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大国崛起.美国 >

第15章

大国崛起.美国-第15章

小说: 大国崛起.美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

 
 
 
  写信人正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之后,罗斯福邀请凯恩斯访美,两人交换了意见。

  两人就新的经济管理方式达成了共识,从理论和实践上互为印证,为战后资本主义管理方式奠定了基础,影响深远。

  新政期间,罗斯福政府颁布了46项经济立法,设置了35个具有经济职能的行政机构,支出350亿美元的巨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国家干预经济。许多法令和机构显示出长期效用,在新政后保留下来,成为美国政府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1929年,成为美国经济制度的分水岭。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在1929年给美国乃至世界资本主义留下了深刻的创伤。看不见的手并不能取代一切,将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结合在一起,将市场经济与国家宏观调控结合在一起,成为世界各国管理经济、推进发展的共识。

  在华盛顿罗斯福纪念馆里,写着罗斯福当年演讲时的一句话,“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能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

  1929年10月开始的经济大危机,使美国的生产力倒退到了1905年至1906年的水平。经过罗斯福政府两个任期的努力,美国经济不仅度过了难关,而且各方面都发生了质的飞跃。

  就在此时,欧亚大陆的战云越来越密,人类的命运再次面对挑战。而大多数美国人还在观望着已然尸横遍野的欧亚战场,为是否参战而争吵不休
 
 
大国崛起·美国 尾声(1) 
 


 
 2006年12月05日 12:23   

连载:大国崛起·美国   作者: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节目组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1941年12月7日晨,珍珠港上空出现了354架日军战机,在1小时20分内,美国太平洋舰队除3艘航母外,几乎全军覆没。

  美国参战。

  强大的工业系统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在更大范围、更深领域展开。

 
 
 
  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斯福新政启动的力量得到充分展现。美国生产了6500艘军舰,近30万架飞机,86000辆坦克,350万台车辆,1200万支枪械和4700万吨炮弹。美国几乎成为整个盟军的兵工厂,法西斯与其说是被打败的,不如说是被以美国为首的全球生产力压垮的。

  1939年,一个消息轰动了整个科学界,德国化学家发现了核裂变。由于担心纳粹德国会抢先利用这项研究制造出威力无比的原子弹,美国立刻做出决定,成立专门的研究委员会。一场研制原子弹的竞争在美国和德国之间展开了。

  1942年,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在美国秘密启动。这项工程调集了全国15万科技人员,动用了全国1/3的电力,花费约22亿美元。三年后,1945年6月6日,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了。

  原子弹充分显示了科技的非凡威力,也标志着美国将动用政府的力量进入科技领域。

  在这场研制原子弹的国家竞争中,美国凭借经济的实力和人才的优势,充分发挥了国家的作用,在德国之前率先完成了原子弹的研制,为二战胜利发挥了关键作用。

  1945年,美国武装部队总数为1200余万人,成为海洋统治者,数百个军事基地分布世界各地,控制远离本土的战略要点,垄断了原子弹,成为头号军事强国。几百年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局面宣告结束。世界资本主义的重心转移到美国。

  翻开地图,人们发现,美国成了二战后扩张规模最大的国家。苏联支配的最远的地区离其国境为960公里,而美国支配的最远地区离国境为11200公里。

  更为人所关注的是美国此时的富有。大战中,美国没有遭到战争破坏,得到一个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实力急剧膨胀。到1945年,美国拥有西方世界工业总产量的60%,对外贸易的1/3,黄金储备3/4,成为世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和债权国。

  美国经济发展,无论是工业设备还是生产规模都已超过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许多产品居世界领先位置,特别是以原子弹爆炸为标志,美国开始了以原子能技术、宇航技术、电子计算机为龙头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开辟了科技的新时代。

  美国凭借自己的强势,开始拟订新的国际秩序,它设计出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部都设在华盛顿,联合国总部在纽约,美国成了世界的政治、经济科技中心。

  而且美国的“强”不仅在于国强,也在于民富。战后的美国一片繁荣,大萧条已经成为历史,复员的士兵发现美国如此富足,自己的亲人们热衷于种种新电器,他们的生活中开始出现电视机、自动洗碟机和垃圾处理机,生活远比三十年代安逸,收入也提高了。

  后来,一位美国作家如此描写道:“美国人在开国时极其艰难竭蹶,而现在则非常舒适安逸,因此对其民族理想及其独特行为方式,亦应可踌躇满志。我们这样慷慨大方和殷勤好客;这样生气蓬勃,机警活跃;贫而无告的人在别国走投无路,而在我们这里则有无限前途。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感到骄傲呢?”

  一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超级大国出现在两洋之间。

  一个全新形态的大国强势逼人地走上国际舞台,它将给世界带来古罗马帝国和大英帝国都不曾拥有过的影响。

  但这个国家没有一刻放松过自己的脚步。

 
 
大国崛起·美国 尾声(2) 
 


 
 2006年12月05日 12:23   

连载:大国崛起·美国   作者: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节目组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1945年,美国科学研究发展局局长的万尼瓦尔万·布什向罗斯福总统提交了一份报告:《科学——无尽的前沿》。

  布什亲身参加了曼哈顿工程的组织工作,对国家科技的力量有着真切感受。麻省理工学院的校长曾对布什如此赞扬道:“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美国没有任何人比万尼瓦尔·布什的影响更为巨大。在20世纪里可能不会再有能与他比肩的人了。”

 
 
 
  布什提出:应该把科学放在国家事业的中心地位,建立一套依靠国家扶持科技、利用科技创造财富的机制。提出“政府必须承担起促进新知识创造和培养年轻一代科学才能的责任”

  布什提出的大幅度提高科研经费,将国家科研下放给大学的建议,后来成为了美国科技政策的总基调。他还建议设立国家研究基金,推动美国创新发展。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因此在1956年成立。

  1945年9月6日,日本正式投降后的第四天,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这份报告的基础上,向国会递交了“21点战后复兴计划”。杜鲁门向世界公开表明:“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当今世界上维持领先地位,除非它充分开发了它的科学技术资源。”

  美国第一次把发展高科技放在这样的战略地位来考虑。而此后,美国从未放弃过这一战略。

  从1940年到1990年,美国的科研经费增涨了4000倍。2000年,美国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支出超过380亿美元,高居世界首位。这些经费大部分以签订科研合同的形式,交付给各个大学和私营公司,由他们完成各项科研任务。

  美国的科研活动采取多方参与的开放方式,由政府提供资金和政策,大学负责创新,企业负责产业化的转换。科学研究的成果在这样一套系统中,充分发挥着潜力。

  政府、大学研究机构与企业形成固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又叫三螺旋关系。政府起了关键作用,一边为创新提供资金和优惠政策,一边制定成果转换政策,加速科研成果产品化、产业化。这样的方式催生了世界一流的大学和公司,巩固了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科技大国的地位。

  1945年以后,带有国家强力干预的科技项目和高科技成果在美国不断涌现。

  1945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1946年,世界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出现;

  1961年,美国“阿波罗”计划启动;

  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11号在月球登陆。

  原子能技术、宇航技术、电子计算机带动了一系列产业的诞生和发展。美国的航天航空、医学、计算机、操作系统、网络等高科技技术迅速产业化,创造了无比巨大的财富。美国在20世纪开创了以高科技为代表的信息时代。

  在人类的科技发展史上,除了英国在18世纪开启了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19世纪后期的电气时代和20世纪的信息时代都是在美国开端的。

  1991年,另一份直接关系到美国科技政策的报告出现在美国总统布什面前,《美国国家关键技术报告》。

  这份报告提出了与未来美国经济繁荣和国家安全有关的6大领域22项关键技术,并要求政府对这些关键技术给予优先扶植。这份报告的开头引用了当时美国总统布什的一句话,“倘若美国打算保持和加强自己在竞争中的地位,就必须不断发展新技术,而且必须不断地学会将这些新技术更有效地变成商品。”

  从这一年开始,国家关键技术委员会每两年就要向总统和国会提交一份这样的报告。这样的报告成为美国未来科技的指导方向。

  2004年,美国竞争力委员会报告称:美国的技术领先地位在所有考察领域中都未受到明显的挑战,但所有领域的各国企业都在调整自己的位置以迎接新的全球化竞争,美国对在一个有更多国家具备创新能力的世界中参与竞争,尚未有充分的准备。创新能力将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创新可以为国家带来战略优势。

 
大国崛起·美国 尾声(3) 
 


 
 2006年12月05日 12:23   

连载:大国崛起·美国   作者: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节目组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报告希望:美国制定“国家创新劳动力法”,建立低税费的储蓄账户,为个人终生学习提供费用。美国防部应将科技预算的20%用于长期基础研究;美专利局应改进专利审查质量,利用专利数据库来促进创新;此外,建立由大公司组成的联合制造中心,更新美国的制造技术,保持美国的技术优势。

  当然,美国的强大决不仅仅意味着科技的强大,它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民生活 
 
 
水平、文明程度等等方面的实力。科技的确是美国战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却不是一个能够独立支撑美国领先态势的力量。20世纪30-40年代的德国,50-60年代的苏联,都曾拥有强大的科技力量,但都不像美国这样多方位的均衡发展,持续富强。

  在短短两百多年的历史中,美国从一个大西洋沿岸的狭长地带的国度成长为对人类文明影响深远的世界大国。

  它是全世界最大的科技大国,最大的经济大国,最大的文化产品输出国,也是全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它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和技术,并创造了惊人的财富,世界各地的人们无法忽视美国所带来的影响。

  有人说,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

  历史已经进入了21世纪,人类的又一个新千年拉开了序幕。

  侧文1、威廉斯堡

  在这条宽约800米、长1公里多的街道上保存着88座十七八世纪的古建筑,有法院、教堂、皮行、银楼、茶铺、饭店、旅馆、兵工厂、军械库、蜡烛店、面包坊、乐器行、家具铺、打铁铺等等,人们的服饰是18世纪的,大道用砂石铺,人行道用石块铺,就是不见水泥,更看不见电线杆和电线,即使人们的口音语调也模仿当年的殖民者。

  离这里不远有一所著名大学威廉-玛丽学院,培养了包括第三任总统杰弗逊、第五任总统门罗,第十任总统约翰·泰勒在内的三位美国总统和一大批政治精英,也被称为“美国的母校”。它创办于1693年,居排在哈佛之后,是美国第二古老的高等学府。

  这里是威廉斯堡,它坐落于詹姆斯河和约克河中间的半岛上。自1699年至1780年,它是弗吉尼亚这个英属北美最早殖民地的首府,也是美国独立运动的策源地和南北战争的古战场,美国的开国元勋们曾经在此开展各种政治活动,这里与无数的美国故事紧密相关。

  侧文2、书写独立

  在这张简单的写字台上,诞生了“人类第一个人权宣言”。

  6月11日至28日,33岁的杰弗逊这在这里奋笔疾书。据说杰弗逊仅用1天时间就把大部分初稿完成了,剩下的时间他在苦苦地思考独立、建国、自由这些概念的关系和表述。

  有人问他在写宣言的时候还参考了些什么?杰弗逊说:我没想创造什么新思想,也没想复制什么旧观念,我不过想说清楚我们美国人需要什么。

  杰弗逊的确没有在写作的时候参考过什么书籍,因为对他影响最大的自由、平等观念早已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他在思考这些理念时,是站在一个非常公正的角度——“人”,而不仅仅是白人。

  杰弗逊对他的大作并不完全满意,因为最后通过的是修改稿。在南方一些代表的坚持下,删去了他对英王乔治三世允许存在奴隶制和奴隶买卖的激烈谴责,有一部分是这样表述的:“他向人性本身发动了残酷的战争,侵犯了一个从未冒犯过他的远方民族最神圣的生存权和自由权,他诈骗他们,并把他们运往另一半球充当奴隶,或使他们惨死运送途中。”

  对于类似删改,杰弗逊本人认为有损于独立宣言的战斗性和对自由平等理念的表达。但从大局出发,在两天讨论修改时,他一言不发。

 
 
大国崛起·美国 尾声(4) 
 


 
 2006年12月05日 12:23   

连载:大国崛起·美国   作者: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节目组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据说,当时富兰克林一直陪在他身边,讲一些笑话来安慰杰弗逊,因为他深深理解杰弗逊的用意。

  侧文3、将军解甲

  1783年12月23日,在坐落于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的邦联国会会议厅举行了一个简短的仪 
 
 
式,但这个仪式却非常重要而关键。

  书写过《独立宣言》的杰弗逊专门从巴黎赶回来设计这个仪式。他的方案是:华盛顿走进会议厅,坐在议员们对面,议长介绍,华盛顿起身鞠躬,向议员们致敬。议员们无需起立,只用手指轻触帽檐答礼。华盛顿用简短的话语交权,议长表示接收。

  仪式虽短,却煞费苦心。所有的动作都表达一个意思,军队属于人民,军队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完成任务必须归还人民,军队不能凌驾人民之上。

  仪式完全按照杰弗逊的设计进行,华盛顿说:“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庄严的国会告别。在它的命令之下,我奋战已久。我谨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我所有的公职。”

  议长回答说:“你在这块新的土地上捍卫了自由的理念,为受伤害和被压迫的人们树立了典范。你将带着同胞们的祝福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但是,你的道德力量并没有随着你的军职一齐消失,它将激励子孙后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