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清穿重生之伊皇后 >

第236章

清穿重生之伊皇后-第236章

小说: 清穿重生之伊皇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要对付他们,至少也要投鼠忌器下,这样缓下来的时间,便足够他们做准备了!

本来,听到皇阿玛身子已经好转的十四阿哥,收到大阿哥直亲王的信后,是有两分焦急的。

可现在西北战事已经进入到最激励的时候,况且一回去,依着皇阿玛的性格,肯定是不愿意兵权外放的,怎么也会要收回到自己人手里。

那不就意味着,他自打康熙五十七年开始,便一直在西北作战的这几年,所有的努力,全都前功尽弃么?

就因为这个犹豫间,十四阿哥便将一众手下的意见,压下去了。

可谁知五月底,康熙带着一众皇子皇孙后宫妃嫔等,到达塞外后,竟然再次传来康熙病重的消息。

这下还在西北前线的十四阿哥,可算是彻底坐不住了……

心思一忧虑的他,一下又怕远在塞外的皇父一下不行,皇位落入他人之手;

另一方面,他又怕这其中有炸,莫不是谁传出来的皇父病重,特意让远在西北的他坐立难安,便想着掉回京城,好坐享其成,直接收了他目前手上的兵权。

况且母妃,如果形势真的到了很是危急的情况,这怎么都是要派人通知他的。可这几次母妃的信中,到是多有几次,是提醒他要赶紧回京了。

可理由,都说他在外,肯定受了不少苦,她也有些想他了,而至于皇父的病,倒是三言两语的说了,时好时坏,可还远没有达到油尽灯枯的地步。

是以这才是十四阿哥,一直在犹豫不决,到底肯不肯放下手中兵权,彻底请旨回京的原因。

可这次,皇父在外再次传来病重,十四阿哥一时有些拿不定注意。

因此五月底,自这次安排在康熙跟前的手下,德妃,跟大阿哥直亲王,再次来信的时候,十四阿哥在驻地里,已经是连续宣了手下,因为这事,已经聚了好几番了。

只是这次时间紧急,知道不能拖了,十四阿哥又将他心中的担忧都说了出来后,这次倒是有手下给他支招了。

“十四爷,现今已是康熙六十一年,陛下八岁登基,这下马上可是又要到万岁的万寿节了。

何况,若是奴才没记错的话,德妃娘娘的千秋节,可就是在万岁万寿节前两月而已,十四爷和不以此为出发点,进而给陛下请旨回京探视?”

说话的,是十四阿哥手下的另一大将,同为将军的宗扎布,这人也是八旗里面,较早靠近十四阿的人物,此次能跟着一起到西北,以将军的缺跟着来,这还是十四阿哥举荐上去的。

此时他虽然心里也焦急,不过考虑到十四爷的心思后,他再将前朝后宫,朝堂,父子母子情分全部考虑在里面,因此便有此一劝。

“扎布的意思是?”

十四阿哥略微一沉沦,便皱起了眉头,顿时便在主帅帐里,来回的跺着步子,顿时帐篷里便只响彻着铠甲军履的声响,一下下敲打着,此时十几个商议事情的将帅们。

“十四爷,奴才寻思着,宗扎布将军这法子可行。

您想,十四爷您在前线还忙着战事,每日里忙着活捉那个策妄阿布达,可远在京城里的皇父,母妃的万寿节和千秋节,可都一直记在心上。

这在万岁跟前,表现的,可是‘至纯至孝’啊!

要知道,自打万岁登基以来,日日敬着已逝的孝惠章皇太后,可不就是要像天下表达着‘孝’字么?如今十四爷这招,可算是走在万岁的心坎了。”

第405章 :帝逝前夕(二)

此时接过话来的;是十四阿哥手下另一员大将,名叫查克旦的,这人也是满族上三旗的人,也是跟十四阿哥较早期的人。

只是平日里,真正陪十四阿哥刀里来;水里去的少;平日里担当的;更多的是十四阿哥的军师角色。

因此当先前;听到宗扎布一番话后;细细思量过后,方觉此乃良计。

只是此计若要设施;现在就上折子回去,并不是良机,便是因为现在万岁刚传出在塞外病重;十四爷这后脚就说要回去。

即使是一番孝心;也着实不一定能讨得圣心,不妨等万岁病好些;在靠近十月的时候;折子刚好的京城的话;这过两天就是娘娘的千秋节,这方能显示一番纯孝之心呢。

何况,军营里,不是还有另一位重要人物,雍亲王的庶子,爱新觉罗弘昭还在么?

要知道,这小子,打小就受万岁爷宠,这次硬是要跟着来西北,便是万岁爷也是事后才得知,当这个消息传回乾清宫的时候,他后来可是听到消息,直说万岁气得几天没吃下饭,这下,可以将这小子带回去,也算是中了万岁的心思不是?

想到这里,查克旦略一沉,手指扣扣桌面,便躬身道:

“十四爷,”

“恩,继续讲下去,我在思索你的话。”

十四阿哥也是在思考此番计策的可操作性,而且这次能被派到西北作战,不论过程怎么来的,十四阿哥脑子是不笨的,不但不笨,反而其中的弯弯道道他都很清楚。

因此先前宗扎布跟查可旦二人的话后,他便在心里转动了几个弯,此时再听查克旦叫他,他便止住了脚步,抬手示意他继续讲下去。

“十四爷,奴才也细细琢磨着,怎么在万岁龙颜大悦的情况下,回京城。

奴才寻思着,十四爷不妨先给德娘娘去一封信,道一番十四爷您在外的忧虑之心,再请德娘娘在万岁跟前,于娘娘的千秋节前几日,便在万岁跟前说道说道。

意思,便是想为娘娘跟万岁的寿宴回去的,奴才想,娘娘跟万岁的万寿节,可相差不了几日的,那个时候,娘娘定是十分思念十四爷的。”

“这可行,打五十七年出来后,母妃倒是几番说思念于我,我这就执笔于母妃去一番信先。你们也准备下,此番回去见皇父,定是要先报备这边战事的,这次说什么都不能让策妄阿布旦这个莽夫再跑掉了!”

十四阿哥也很是个通透人,听到查可旦的话后,便一掀铠甲,一屁股坐到主帅凳子上,开始执笔便挥挥洒洒的写起书信来。

只是一写书信后,十四阿哥见一众手下还看着他,似乎还有话要说一般,便放下笔,抬头问道:“还有话要说?”

“十四爷,您可还记得,此番五十七年就跟着咋们一道出来西北打仗的弘昭阿哥,奴才记得,当时这弘昭阿哥跟来,是跟着年羹尧大军一起来的,后来年大将军因着要去四川上任。

后面据说还是他自个要求去前方御敌,年大将军没法子,这才将人送到咋们军营来的,后面十四爷您说为了要他好好锻炼一番,可是赐的前锋军营的,这好几次御敌,这弘昭阿哥可是好几次亲手捉到这策妄阿布达的;

再加上,十四爷您也知道,这么多皇孙中,这位弘昭阿哥,可算是万岁跟前最得宠的。”

很多话,不需要说死,众人便也知道什么意思,可众人也知道,十四爷最讨厌雍亲王,所以也连带着不待见这位主子,是以这位小主子,在前锋里立了好多军功,可都硬生生被十四爷压下了,将军功全部算在自己头上了。

这话说出去不光彩,众将领倒是点到即止。

可众人不知道的是,这事早被此次跟着十四阿哥一起平西北策妄阿布达的年羹尧知晓,还有这里的土皇帝,土谢图汗也是清楚的。

二人早就联手跟康熙上了奏折,说了其中缘由,更是在康熙几次塞外秘密宣年羹尧觐见的时候,知晓了十四阿哥的做法,弄得康熙震怒异常。

这才是十四阿哥,这几年连番请旨回京,都没得到康熙点头的根由,只是目前还沾沾自喜的十四阿哥,被人中途封锁了消息而已。

此时忽闻手下再次提起他四哥的庶子时,十四阿哥的脸色有两分难看。这任谁知道自己不待见之人,之子,心里也不痛快去。

更何况,还是讨厌之人,还几番立下战功,弄得十四阿哥心里滋味颇不好受。

不过这个关键时刻,十四深深压下了心中的厌恶之情,眼神一打,就示意几人继续说下去,待听得,是要给皇父说,带弘昭回去共同庆祝万寿节时。

十四阿哥生生在毁了几张宣纸后,才抬笔将分别给德妃,和康熙的信,着此次战胜后的几件贵重玉器和稀罕物什,连带着一起带回了德妃跟前。

到底因着西北到是离塞外也有些距离,加上十四阿哥在信中,也几番意思表示,希望等皇父病情缓解后,再让德妃去康熙跟前求求情。

是以在六月中旬,信到了德妃跟前的时候,德妃见十四阿哥那番言词情切切的信,心中更是心酸不已,只觉得自己捧在手心的人,这几年在外,更是受尽不少委屈和苦头。

本想马上去找康熙求情得她,生生看到了十四阿哥最后的再三叮嘱,要等‘皇父病缓’再说的叮嘱时,德妃生生在自己屋里,抹了好几番泪,才算止住心中悲切。

说来,康熙身子,确实也算耐扛,生生在路上的时候,不过六月底,在随侍太医们一番施药布针下,病情竟然好转起来。

不过七月份的时候,便到达了热河行宫,一众皇子们,还请了康熙几番进了自己园子进宴,龙颜大悦的康熙,便都应允了一众皇子的宴请。

而德妃见康熙病情好转,便寻思着将西北的老十四弄回来。这边便先带人去给老十四,不过六月底康熙病情刚好转,便去了信,道明时机也成熟。

这边等康熙参加完此次她最不喜的老四宴请后,她便梳妆打扮一番,去跟康熙好一番哭述,以及道明老十四的一番思念和纯孝之心。

并且也着重,道明了,此次也准备带着小弘昭回来,给康熙一个惊喜。

此时七月底,康熙再次病愈,心情自是颇为欢欣,又加上听闻老十四要带着弘昭那臭小子回来,心底更是愉悦,何况确实今年恰逢他‘御极六十’的大喜之时,确实可以让这叔侄回京庆祝,因此当下便允了德妃之请。

十四阿哥,能作为历史上九龙夺嫡后期最大的领军人物之一,着实算是极具有慧根之人,此时他一收到德妃带回的信件,不过当晚,就连夜抓住机会给康熙上了一番言辞确切,情深至纯至孝的奏折到了康熙的行宫。

这天,因着一众皇子们又再次邀请康熙去园林进宴后,龙颜大悦的康熙,竟然也着此次跟着的德妃,密嫔等人,好好备宴,也要让一众皇子大臣们跟着欢庆一堂。

宴会后,刚好是十四阿哥奏折到李德全手上的时候。

因着早知道,陛下应允了德主子,让十四爷回来京城的旨意的,此时看着明黄,而且还加急,密折到了李德全手里的时候,他便也不敢耽搁。

当场,还趁着康熙宴后将一众皇子叫进书房,正在谈心论情的时候,他便捧着一席明黄奏折,跟着进到里间。

行了个礼,便立在一旁,以待康熙的旨意。

康熙今日心情更是欢愉,这不单他病情好转,而且儿子们现在也很孝顺,还几番请他进园孝敬他,此时的康熙简直红光满面一脸,见谁都能给个好脸。

此时见李德全进来,便知是有事,不过到底此刻在屋里的,都是他一众儿子们,因此便抬抬手,便让李德全将奏折给了他。

也没避讳众皇子,便将手里的奏折打开,只是刚看不过一刻不到,康熙便‘哈哈哈’大笑起来,连拍桌子说了三声‘好’后,便又让李德全将奏折传下去,让一众皇子们也跟着观看一番。

众人接过奏折一看,只见上面写着老十四一番情真意切的言语,看得此时在书房的皇子们,更是在心里暗骂一声,‘好一个老奸巨猾的老十四!’

四爷是最后一个接过奏折的,此时他从一脸激动将奏折递给他的老十手里,接过奏折,只见上头写着:

‘臣胤祯谨奏,为虔恳圣恩俯鉴悃忱事。

明三月十八,乃恭遇皇父七旬万寿圣诞,纵观千秋,唯我皇父功德贤明超千秋帝皇,四海皆庆,普天同欢。

儿臣自五十七年得蒙皇父天恩,委以重任,前往西北镇压反贼策妄阿布达,四年来,儿臣一直谨记皇父教导,从不敢懈怠,兢兢竭力,以分皇父之劳,披沥肺肝,以报高厚之恩。

然臣自前往西宁以来,已有四载,未得觐见天颜,在几经听闻皇父病重,儿臣实在忧之慎之。

恰明年春逢皇父七旬大寿,儿臣孺慕之思已日殷,早已盼望与诸位兄弟承欢皇父膝下,尽孝于身前。

臣知皇父爱臣和四哥之子,儿臣侄子弘昭甚深,此数月间,臣定当将一切事宜全部料理妥当,保证无一误后,臣自可携侄子弘昭,一同回京同诸兄弟,共同庆贺。

伏乞皇父俞允,臣微忱曷胜寸结激切待命之至,为此谨奏。’

第406章 :帝逝前夕(三)

这一场戏;无论最终一众皇子们,在心底怎么骂十四阿哥老奸巨猾,连皇阿玛心底一直最宠的弘昭都用上。

不过最终一众皇子们,还端着一张笑脸,将十四阿哥跟弘昭好好夸赞一番。

又再次对四爷恭喜一番;后继有人后;便跟在三爷诚隐亲王身后;跪在地板上;大声欢喜附议道:“恭贺皇阿玛千秋万代;恭贺皇阿玛有此良将勇将。”

话虽然说的简单,可见都是一片赞赏夸赞之声;何况康熙现在已经执政六十一载,古往今来,又有哪个帝王比他执政时间长;功绩卓越的?

虽然历史上对康熙;功过评价不一,可此刻的康熙心底;是真的觉得自己是千古一帝;从古至今甚至往后;都难有超越他的。

再加上,古人过了一甲子以后,便算是长寿,但凡过了六十岁后,就是殁了,也是喜丧。

何况过了明年,他就七十岁了,而且依着他现在身体病情再次痊愈,这个时候的康熙,在心底是异常的豪情万丈,就是再给他活十年,他也是有可能的。

此次十四阿哥请求回京,当然康熙高兴,还有一个人也很高兴,便是盼子心切的伊路也很高兴。

今年已经康熙六十一年,她也知道,康熙也就这几个月的时间而已,是以几个月过后,等着她们的,就有可能是血雨腥风,可谁让她已经站在了未来金大腿身边呢

就依着四爷这种,没重生的时候,都能从原著里那种寸步难行的困境中,一步步筹划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何况这世已经重生的雍正帝,伊路是对他异常有信心。要是再活一世,何况还有如此多势力偏向他的情况下,还被人抢了皇位,那他也可以自我了断自挂东南枝了。

因此此刻就等着四大爷登基的伊路,忽然听闻出门几年的弘昭,终于要回来了……

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更何况这家伙可是去战场前线呢。

又加上弘晞,跟苏伊尔哈的人返回来的消息,可算知道这小子,立了不少军功,还被十四阿哥看起来一派君子的人给抢了,弘昭才那么小的年纪,伊路还担心他会闹起来呢。

没想到,军营几年锻炼,人到是越发沉稳了,也不妄自她在家里给他默默的将嫡长子,跟庶子都养的白白胖胖的。

当年,弘昭五十七年偷偷走的时候,府里嫡福晋赫舍里氏跟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都怀了身孕,没想到这小子不声不响就走了,就只给伊路和四爷分别留了一封信。

然后等伊路收到信的时候,人已经跟着年羹尧的军队,出了京师地界了,差点没气得伊路直接用功法去将他捉回来。

不过最终伊路还是默默擦了擦眼泪,在四爷跟苏伊尔哈几个的劝导下,放手让弘昭去成长。

只是她没想到,这一走,就已经整整四年,府里孩子都已经三岁多,这家伙还没回来。

没让伊路担心够呛,没想到这次出巡塞外,从四爷口中知道,弘昭这混小子就要回来了,伊路乐得在行宫里,一直扳着手指头,数着这小子回来的日子。

并且将以前弘昭的尺寸翻出来,比照着每一年的变化尺寸,再给他做了好几套春夏秋冬的衣服,直累得伊路这久夜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