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范巴斯藤传记_2 >

第2章

范巴斯藤传记_2-第2章

小说: 范巴斯藤传记_2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初来乍到的巴斯滕,带着一份新奇,带着一份满足,迅速投入到球队的系统训练中去。
 
   训练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场地特殊训练,以提高实战所需要的身体素质,主要是提高耐力;二是以室内12组系列练习为基础的一种健身计划。为了使训练取得预期效果,巴斯滕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
 
   阿贾克斯在训练球员方面是很有经验的,他也一直以此而闻名。作为专门制造“新兵器”的“工厂”,阿贾克斯的培训计划十分成功,人们把这称为“德?梅尔的魔力”。“德?梅尔”在荷兰语中是湖的意思,他是位于阿姆斯特丹东南的一个体育场,从1934年起,阿贾克斯就开始在这个体育场比赛。
 
   现在假如有人要问:巴斯腾、里杰卡尔德、西多夫、雷兹格、德波尔兄弟、克鲁伊维特……这些球星的名字之间有何联系?那就是他们都来自荷兰阿贾克斯青少年队,都来自阿贾克斯这所伟大的“足球学校”。近20年来,阿贾克斯向欧洲各大强队输送了一大批知名球星,被人们尊称为“巨星的摇篮”。
 
   能进入这个世界第一流的俱乐部,巴斯滕感到十分幸运。
 
   他不知道,日后,这也是阿贾克斯的幸运。
 
   天才选拔日
 
   要想进入有着“巨星摇篮”之称的阿贾克斯足球学校,必须要经过一个严格的筛选过程。俱乐部每年设两个“天才日”,几天才选拔日。第一天面对荷兰其他所有地区。所有在荷兰生活的孩子都可以报名注册,但最后只招收2000人。
 
   在天才日这一天,所有报名注册的孩子都聚集到这个活动中心来踢球,接受一线队球星的指导。这2000名孩子经过4轮选拔,最后只留下20人,算是成为正式的青少年队队员了。
 
   巴斯滕虽然已经经过球探的保举推荐,但同样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关,不过有惊无险,他安全过关。
 
   在接受一线队球星指导的时候,他看到了著名球星克洛尔、内斯肯斯,还有当时荷兰国家队最年轻的球员里杰卡尔德。他们对巴斯滕的球技表示惊讶,这自然让他暗暗激动了好久。
 
   被选上的队员,每人每年交学费25先令(约合19美元),其余全部费用由阿贾克斯俱乐部承担。巴斯滕属高年级组,即17至18岁组,基本上不需交什么费用,吃住全在学校,每周6次训练。
 
   巴斯滕成熟多了,教练夸他:“很有天分!”“60米冲刺很好!”他听后只是微微一笑。他把对成功的渴望藏在了心里!他还不是职业运动员,但他训练时的刻苦劲头却比职业运动员大,尽管他仍然瘦弱、胆怯、稚气未脱。
 
   事实证明,这将近1年的训练,对巴斯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关于阿贾克斯,巴斯滕后来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说:“阿贾克斯是一种方式,一种理解生活的方式。”
 
   进入成年队
 
   在青年队训练了将近1年时间后,1981年底,巴斯滕从青年队升至一队,正式开始了他的职业球员生涯。
 
   作为一个刚刚加入职业阵容的新手,他有的是兴奋与不安,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干出一番成绩来回报老板的知遇之恩。
 
   然而好事多磨,由于当时阿贾克斯队不乏高手,一开始,巴斯滕只有做替补队员的份儿。凯尔霍夫、斯塔贝、哈安,哪一个不是大名鼎鼎呢?如果说,10岁时从电视里看他们踢球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那么现在,作为一名职业球员坐在冷板凳上看人踢球,那滋味可不好受。
 
   当时,也有队友为巴斯滕打抱不平,里杰卡尔德便是其中一个,他长巴斯滕两岁,比他早来阿贾克斯一年。他质问教练比恩哈克:“为什么不把范算在内?”
 
   面对里杰卡尔德的质问,比恩哈科一声苦笑:“范的年龄太小,他还没有足够的经验来应付重大的比赛。”
 
   里杰卡尔德是个直肠字:“当年的贝利,不是17岁还不到就参加了世界杯吗?马克不算小了,你的理由不能成立。”
 
   比恩哈克有些恼怒:“那是贝利!范不是贝利!”
 
   “即使是贝利,也会被你埋没掉!”
 
   “你——告诉你,我知道怎么挑选运动员,这是用不着你操心!”假如不是里杰卡尔德已被国家队教练米歇尔斯选拔进国家队并参加了1982年世界杯预选赛,比恩哈克可能就要大发其火了。
 
   巴斯滕陷入了极度的苦闷和悲伤,他感到不理解,感到绝望,但他却不会像某些性格暴躁的球员那样大发雷霆,他只是任泪水静静地流。这种绝望,其实更为深刻。他已经具备了进入一队的能力,但却由于某种原因无法上场比赛,这对它无疑是一种伤害。
 
   巴斯滕咬着嘴唇去看队友比赛,那里有他全部身体和精神的寄托。他认真地看每一场比赛,边看,边分析。他的脉搏与队友进攻的节奏一起跳动,每当取得一场胜利,他就会忘情地跳跃、欢呼。
 
   赛后,他立即投入了训练。不知是一种什么力量,使他很快战胜了悲伤,振作起来了。
 
   机会终于来了。在对国内弱旅尼斯队的比赛中,巴斯滕替下了一位受伤的队员。当时的阿贾克斯球迷中,极少有人知道巴斯滕的名字。人们纷纷询问,那个满场飞奔的瘦高青年是谁呢?大约15分钟后,球迷们便信服了。巴斯滕娴熟的技巧,高超的控球和突破能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尼斯队主教练见这个新上场的球员来者不善,忙重新部署战术。当巴斯滕作了几次个人突破之后,边有两名尼斯队后卫牢牢贴在他的身后,像胶一样粘住他。
 
   遇到困难的巴斯滕,仍在不停的奔跑、抢截、突破,虽然被后卫缠住令人感到郁闷和压抑,但他还是巧妙地找到了突破的机会,第36分钟和第43分钟,他稳稳的射入了两个球,令对方目瞪口呆。
 
   赛后,当地报纸是这样评价巴斯滕的:“阿贾克斯那个一直坐在冷板凳上的球员,昨天一上场就令对手不得不痛苦的承认,克鲁伊夫的是带有将来到阿贾克斯。”

正文 第四章  难忘的告别
  第四章难忘的告别
 
   需要指出的是,早在巴斯滕还没有机会进入阿贾克斯的殿堂时,荷兰人的足球偶像“飞人”克鲁伊夫就早已离开了阿贾克斯队。
 
   当时,克鲁伊夫还曾经举行了一场告别演出,当老巴斯滕领着儿子观看这场告别赛的时候,小巴斯滕只有14岁。告别赛上,克鲁伊夫代表阿贾克斯出战,他神情地说,他是从阿贾克斯开始走上足球场的,当然也要在阿贾克斯结束他的运动生涯。那一天,全场爆满,克鲁伊夫在场上踢了85分钟,球迷们高喊:“克鲁伊夫!约翰?克鲁伊夫!”看台上还打出了“感谢克鲁伊夫”的大幅标语,因为克鲁伊夫提议将这场比赛的50万马克收入全部捐献给荷兰残疾人体育协会和阿姆斯特丹的儿童癌症医院。
 
   赛后,31岁的克鲁伊夫登上了主席台,像潮水般的球迷致意,并接受了荷兰足协授予他的“骑士”头衔。
 
   当时,小巴斯滕清楚地看到克鲁伊夫的眼眶湿润了,他自己也禁不住热泪滚滚,他记得自己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喊出了:克鲁伊夫,再见!
 
   克鲁伊夫此番出走当然是由于同俱乐部有了矛盾所致,但自从这位荷兰欧想离开阿贾克斯俱乐部后,这里就再也没取得什么骄人的战绩。从1974年至1980年7年间,除了拿了3次联赛冠军外,在欧洲3大杯上再也没有了威风。阿贾克斯的辉煌似乎已成过去。
 
   在告别赛结束两个月后,克鲁伊夫出现在美国,代表纽约宇宙队打了几场表演赛,此后库鲁伊夫隐退了一段时间,但不久,他就被聘到洛杉矶的亚兹特克斯俱乐部,1980年2月转到华盛顿外交家俱乐部,1981年转会至西班牙的勒万提队。
 
   初识克鲁伊夫
 
   就在人们惊讶巴斯滕即将率领阿贾克斯再次走入克鲁伊夫时代时,伟大的荷兰飞人竟然同时回到了阿贾克斯。
 
   时年克鲁伊夫已经34岁了,可他看上去30岁还不到,难怪老帅米歇尔斯曾说:“伊克鲁伊夫目前的竞技状况,他至少还可以再踢4年。”
 
   几经波折的克鲁伊夫神态从容,目光温柔,他的脸上甚至还带有一丝母性的光芒。
 
   他显然也知道了一些关于巴斯滕的情况,很感兴趣的打量着这个报纸上把他和自己类比的小伙子。
 
   巴斯滕还是第一次这么近地和他最崇拜的人呆在一起,他的心中即幸福又忐忑不安,但他的脸上始终挂着憨厚而谦虚的笑容。
 
   “我竟然同克鲁伊夫成了队友。”这是巴斯滕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他激动得彻夜难眠,这下我可有机会向高手请教了,巴斯滕带着一份甜蜜进入了梦乡。
 
   接下来,他利用一切可能得到的机会,大胆地拜访克鲁伊夫,坦言求教之意。起初,克鲁伊夫还显得有点不耐烦,但很快,巴斯滕的言行就打动了他,并取得了他的信任。于是一向高傲的克鲁伊夫毫无保留的将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临场体会传授给了巴斯滕。
 
   克鲁伊夫告诉巴斯滕:运球时的假动作几乎是全身动作,但经验丰富的后卫未必会被这一假象所欺骗,他往往非常细致地观察球的移动,才可以提高假动作的效果,使其上当。
 
   为此,身为球员更需要加速步伐,向左晃动身体之后,必须用右脚内侧将球向左拨动。一般来说,球员应学会利用身体掩护球,使身体处在球和对方之间,另外,在场上不应过多、过长时间的运球。
 
   巴斯滕十分惊讶,仿佛克鲁伊夫是在对他场上的表现经过仔细分析后,才给了他这么一个合理的意见的。
 
   克鲁伊夫还特意和巴斯滕谈了意志训练的问题,因为在他看来,出身于富裕商贾人家的运动员,意志的弹力都不大,而意志力则往往在足球比赛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作用,因为怎样培养球员的自我意志,怎样使球员在关键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是至关重要的。
 
   这是巴斯滕只有17岁,而克鲁伊夫34岁,这两个年龄相差整整一倍的人,竟然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巴斯滕把克鲁伊夫当恩师,克鲁伊夫则将巴斯滕当成小弟弟,对于足球共同的热爱,以及惺惺相惜的情谊是两人的关系一天比一天深厚起来。
 
   初露锋芒
 
   有一段时间,巴斯滕感到很疲倦,因此早上没办法按自己的意愿其那么早,要适应和坚持单一而有规律的训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克鲁伊夫。克鲁伊夫说,这是每个准备下苦功夫的球员必须要遭遇的一个阶段,过一段时间,会自然消失,也就是说,那个时候你已经完全习惯了。
 
   于是,巴斯滕把艰苦的训练继续下去了。以前踢球纯粹靠感觉,并且自我感觉良好,但自从与克鲁伊夫建立起师生关系后,他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克鲁伊夫告诉他,纯粹靠感觉踢球的球员是永远不会成熟的,一个优秀的球员总是能自己制造出一些球来。同时,球场上也绝对不是一个人的战争,懂得配合和个人球艺的充分发挥同样重要,很多时候,甚至还要为前者而牺牲后者。
 
   经过克鲁伊夫悉心点拨过的巴斯滕对于足球的理解更深刻了,而且不久后,他就又由于克鲁伊夫的原因而一战成名了。如果说此前人们只是把偶露峥嵘的巴斯滕比作克鲁伊夫,而在那一战后,人们则完全相信了巴斯滕就使克鲁伊夫的合格接班人。
 
   1982年4月3日,阿贾克斯队在联赛中迎战另一劲旅尼城根队,这一回大将克鲁伊夫的表现有点“水”,下半场刚开始后不久,巴斯滕就被教练换上了场,他换下的就是已经35岁、跑得筋疲力尽的大球星克鲁伊夫。
 
   巴斯滕高兴极了,但他抑制住了自己的激动,一上场便一本正经的踢起来,并很快以自己出众的才华为阿贾克斯队射入一球。观众们纷纷为巴斯滕的优异表现欢呼呐喊,这场比赛阿贾克斯最终以4比0取得了胜利,此战一举奠定了巴斯滕的主力位置。从那时起,巴斯滕的名字就开始响彻荷兰了。
 
   赛后,克鲁伊夫拉着他的手说:“就这样踢下去,未来是属于你的。”
 
   痛别恩师
 
   就在巴斯滕在克鲁伊夫的指点下球技和球运均蒸蒸日上之际,他的恩师克鲁伊夫却由于与俱乐部领导层的关系恶化,再度离开了阿贾克斯,转而投奔了费耶诺德队。
 
   临行前,克鲁伊夫和巴斯滕年轻的心头下了阴影。在克鲁伊夫刚刚离开的那段日子,巴斯滕心情郁闷极了。他总是一个人走到他们俩经常谈心练习的地方,一个人默默发呆。以往夕阳西下的时候,他常常感觉那一抹余辉的光芒很艳丽,可如今,他竟然有了一种残阳如血的感觉。
 
   转瞬间,暴风雨的季节到了,几乎每天早上4点多钟,阿姆斯特丹便会遇上一场可怕的暴风雨,白杨树、矮灌木被狂风催得弯了腰,鱼水倾泻在街道上,纸盒子漂了起来,但转瞬又沉下去了。
 
   几乎是与此同时,巴斯滕的心境也发生了变化,由阴郁变得明朗起来。老师说得很对,只有奋斗才会有所改变,自己目前的样子别说不会成功,就连老师都对补助。
 
   他决定改变自己。
 
   巴斯滕又开始像从前一样刻苦训练,他不再沉默寡言,重又恢复了开朗乐观的心境,他在默默地等待着使自己生活发生改变的那一瞬间的来临。

正文 第五章  参加世青赛
  第五章参加世青赛
 
   1983年6月2日至19日期间,第四届国际球联“可口可乐杯”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在墨西哥的7个城市举行。95个国家的青年队参加了预选赛,其中欧洲的6个参加决赛的队是同
 
   的欧洲青年锦标赛前四名苏格兰队、捷克斯洛伐克队、前苏联队和波兰队,其他两队为奥地利队和荷兰队。
 
   可以说,世青赛就是几年后世界杯或其他几项大赛的预赛,因为每届世青赛上,都有新星冒出,其实虽不过十八九岁,但几年后无疑都是国家队里的主力。巴斯滕作为荷兰队的主力队员,参加了本届世青赛。
 
   这是巴斯滕第一次出国参赛,内心感到即新奇又激动。临行前老巴斯滕特意从乌特勒支赶来,一如既往地鼓励儿子踢出高水平来。
 
   这届世青赛分4组进行,荷兰队与巴西、尼日利亚、前苏联队同分在第4组。荷兰队以1胜2平的战绩排名小组第2出线,其中与巴西队一战,堪称本届大赛的经典之战。
 
   6月8日,墨西哥城可容纳近8万人的体育场座无虚席,球迷的呐喊声响彻云霄,一浪接一浪的在看台上时起时落,数万观众撒向场内的白色碎纸落在绿茵场上,绿白相映,呈现出一幅奇景。3时整,主裁判吹响了开战的号角,巴西队立即展开了排山倒海般的强大攻势,以争取主动,企图把荷兰队压住。这一招很快就收到成效,巴西队突前前卫、中场组织者席尔瓦在上半时结束前为本队攻入一球。
 
   下半时一开始,荷兰队就加快了攻防速度,实施全场全方位的攻守,巴斯滕指挥队友大胆地把战场中心移至巴西队半场,巴西队处于被动地位。第75分钟,荷兰队赖齐格切入得球,立即将球传到巴西队门前,位于球落点的双方球员正准备争顶高球时,荷兰队员已从后方高速插上,抢先将球顶向球门右侧,巴西守门员扑球不及,眼一闭,准备坐以待毙,可惜皮球鬼使神差的触到球门又反向弹出,场内顿时出现一片遗憾的唏嘘之声。
 
   虽然球没有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