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红楼之真赢家 >

第26章

红楼之真赢家-第26章

小说: 红楼之真赢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面分也是很重要哒。

虽然事先做好了准备,但是在这个小鸽子笼一般的考场里连着蜷缩了九天答题,是个人都受不了了。

甄应嘉出考场的时候还算清醒,上了马车就睡着了,中间也不知道是怎么被下人搬上床的,总之他再醒来,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了。

他睁开眼睛,看着外头金黄色的阳光,大大的伸了个懒腰。

总算又完成一件事儿了。

可是当他梳洗完毕,出了院子,听见纪楚回报,大姑娘回来了,他的心情就不怎么好了。

甄应嘉猛然间止住了脚步,回头看着纪楚,“怎么回事!”

纪楚道:“说是前天夜里下了场大雨,姑娘不小心风寒了,那边觉得与其在宫里的黑屋子里养病,不如给您送了回来。”

甄应嘉已经调转脚步,往芷音屋里去了,纪楚跟在后头道:“已经请了大夫,喝了两天药了。”

芷音跟宝玉两个住在院子的最后一进,宝玉住东边三间,芷音占了西边三间,甄应嘉进到厅里便闻见浓浓的中药味里夹杂着醋味。

纪楚在厅里等着,甄应嘉自己进去看了。

“姑娘刚喝了药睡着了。”一边伺候的侯嬷嬷道。

甄应嘉看着她原本饱满的小脸现如今看着已经有些憔悴了,嘴上还起了一层干皮,很是心疼的问道:“发热吗?喝了两天药可有好转了?昨天夜里睡着了没有?”

侯嬷嬷一一作答,“早上起来倒是不太热了,昨天就是因为发热才没睡着觉。”她想了想又道:“老爷莫要怪我多嘴,纪管家毕竟也不是京城里土生土长的,要请好大夫也找不到门路,况且这两日老爷不在,没了您的名帖更是只能请来一般的大夫了。”

甄应嘉看看芷音睡得昏昏沉沉,又被烧得红彤彤的脸,心疼的伸手摸了摸,只觉得手心还是一片滚烫,他小声吩咐道:“劳烦嬷嬷用心看着,我这便拿了名帖,让他再去请人。”

甄应嘉出来专门去书房拿了才写的名帖。

这个名帖也是很有讲究的,比方他现在在京城用的这个,纸张便是专门供给宫里用的那种上贡品,递出去是没人敢拒绝的。

甄应嘉拿了名帖,又叫纪楚去请宫里退下来的太医来,便又去芷音屋里了。

听见那边有动静,宝玉也出来看,又询问了两句“姐姐怎么还不好”,甄应嘉看他眼神里满是惶恐,也没平常有精神了,想起原主的夫人就是这么风寒感冒之后一病不起了,不由得将人抱了起来,安慰道:“你姐姐没事,等喝了药就好了。”

宝玉双手紧紧抓着甄应嘉衣襟,略有迟疑点了点头。

甄应嘉道:“我抱着你在这儿等着,一会大夫来了你问他好不好?”

宝玉点点头,安静靠在甄应嘉怀里不说话了。

不多时,纪楚带了个须发皆白的大夫前来,甄应嘉起身迎接,原本想跟着一起进去的,却见纪楚神色慌张,像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跟他说。

甄应嘉留了个心眼,微笑跟大夫道:“您先去,我去吩咐准备笔墨纸砚,就不打扰您号脉了。”

等到大夫进去,甄应嘉跟纪楚两个站在门口,“怎么了?”甄应嘉问道。

“太子被废了!”纪楚焦急道:“早上发的圣谕,京城里都传遍了!”

啊!

第42章

甄应嘉一惊,虽然觉得这已经是意料中事了,然而能迫使皇帝做出废太子这个决定的……究竟是什么事情,或者是什么人呢?

这个人……又是不是康和呢?

甄应嘉吩咐纪楚再去打探消息,转身进了芷音屋里。

芷音还是昏沉沉的,嬷嬷拿了她的手腕出来给大夫号脉,因为她还是个小孩子家家,也没什么可避讳的,况且望闻问切,四样都齐了才好诊断。

只是甄应嘉原本以为不过是风热感冒,就算不吃药养上七天也就好了,只是走近一看,看见大夫一脸的凝重,眉心微微隆起,他反而开始担心了。

“可是小女有什么不妥之处?”甄应嘉焦急问道。

大夫回头看了甄应嘉一眼,略有为难想了许久才道:“我们出来说话。”

两人走到院子里头。

甄应嘉等了许久,听那大夫叹了无数声气,之后才开口道:“您家姑娘这个……不是病。”

甄应嘉挑眉,“此话怎讲?”

大夫叹了口气,道:“我原本不打算说的,您家姑娘这个就算不吃药,最多七八天也就好了。只是你递来的那张拜帖……”

甄应嘉越发的不解了,他知道感冒不吃药七天能好,但是听着大夫的口气,明显跟他说的不是一回事。

“愿听您详解。”

“这个是宫里常用的方子。”大夫兴许是年纪大了,说话很是缓慢,两句话中间间隔的时间也长得让人有点受不了。

“她被人下药了!”甄应嘉一瞪眼睛,连背都挺直了,似乎随时打算找人拼命的架势。

“你这人,”大夫急忙道,“怎么不停我把话讲完!”

“这不是害人的法子!”大夫语气里还带了点怀念的意思,“宫里头有时候某些差事是没法躲的,又有的时候,为了不落人话柄等等,就出了这个方子。”

甄应嘉“哦”了一声,心中已经隐隐有了猜测。

“这个方子只能是健康的人喝,喝下去便是七八天的高热,看着像是风热感冒,但是不管喝什么药都不见效,只能等着方子的药效慢慢退散。”

甄应嘉皱了皱眉头,“对身体无碍?”

“没什么大碍。”大夫解释道:“只是烧了七八天,难免有些四肢无力,好好补一补就是了。”

甄应嘉放下心来,可是没过几秒钟又开始揪心了。

放心的是芷音,揪心的不用说,便是康和了。

这明显就是避祸的手段,在东宫里头,能想着芷音好的也就只剩下他一个了。只是前头康和答应留芷音传递消息,这才过了不到两个月……是形式发生了变化?

还是康和当初留下芷音就只是为了让他安心而已。

大夫看见甄应嘉愁眉不展,劝道:“你能拿了宫里的帖子,我也就不瞒你,这药吃下去多半是为了避祸,我虽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不过这个人对你家姑娘是没有坏心的。”

甄应嘉点了点头,拱手道:“多谢!不过既然来了,还是请您开个方子,烧上这么七八天,怎么也会对身体有些损害的。还有我家小儿,今年才从金陵搬到京城,这些日子吃饭总是觉得不香,也烦劳您给看一看。”

大夫点点头,又去给宝玉号脉。

甄应嘉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叹气。

他刚想着明日进宫,纪楚慌慌张张的进来了。

甄应嘉看他一眼,知道这第二次打探来的消息里……想必跟康和有关了。

甄家的下人,特别是得用的这几个,在朝廷形势,以及甄应嘉未来的打算上都是略知一二的。

虽然不知道甄应嘉差一点点跟康和有点些什么,但是至少都知道自家老爷跟东宫世子交好。

对于甄应嘉来说,告诉他们这些,就是让这些平日里在一定程度上要代表甄家的人知道什么人是不能沾的,什么人是能求助的。

在江南还好说,甄应嘉自己就是地头蛇,但是在京城这一块有真龙坐镇的地方,行事得小心一些才好。

果然不出他所料,纪楚一路小跑到他身边,语气里第一次带了点不确定,道:“京里都传遍了,太子爷被废,世子……现如今也不是世子了,空顶着一个皇长孙的头衔,被皇帝派去给太子妃守灵去了。”

甄应嘉一愣,抬头看纪楚,只见纪楚吞了吞口水,小心翼翼说出来一个更加不好的消息,“圣谕上没说期限。”

“什么!”甄应嘉一拍石桌,站了起来。

他怎么能这么冲动!

不对,东宫还有一个人呢,一个隐藏很深的人!

“康全呢?”甄应嘉问。

纪楚愣住了,像是不知道这人是谁。

“太子的庶子,跟世子一般大的那个。”

纪楚点点头,道:“太子妃下葬之后有他的消息,说是因为体弱去皇庄上修养了,这两个月一直没动静,应该还没回来。”

还好,还好。甄应嘉长舒了一口气,如果是康和自己动的手脚,那他必定是留了后路的,但是如果有康全插一杠子,兴许就不那么容易脱身了。

不过康全毕竟是庶子,日常见皇帝皇后的机会有限的很,在东宫这一亩三分田里,他或许能仗着太子的宠爱作威作福,可是一旦范围扩大到整个皇宫,连太子也是要收敛三分的。

甄应嘉又坐了下来,只是心里难掩的不安,觉得自己明日还是要进宫试探一番的好。

“他已经走了吗?”

半响,甄应嘉没头没脑问了一句。

虽用的是他,但是纪楚也知道自家老爷说的是东宫——不,现在只是皇长孙了,他点了点头,道:“圣旨一下,便有皇帝亲卫将人护送去了太庙。”

甄应嘉若有所思点了点头,这么一看,在太子被废这件事里,康和的确出了不少力,而且还不想他知道。或者说为了他好,不想他牵扯其中。

单单看芷音在东宫的去留就能看出来。

康和怕是一开始留下芷音,就是为了让他安心,也为了让他置身事外,那个时候,他想必就开始谋划了。

一直等到科举,乡试连着考三场,每场三天,这个时候甄应嘉在贡院里是什么消息都得不到的,又专门捡了最后那一场把芷音送回来,又给她吃了这种药……

要不是他请了宫里退下来的太医,怕是也要焦急等上好几天才能安心。

这么一来别说没心去打探消息,就算有心打探消息,也得等到芷音病好才能安心进宫了。

甄应嘉叹了口气,越发的坚定了明天一定要入宫的心思。

不多时,大夫号完脉开好方子出来,甄应嘉吩咐纪楚送人出去,只是纪楚带着人出去,回来的时候又带了一个人进来。

甄应嘉正想他怎么如此没规矩,但是看了来人身上的服饰,心知不能怪纪楚了。

这人穿的是太监服饰,必是从宫里出来的,只是甄应嘉看着他略觉眼生,也不知道这人究竟是来做什么的。

想到这儿,纪楚已经将人带到他面前了。

甄应嘉微微一笑,上前招呼道:“公公从宫里来?可是圣上有什么话要说?”

来人笑着还了一礼,道:“确是从宫里来的,不过是得了皇后娘娘的吩咐。”

甄应嘉稍稍收敛了笑容,道:“不知娘娘有何吩咐?”

来人将一个小包递了过来,笑道:“早先府上大姑娘在宫里,前两天被送出宫来养病,娘娘的意思,谁家的姑娘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没道理送进宫里远了家人。”

甄应嘉接过包袱,来人继续道:“娘娘说姑娘年纪也大了,离出门子没几年了,正是要在您膝下尽孝。便让我将这些东西给您送回来。”

话说得很是客气,来人脸上还带着笑,中心意思只有一个,芷音不用去了。

甄应嘉显然是听明白了,既然康和都不在宫里了,他自然不用费尽心思传递消息,当下点了点头,道:“劳烦公公跑一趟了。”

来人笑了笑,又开口道:“您与宫里关系紧密,那咱家便再多说一句,娘娘分毫没有怪罪的意思。”说着,他微微低头凑近了些,小声道:“若是寻常人家的姑娘生病,那就是宫里的小黑屋自己养着了,断然没有送出来的道理。那怕就是到了年纪离宫,走了就走了,剩下的东西能分的分,不能分的一把火烧了,哪儿有专门差人再送一次的。”

甄应嘉点头,来人欣慰的笑道:“正是怕您多心,娘娘才专门差遣我跑了这一趟。”

“辛苦公公了。”甄应嘉拱手道:“娘娘的这份心意,在下铭刻在心。”

“嗯,”来人又摇了摇头道:“这番话可是咱家私下里跟您说的,不可传与第三人之耳。”

甄应嘉了然的点头,伸手接过纪楚准备好的赏银,悄无声息的递到了太监手里。

这太监连看也不看一眼,目光坦荡荡的正视前方,手上不知道怎么一动作,这银子就不见了。

“东西已经送到,咱家身上还有别的差事,便不久留了。”

说完这一句,太监便离开了。

甄应嘉掂了掂手里的小包袱。

宫里的人分两类,主子和下人。

主子的衣裳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可以自由穿的,但是依旧是有定理的。比方颜色,明黄是只有皇后能穿在身上的。又或者凤钗,皇后头上可以插十二支金凤钗,其他的嫔妃最多不过八只。

下人就更不用说了,连发型都是固定的,还有首饰也都是宫廷制式,而且这些东西多半都不能带出宫的,所以……这个不大不小的包裹里头,究竟放得是什么呢?

况且这次芷音进宫才不过两个月,她能有什么东西呢?

甄应嘉提着包裹进了芷音屋里。

依照那宫里退休的太医的吩咐,芷音已经被叫起来喝药了。

甄应嘉笑盈盈的看着她将一碗乌黑的苦药汤子灌了下去,道:“宫里给你送的东西,来看看这是什么?”

甄应嘉将东西放在桌上,芷音批了外衣下床。

包裹打开一看,里面都是些小东西,芷音一件件数着。

“这是世子赏赐的簪子,说是太子妃年轻时候带过的;这是上回的赏银,荷包,戒指……”芷音一件件数着,然后她手里捏了个青色的荷包愣住了,“这不是我的。”

甄应嘉挑眉,追问道:“你确定。”

芷音抬眼看着他道:“这东西是随着秋装一起发下来配衣裳的,虽然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是你看这里。”芷音指了指荷包的边角,“我的那一个不小心沾了茶水,这一处颜色发黄。”

甄应嘉眯了眯眼睛,将荷包拿在手里,道:“既然不是你的,为父帮你处理便是。”

芷音怀疑的看了一眼父亲,甄应嘉道:“你病着还不知道,太子已经被废了,世子现如今也不是世子了。”

“啊!”芷音一声惊呼,“那我……那太子妃……”

甄应嘉捏了捏手里的荷包,觉得里面似乎没有什么硬物,手感似乎全部是绢布一类的东西,道:“你是不用再回去宫里了,至于太子妃的事情……还得慢慢打听。”

看见芷音喝了药之后已经来了精神,那大夫又说这不是风热感冒,其实就是药材搞出来的症状,甄应嘉想了想这两天很是不安的宝玉,道:“你既然已经好得差不多了,晚饭我们三个一起吃,你弟弟担心你。”

芷音点了点头,只是抬眼看了屋里的自鸣钟之后立即有点慌张了。

“都到这个时辰了,该梳洗了。”说着她急忙起身,连请带哄的将甄应嘉赶了出去。

甄应嘉笑了笑,真是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年纪,那怕芷音这等还没长成的少女,梳洗还是摆在第一位的。

甄应嘉慢慢踱步到了前头的小花园里,在一树桂花下头拆开了那个荷包。

里头藏着一小块绢布,上头有字迹。

康和的字。

我很好,勿念。

甄应嘉笑了笑,将绢布又卷了放回去,连同荷包一起收进书房了。

第43章

来自于康和的荷包改变了甄应嘉的计划。

他在家里又修养了数日,将连番科举损耗的精力都养了回来,直到又变回那个风度翩翩,样貌过人的甄应嘉,这才收拾妥当,取了金陵家里送来的东西,往宫里去了。

美其名曰:送土特产。

甄应嘉带了包装精美的金华火腿一小块,还有桂花蜜一小罐,被皇帝在坤宁宫里接见了。

当然,因为用了皇后的地方,陪同人员还有皇后。

甄应嘉笑道:“见了您的面,突然不知道怎么想起来早先您最喜这火腿,特意吩咐人去仔细的采购了。”

这一句话即表明了心意,又说明了这东西是下了力气找来的,皇帝听了很是开怀,道:“快去差人送到御膳房去,晚上先炖两碗汤来。”说着又跟皇后道:“你尝尝这个,要是觉得好,明年让他们多进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