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商业三国 >

第557章

商业三国-第557章

小说: 商业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聘俯身从衣内掏出一个锦襄,说:“主公命令我今年的航程到宾坦岛为止,我派五艘护士舰随你们继续南行,这里是主公要求你此次航行务必完成的两项任务:获取防水帆布制造的技术;获取希腊蒸汽机的制造技术。”

    五百年前,罗马竞技场就开始进行水军竞技赛,竞技场地面铺上防水帆布,盛满水,放入船只,由角斗士演示水军大战。帆布的制作技术对于航行至关重要,要想航行到更远的地方,必须获得这种坚固的船帆专用布的制作技术。

    大约在公元前一百年,希腊的西罗写下了著名的《气动力学》,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物理学著作之一。西罗发明了一种机械,专门用于在希腊神庙里装神弄鬼。信徒们进入神庙,点燃蜡烛,蜡烛燃烧产生的热空气,就会使雅典娜女神的塑像缓慢转动,同时,很多蜡烛点燃后产生的热空气,就会使神庙的大门自动开合。这个机械被称作风神轮,它是人类最古老的蒸汽机。

    刘备要求秦论想方设法获取三百年前希腊神庙的蒸汽机制作技术,以便参照对比青州的蒸汽机制作技术,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技术领先优势。

    青州,刘备一行经过几天的跋涉,返回了出云城,这是刘备多年以来第一次踏入出云城,不过这一次他是以绝对的领导权进入出云。诏令已下,刘备在青、幽、冀、并获得完全的官员任免权、自主的税收权、绝对的军队管辖权。此刻入城,出云王之命名副其实。

    数九寒天,街道两旁挤满了欢迎的人群,狂热的百姓用一浪接一浪的欢呼声迎接刘备:“欢迎您,我们的君王!我们的主人!”

    是夜,欢呼的人群意犹未尽,围拢在城主府,点起火堆,欢跳。自出云城建立十余年来,这些在荒野之中立足的流配之民,在刘备强大武力庇护下,不仅不向其他任何人纳税,反而东征西讨,击溃了他们附近最强大的敌人。如今,北至寒冰覆盖的极北之地,南至骄阳笼罩的赤道地带,都插上了大汉军旗,论起开疆辟土,征伐掠夺,谁又比得上他们的君王?

    最重要的是,刘备这次乘船只入出云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开春直下望海城,率军登陆倭国,打下那片面积与青州相仿的富饶之地。而此次征伐的荣誉居然特别眷顾出云的勇士,百姓们相互诉说:我们的王没有忘记我们。

    按军功赏罚令,海外征伐的服役期是加倍算分的,而刘备辖境内,大汉的疆域上禁止饲养奴隶,但海外领地不在其禁止范畴,征伐海外既容易获得军功,而掠夺所获更会赚得盆满钵满,这一点尤其让没有公民的百姓摩拳擦掌。

    “民心可用”,城主府内,刘备倾听着府外欢腾的声浪,得意地举杯邀请张辽等诸将畅饮:“青州几年来向内扩张,让我们的领地连成一片,中原大战,出云城只参与了三个兵团,如今轮到向外扩张了,出云城准备好了吗?”

第五章 走向统一 第四十三节

    见到刘备询问,张辽腾地站起来,大声回答:“启禀主公,幽州辖下12郡2属国,每郡动员一个师团,既不影响春耕,也不影响生产。出云道所属渔阳,右北平、辽西三郡治政已久,可特别处理。我出云城打算动员3个军团,其余两郡还可出动一个军团。只要主公征召令一下,幽州可动员兵力在8个军团,大约8万人以上参加战斗。”

    刘备闭目沉思,众人焦急地等待刘备的打算,半晌,刘备睁开眼睛,边思索着边说:“此次我军渡海作战,一次让8万人渡海,似乎船运能力不足——尤其是在我们大批船队下南洋的时候。

    更加重要的是,此次征讨倭国,是我军首次出兵征讨另一个具备单独政体地‘国家’。我师泰山老人曾告诉我,大秦国一个哲人说过,没有掠夺过他国的民族,不会妥协。这话的意思是说,国与国之间的征服,不光是杀戮与征战,还要学会妥协——向当地的土族,向当地的风俗妥协,向当地获得既得利益者妥协。

    这次征服,应该是一次彻底的征服,是一种包括文化、风俗、思想等等在内的彻头彻尾的征服。倭国小国穷鄙,然其人却念念不忘以小吞大,数千年来,时刻想着奴役我大汉民族。我听说倭国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小虫想战胜大象,就必须够毒,只有毒性强烈,虫小却毒,才能毒倒大象(语出日本兵法书的经典《斗战胜经》。不过,这时《斗战胜经》尚未出现)。所以,按倭国人的兵法,不宣而战,对敌人斩尽杀绝,搞尽阴谋诡计,都是合情合理的。

    这样一个民族,睡于我大汉民族卧榻之侧,想一想就让我不寒而栗。为了我大汉长治久安,拿下倭国,让倭国土地成为青、韩、幽三地的海上盾牌,极为必须,且不得不如此。所以,此次征服就必须从两方面着手,文武并行方可成事。所以,初次动兵,兵力优势不是最主要的。人太多,补给后勤难以做到。此外,我等春季动兵,就是为了打乱对方春耕动作,让对方冬季缺粮,削弱对方实力,若因此动摇我们的根本,反而得不偿失。

    因此,武的方面嘛,我建议,最多动用三个整编军团,以我军训练有素的三万人横扫倭国岛,没有悬念。况且,我军有刘浑在九州岛接应,万一遇到敌军不与我正面交锋,躲入山地丛木,与我军周旋,那我们就需要小股武装参与战斗。传令下去,我军开放私掠,准许各郡功民私兵自组兵马,参加对叙国地征伐,私掠许可证由我出云都督府统一发售,所获次金补偿军用。私掠所获归自己所有,功勋不计入军功。

    私掠的宗旨是杀光男人,抢光女人。所有参加私掠的民间武装,战后将依据掠夺的多少,赐予封地,倭国土地五成封赏参战士兵,三成封赏私掠武装,其余两成归官府所得。

    文的一手嘛,自邺城袁本初战败身亡,袁本初手下谋士陈琳等人已被我遣送日本,传授给日本灭国之术,以便我们今后能够长治久安。“

    刘备环视了一下府内诸将,深吸一口气说:“今天,我在这里给大家交个底,陈琳等人花了三年时间在九州岛培养了一批倭人,我们武力征伐之后,这些倭人将接受地方政权,为我们推行奴化教育,各位军官需要给与他们足够地尊重和配合。

    各位放心,他们都是陈琳地弟子,袁本初因他而亡,如何亡国他深有体会,他教出来的弟子绝对轻视工匠、鄙视商人,对于任何的变革,都斥之以违反传统,不进行理论的探讨。先从对方的祖宗代骂起,以**消灭为最终目的,有了这帮人统治倭国,倭国地技术与生产力绝对不会超过我们。

    此外,我还让他们刻意宣扬‘五德始终’学说,把被征服当作一种正常的道德循环,我还要求,他们宣扬‘三纲五常’的社会秩序,这样,如果我青州人提个棍子登上倭国岛,只要我们许诺倭国地国王在投降后继续享有奢侈的生活,那么,百姓之中敢反抗的人,其声望超过了君王,必然违反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必须要杀掉他以维护君王的尊严,维护社会秩序,对方不死还不行,因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如果不死,就是不忠。

    有了文治,我们给倭国岛民好好的洗个脑,那么,我们武力只是宣威。通盘考虑下来,出云地界只需动员两个军团作为主力,其余各郡属国只要求军官参与。此次征伐倭国,是对他们的军功奖励,这些军官将统御劫掠兵团。我要求这些劫掠兵团,在倭国就如蝗虫过境,寸草不留。“

    张辽等诸将大失所望,本以为这次出征是一次甜美的收割,没想到刘备只愿动用两万主力兵团。这样一来,无论是军功还是劫掠所获,都归于民间,而他们征伐一场,只能分取部分公田。

    “这个,出云城调哪两个军团参战?不会是雷骑、狼骑吧?高将军征战多年,立下无数功勋,主公啊,此次征伐是不是也该轮到我们了。”张辽眼巴巴地说。

    刘备摇头:“雷骑、狼骑征战多年,此次回出云让他们休整吧。此次倭国征伐由张文元(张辽)全权统领,出云的两个军团立即开始望海城运动。在望海城熟悉水性,明年开春等各部参战人员征调完毕,立刻联络刘浑,共同登陆倭国。”

    刘备站起身来,情绪激动的指点着张辽说:“攻下倭国,倭国与韩国之间地海域就命名为韩国海,我准许你在倭国择一城命名为张辽城,所有攻点的土地,都以参战将校命名郡县,让你们这群开疆辟土的功臣美名万古流传。”

    众将校兴奋得满脸通红,憋不住地四处打量,准备用言语倾泻自己的快乐,只是由于刘备威严日盛,众人不敢喧哗,相互用目光传递着自己的激动。

    刘备察觉到这一切,一挥袍袖命令道:“我时间不多,马上要回青州,筹备子义的婚礼,还要选派官员去洛阳,五日内,各位把出征计划列好,五日后,我就要动身……文聘的南洋船队该回来了,我需到青州问问情况。各位夜已深了,回去准备吧。”

    不等众将告辞,刘备招手招呼邴原邴根矩:“根矩,明年开春,你随王烈一起,入朝组建刑部,推行司法单列体制。现在,朝廷尚不能实行出运送律法,我要求你立即召集工匠,将出运送律法铸刻在青铜牌上,明年上任时,将这些铜牌竖立在青州商社前面的广场上,让天下人知道,这世上还有这样一种律法,好坏让他们自己对比。

    此外,还需铸造一个铜表,上面铸刻这样地文字: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思想者无罪;提供证据的责任在陈述事实的一方,而非否认事实的一方,故此,刑事案中提供证据的责任在于指控方,而不是罪人;判刑时,必须始终考虑罪犯的年龄和涉世不深,刑不及幼子;武力拷打和由此产生的畏惧,完全同自愿的同意背道而驰,而后者实乃诚实契约之根基,容许任何此类地行为都是逆悖道德的;父亲的罪名和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人人都应养育自己的后代,任何人若认为自己可以遗弃孩子,都将受到法律惩罚。家长或监护人如果遗弃自己的孩子于死地,则当孩子被他人处于同情救助后,原家长或保护人无权再得到孩子。因为任何人都无理由声称一个被他们弃置于死地的孩子还依然属于他。

    嗯,暂时就这么多吧,世人理解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提出一种思路,让世人考虑这种思想是否本着公正、公平的原则。

    根矩,竖立铜表法之后,别管世人怎么议论,也不要强求按照这个律法实施,我们所做的只是要告诉世人,在青、冀、幽、并四州存在这样一种法律,好坏由公众评价、万事不可操之过急。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众人纷纷告辞,独邴原仍在沉思,等众人散尽,方郑重点点头:“我明白了……”

    太史慈在出云没有自己的房子,大家都走后,唯独剩下他一人坐在椅子上,扭扭捏捏的坐在椅子上,满脸赤红,仆役们来回奔走,收拾着厅堂,刘备起身慢慢踱到太史慈的身旁,玩笑着说:“甄宓之美不在昭姬(蔡文姬)之下,没想到,我两员虎将都娶了举世无双的美人,哈哈,天下巧匠俱在出云。剩下的几天我给你放假,你找郑浑去,让他给你选几样好东西。别替他心痛钱,他的工厂好几年没给我分红了,记住,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刘备丢下太史慈昂然向卧室走去,边走边低声嘟囔:“这么大人了,害什么羞呢?主意在上,谁都是感情的俘虏,无人能免。”

第五章 走向统一 第四十四节

    “七百余年前,有一个老人在周游列国之后,决定把他的思想、他的知识传授给平民百姓,历史在这一刻突越了一大步:从此,知识与文化不再是少数贵族、世家大族的专享,文明的火种传递到平民百姓,传递到千家万户。

    七百余年后,我们在此地纪念这个圣人,斯地因此而神圣。没有他,不会有识文断字的黎民百姓,也不会有识文断字的刘玄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称他为‘圣人’,称他为‘至圣先师’,斯人当之无愧。“

    大汉历四零二年正月十五、公元一九六年三月二日、东汉建安元年、农历丙子年瘐寅月辛巳日己亥时,青州广饶城青河边先烈墓地,春草萌动,刘备正在主持“至圣先师”孔夫子以及“亚圣”孟轲的青铜雕像揭幕式,台下是准备奔赴洛阳,参与组建刑部的各级法官。

    看着众人的目光,刘备深吸一口气,大声说:“让我们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一根竹子经过三十余道工序,分隔成一片片简牍;为了让简牍文字能够长久流传,每片简牍打磨得非常光滑坚硬;还需要在竹简中打孔,以便让竹简串连成篇;每片竹简上最多写十二个字(一打,指一个竹简的一次打孔),最少写五个字,竹片坚硬,每片竹片上刻完字,需要一个壮汉工作半天;其中有一笔刻错,竹片就需要废弃或者重新打磨。

    想想看,一部十万字的著作需要砍尽一个山的竹子制作竹简。想想看,知识与文字是多么地昂贵与奢侈。然而,惟有‘至圣先师’他不愿把知识与文字作为自己的特权,他打破了知识的壁垒,把文明的火种传播给黎民,每当想到此情此景,忍不住让我涕泪交加,五体投地。‘千古第一师’的名号,惟我‘至圣先师’配享,他是天下读书人的第一师长,只要你识字,圣人即汝师。“

    春风融融中,刘备慷慨激昂的说完这段话,众士子匍匐在地,叩首连连,以示缅怀与崇敬。

    “七百余年过去了,我常常想这样一个问题,圣人传播文化的本意是什么?难道他打破枷锁,将知识传授予平民,是为了若干年后自己成为文明与进步的禁锢与障碍吗?”

    众士子匍匐在地,刘备这话似滚雷响过天际,让众人目瞪口呆。

    “真儒是什么?真儒地本质就是冲破一切禁锢,追求真理的本质,将知识传播给大众。将事实的真相告诉给每家每户的黎民百姓。‘至圣先师’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丰碑,为我们奠定了文明的基石,他绝不会要求我们后人把他当作不可逾越的障碍,当作新的文化壁垒,当作新地枷锁,这决不是‘至圣先师’传播知识的本意。

    七百余年过去了,时光流逝,当时的生产环境和生活状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至圣先师’所说的理论,时过境迁,不见得百分之百正确。我想,我们否定、革新、更正‘至圣先师’的部分理论,绝不是对‘至圣先师’人格的否定。相反这种行为正是体现了真儒的行为:打破一切可锁,追求知识的进步、真理的本相,这正是‘至圣先师’教导我们地。

    我们后人缅怀‘至圣先师’的伟业,我们的职责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透过黑沉沉的夜色,眺望前方。

    ‘至圣先师’为我们奠定了文明的第一块基石,我们后人的责任是:踏过第一块基石,在此基础上添砖加瓦,一节节,一层层,建立我们文明的巍峨大厦,我们享受圣人普及知识的光辉,为这个文明添砖加瓦是我们无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亚圣’孟轲已为我们奠定了文明的第二块台阶,儒学地光辉就此又前进了一步。那么,谁是第三块基石?你们当中谁可胜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