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神偷王-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兴趣也与这位香港闻人大同小异。他仍然喜欢吃茶,同时还保持着多年前养成的习惯,喜欢到这条大街的一家浴室里泡澡。
王同山已经多年不曾来这条大街上品尝苏州的风味名点了。他还是在“文革”飓风肆虐最凶的年月,在附近扒窃得手以后,来到这里吃过点心。不过那时候他衣袋里虽然有钱,吃起小点心来也不从吝啬。但那时吃苏州点心和如今来这里的心情截然不同,那时他来这里时时都在提防有警察突然闯进来逮他,而今王同山才真正是以正常人的平和心态,来此悄然品尝他家乡的点心。什么豆仁稣、什么稻香村的肉饼、什么叶受和的枣子糕。他行走在一条条苏州的小巷里,心里是美孜孜的。他好象记得一位哲人这样评价他脚下的苏州:“我觉得苏州城,竟还是一个浪漫的古都,街上的石块,和人家的建筑,处处的环桥河水和狭小的街衢,没有一件不在那里夸示着过去中国民族的悠悠的态度。……”现在王同山想起他在小茅山监狱里读过的那篇文章,才真正从心里体会到苏州确实很美,真美。他生活在这里是一种幸福。而过去的几十年里,他居然没有珍惜这只有苏州人才能体味到的美感。
王同山感激党和人民给了他今天的幸福。他把对幸福的回报是一种力量。这股力量促使他每天清晨不到5点即起床,然后直奔与他息息相关的胥馨小区,变成了去那里打扫卫生,帮邻居们做好事的动力。他在清洁员本职工作完成后,还希望多帮别人做一些事,例如买菜、搬家和看门等等。他每做一件事,心里都感到自慰和满足,因为现在的劳动再累,也是他自觉自愿的,再不是从前那样带着抵触情绪面对改造了。
王同山现在不但对自己从前“神偷”的功夫产生了本能的憎恨,而且他还主动用自己的行动来否定自己的从前。一天晚上,王同山从小区下班归来,忽然发现一辆“110”警车从他身边疾快地驶过,看时,原来警方正在追捕一个驾车逃跑的人。当时王同山误以为是出现了小偷,他并不清楚警车在追的是一个喝酒后肇事逃逸的汽车司机。于是王同山也不顾回家了,他马上调转自行车,不顾一切地去追赶那个风驰电制掣逃跑的汽车,后来当他发现那司机因心神慌乱把汽车冲向堤坝,一头栽到河里了。王同山见几个警察都不会水,而他的水性甚好,哪里肯放过罪犯,于是他马上跳下自行车,一下猛子跳入了水中。王同山终于游到了水底,摸到汽车的门,一手把车门打开,一手把肇事者拽出了水面。那肇事的司机还不肯服输,拼命地反抗,甚至和王同山在水里对打起来,王同山不愧是水中的英雄,他只几拳下去,就把肇事者打得抱头求饶。王同山这才把他拉出了水面。警察对王同山这样主动配合公安干警冒险下水,智擒肇事者万分感激,当场给了他50元钱作为奖励。忽然有一个老警察认出了他,当年王同山在苏州作案败露以后,就是他亲自逮捕了王同山,今天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王同山竟然变成了警察的义务助手,还跳河为他们逮住开车撞死人的肇事者,他感动地说:“这不是江南神……老王吗?我真没有想到,你会这样……”
年轻的警察们都围了过来,他们虽然早就耳闻“神偷王”,可是从没有见过他。现在他们见到了水淋淋的王同山,才发现从前人人谈虎色变的王同山,原来是一位非常和霭善良的老人。老警察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听说你在监狱里改造得很好,还立了功,提前回来了。没有想到我们在这里又遇上了。”王同山也感到在这里遇上从前的对手有点戏剧性,便说:“我也没想到遇上了你。”老警察感叹地说:“你能有这样的变化,真是应该庆贺的事。我们也希望你老王能为社会多作一些这样的好事,”王同山见从前敌视自己的警察也改变了态度,心里就有一种踏实感,他说:“其实你也知道,我也是有能力的人,如果社会治安方面需要,我肯定能做点事。”老警察高兴地说:“你等着,老王,过两天我就来找你。”
次日,苏州的《江南时报》上登出了王同山帮助警察抓逃犯的报导。苏州城顿时震动了。特别是那些从前对王同山扒窃行为有印象的人们,如今听说王同山第七次从监狱里回来后,变成了一个这样的人时,都大为感动。苏州警方和司法部门对王同山在短短几个月的变化更是万分惊讶和震动。当初为王同山落户口和解决社会低保金的桃坞司法所郑庆吉所长,看到报上的消息以后,马上就给王同山打来了电话,他说:“老王,我真没有想你会变成这样的人,当初我给你落户,只是想尽一个司法工作者的义务,没有想到我的这点行动,居然会给你带来这么大的动力,通过这件事,我感到一个司法人员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关系到刑释人员的改造和新生啊!”
王同山听了郑庆安的话,眼睛里流下了老泪,他说:“郑所长,不要小看你当时给我的那些好处,那个时候如果你不给我落户,如果不是你给我的一百块钱,也许我又会走另一条路了。正是你救了我啊!”
几天后,王同山又在日记里写上这样一段话:“今天,我在下班途中,抓获了一个小偷,人家女孩子刚买了一部手机,1000多元,就被这个‘高手’给扒去了。这点小伎俩,哪能逃得过我的眼睛?这真是小巫见大巫了。我很高兴,我也很兴奋,我总算为人民为社会做了一件好事,也为自己赎了罪。派出所的领导也都对我纷纷表示感谢。他们说,好,老王,你这样做,非常好。我们欢迎。并且对我发出了邀请,我笑了笑说,这个问题,以后再说吧。反正小偷是该抓的,为了社会为了人民,也是为了我赎罪,我坚定自己的信念,至于小偷对我的报复,滚他妈的蛋吧,我充分了解小偷的内心世界,那不过只是吓唬那些善良的人罢了,我根本就不怕他们。……”
卷六 走出阴影·动荡岁月第49节 “老扒”逮小偷(2)
苏州某报听说此事后,马上向社会报导了王同山“抓小偷”的经过:“10月5日下午5点半,王同山正在街上骑车,突然,一个影子窜进了他的视野。他的心不由得暗喜。那个影子向公交车站窜了过去,然后,在一对青年男女身旁停了下来。恰巧有一辆车开了过来。女青年刚要上车,那个影子手一伸,就把她包里的手机偷走了。王同山看得真切,心想,好手段,看来也有些来历了。他扔掉自行车,大喊一声:“站住,抓小偷!”那小子听了,回头一看,叫道:“老家伙,真是你!”拔脚就向西狂奔,王同山眼见他跑进一条小巷子,他追进了巷子。起初,他和小偷之间只有七八米的距离,可跑着跑着,王同山觉得体力不行了,距离一下子拉大了。就在这时,他看见前面有两个警察,他大声喊道:“快帮忙,抓住这个小偷。”巡警冲了过去,把小偷按住铐上。小偷对巡警说:“他才是小偷呢,你们不知道,他就是有名的神偷王。”一个巡警说:“知道,可是人家改好了。”小偷说:“说我是小偷,我什么也没有拿。”正说着,腰间的手机响了,原来那女青年发现手机丢了,正用男朋友的手机打电话找呢?王同山说:“你腰里什么在响?你能说出那部手机的号吗?”小偷说:“什么手机?我腰里什么都没有,不信你们翻呀?”说罢,小腰一摇,亮出了肚皮,王同山看得真切,那部手机被他摇到了路边的草地里,几乎就是在说话的功夫,赃物就被他转移了。而且,除了王同山,谁也没注意。王同山心想,确实是一把好手。他走到草丛里,把手机捡了出来,轻蔑地笑道:“跟我来这一套!”这回小偷可急了,骂道:“就他妈显你?”王同山问:“写信叫板的就是你吧?还真有两下子,可是,还不行啊。”小偷低下了头。巡警对王同山说:“还多亏了你,你的眼睛真特别呀,他的腰一晃,我们什么都没看见,你却看见手机飞出去了。”
《江南时报》记者也对此事进行了报导,他们证实说:“昨天下午,记者致电石路派出所,所里一位姓缪的警官告诉记者,这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拘留。据了解,该犯罪嫌疑人来自新疆,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警方对此正在作进一步调查。……”
王同山抓小偷的事情媒体曝光后,那位“110”老警察果然又主动上门探望王同山,他说:“老王,我到警校把你的事说了,他们都想邀请你去给那里的学生们上几节反扒课。”王同山欣喜地点头说:“上课我可不敢答应,不过让我讲一讲这些年我所走过的路,我还是愿意去的。”
苏州警校的学生听说报上正在报导的“神偷王”将要来这里现身说法,一个个都如同过节一样,高兴地准备欢迎他的到来。大礼堂里张灯结彩。王同山来到警校时发现有那么多学员在整齐列队欢迎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从前他和警察们打交道,都是充满深深的敌意,彼此互相戒备着。七进七出的王同山,这些年来无论到何地,他最不喜欢见到的就是警察,因为他见到的警察多是一幅冷面孔,可是今天究竟怎么了?那么多年轻的警察对他鼓掌欢迎,还有那么多老警察也上来和他亲切握手,一时间王同山好象走进了梦中。
不过这梦是一场他多年求之不得的喜梦。王同山希望把自己曲折人生中的扒窃经历,原原本本告诉给警校的学生们,希望他们在了解扒手的内心世界之后才能更有利地战胜扒手和打击扒手。王同山在会上说:“其实抓贼并不难,我个人的体会是,防范最严密的地方,往往是贼最好下手的地方。有一次,我在一个政府大楼作案,我特地穿了一身西装,拎了一个公文包,大摇大摆地往里走,门口的警卫问都不问。人们都是以貌取人,现在尤其是这样。你穿得越气派,越没有人怀疑你。你们听好了,在商场,在车站码头,那些西装革履的人,头发锃亮的人,都应该是你们的怀疑对象。那么,什么是最根本的特征呢?那就是眼睛,正常人目光是比较固定的,扒手的眼珠子翻滚乱转。他们主要是盯人们的口袋和包裹。还有就是他们走路比较快,说到这里我要告诉大家,无论穿得多阔气的扒手,都没有穿皮鞋的,过去他们穿布底鞋,现在穿旅游鞋。为什么?跑得快呀。穿皮鞋没法跑快的。鞋是一个重要识别目标,一个正常人是不会上面一套西装,下面一双布鞋或者旅游鞋的。那成什么了?再就是,扒手爱往人多的地方挤,挤得越厉害的人越可疑。为什么呢?挤的时候,好下手呀。山东的王瘸子,是中国最大的贼了,他的手法最高明,只要一近你的身,你的钱包就飞到他的手里,神不知鬼不觉。”
王同山的现身说法,让那些在警校课堂上与干巴巴书本打交道的男女警校学生们,第一次身临其境接触到严峻的社会现实。王同山在会场上说:“反扒一定要注意小偷有区别于普通人的特征,比如他们的眼神常常游移不定、东张西望,他们经常会把视线集中到别人的皮包、口袋上,你们要首先从人的眼神上发现密秘,小偷更是如此。”
学员们都被他的话打动了,因为大家都知道王同山讲的话,不同于课堂上教师们讲解的反扒理论。王同山是从自己人生的切实感受入手,深入浅出地把他对扒手的特征概括出来。如果王同山不是真正洗心革面,如果他不是真想和扒手们彻底划清界限,他就决不可能在警校讲出只有他知道和了解的扒手内幕以及反扒经验。王同山的讲话不时被一阵阵掌声所打断。
王同山已经走出了往日的阴影。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让他认清从前所走过的路有多么可怕。他在苏州接连给公安和警校学生传授反扒手的经验以后,媒体上分别作出了报导。在王同山受到群众赞许的同时,没有想到也惊动了一些躲在阴沟里的人。
王同山当街抓小偷的事迹在江南各地传开了,最先知道的当然是小偷们。据说,那帮家伙们好象为此专门开了个会,会上,有人发言:“看来神偷王确实铁心改道了,以后大家躲着点吧。”由于苏州有一个“神偷王”“叛变了”,所以苏州的扒手们都立刻警觉并隐藏起来,盗窃案件也明显减少。江南各地也随之震动,小偷扒手们望风而遁,惶惶不可终日。
卷六 走出阴影·动荡岁月第50节 “老扒”逮小偷(3)
一天清晨,王同山刚走出家门去上班,不料在一条小巷里竟迎面闪出一个青年人来。他定睛一看,认得正是从前他在南京扒窃时结识的小扒手。那人显然早在南京就已经听说了王同山回苏州的鱼龙剧变。他此次是看到了报上《神偷王想要新生活》的报导后,才专程从南京赶到苏州寻找王同山的。这小扒见了从前的老伙伴王同山,心怀不满地开口便骂:“王大爷,你搞什么搞?没想到呀,像你这样的人也成了好人?呸,你现在只顾自己成了名人,可是你想过没有,像你这样的到处乱讲,甚至还把我们这些人的家底都给抖擞了出去,你想过吗?我们大家今后还怎么饭吃呢?老东西,你的良心哪里去了?”
“良心?你说的良心是什么良心?莫非偷别人的钱物还有良心吗?”王同山没想到他在苏州的现身说法竟然震动到了南京,而且让当年一起作案的扒手们也惊惶失措。现在眼前跑来找他的小扒手,就浑身挟带着一股怨恨和凶煞。他知道这小扒手是来找他拼命的,他王同山不愠不火,和颜悦色地对他说:“孩子,在这个世上莫非就只有吃扒手这碗饭吗?我告诉你,我现在已经知道吃这碗饭是不道德的,所以才决定改邪归正了。你呢?孩子,你现在也不小了,我看你还是干点正事吧,不要等到我这把年纪,再后悔可就晚了。”
扒手恨恨盯了他一眼,气得咬牙切齿地说:“姓王的,你自己不吃这碗饭没什么,可是,你不能坏了咱这行当道里的规矩呀。我真不明白,他们让你在小区里打扫卫生,怎么就能感动得你连祖坟都想掘呢?我劝你千万不要把路走绝,小心从前那些哥们饶不了你!”说着转身就跑,担心王同山报警落入法网。
王同山大吼一声,追上去说:“你给我站住!我要告诉你,如果你再不改邪归正,我就一个电话打到公安局,当场就把你逮起来。我要你也劝劝那些看着我心烦的人,要他们马上省悟,如果谁再敢执迷不悟,可休怪我王同山不讲义气!”
小扒手知道王同山的厉害,见他已经铁了心背叛从前的同伙,情知继续在这里威胁他不会得到好结果,于是扒手就灰溜溜地逃出了巷口。
自从发生了南京扒手来苏州威胁王同山的事件之后,“神偷王”的心里忽然萌生一个想法。他想给这些过去的“同行们”写一封信,他想劝他们悔过,也希望他们像自己一样改邪归正。但是这样的信他从来没有写过,一时也不知究竟应该如何写。看到那些小扒手们现在仍然在重复自己从前的老路,王同山心里不禁万分痛苦。
几天过后,又有人把恫吓信寄到他那间小阁楼上。一个上海扒手在信上这样指责王同山:“我们从来没有想到,一个吃了一辈子偷饭的老家伙,今天第七次被放出来竟然反水了,看来我们这一行是要完蛋了。”又接到一封常熟扒手的信,上面写道:“老家伙,你听好了,我就是要在你的眼皮底下做个活儿,我让你在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