着,没有一处偷工减料,只是家里要买什么家具?现在就是一空房子,回去您也没法住啊。”

峥嵘穿着棉袄倒也觉着不是特别冷了,看着得行吩咐,“你先把原先大家睡的床搬进去,其他的等我回去再找人订做。”

“是”

峥嵘停顿了一下,又接着问道,“那妇人可还去闹过事儿?”

“去过几次,我让工匠把脏水倒在门外,溅了她一人,她看你们也没人在,后来也不曾来了。少爷,咱们几时回家?”

李岱他娘没有见到儿子是不会死心的,以后应该还是会来的,“我们等着大少爷放年假了再回。”

。。。。。。

到了腊月二十,书院才放了年假,李岱收拾了行囊径直来到西山脚与峥嵘等人汇合,峥嵘等人的院子也差不多该到期了,已经收拾好东西等着李岱了,峥嵘见李岱回来了,格外高兴,兴冲冲的迎上去,“小哥哥,你可回来了,我们都收拾好东西等你回家了!”

回家,多么美好的一个词,他曾以为,没有他爹就没有家了。

李岱笑着捏了捏峥嵘粉嫩的脸,“好,我们回家。”

☆、第六十二章 过年前的准备

马车稳稳的停在了家门口,得行先跳下马车,然后搬了个凳子放在马车旁,把峥嵘等人扶了下来。

家里已经被修建成了标准的四合院样式,当初这么建就是因为峥嵘觉着,这样大家住的近一些,彼此还有个照应。

大门的屋檐下也挂上了李府的牌匾,门是黑色的大门,上边钉着金色的铆钉,大门的两边还蹲着两个石狮子。只是看着这大门,峥嵘心里对得行的办事能力就有了几分肯定,看着倒是很气派嘛!

得行从袖袋里掏出一把钥匙,打开挂在门上的大铜锁,然后恭敬的将钥匙奉给峥嵘,峥嵘看了一眼,并没有伸手去接,“既是你一手操办的,那这钥匙你就留着吧!”

得行面上风轻云淡的应了,其实内心已经在狂喜了,这主子是把他当大管事了?连家里的钥匙都让他保管了,这是对他多大的信任啊。而峥嵘看着得行这不喜不怒的样子,心里更是高看了他几分。

走进大门,正对着门里的是一个大缸,缸里装满了水,水里放着几个铜板,峥嵘不解的看着得行,“这是什么意思?”

得行挠了挠头,嘿嘿一笑,“少爷,我本家是山北的,我见我们那儿的大商户家里都放这东西,说着是聚宝盆,我这不也想着您也发大财嘛!”

峥嵘也是头一回听着说法,倒也新奇,“嗯,你能有着想法也是好的,不过这么光秃秃的也不好看,等开春了给里面种株荷花吧。”

绕过这聚宝盆,看见约有二十间房,外墙清一色刷上了白灰,屋顶则统一用的青色的瓦,门窗则是刷上了朱红的漆。峥嵘打开其中一间,看了看格局大小,“嗯,不错。”

微微仰头对着得言说道,“这距离过年也没几天了,咱几个第一次一起过年,不能就让你们都这么凑合的过了,现在订做家具估计来不及了,你去平渡找赵添,让在城里买些县城的家具,多买几套,等除夕了让他带着得喜得利一块儿来过年。”走了两步,又像是忽然想到了什么似的,停下来回过身,“对了,记得多买些炭盆和银丝碳,这里的冬天还真是冷啊!”说着边哈了哈手。

。。。。。。

等到腊月二十三,紫荆一大早就带着如慧、如意去浮云村的集市上买回来祭灶用的香烛、灶糖和饼,然后开始马不停蹄的收拾厨房,峥嵘站在一旁看着,不是她不想帮忙,而是她现在真的被当成少爷了,大家事事儿都不让干啊。

等大家吃完晚饭,收拾了碗筷,天这才慢慢的黑了。由于祭灶只能男子来祭,李岱便代表李家给灶王爷上了香,点了蜡。众人以为峥嵘年纪尚小,没有去祭灶也说的过去。

过了小年,就是大年了。平渡镇上开门的也已经没几家开门的了,峥嵘索性下令关门放假,赵添也是第一次过年,他虽然二十好几了,但他是个孤儿,从小在组织里长大,也没人给他介绍媳妇儿,所以至今打着光棍。自从跟了丛家,这每年过年都是在执行任务中度过的,这次来平渡算是他执行的最特殊的一个任务,让他有了家的感觉。

带着得喜得利买了一大堆年货,干了半年他也收入了有五六十两了,租了辆牛车就朝着神马村去了。

。。。。。。

得行兴奋的冲进府里,“得谨、得言、得慎!快出来帮忙,赵管事买了一大堆年货回来了!”

峥嵘一行人听见呼声,全都跑了出来,“这赵添,还真是会来事儿,我还正打算让他买些年货回来呢,这还没嘱咐呢,他就给办了!”

赵添进门刚好听见这话,脸上也洋溢出笑容,“那是自然,我若没点眼色,怎么做管事呢?哈哈。”

大伙儿把这些东西都搬进东南角的一间空房了,然后四个丫鬟就着手开始准备年货了。她们本就是穷苦家庭出身,也都做过饭,再还经过牙婆的调教,这饭菜做的也算是色香味俱全了。

☆、第六十三章 除夕

在众人的千盼万盼中,除夕终于到了。

农村人喜欢在大清早放鞭炮,炮放的越早,说明这家人越勤快。得行头一天晚上就信誓旦旦的保证,明日一定要做神马村第一个放炮的人。被如慧、如意她们打趣,“不指望你做第一了,你只要别做最后一个,我们就谢天谢地了!”

第二天清早,得行果然起的很早,在大门口放了一挂鞭炮,才正式有了过年的感觉。

如今有了如慧和如意,再也不用紫荆亲自下厨了,但今天紫荆心里高兴,执意去厨房给大家做了道菜。

大家正吃的高兴,门口却又传来久违的吵闹声。。。。。。

峥嵘面色一变,用余光扫了李岱一眼。

只见李岱听见熟悉的声音,先是一愣神,再细细听了两句,似是终于确定是自己母亲。没想到多年未见的母亲,如今确实要在这样的场景下相见了,脸上的表情千变万化,最终放下碗筷走了出去。

峥嵘不放心,也放下碗筷欲追出去,却被赵添拦了下来,“东家,还是让他自己处理吧,这时候越多人在场,他就会越难堪。”

听了这话,觉着很有道理,无论结果怎样,那妇人都是他娘,想着她又坐了下来,端起碗筷,招呼大家继续吃。

。。。。。。

李岱他娘看着自己儿子走了出来,先是没认出来,“我儿子呢?你让那小倌儿把我儿子还给我!”

李岱听了心下一寒,冷冷一笑,慢慢的从牙缝中挤出一句话,“这天下还真有认不出自己儿子的母亲啊!”

他娘端详了一番,这才露出尴尬的神色,“儿子,娘想你想的好苦啊!”

李岱刚有一丝动容,就听他娘说,“儿啊!看你这屋子这么大,把娘和你弟弟接来一块儿住吧!”

李岱脸上的动容彻底土崩瓦解了,冷声拒绝道,“当初是你先抛弃我跟爹的!”

她娘脸上有一丝恼羞成怒闪过,到底底气不足,“那你也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如今老娘过的不好,你怎么也不得照应照应?”

大夏王朝是个以孝治国的国家,李岱也做不来对自己母亲恶语相向,只得婉言劝道,“这屋子不是我的。”

“不是你的?!难道还能是那个小倌的?他定是霸占了我儿的房子!还有上次那个姑娘简直就是个狐狸精!”李岱他娘听儿子不停的拒绝她,气不打一处来。

而李岱听见他娘这么说峥嵘和紫荆,心里更是不舒服了,峥嵘可是他的恩人,若不是峥嵘他如今哪有机会读书?他温柔的娘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

“可是那个人对你不好?我有没有银子你还不知道?你走后我爹一病不起,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我连葬他的钱都没有,我只能卖身葬父,所以我现在是李府的奴仆,你若真想搬来,那也只有卖身李府这一条路。”

李岱他娘一听,眼珠子一转,这还要做伺候人的活儿啊,他家那口子虽说挣不来钱,但她在家可是说一不二的,还是回家好!她讪讪的一笑,“儿啊,你在这儿也不容易,我还是回家去吧!”说完扭头就走,就怕李岱跟着她回家似的。

李岱看后心更寒了,一言不发的回了屋子,端起饭碗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峥嵘看着他这样心里也不好受,便假装撒娇,“小哥哥,今天可是除夕,我就你一个哥哥,你不得给我发点压岁钱?”说完还冲李岱眨眨眼睛。

李岱心中一暖,还好有峥嵘,从袖袋里取出一个提前包好的红包,“没有多少,但这些都是我替别人抄书赚的,是个心意。”

峥嵘也不嫌弃,抱着红包傻乐。

紫荆也帮着活跃气氛,戳了戳峥嵘小脸,“表姐也给你准备了礼物哦。”

“哦?是什么?快拿出来我看看!”峥嵘也真的被惊喜到了。

紫荆冲如慧使了个眼色,如慧放下碗筷回屋去了来,递给了峥嵘,紫荆又接着说道,“过年都要穿新衣服的嘛,虽然你给大家买了,但小孩子还是穿自己家人做的好。”

峥嵘开心的捧着衣服,“我等会儿就换上,来大家快吃,等会儿黑了我们去放烟火!”

☆、第六十四章 县试

过了年不久就要县试了,这是科举的开始,这些天也不用去书院里,李岱就自己在家温习功课。正巧泰生也放假在家,他没事儿了就过去请教,一呆就是一天。

若有所得就通宵达旦的看书习字,峥嵘担心这油灯灯光太暗,便吩咐得行买来了许多蜡烛,还亲自炖了滋补的汤端给他喝。

就在这么紧锣密鼓的准备中,县试开始了,峥嵘替李岱准备了三天的干粮和厚厚的棉袄,李岱就带着全家的希望去考试了,李岱算是这个大家庭唯一能支应门庭的了。峥嵘就是再能干,且她在现代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只一条她是女人,在这大夏朝他就是有再多的能耐,她也得藏着。

其实峥嵘倒是不担心李岱,一则是李岱年纪还小,这个时候四五十岁还没考上的人大有人在。二则李岱一直是一个比较稳妥之人,他既然决定要考,那他定是心里有数的。

又到了晚上和宋子洲一起喝药的时候了,本身草药就是大补之物,再加上日月潭水,这功效可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

宋子洲觉着自己功力大涨,从开始练九阳真经到现在仅有七个月有余,前两天已经突破第五层了。要知道前四层他用了六个多月,而仅仅二十多天,他竟然又突破了下一层。

他想到了那口神奇了日月潭,他都能通过日月潭看见生病的峥嵘,这日月潭定不是平凡之物。

想到这里,也不难理解为何他的功力这般突飞猛进了。

峥嵘端着熬好的补药来到望春亭,宋子洲看着这黑呼呼的药皱了皱眉,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