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国灵异协会会长手记 >

第8章

中国灵异协会会长手记-第8章

小说: 中国灵异协会会长手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小虎子不以为然“哦”了一声:“我没说谎啊,刚才我看到邵叔叔的左边身子在汽车上,去墓地的———是他的右边身子。” 
  邵易宇只觉得脑中“轰”地一声,接着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 
  邵易宇悠悠醒来,只听见清虚大师在跟一个人说话: 
  “你知不知道你与众不同?” 

  一个小孩的声音:“我奶奶说我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清虚大师道:“是的。这就是天机。所谓天机是不能泄漏的。你就算看到什么,象这样张口就说是不好的。每个人都人为自己说的话负责任。” 
  小孩“哦”了一声,不以为然:“我还只是一个小孩,要负责任———嗯,找我奶奶吧。———我奶奶呢?我要找我奶奶。” 
  “你奶奶在外面,你出去就可以找到她。” 
  等小孩走后,清虚叹了一口气:“唉。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邵易宇知道清虚大师又在说自己,一咕噜从床上爬起来:“大师,我是不是要死了?”清虚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我刚才还在叫小孩不能乱说,而现在我自己又怎么能乱说呢?” 
  在生死面前人人都会慌乱,邵易宇就算平时眼睛长在头顶上也慌了神:“大师你法力无边,你一定知道。一定知道。佛家最讲究慈悲为怀,以普渡众生为已任,地藏王菩萨有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众生渡尽方证菩提,观世音菩萨有云——…” 
  邵易宇人乱、脑乱,可嘴巴一点也不乱,清虚被他说得没办法,叹了一口气:“阿弥托佛,也罢。也罢。你我算是有缘。我且点你一句:你到底信不信佛?” 
  拿这个问题来问“宗教理事会民间事务第一负责人”邵易宇实在是荒谬,邵易宇唾沬翻飞、捶胸顿足、咬牙切齿般指天发誓:“信。当然信。我是佛家的虔诚信徒。” 
  “何以为证?” 

  邵易宇抓抓头:“我每个月不是向庙里敬献几千块钱的香油钱么?我一直为宗教事业添砖加瓦,我一直为——” 
  清虚长叹一声打断邵易宇:“道不同不相为谋,施主请回吧。” 
  邵易宇死活不走:“我到底哪儿说错了?我说的都是实话啊 。大师。大师。你回答我啊 。” 
  清虚竟坐禅入定了。 
  当晚,邵易宇在主持方丈室外静坐一夜,彻底失眠。 

第四章 无功无德 

  第四章无功无德 
  第一天,晨起,清虚再次问道:“你是否信佛?”邵易宇立刻跳起:“信。”“何以为证?”邵易宇习惯成自然,脱口而出:“我每个月向庙里敬奉香油———” 
  清虚大师拂袖而去; 
  第一天,傍晚,清虚回来:“你是否信佛?”邵易宇一天一夜没有睡觉,软耷耷地说道:“信。”“何以为证?”“我熟读佛经,经常组织佛教徒一道开会念经,讲经说法,经常在杂志上宣传佛教。我还——…” 
  清虚还是没有说话,直接进屋。 
  第二天,晨起,清虚又问道:“你是否信佛?”邵易宇又是一晚没睡,颜容憔悴:“信。”“何以为证?”邵易宇用尽自己的聪明才智想了一夜,道:“无以为证。” 
  清虚一听,反而不走了:“为何不觉得自己每月向庙里捐香油钱是信佛之证了?” 

  邵易宇道:“梁武帝大通元年(公元520年),达摩大师秉承了般若多罗的遗训,就乘一只做生意的商船,航海东来。先到中国南海。当时南海的刺史肖昂,马上就写了一道表上报梁武帝。梁武帝得知印度来了一个有道德的高僧达摩大师,心里非常敬仰。于是派人到南海来专程迎接到金陵(南京)弘扬佛法,普度众生。梁武帝是非常信仰佛法,而且大弘法化,发菩提心,兴隆三宝,造庙度僧,布施结缘。每隔五里地方,就造一座寺,每隔十里地方,就造一所庵,度很多善男信女去出家做和尚、当尼姑。他自己对于佛学也是非常精通,但他只知道着相事修,追求人天福报,不知道离相妙修求证佛果菩提。梁武帝一见到达摩大师,就请求开示法衣,问曰:朕一生所有造寺、度僧、写经、弘扬佛法、到底有没有功德?祖曰:没有功德,只是人天之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看来虽有,实在没有。帝曰:如何是真实功德呢?祖曰:清净智慧是微妙圆融,本体空寂,无法可得,如是功德,绝对不是世间上有为之法所能求到的。帝曰:如何是圣人所求的第一义谛呢?祖曰:廓然浩荡,本无圣贤。帝曰:对朕者谁?祖曰:我不认识。 


   
    
   
    
         
            《中国灵异协会会长手记》 第12节     
      
    webnop搜集整理    
  
  
  《中国灵异协会会长手记》    第12节 
作者: 轻舟忆南 
         
  达摩与梁武帝二人,一问一答,可惜不能契合于梁武帝的小机。由于教大机小,所以梁武帝不领悟达摩大师的根本法衣,达摩禅师认为既是机缘不合,就离开金陵到洛阳去。这真是情投意合千言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后来,梁武帝把上面问答情况,告知他的师父志公禅师,禅师听后就大吃一惊,即对陛下说:达摩大师这个开示实在太好了,他是观音大士,传佛心印的大权出现,乘愿再来。粱武帝听了志公禅师这么一说,心里感到懊悔,自愧有眼不识泰山,当面错过,立刻就下了一道命令,派遣许多兵马,急急追赶,一定要把达摩大师请回来,承事供养。志公说:陛下千军万马,唤不回头。达摩大师刚走到江边,回头一看,后面有许多兵马追赶而来,大师正在危急时刻,随手就折了一支芦苇,掷在江中,脚踏芦苇渡江,扬长而去。到了洛阳,住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深入禅定。后来古人写了一付对联:一苇渡江何处去,九年面壁待人来。” 

  邵易宇说完这个故事总结性发言:“梁武帝一生造寺、度僧、写经、弘扬佛法都无功无德,那我捐钱讲经也自然是无功无德。以无功无德而自认为能证菩提自然是不信佛教。” 
  “既然无以为证又为何开口说自己信佛?” 
  邵易宇想了想说道:“有个人自封自己是佛家居士,天天在家念佛诵经,入定禅思,成天只想到遇到一位活佛、活神仙让自己一朝得道,修成正果,对家里人的死活却不闻不问。有一天他到庙中问佛是什么样子?僧人道:见到左脚红,右脚绿者便是。于是此人四处云游,寻找左脚红,右脚绿的人,几年后筋疲力尽 、一无所获地回到自己家中,家中老母听说儿子回来,急忙去给儿子开门,欣喜之余穿错了鞋子。儿子看到老母左脚穿红,右脚穿绿,终于大彻大悟:知道每一位生自己、养自己的母亲才是世间真正的活佛,首先供奉起自己的家人才是信佛的第一步,于是诚心诚意地呆在家里奉养老母天年。” 

  邵易宇顿了顿:“这个世上有些人出家当了和尚就当自己信佛,其实花天酒地,酒肉穿肠,天天只关心自己一个月收到的香油钱有多少,将僧人之称当成了职业;天天会念几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就当自己是高僧。这种人也不是信佛之人。所以我在此发大宏愿:要让世人知道何者才为信佛。以建修功德,以证佛心。” 
  清虚揖首大赞:“妙哉。妙哉。施主果然是童子下凡。有灵悟之心。” 
  邵易宇本来听见清虚改口对自己大赞,求救有望,顿时心宽不已,但一听“童子”二字,心底又凉了半截: 
  “我———…是童子命?。” 
  (附1:童子是八字算命中的一种说法,有诀云:“春秋寅子贵,冬夏卯未辰,金木马卯和,水火遇鸡犬,土命逢辰巳。”言下之意是说:春秋季节生人八字里尤其是日支、时支是寅或子的,或者金木命人遇到午卯的都是童子。 

  命带“童子”的人都聪明貌端、胸怀坦荡、志向远大。但古人有称童子为童子关,或小儿煞,是因为命带“童子”的人大都怀才不遇、历经坎坷、灾难重重、尤其婚姻不顺,以离婚丧偶者居多,每逢结婚定婚必有伤灾。 
  附2:童子破解法:有人说“童子”是上帝仙童下凡,难以带大,日后可能会收回去的等等,有些不让近寺庙,有些则需要拜某某为干爹,还有许多做法不详。有公布于世的方法一则拿来以博大家一乐: 
  在夜深人静时,22点左右开始和面,分成12份,然后捏成6男6女的样子,捏女的,剪3下,男的剪4下。在左右腰上各剪一下,就有双臂了,在下面往上剪一下,就有双腿了。男子的四下怎么剪?在女人的基础上继续,在裆部再剪一下,第三下和第四下用刀的方向不一样,一个是横向,一个是纵向。实际上,你剜起来一点也行。然后拿一张大红布,把小人全放上去,上面一排是男的,下面一排是女的,再拿一条长红线,把他们挨个拴起来,其实,也就是有那个男女姻缘一线穿的意思。每个小人身上绕一圈,也用不着打结,随便在身上中间缠一圈,不要串孔啊 。再拿一张红纸,让当事人写上自己的名字,住址,生日,性别,写上,“生于。。。,现住于。。。,曾用名。。。现用名。。。”。生日是农历。自从缠小人开始,当事人当晚就不许出门了,并且原则上不许家里再有任何娱乐活动。睡不着也去躺着,尽量连话都不说最好。如果是父母送的话,也可以回家。但是,在出门前,预先在门口放一盆水,一瓶也行,回来,在开门进家前,用冷水在门口围划个半圆,圆向门外鼓。水一定要从这边墙根洒到那边墙根,就是彻底不留空,不让童子能返回的意思。反正把门两边墙用水联起来就行了。然后用红布包起所有小人,里面放进那个写有生日等的红纸,一个人送可以,两人作伴去也行。要求是11点以后子时送,拿小人出门的时候,一般要求当事人已在被子里,并且至少要做到出门那一瞬间,自己要把头蒙在被子里,不要被童子看到。送的人走出去后,当然要碰上门的了,回来的时候用水围了门,才许打开门。他们出去后,当事人才可以把头露出来。出门之后,一定要拣大路走,走到一个比较大的十字路口,这里交通方便,利于童子出走。那些面是湿的,当然不能燃了,不要管它,放到路边就行,如果是丁字路口,正好童子走到丁字,走不通,还可能返回来的。在焚化后,就往回走,所有过程中,彼此不许说话,也不许和别人说话。并且离家、回家时,都是只许前走,不许往后扭,也就是说:回的时候,也不话往后看。回家后,用水围门,关门,门里放张红布或红纸,放一把菜刀在上面。所有这些过程,原则上都只许做,不许说话,捏小人的时候,大家都还和平时一样,可以说话的。就是从抱小人准备出门时起,要严肃起来。 

  以上内容摘自互联网,纯属民间活动,不可全信。 
  道家知识,题外话,一带而过。) 

第五章 坐关修行 

  第五章坐关修行 
  清虚道:“施主也懂这童子之说么?” 
  邵易宇经常跟各种宗教人士打交道,这“宗教理事会民间事务第一负责人”也并非浪得虚名:“有人说:八字中带特殊组合的人都是童子的记号,童子是天上仙童下凡来游玩的,逢木火土的多是扫地童子,逢金水则多为端茶,浇花童子。男命多数为关帝老爷庙上的童子。女命则多是王母娘娘或观音娘娘庙上的童子。男命甲丁日干或时干的多数为牵马童子,女命甲丁日干或时干的多数为站班花姐。虽然天赋异禀,但玩腻了就会自己上天去或被天神收回去。但对父母来说却是子女没能养大,要饱受丧儿失女之痛。” 

  清虚摇了摇头:“并非如此,事实上——…咳、咳、咳,反正命上带这种特殊组合的人的确婚姻不顺,多才多能却大多数英名早逝。” 
  邵易宇想到小虎子说的:“我没说谎啊,刚才我看到邵叔叔的左边身子在汽车上,去墓地的———是他的右边身子。”不由得全身起鸡皮疙瘩:“可怜我一世英名只是因为自己是童子命,最后终于落得英名早逝。无论车祸也好,被‘电锯杀人狂’杀死也好———…反正我可不喜欢这种一劈两半的死法。” 
  于是站起来大拍马屁:“清虚大师在上,念在你跟我爷爷相识一场,还望全力相救。” 
  谁知清虚将他送回自己座位后竟摇了摇头。邵易宇差点一屁股坐到地上:“为什么?不能化解么?” 
  清虚道:“不是不能化解,只是——…这个并不能由我来化解。” 

  “要请谁?多少钱我都愿意——…咳、咳。”邵易宇“有钱人的通病 ”又犯了。 
  清虚高唱了一句:“解铃还系铃人。”说完僧袍一卷回房去了。 
  邵易宇呆立在室外,喃喃道:“系铃人?谁是系铃人?我自己?我要靠我自己?” 
  邵易宇天天泡在青云寺《藏经阁》广阅群书,甚至跑到清虚的房间拿道家书看,清虚虽然是青云寺方丈,仍然没有忘本,还留了几本道家的书收藏起来做纪念,就如同孙悟空跟着唐僧入了佛门,但仍然称道家的菩提老祖是师父一样。 
  邵易宇看书看得几近疯狂,有几次衣服都没穿就拿本书在庙内到处乱晃,清虚也不阻止,任由他在庙里“裸奔”。僧人们一堆意见,只是碍着方丈不敢出声,私下均认为清虚大师肯定是不敢得罪这个有钱的主儿才任由他在这佛家清静之地乱来。 
  邵易宇“发疯”的消息给小虎子奶奶知道了,十分过意不去。实在是没想到小孩子的“胡言乱语”能将一个大活人“吓”成这样。有两次还带小虎子来庙里登门道歉。一来二往后发现邵易宇只是看书看痴了,小虎子奶奶才放下心来。而小虎子也十分喜欢在庙里面玩,天天缠着奶奶带他来找“邵叔叔”。小虎子长得虎头虎脑十分可爱,庙里的僧人都没有子女,一种喜欢后代的天性让他们天天围着小家伙转。小虎子也给邵易宇和庙里的僧人带来不少童趣和快乐。 

  几个月后,小虎子来的次数越来越少,最后干脆没再来了。这时邵易宇看佛经也到紧要时候,急着在佛经中求佛开悟、求化解的方法,对身外之事充耳不闻,只当是小孩玩腻烦自己不想来了,也没有过多在意。 
  ~ 
  一日,清虚大师在大殿当着众僧的面将邵易宇叫到跟前:“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邵易宇下意识答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两人一问一答,是《金刚经》第五品《如理实见分》,清虚点头赞许:“你入寺一年有余——…”邵易宇大骇:“一年多了?我来了竟有一年多了?。” 
  清虚点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你记得这句话。————从今天开始,你可以出关了。” 
  邵易宇奇道:“我并没有坐关啊?”清虚道:“行、住 、坐、卧皆是道场 。并非要将自己关在屋子里才能算是坐关。施主你身处凡世却心入佛经,不强行入定而入大定,身无衣着则心无执着,正是佛家修行的最高境界。” 

  众僧中有佛性的均恍然大悟,一大片光滑滑的脑袋对着邵易宇齐齐叩首,还有僧人心下琢磨着自己是不是也要跟邵易宇一样“裸奔”一通才能让自己佛法精进,心见如来。 
  邵易宇急急还礼,并对清虚不解道:“可我觉得我在佛经上的修为还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