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贫农的逆袭之路-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也不难理解为何他的功力这般突飞猛进了。
峥嵘端着熬好的补药来到望春亭,宋子洲看着这黑呼呼的药皱了皱眉,只是想到这药的功效,硬着头皮一饮而尽。
峥嵘看着他的表情有些好笑,已经是大将军了,竟然还怕喝药。
宋子洲看着李岱想笑又不敢笑的表情,也又些尴尬,连忙转移话题,“听说你哥哥参加县试了?”
说到李岱,峥嵘眉宇间温柔了几分,“恩,是啊,今儿一大早就走了。”
“那可要我帮忙操作操作?”宋子洲问道。
“那倒不必,小哥哥岁数也不大,况且你走的是武官的路子,文官怕是不好插手。”峥嵘婉言拒绝道。
宋子洲却觉着峥嵘有些小瞧了自己,不满的说道,“这大夏还没有本王走不了的路子。”
峥嵘看着他一脸傲娇的表情,也知道这货王爷病又犯了,得顺毛捋,“王爷您当然文武官的路子都有,只是这才是个县试,等到时殿试过了,您在给帮忙找个好职位?”
宋子洲听了这番说辞,认真的点了点头,“恩,他要是连个县试也过不了,那也不值得我为他铺路。”
。。。。。。
这三天是封闭的三天,你就是晕倒在考场也得等三天后才能抬出来。
峥嵘担心李岱身体素质太差,给李岱带的干粮中也掺了日月潭水。
到了第三天,很多人粮食没带够的已经有些萎靡不振,更有些身体不适的已经摊倒在案。
李岱却不知为何,越答题精神越好,只当是考前峥嵘让他喝的补药起了作用,状态前所未有的好,提笔一气呵成。
当县衙考场的门打开的时候,在外等候的小厮、家人都伸长了脖子。
奉命来接李岱的得言也“嚯”地站了起来,仗着站在马车沿上视野好,一眼就瞅见李岱,连忙跳下马车,冲到李岱身边,接过李岱手中的笔篮,“少爷,这边走,马车在这边。”
峥嵘他们提心吊胆的坐在家里等,虽说对李岱有信心,但就怕个万一。
等到下午太阳快落山的时候,院子里才传来得行惊呼的声音,“大少爷回来了!”
峥嵘扶着椅子站了起来,迎到院子里去,“小哥哥,考的如何?”
李岱看着激动的峥嵘,有人惦记的感觉就是好,“放心,应是差不多的。”
峥嵘只觉得这时的李岱格外的夺目,从内心爆发出的自信,即使是粗布衣裳,也难掩他的光彩。
☆、第六十五章 放榜
二月十八,县衙门口人头攒动,李岱远远的站着,面上看着风平浪静,只有从瞳孔散发出几分紧张,看见得行激动的从人群中挤了出来,飞奔到他面前,气都还没有喘匀,“大少爷!中了!中了!”
听了这话,李岱内心的石头才算落了地,“多少名?”
得行激动的热泪盈眶,“一甲第一名,案首啊!”
李岱虎躯一震,欣喜若狂,这也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他只是觉着自己应该差不离,没想到老天给他这么大的惊喜,“走,我们回家!让峥嵘也高兴高兴!”
然而还没有等他们回家,峥嵘就已经收到了消息。
。。。。。。
李府
“少爷,报喜的人来了!”兰心匆匆从外面走了进来,走到峥嵘曲膝身边行了一礼。
“哦?大少爷考了多少名?”峥嵘反问道。
“案首啊!咱们李家出了个案首啊!”兰心也有了一荣俱荣的感觉。
峥嵘高兴的站了起来,眼里的兴奋遮都遮不住,“兰心,用匣子装一匣子铜钱,来报喜的每人抓两把!”
“是!”
峥嵘也替李岱高兴,案首可是第一名啊,这考中了,今后功名也就都差不多了。
李岱跟得行刚进了大门,就瞅见峥嵘穿着绿底儿撒花袄笑盈盈的倚在门框上等他,见他回来了欢脱的从台阶上跳了下来,在他面前立好,“小哥哥,恭喜你啊!”
“你们都知道了?”李岱嘴角勾起,温柔的低头问着峥嵘,萧瑟的西北风像是也温柔了下来,带起落在他肩上的一丝儿发。
峥嵘抬头看着李岱,嘿嘿的眼珠子闪着光亮,“嗯,成绩刚出来,报喜的人就来了,大家伙儿都可高兴了。”
许是考中了案首,李岱又多了几分自信,腰杆挺的老直。
也是,十三岁就中了案首,古往今来能有几人?
峥嵘也觉着自己劝李岱去读书是件对的事情,看来李岱也颇有读书的天分。
当然这与他的家庭环境是息息相关的,他生来就与他爹爹一同读书,而这时间的很多人都是长大懂事之后,自己才做的住,无疑李岱已经比别人领先了一步,别人才开始读三百千的时候,没准他已经开始读四叔五经了。
“来,小哥哥,咱们屋里说,这倒春寒也挺冷的。”李岱担心冻着峥嵘,点了点头,率先朝着峥嵘屋子里走去。
“小哥哥,听说县试的第一名就不用参加府试、院试,直接就是秀才了,这可是真的?”峥嵘一脸好奇的问道。
“是真的!”李岱意气风发的说道。
“那你就是秀才啦!秀才哥哥!哈哈。。。。。。”峥嵘是真心替李岱高兴,也替自己高兴,随便救了个人还考中了案首,等李岱之后做了官,自己再回复女儿身就有了很多保障。
大伙儿正高兴着,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得谨小跑着去开了门,一看是村长,连忙侧身,“村长啊!快请进快请进!”一边朝里边喊话,“少爷,村长来了。”
村长大步流星的来到峥嵘房间,开口第一句话,“李岱,如何?可是中了?”言语中的紧张与关切是万万少不了的。
李岱有些感动,他竟然觉着这是父亲在问他,“伯伯,中了,我中了案首!”
“哈哈哈哈。。。。。。”村长大笑了起来,“好小子,真是好样的,也算是不坠了你爹的威名。”
听了这话,李岱有些疑惑,“我爹?我爹不是就是个教书先生么?”
村长含笑看着李岱,“你爹可不仅仅是个教书先生这么简单。。。。。。”
☆、第六十六章 前尘往事
村长看着李岱陷入回忆中,“你爹当时也是这个时节考中了秀才的,一甲第七名,这成绩不出意外的话,一个举人应该是跑不了的。只是这秋闱三年一考,你爹考童试的上一年八月,刚好是上一届秋闱,你爹只好再等三年。按例官府每月是要给发放粮食的,再加上你爹在私塾得的俸禄,日子倒也过的不错。”
李岱顺着村长的回忆,想起幼时家里日子确实过的不错,肉类在寻常人家许是过年才吃一次,但在他家却是时常都有。
爹爹经常抱着他读书识字,再大一些,他趴在案边看着爹爹习字,“爹爹写的字真好看!”
他爹抬起笔冲他笑了笑,“岱儿想学吗?”
他的眼睛里迸出精光,“可以吗?”
他永远忘不了爹爹温柔的把他拉到案前,用厚实的手掌抓着他的小手写下“李岱”两个字。。。。。。
村长低沉的声音又响了起来,也打断了李岱的回忆,“你十岁那年,那一届的秋闱总算是到了,由于我们离燕京较近,所以贡院就设在燕京的东南角。八月初七开始进场,你爹至少得提前一个月走,你爹兴致勃勃地提前筹好银子,就等着安排好家里去参加考试了。不料在六月二十七那一日,你娘带着你爹所有的银子与人私奔了。”
说道李岱他娘的时候,村长停顿了一下,抬头看了一眼李岱,见李岱脸上并无异色,这才接着说了下去。
“你爹正是春秋鼎盛之年,等了三年的秋闱泡汤了,媳妇儿跟人跑了,当时你爹就两眼一翻栽倒在地。”说着叹了口气,“真是可惜,你爹可是咱们附近几个村子很有学识之人了。当日我知道后,急忙赶去,说要借银子与你爹,可大夫却说他怒急攻心,需要静养。。。。。。”
村长说着也有些不忿,“你娘也不知怎么想的,你爹当日若是考上举人,她就是官夫人了,怎么偏偏就跟着那刘姓小子跑了?”
说着抬头看了一眼峥嵘和紫荆,觉着当着孩子面说这些不太好,当下就闭了嘴,“既然你考了案首,那伯伯就放心了。你爹九泉之下也可以安心了。你安心读书,今年八月秋闱一定要给你爹争口气!”
李岱看着村长的嘴一张一合,心里五味陈杂,原先他只知娘与人私奔,却不知这私奔还带走了爹爹多年来存下要去贡院的路费,爹爹走的时候恨娘么?该是恨的吧。。。。。。
村长看着李岱愣神,知道他或许有些接受不了,不是他太残忍,只是他听村里人说,前段时间李岱他娘前来闹过,他担心这孩子心一软,再重蹈了他爹的覆辙,这才借此机会讲了这桩陈年秘事。
“李岱,伯伯先走了,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伯伯!”
李岱听见村长叫他名字,这才回过神来,俯身做了个揖,开口道,“谢谢村长伯伯,若不是你今日告诉我这些,怕我还蒙在鼓里呢!”
送走了村长,峥嵘也不好随意开口评判此事,气氛有些尴尬,峥嵘赶紧转移话题,“紫荆姐姐,你不是让人备了吃食么,快摆出来,小哥哥可是中了案首呢,咱也得庆祝下!让得行找挂鞭炮去门外放了!”
紫荆应声走了出去,峥嵘走到李岱身边,拉过他的手,想要安慰却不知怎么开口,只用大拇指在手背摩擦了几下,李岱感觉手里暖和了过来,看着峥嵘一脸担忧的看着他,这才开口,“我无事,莫要担心了,她已经改嫁,现在是刘家人,和我们李家没什么关系,下次她再来我也不会与她客气!”
☆、第六十七章 棋差一招
南疆不比北疆,一般驻守在北疆的将士在冬天就会格外小心,到了冬日女真族人没有了粮食,就会到大夏边界烧杀抢掠。
而南疆一年四季如春,粮草充足,因此根本无法掌握对方进攻的规律,也就是说鲁族随时会来犯。
之前的一场胜仗并没有让宋子洲骄傲自满,他深知自己年纪尚幼,与那些身经百战的将军来说根本不值一提,上次能够得胜也是因为许威恰巧发现了敌军的虚张声势。
宋子洲听从了许威的建议,重用了那个斥候,那斥候也是有几分真本事,这又给他带来了惊喜。
“鲁族竟然还敢来犯!这次定要将他打回老巢!”宋子洲把来信狠狠的拍在案几上,扫视了一下坐在下方的几位将军,与生俱来的气势使他不怒自威,接着下命令,“张诚,你带一队人马埋伏在兜天谷,鲁族若是来犯,一击之后放行,与许将军成前后夹击之势,不可放走其中任何一人!”
“末将领命!”张诚单膝跪下抱拳行了一礼,起身退了出去。
“许威,你于勾锁道伏击,从兜天谷往北只有这一条道可走,你务必要将残兵全部歼灭!”宋子洲有条不紊的下着命令,句句斩钉截铁,一点都不像是一个九岁的孩子,将士们也从最开始的不服慢慢的被他征服,都愿意听他的命令。
宋子洲现在驻扎的这个地形也算是占据天险,北面是一悬崖,不用担心背腹受敌,南面通往勾锁道,南东面和西面则是重兵把手,连只苍蝇都飞不进来。
宋子洲满怀信心的等着前方传来的好消息,南疆的冶炼技术不如大夏王朝,大夏的将士们都装备精良,现下还有着敌明我暗的优势,若这样都还不能获胜,那从明日起,这些将士们的训练就得翻倍了。。。。。。又翻了一页手上的兵书,宋子洲静下心来翻看着。。。。。。
“大将军!大将军!”一传令兵的声音从帐外传来,惊慌不已。
“进来说!”宋子洲合上说,想着大帐的帘子望去。
传令兵得了宋子洲的指令,挑帘而入,单膝跪地,“大将军,敌军从北面攻来了!”
“什么?!”宋子洲拍案而起,“北边有悬崖,敌军怎么上来的?!”
传令兵见宋子洲大发雷霆,不敢抬头,只低声说道,“昨夜趁着夜色从悬崖下爬上来的,刚刚发起进攻。”
宋子洲伸手从架子上拿下三叉画戟,当先一步走出主帐,“传令兵!去把许威给我叫来!”
他自己带着驻守大营的一千兵马向北而去,当他骑着马赶到时,敌我双方已经短兵相接,由于大量的兵力都去了南边,这里防守很弱,鲁族几乎以压倒式的优势碾压大夏的将士。
宋子洲一眼瞅向唯一一个身穿铠甲的将士,大夏的将士在他手下没有一个能走的过三招,他纵马过去,一戟挡住了砍向一个小兵的大刀,“让我来会会你!”
那将士一看只是一毛头小孩,当下哈哈大笑起来,“你们大夏是没有人了吗?怎么连吃奶的娃娃都派出来了?!哈哈哈哈。。。。”
周围鲁族的将士也都跟着笑了起来,只有大夏的将士看见宋子洲来了眼睛一亮,越发的神勇起来,别人不知道宋子洲的本事,他们还能不知道么?大将军武艺高强,他们有救了!
事实证明,任何一个小看孩子的人都是愚蠢的,小小年纪敢上前线的,哪个不是身怀绝技?
当宋子洲一戟刺穿这敌军将士的时候,周围人都禁了声,大夏士气大涨,而鲁族爬了一夜的悬崖渐渐体力不支,敌我双方这才旗鼓相当。
又过了半个时辰,战争进入了胶着状态,将士的们的体力也陷入了疲倦期。
就在这时南边一队轻骑加入了战局,许威爽朗的声音传遍了整个战场,“大将军,我来了!”
敌军一个小卒眼睛里闪过一抹得逞的亮光,在这战场上却也无人注意到,正当大夏逐步挽回劣势的时候,一朵烟花盛开在战场的上空,宋子洲暗呼一声,“不好!恐怕有诈!”随即加快手下的动作。。。。。。
传令兵一骑轻骑跑到宋子洲身边,宋子洲替他挡下来自身后的暗箭,传令兵一个激灵,连忙禀报,“大将军,敌军从南面攻来了,被张将军埋伏成功,却放了进来!”
宋子洲想到他的命令,叹了口气,“罢了,先去让东西两面的将士去救援,等我们灭了这帮狼崽子,杀回去,他们就插翅难逃了。”
。。。。。。
☆、第六十八章 放他一马
张诚严格遵守宋子洲的命令,在兜天谷埋伏鲁族敌军,鲁族一看,前方有埋伏,就欲撤退,可退路却被大块的山石和树木堵住住,他们只好硬着头皮往前走去。
张诚率军紧随在敌军身后,到了勾锁道时却迟迟不见许威出来接应,张诚猜测怕是出问题了,也不敢贸然进攻。
鲁族这次的是由南北将军率领,南吉是南北的亲弟弟,弟弟被楚王斩于阵前,南北早已恨的牙痒痒,这次鲁王欲再次攻打大夏,他就自告奋勇的来了。
他派军从悬崖爬上去只是为了声东击西,宋子洲一定不会想到有人会从北面攻击,只这一下就乱了阵脚,然后他再率大军从南面进攻,成功率就大大增加了。
想法是好的,只是他低估了大夏斥候的能力,再他距离大夏还有八百里时,他就进入了大夏斥候的视野,关于他的动向就已经呈在了宋子洲的案几之上。
宋子洲是不知道北边悬崖上会有人进攻,但却是知道鲁族大军将会从南面进攻,即使临时调走了许威,可张诚断了他们的后路,一旦形成围攻之势,今日这场仗大夏就赢定了!
南北也是经验丰富的将军,他也知道如今形势险峻,但退路被封,他只能向前,他此次出战带了十万兵马,算是势均力敌,也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张诚为了使所有敌军均被堵在兜天谷里,在最后一波人马进了兜天谷才下令进攻,满打满算,也只是让鲁军损失了一万兵马。
许威斩下最后一个将士的头,这才看向了同样一身狼狈的宋子洲,宋子洲不敢停顿,飞身上马,下令道,“速速整顿兵马,前去接应张诚!”
等到四方大军围住南北的时候,早已过了勾锁道的地势,宋子洲不由叹了口气,这没有天险,剩下的这八万余人,自己怕是吃不下啊。
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