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商业三国 >

第345章

商业三国-第345章

小说: 商业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786年,英国的西兹发明割穗机。

    1787年,英国的威尔金森建成第一艘铁船。

    1789年,法国首次提出“米制”概念。1799年制成阿希夫米尺(档案米尺)

    1790年,英国的圣托马斯发明缝制靴鞋用的链式单线迹手摇缝纫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台缝纫机。

    18世纪90年代,英国的边沁先后发明平刨床、单轴木工铣床、镂铣机和木工钻床。

    1792年,英国的莫兹利发明加工螺纹的丝锥和板牙。

    1794年,英国的威尔金森建成冲天炉。

    1795年,英国的布拉默发明水压机。

    1797年,英国的莫兹利发明带有丝杠、光杠、进给刀架和导轨的车床,可车削不同螺距的螺纹。

    1799年,法国的蒙日发表《画法几何》一书,使画法几何成为机械制图的投影理论基础。

    公元1800年~1900年

    19世纪初,英国的扬提出弹性模量概念,揭示了应变与应力间的关系。

    1803年,英国的唐金制成长网造纸机。

    英国的特里维希克制成第一辆利用轨道的蒸汽机车。

    1804年,法国的毕奥提出热传导规律,并由法国的傅里叶最早应用,因而称傅里叶定律。

    1807年,英国的布律内尔发明木工圆锯机。

    1807年,英国的富尔顿建成第一艘明轮推进的蒸汽机船“克莱蒙脱”号。

    1809年,英国的迪金森制成圆网造纸机。

    1812年,德国的柯尼希发明圆压平凸板印刷机。

    1814年,1814年,英国的斯蒂芬森制成铁路蒸汽机车“皮靴”号。1829年,斯蒂芬森父子的“火箭”号蒸汽机车在机车比赛中以速度58公里/小时、载重3137吨安全运行112。6公里的成绩获奖。

    1816年,苏格兰的斯特林发明热气机。

    1817年,英国的罗伯茨创制龙门刨床。

    1818年,美国的惠特尼创制卧式铣床。

    德国的德赖斯发明木制、带有车把、依靠双脚蹬地行驶的两轮自行车。

    1820年前后,英国的怀特制成第一台既能加工圆柱齿轮、又能加工圆锥齿轮的机床。

    1822年,法国的涅普斯进行照相制版实验,并制成世界上第一张照片。1826年,他又用暗箱拍摄出一张照片。

    1827~1845年,法国的纳维和英国的斯托克斯建立粘性不可压缩流体的运动方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1830年,法国出现火管锅炉。

    1833~1836年,美国的奥蒂斯设计制造单斗挖掘机械。

    1834年,美国的佩奇和费伊分别发明榫槽机和开榫机。

    1834~1844年,美国的帕金斯和戈里分别制成以乙醚为工质的和以空气为工质的制冷机。

    1835年,英国的惠特沃斯发明滚齿机。

    1836年,美国的麦考密克创制马拉联合收割机(康拜因)。

    1837年,俄国的雅可比发明电铸方法。

    1838年,俄国的雅可比用蓄电池给直流电动机供电以驱动快艇,这是首次使用电力传动装置。

    美国的布鲁斯首次用压力铸造法生产铅字。

    1839年,法国的达盖尔制成第一台实用的银版照相机,用它能拍出清晰的照片。

    苏格兰的庞顿在其报告中阐明了现代照相制版方法。

    英国的史密斯建成螺旋桨推进的蒸汽机船“阿基米德”号。

    美国的巴比特发明锡基轴承合金(巴氏合金)。

    1840~1850年,英国的焦耳发现电热当量,并用各种方式实测热功当量。他的实验结果导致科学界抛弃“热质说”而公认热力学第一定律。

    1841年,英国的惠特沃斯设计英制标准螺纹系统。

    法国的蒂莫尼埃设计和制造实用的双线链式线迹缝纫机。

    1842年,英国的内史密斯发明蒸汽锤。

    1848年,中国的丁拱辰著《演炮图说辑要》,其中的西洋火轮车、火轮船图说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蒸汽机、火车和轮船的论述。

    1845年,美国的菲奇发明转塔车床(六角车床)。

    英国的汤姆森取得充气轮胎专利。1888年以后分别由英国的邓洛普和法国米西兰橡胶公司用于自行车和汽车车胎。

    英国的柯拜在广州黄埔设立柯拜船舶厂,这是中国最早的外资机械厂。

    1846~1851年,美国的豪取得曲线锁式线迹缝纫机专利;美国的胜家设计制造了这种缝纫机,从此缝纫机被大量生产。

    1847年,世界上最早的机械工程学术团体—英国工程师学会成立。

    法国的波登制成波登管压力表。

    美国的霍伊发明轮转(圆压圆凸版)印刷机。

    1848年,英国的开尔文(即汤姆森)创立热力学温标。

    法国的帕尔默发明外径千分尺。

    德国发明万能式轧机。

    1849年,美国的弗朗西斯发明混流式水轮机。

    1850~1851年,德国的克劳修斯和英国的开尔文分别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

    1850~1880年,英国发明各种气体保护无氧化加热方法。

    1856年,德国工程师协会成立。

    英国的贝塞麦发明转炉炼钢。

    1856~1864年,英国的西门子和法国的马丁发明平炉炼钢。

    1857年,英国的贝塞麦发明连续铸造方法。

    1858年,美国的布莱克发明颚式破碎机。

    1860年,法国的勒努瓦制成第一台实用的煤气机(也是第一台内燃机)。

    德国的基尔霍夫通过人造空间模拟绝对黑体,建立基尔霍夫定律。

    1861年,中国的曾国藩创办安庆军械所,这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机械厂。

    1862年和1865年先后造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木质蒸汽机船“黄鹊”号。

    1862年,德国的吉拉尔发明液体静压轴承。

    1863年,英国的索比用显微镜观察到钢铁的金相组织,并于1864年展出钢的金相显微照片。

    1864年,法国的若塞尔最早研究刀具几何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

    1865年,中国的曾国藩、李鸿章等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这是中国近代机械工业的开端(1953年更名为江南造船厂)。

    1867年,德国的沃勒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车轴疲劳试验结果,提出疲劳极限概念,奠定了疲劳强度设计的基础。

    1868年,美国的希鲁斯发明打字机。

    英国的穆舍特制成含钨的合金工具钢。

    1868~1887年,英国和美国先后出现带式输送机和螺旋输送机。

    1870年,俄国的季梅最早解释切屑的形成过程。

    1872~1874年,贝尔和德国的林德分别制成氨蒸汽压缩式制冷机。

    1873年,美国的斯潘塞制成单轴自动车床,不久又制成多轴自动车床。

    1874年,英国的瑞利发现莫尔条纹现象。

    英国的劳森制成链条传动、后轮驱动的现代型自行车。

    1875年,德国的勒洛建立构件、运动副、运动链和机构运动简图等概念,奠定了机构学的基础。

    1876年,德国的奥托创制往复活塞式、单缸、四冲程内燃机。

    美国制成万能外圆磨床,首次具有现代磨床的基本特征。

    1877年,法国的凯泰和瑞士的皮克特首先获得雾状液态氧。1892年,英国的杜瓦制成液化气体容器。

    1878~1884年,奥地利的斯忒藩和玻耳兹曼建立辐射换热的斯忒藩一玻耳兹曼定律。

    1879年,德国的西门子制造的电力机车试车成功。

    世界上第一艘钢船问世。

    瑞典的拉瓦尔发明离心分离机。

    1880年,美国工程师学会成立。

    1881年,法国出现蓄电池电力汽车。

    中国胥各庄修车厂制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中国火箭”号。

    1882年,瑞典的拉瓦尔制成第一台单级冲动式汽轮机。

    1883年,德国的戴姆勒制成第一台立式汽油机,1885年取得专利。

    英国的雷诺发现流体的两种流动状态—层流和湍流,并建立湍流的基本方程—雷诺方程。

    1884年,英国的帕森斯制成多级反动式汽轮机。

    1885年,德国的本茨创制三轮汽油机汽车,1886年取得世界上第一个汽车专利。

    德国的戴姆勒创制汽油机摩托车。

    1885~1887年,俄国的别那尔多斯和美国的汤普森分别发明电弧焊和电阻焊。

    1886年,德国的戴姆勒创制四轮汽油机汽车。

    美国的赫谢尔用文丘里管制成测量水流的装置,这是最早的流量测量仪器。

    英国的雷诺建立流体动压润滑理论。

    1888年,德国的奥斯蒙德提出钢、铁与生铁的金相转变理论,后由英国的奥斯汀制成铁碳相图。

    1889年,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首次正式定义“米”为:“在零撮氏度,保存在国际计量局的铂铱米尺的两中间刻线间的距离”。

    美国的佩尔顿发明水斗式水轮机。

    1890年,美国的艾姆斯制成百分表和千分表。

    1891年,美国的艾奇逊制成最早的人造磨料—碳化硅。

    1892年,美国的弗罗希利奇创制农用拖拉机。

    1895年,德国的伦琴发现x射线。

    1896年,瑞典的约翰森发明成套量快。

    1897年,德国的狄塞尔创制柴油机。

    美国的费洛斯创制插齿机。

    英国的帕森斯建成第一艘汽轮机船“透平尼亚”号。

    日本机械工程师学会成立。

    1898年,美国的拉普安特创制卧式内拉床。

    美国的泰勒和怀特发明高速钢。

    1899年,法国的埃鲁发明电弧炉炼钢法。

    公元1900年~现在

    20世纪初,美国的柯蒂斯创制速度级汽轮机。

    英国的科克尔和法国梅斯纳热首次对车轮、齿轮、轴承等进行实验应力分析。

    1901年,法国发明气焊。

    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飞机并试飞成功。

    美国的福特建立福特汽车公司,开始大量生产汽车。1908年,福特研制的t型汽车投入市场。

    第一艘柴油机船“万达尔”号下水。

    1904年,德国的普朗特建立边界层理论。

    美国的鲁贝尔发明胶版印刷机。

    1906年,法国的勒梅尔和阿芒戈制成第一台能输出功率的燃气轮机(但效率仅3~4%,未获实用)。

    1906~1914年,瑞士的比希试制复合式发动机。

    1906年,德国的能斯脱发现“热定理”,1912年,经德国的普朗克和西蒙修改为热力学第三定律。

    1907年,美国的泰勒研究切削速度对刀具寿命的影响,提出著名的泰勒公式。

    1908年,中国广州均和安机器厂制出中国第一台内燃机(单缸卧式8马力柴油机)。

    1911年,美国的泰勒发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首次提出“科学管理”概念。

    美籍匈牙利人卡门用空气动力学的观点阐明卡门涡街。

    美国的格林里公司创制组合机床。

    德国的杜衣斯堡人工合成橡胶。

    1912年,英国的布里尔利和德国的施特劳斯等分别制成铬不锈钢和铬镍不锈钢。

    中国的詹天佑发起成立中华工程学会,后成为中国工程师学会。

    1913年,瑞典制成第一辆电力传动的柴油机车。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建成最早的汽车装配流水线。

    1915年,中国第一家钟厂——中宝时钟厂在烟台创办。

    上海荣昌泰机器厂造出中国第一台机床(4英尺脚踏车床)。

    1919年,中国最早的缝纫机厂—协昌、润昌缝纫机行在上海创办。

    1920年,德国的霍尔茨瓦特制出第一台实用的燃气轮机(按等容加热循环工作)。

    奥地利的卡普兰发明轴流转桨式水轮机。

    捷克斯洛伐克的恰佩克在其科幻剧作《罗素姆万能机器人》中首次使用“机器人”(robot)一词。

    英国的格里菲思进行断裂力学分析。

    1923年,德国的施勒特尔发明硬质合金。

    1923~1927年,德国的柯斯特尔设计制造柯式干涉仪。

    1926年,美国建成第一条自动生产线(加工汽车底盘)。

    1927年,美国的伍德和卢米斯进行超声加工试验。1951年,美国的科恩制成第一台超声加工机。

    1934年,德国的克诺尔和鲁斯卡制成透射电子显微镜。

    1934年,中美合资的杭州中央飞机制造厂成立。曾制造出全金属轰炸机。

    1935~1936年,中国的刘仙洲等发起成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1938年,美国的卡尔森首创静电复印技术。

    德国的德古萨公司发明陶瓷刀具。

    1938~1940年,美国的厄恩斯特和麦钱特用高速摄影机拍摄切屑的形成过程,并解释了切屑的形成机理。

    1939年,瑞士制成发电用燃气轮机(按等压加热循环工作)。

    1941年,瑞士制成第一辆燃气轮机机车。

    1942年,美国的费密等建成第—座可控的链式核裂变原子反应堆。

    1943年,苏联的拉扎连科夫妇发明电火花加工。

    20世纪40年代,苏联发明阳极机械切割。

    1947年,第一艘燃气轮机船“加特利克”号问世。

    英国的莫罗和威廉斯制得球墨铸铁。

    20世纪40年代,英国的泰勒森设计出多面棱体。

    1950年,联邦德国的施泰格瓦尔特发明电子束加工。

    1952年,美国帕森斯公司制成第一台数字控制机床。

    美国利普公司制成电子手表。

    1954年,美国建成第一艘核动力船——“鹦鹉螺”号核潜艇。

    1955年,美国研究成功等离子弧加工(切割)方法。

    1956年,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建成投产。

    中国建立机床研究所。

    中国成立工具科学研究院,1957年改组为工具研究所。

    1957年,联邦德国的汪克尔研制成旋转活塞式发动机。

    1958年,美国的卡尼-特雷克公司研制成第一个加工中心。

    美国研制成工业机器人。

    美国的舒罗耶发明实型铸造。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成立。

    美国的汤斯和肖洛发表形成激光的论文。1960年,美国的梅曼研制成红宝石激光器。

    中国最大的轴承厂——洛阳轴承厂建成投产。

    中国最大的手表厂——上海手表厂建成投产。

    1959年,中国第一拖拉机厂(洛阳)建成投产。

    美国的马瑟取得谐波传动专利。

    20世纪50年代,美国发明电解磨削方法。

    苏联和美国在生产中应用电解加工方法。

    液体喷射加工方法开始在生产中应用。

    美国用有限元法进行应力分析。

    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第二次定义“米”为:kr原子在2p10和5d5能级之间跃迁时,其辐射光在真空中波长的1650763。73倍”。

    中国最大的重型机器厂—第一重型机器厂(齐齐哈尔)建成投产。

    1962年,美国本迪克斯公司首次在数控铣床上实现最佳适应控制(aco)。

    1964年,美国的格罗弗发明热管。

    1967年,美国的福克斯首次提出机构最优化概念。

    英国莫林斯公司根据威廉森提出的柔性制造系统的基本概念研制出“系统24”。

    1969年,中国第二汽车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