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古代小贫农的逆袭之路 >

第55章

古代小贫农的逆袭之路-第55章

小说: 古代小贫农的逆袭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从情理上讲,峥嵘就是没法讲出原谅的话来。

王少青比王胜义更加懂得状元夫人与峥嵘的情感,五年前他来到神马村李府的时候,紫荆就与峥嵘生活在一起了。

这些年更是他们兄妹三人相依为命,李家大少爷出门求学,常年不在家,这李府二少爷怕是与他嫂嫂更加亲厚些。今日这么凶险,峥嵘再身手不凡,也是个半大的孩子,肯定是吓着了。

想到这里,王少青也抱拳行了一礼,“二少爷,我乃李府护卫之首,出了这事,是我的失职,还请少爷责罚!”

声音斩钉截铁,王胜义转过头看了他一眼,眼中的赞赏不言而喻,他们王家男儿首先要学会的就是承担责任!

峥嵘与王少青也呆了快五年了,纵然心中有气,也可能真的责罚他,摆了摆手,“罢了,就罚两个月月俸吧。”

王少青松了口气,这已经算是很轻的处罚了,李府月钱向来给的多,这么多年他已经有不少的积蓄了,没有这两个月的月钱倒也没什么。

“你带人将碧落院的残局收拾收拾!”峥嵘对王少青说道。

王少青摸了摸鼻子应了,方才的打斗已经将碧落院毁的不成样子了。

也亏得峥嵘不计较,否则莫说是两个月的月钱,就是罚他二十个月的月钱也是不够的。

这整个李府的布局,可是峥嵘找了风水大师看过的,每盆花都摆的有讲究。

峥嵘也是个拿得起放的下的人,说原谅的就不会再乱摆脸色,转过头温和的对着王胜义说道,“王叔,我让人将青竹苑的西厢房收拾出来,您先休息休息,待会儿厨房重新做了饭菜,我再叫您。”

听了峥嵘这话,王胜义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这话就等于说这事儿就这么揭过了。

王胜义心中暗自赞赏,这小儿心性可贵,且功夫高强,少青若是能与其结交,也是一件好事,“你不用顾着我,我识得回青竹苑的路,你还是快些去看看状元夫人怎么样了。”

峥嵘应了声,抬眼向正屋方向看了一眼,正巧瞧见大夫走了出来。

峥嵘快步迎了上去,“请问大夫,我家嫂嫂怎么样了?”

大夫捋了捋胡须,答道,“家嫂只是稍微受了些皮外伤,不打紧。老朽留了些药膏,让侍女们小心涂抹,莫要沾了水,过些时日就会完好如初了。”

听了大夫的答案,峥嵘显然有些不满意,“若是无事,怎么嫂嫂至今未醒?”

“家嫂应是受了些惊吓,瞧着面色近来像是思虑过重,好好休息一番,想来就无事了。”

思虑过重?难道是担心小哥哥?八成是了,小哥哥要去那危险之地,紫荆姐姐前些日子怕自己担心,才笑脸相迎,不料自己回了屋子却独自伤神。

小哥哥走了不过才四五日,还未到淮南,且有宋子洲同行,应该是没有什么难处才是。

改天去空间里问问宋子洲,自己心中也踏实些。

定了主意,让绿意给了大夫赏钱,叮咛了如慧如意两句,自顾自的回了碧落院。

自己如今女扮男装,是紫荆姐姐的小叔子,应该避嫌,再无法守在紫荆姐姐身边。

王胜义又呆了俩日,方才离去。

那江一道应该只是一介武痴,若是自己离开了,他应该不会再去找李府的麻烦。

更何况,在他眼中,去李府找麻烦,纯粹是跟自己过不去。

江湖人不拘小节,能者为师,不论年岁。但愿自己儿子选择留下来,真能得李家二少爷指点一招半式的。

王胜义走了,果然再没见江一道寻上门来。

又过了几日,得慎就回来了。

“二少爷,奴才将药材买回来了!”

算算日子,得慎去了不过七日,就将药材悉数采购回来,也着实能干。

“绿意,看赏!”峥嵘吩咐道。

立在下首的得慎眉开眼笑的,二少爷向来大方,给的赏钱定然不少,他也能多攒些银子娶媳妇了。

接过赏钱,偷偷瞄了一眼立在峥嵘一侧的兰心,才谢了恩,退了下去。

这下总算是了却了峥嵘的一桩心事,这下子就不用担心淮南的疫病了,宋子洲与李岱的安全也进一步的有了保障。

峥嵘心中谋划了一番,这药材还是先放在自家库房里,等自己问了宋子洲,再送去也不迟。

若是淮南并未爆发疫病,自己这番举动落在有心人眼中,可是要落人话柄的。

她自己倒是无所谓,小哥哥如今在朝为官,小心些也不为过。

☆、第一百六十九章 来信

峥嵘一连几天都没有在空间见到宋子洲,想着他大概还没有到淮南。

因为要赶路,路上也就不方便进空间,只能等着他到了再说了。

叹了口气,出了空间,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第二日一早,兰心来报,说是紫荆醒了。

峥嵘明知道,紫荆伤的不重,却还是忍不住担心,就怕她被吓出个好歹了。

听了兰心这话,峥嵘当下一喜,连忙梳洗一番,顾不得用早膳就朝着陶然居赶去。

进了门,见着紫荆正倚在床头,如意端着青花瓷碗给,里面黑乎乎的东西,散发着难闻的药味。

见峥嵘来了,连忙起身行礼,端着碗站在一旁。

峥嵘看着还是满满一碗的药,心中不由好笑,原来这喝药怕苦的事情,不只是发生在她一个人身上了。

“兰心,去咱们院里,将前些日子买的松花糖,给小嫂子端一碟子过来。”

听了峥嵘的吩咐,紫荆不由的羞红了脸。

峥嵘走到床边,仔细看了看紫荆的脖子,才开口问道,“小嫂子,感觉好点了么?还疼么?”

紫荆何时见过这么紧张兮兮的峥嵘,哪怕当年神马村李府进了贼,她也依然是淡定如斯。

伸出手摸了摸她的头,“我没事,只是稍微划了一下,过几天就好了。”

哪个女子不在乎自己的一身玉肌?更何况还是脖子这么显眼的地方,不过看着峥嵘担心的神色,她的心宽慰了。

大夫不是说不会留疤的么?何苦说出来让峥嵘担心。

峥嵘看着她脸色尚可,担心了一夜的心总算是放了下去。

又想起昨夜大夫说她思虑过重,想着开解两句,“紫荆姐姐莫要太过担心小哥哥,有楚亲王照应着不会有事的。”

紫荆却不这么想,楚亲王身份高贵,若真是出了什么事情,大家肯定都奔着楚亲王去了,哪里顾得上李岱那么个从六品小撰修。

看她拧着的眉头不见纾解,又添了一句,“我让淮南麸麦堂里的掌柜的照应着,放心吧,不会有事的。”

紫荆这才点了点头。

峥嵘见她脸色稍有缓解,转过脸,对着端着药碗立在一旁的如意吩咐道,“一会儿去厨房吩咐一下,近些日子就不要做海鲜了,对伤口的恢复不利。”

如意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了。

这时守在门外的小丫鬟走了进来行了一礼,说是得行求见。

在紫荆的卧房自是不能谈事情的,峥嵘又细细叮嘱了紫荆两句,才出了房间。

紫荆微笑着目送峥嵘出了房间门,又想起昨夜那掉在地上的手臂,心中疑虑渐生。她与峥嵘一起生活了五年了,从未见峥嵘练过武,她怎么忽然有这么高的功夫了?

这种被从小一起长大的小妹妹隐瞒的感觉,真是太不好了!!下次可要问个清楚才行!

峥嵘在碧落院的书房见了得行,不知道大清早的,得行到底有什么事情,急着要见她。

得行进了书房,拍了拍袖子,行了个礼。

听见峥嵘叫起的声音,才站起身来,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函,双手捧着上前走了两步,放在了峥嵘面前的案几上。

“二少爷,淮南分店来信了。”

“哦?”峥嵘疑惑的拿起桌上的信封,撕了开来。

按理说峥嵘很少去管那些分店,只是在年中和年末的时候查一下账。

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峥嵘也是懂的,因此每回的账册上只要差不厘就行了,峥嵘也没有过分苛刻。

没想到淮南的掌柜会突然给她来信,只是想到玟河的洪灾,峥嵘皱了皱眉头,该不会是已经快要波及到辞庆了吧,那已经是淮南的边界了。

看来这次的洪灾还真是严重啊!

取出信,看了一遍,脸色郑重了起来。

洪水已经马上就要蔓延到辞庆了,已经有大量的难民涌入,淮南的掌柜是求峥嵘拿个主意的,这店里的粮食怎么办?若是洪水真的来了,到时候人都顾着逃命了,哪里还有人管粮。

峥嵘斟酌了一下,下了个决定。

这个决定可是真正体现了峥嵘的大气,既然淮南难民众多,还要皇上从京里拨粮过去,那么自家的粮也散出去吧!

只是这怎么散,还真是个学问。

淮南的麸麦堂只有一个掌柜和三个伙计,若是开仓放粮的话,难民难免蜂拥而上。到时候,仅凭这四个人,哪里架得住那些如狼似虎的难民。

没得做好事,反倒惹了乱子出来,淮南那里已经够乱的了。

想了想,提笔写了封信,大致交代淮南的掌柜去衙门里找当地县令,这种事情还是有官兵压阵比较好。

暂且不提麸麦堂在当地入驻的时候,早已打点好关系,就仅仅是冲着那捐出来的一千石粮,县令就没有不同意的,这年灾年,有人愿意出来当冤大头,岂不是正好?

淮南的形势越来越险峻,皇上已经收到了来自淮南的第二封加急信,心中也不由的着急上火,“周宁富,这加急信已经到了两封了,老四怎么还没有到淮南?!”

周宁富看着皇上一脸不满,默默的替楚亲王点了柱香。得,他就说着事儿不好干吧,典型的出力不讨好,这还没到地儿呢,皇上就给怨上了。

“皇上,楚亲王可是押运着十万石的粮草啊,将士们也是徒步而行,哪里比得上信使的八百里加急。”

这道理皇上也不是不知道,但是他就是着急,他一辈子在位二十多年。民众和乐,四海升平,却没想到,到最后会出个这样的岔子。

历年来,若是出了大的天灾,那就是上天的警示。

百姓多愚昧,只要有心人稍加煽风点火,怕是要出大乱子了。

他可是知道觊觎他这皇位的人可不少呢。

“周宁富,笔墨伺候!”

周宁富伺候了皇上一辈子,磨起墨来得心应手,景孝帝执起狼毫,蘸了墨。

在镇纸压着的堂心纸上,挥笔写下三个大字,“罪己诏”。

周宁富瞳孔一缩,瞬间明白了皇上的用意,心中叹了口气,垂下头去,继续磨着墨。

☆、第一百七十章 及时

随着景孝帝罪己诏的颁发,整个大夏都震惊了。

百姓们也不是全都蠢,总有几个看得清的。这一带动,在加上景孝帝在其中煽风点火,立马在百姓心中塑造了一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

“唉,这年头做皇上也容易啊。”

“可不是,那洪灾与皇上又什么关系,皇上可是第一时间就拨了十万石的粮送过去。”

“连自己儿子都派去治水了,哪里有这么磊落的皇上啊。”

“这可是我们百姓之福!”

。。。。。。

而在暗处等着捉景孝帝小辫子的前朝余孽,气得咬牙切齿。

这么好的下手机会就被景孝那个老狐狸给毁了!这封罪己诏下的可真是时候啊!

再晚些时候等淮南的重灾宣扬开了,自己等人就可以借此机会,说是景孝帝不是真的真命天子,这洪灾正是老天赐下来的惩罚。

可如今倒好,自己还没来得及出手,他倒是先把自己洗白了。

之后再借题发挥,莫说是景孝帝了,光这些百姓的唾沫星子就把自己给淹死了。

景孝帝看着各方反应,亘古不变的严肃脸上露出了一抹满意的笑容。

周宁富匆匆从殿外走了进来,手上还拿着第三封鸡毛信。

“皇上,淮南的来信!”

景孝帝表情一收,挺直了脊柱,“呈上来!”

周宁富在景孝帝跟前伺候了这么多年,还是被皇上严肃的声音下了一跳,乖乖将手上的信呈了上去。

景孝帝打开一看,是淮南的知府写来的,老四总算到了淮南,有老四坐镇,他也放心了许多。不过这个麸麦堂,还真是有意思。。。。。。

一千石小麦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就这么轻易的贡献出去了,看来这麸麦堂的当家人,也是个有魄力的。

不知怎的,景孝帝就想起,当年在平渡的时候,为了一坛酒就与他据理力争的小孩子。

若他是麸麦堂背后的东家,那做出这种事儿来,也让人能够理解了。

峥嵘琢磨了两天,洪水已经这般严重了,若是等问了宋子洲,再将草药送去,这路上一耽搁,耽搁的可是人命啊!

峥嵘当机立断,先送去再说,若是用不上,就送到自家麸麦堂去,反正也没人知道麻袋里究竟装的是什么。

遂命得慎去龙门镖局,请佟当家的再走一次镖。

这些年来麸麦堂早已成为龙门镖局最大的客户,听说又有镖走了,整个龙门镖局都兴高采烈的。

麸麦堂的东家大方,出手阔绰,替麸麦堂走一次镖,顶的上别家两三趟了。

什么?你说这次去的是洪水泛滥的淮南?

没关系,我们又不用去河边治水,只是去替麸麦堂送货,送到了马上撤就行!

宋子洲在经过大半个月的急行军之后,总算是抵达了淮南的地界,一路往重灾区走,看到流离失所的灾民更是惨不忍睹,所到之处更是满目疮痍。

本身夏季正是百花盛开,芳草萋萋的时候,可是这些百姓已经饿红了眼,所到之处宛如蝗虫过境,连树上的树皮也没有放过。

灾民们看着车上的粮食,又看了看立在车旁身强力壮的士兵,咽了咽口水,打消了抢夺的念头。

宋子洲骑在马上,看着所到之处灾民都站了起来,更有夫人抱着皮包骨头的孩子跟在车后。

宋子洲皱了皱眉头,不行啊,这些灾民看着是手无缚鸡之力,再走一会儿人越来越多,灾民们已经饿红了眼,自己这五千人万万是挡不住的。

这样下去,还没有到辞庆,这些粮食就会被一抢而空的。

“传令下去,去离这儿最近的城池!”

叹了口气,只能这样了,到时候借助府兵,驱散这些流民吧。

虽说这些粮食指明是要运往重灾区的,这些流民能跑到淮南边境上,自然算是身体强壮的了。

但是宋子洲到底于心不忍,留了五千石粮食在丰硕镇,命自己的两个亲兵,亲自在这里盯着发放。

又走了五天,宋子洲才到了重灾区,这里已经是一片汪洋,零零星星还能看见几个茅草屋的房顶,大约是地势偏高,并没有完全淹没。

宋子洲站在高地上,身后跟着李岱,二人均是一言不发。过了好一会儿,宋子洲才开口问道,“人撤离了多少?”

跟着的地方官文硕还是第一次见楚亲王这么大的官,一时有些紧张,说话磕磕巴巴的,但好歹也算是说清了,“洪水。。。是在夜里来的。。。很多百姓。。。都来不及撤离。。。就。。。。。”

宋子洲叹了口气,神色间有些悲凉,“唉!多照顾活下来的人吧!你去派人将我带来的粮食分发下去。。。。。。”

宋子洲正交代着,一个穿着青色府兵服饰的人,跑了过来,“大人!出事了!”

“什么事?”宋子洲也没有没打断的恼怒,这时候神经必须要紧绷起来。

“有几个。。。百姓。。。开始发热了!大夫说是。。。有可能。。。。。。”这府兵是一路跑过来的,气还没有喘匀,说话难免断断续续的。

偏文硕是个急性子,“是什么?!你快说呀!真是要急死我了!”

那府兵喘了口气,将话说完,“是疫病!”

文硕瞳孔一缩,转头看着宋子洲。

这里宋子洲是最大的官了,这些事情还是得他拿主意。

宋子洲沉默了,峥嵘所料不错,果然是生了疫病了!

将来时峥嵘告诉他的法子通通传了下去,如今重中之重是没有药材。宋子洲也头疼了,不知道峥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