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黑镜头-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致同意建立预警机制,并对受灾国减少债务。 (稿源:《环球时报》2005年1月7日第16版)
第二部 面对第27节:美欧在救灾中比高低(1)
王 芳 刘爱成 印度洋大海啸,在欧美国家引起前所未有的震撼和人道救援总动员。2005年1月5日中午,所有欧盟国家都为海啸罹难者举行了3分钟的默哀。美国总统布什也宣布,本周美国将降半旗,“为一场惨痛悲剧的死难者志哀”。灾难发生后,各种各样的赈灾计划陆续出台,如火如荼的募捐活动在欧美全面展开。 美欧有不同表现 欧洲人如此积极参与救灾,最直接的原因是,在罹难的外国人中,欧洲人最多。海啸发生时,数万正在度假的欧洲观光客,与当地人一起经历了一个世纪以来“人类记忆中最悲惨、最具毁灭性”的天灾。另外,欧洲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也激起了民众对受灾国的普遍同情。有报道说,这场海啸以同样的残酷,使西方富裕国家同贫穷的亚洲国家遭遇了同一灾难。欧洲有媒体还发出了“大家都是亚洲人”这一颇有哲理的呼吁。法国总统希拉克就说,这场灾难也是“我们的”。 欧洲人还反思:这些年,东南亚国家尽管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和非典的冲击,旅游业却发展很快,低廉的价格吸引了大批西方旅游消费者。但是,无序的开发,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海啸发生后,欧洲有媒体提出,“为何我们在享受廉价旅游时没有提供必要的技术援助呢?”文章批评美国不负责任地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认为“没有财富和进步的传播,就没有一个被理解和容忍的全球化”。这次浩劫过后,西方国家应“更理智地对待南北对话与援助问题”,“建立更平等的南北关系”。 灾难发生初期,美国反应缓慢,最初只表示援助1500万美元。欧洲报刊纷纷批评美国援外表现“小气”, “过于吝啬”,只把占GDP极小的一部分用于外援,这次赈灾款项与它扔在伊拉克战场的2250亿美元比,只是九牛一毛。 海啸发生时,正赶上欧洲人度假高峰期,欧洲国家的领导人大多都在外国度假。舆论批评欧洲国家的政府迟迟拿不出危机处理办法。欧盟也同样遭到批评。有舆论认为,面对危机,欧盟缺乏快速反应和协调能力,显示出摊子大、应急慢的问题。 双方投入都非常大 遭到外界广泛批评后,美国赶紧行动起来,宣布将捐款增加到3.5亿美元。 随后,布什迅速派他的弟弟、佛罗里达州州长杰布和国务卿鲍威尔一道前往灾区,察看灾情,慰问灾民。与此同时,美国派遣大量官兵与飞机前往灾区,空投各种物资。1月3日,五角大楼决定派以圣迭戈为母港的“慈善”号大型医疗舰前往印度洋参加救援行动。“慈善”号拥有上千张病床,并且可供救援直升机起降。除派出“慈善”号外,美国计划动用12艘运输舰,其中包括6艘满载可支持1.5万名海军陆战队员行动30天的大型物资补给船。这些补给船有海水淡化设备,可以在距离海岸两英里水域透过浮动软管向岸上直接输送饮用水。此外,以“好人理查德”号为核心的美军舰队3日穿过马六甲海峡抵达印度洋灾区。目前,“林肯”号航母也赶到苏门答腊岛北部的亚齐地区海域,出动数十架直升机向偏远灾区运送食品等救援物资。 到1月7日为止,美军为救援行动投入了1。3万多名军人和14艘舰船,还将派更多的舰艇参加救援行动,包括从关岛调遣舰艇前往灾区。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海军上将法戈4日表示,参与救援的直升机将达到约90架。美国还提出,在亚洲实施类似于二战后对欧洲进行援助的“马歇尔计划”,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积极参与灾后重建。 面对美国的“强势”,欧洲国家也不示弱。欧盟明确表示, “在这次赈灾中要发挥主导作用”。近日,欧盟代表访美,协商灾后重建问题。1月6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表示,欧盟将向海啸受灾国提供1亿欧元(约合1.32亿美元)紧急赈灾款,并计划为受灾国提供10亿欧元的贷款。巴罗佐参加了当天举行的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他指出,除了上述援助外,他还将要求欧盟议会同意向受灾国提供3.5亿欧元,用于灾区长期重建工作。
第二部 面对第28节:美欧在救灾中比高低(2)
法国是欧盟国家中反应最快和最早参与救助的国家,也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向灾区调派军舰的欧洲旨家之一。它不断提出新建议,竭力发挥大国作用。先是希拉克提议建立人道主义快速反应部队,能够在全球多个地区执行任务。后又有人具体化,主张建立“欧洲紧急救援部队”。 欧洲国家中,德国的官方救援款从2000万欧元增加到5亿,居世界之首。德国总理施罗德率先提议延缓甚至减免受灾国的债务,得到法英意的支持。德国还主张欧盟成员国同受灾国建立持久的伙伴关系,帮助它们重建。施罗德在中断圣诞休假赶回国后,号召民众把过新年的钱省下来捐给灾区。他说,即使小额捐款也同样重要和弥足珍贵。 与受灾国最利益相关的要数英国。在印度洋的7个英联邦成员中,多数都在受灾国名单上。此外,英国本土还有上百万印度人和斯里兰卡人。海啸发生时,有1万英国人在现场,其中6000人是私人旅游。因此,英国努力抓住机会发挥榜样作用,而且注意同欧盟保持一致。 英国还是今年八国集团的主席国。为了让美国听到它的声音,英利用这一身份,竭力主张“立即延缓”受灾国的债务,力图推动西方国家加大援助力度。 它们为何如此积极 在这次海啸救援行动中,美欧以其突出表现,显示它们的大国实力,竞相展示各自的“赈灾外交”。 美国刚开始时反应慢,捐得少,主要是对灾难没有足够重视。后来受到媒体及外界的批评,同时看到世界其他大国都在积极行动,大量捐款,便马上行动起来。美国意识到,这是改变自己国际形象和改善与有关国家关系的一个契机。《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指出,美国对于印度洋灾难的处理,是一项抉择,也是个机会。美国一些学者指出,由于美国进攻伊拉克,造成一些亚洲国家反美情绪高涨,尤其是在印尼,布什在2003年首次短暂访问该国时已尝到滋味。美国可借救灾改善与这些国家的关系。《洛杉矶时报》的一篇评论指出:“凭借对这场大灾难的慷慨解囊,布什可以向国际社会展示,美国不是只会用枪杆子来达到外交目的。”美国媒体一再报道说,现在救灾的关键是运输问题,美军在这方面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国家无法比的。也有分析认为,美国派那么多军队,既是为了救灾,也有其战略考虑。 当然,美国还有与欧洲一比高低的意思。美国讥讽法国捐款少,法国则回敬说,它的救援款比例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42%,美国却只有0.15%。希拉克曾主张设立“世界发展税”,得到英国、两班牙和巴西的赞同,但激怒了美国。有报道说,美国和欧洲似乎从救灾行动一开始就较劲,美国提出和澳大利亚、印度、日本组成“人道主义联盟”,充当国际救灾的“领头羊”,令欧洲国家十分反感。法国则呼吁整合国际赈灾行动,搞多边协作。有分析说,美国建立所谓的人道主义联盟,“有政治打算”,是想绕开联合国,排挤欧盟国家,主导救灾乃至今后的重建工作。 (稿源:《环球时报》2005年1月3日第三版)
第二部 面对第29节:中国在海啸救援中提升软形象(1)
洪 琳 2005年1月6日,在海啸肆虐过后的印度尼西亚,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见到了中国总理温家宝。 安南特别提到一件事情,一位6岁的中国沈阳小男孩把约为22美元的积蓄全部捐给了灾民。这就是当今世界的赈灾语言——不谙世事的儿童的捐款是一个国家是否对人类具有博大关怀的最有力的注释,中国这次对海啸受灾国的援助使中国的“软形象”更为鲜明。 民间捐款已超过1亿 据中国民政部“民间援助印度洋海啸灾区协调办公室”消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以及各地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以及各地慈善会截止到目前已经累计接受民间捐赠到账资金超过1亿元人民币。其中,最大的一笔个人捐款是7日由一对夫妇捐献的500万元人民币。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随便走进哪个社区、学校或者单位,都能看到张贴的“赈灾启事”,捐献者在寒风中排起了长龙。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在海啸灾难发生后,迅速向受灾国家提供了紧急援助。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已经向受灾国提供了5亿2千多万元的援助,并派出了多支医疗队。1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说,中国愿积极考虑减免重灾国的到期政府债务,支持这些国家的重建工作。中国政府已决定免除斯里兰卡的全部到期债务。温家宝还表示,中国政府将支持中国金融企业与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合作,与受灾国合作,以政府信贷、无息或低息贷款等方式,支持中国企业参与灾区重建和发展。 温家宝说:“我们将密切关注灾情的发展,并已派出工作组赴受灾国参与灾情调查和评估,根据受灾国实际需要,进一步提供各类援助。”
第二部 面对第30节:中国在海啸救援中提升软形象(2)
“负责任”大国形象 此前,美国《华盛顿邮报》等部分西方媒体,曾指责中国“带有吝啬的面孔”,并质疑中国的赈灾能力。中国对于受灾地区的巨额援助,无疑是对这一论调的最好回击,来自受灾国的消息反馈是最好的佐证。对中国的大力援助,印尼外交部发言人尤利表示:“我们非常感谢中国所给予的协助,对我们来说,中国是个重要的国家……协助稳定本区域的经济,同时带来区域安定。”尤利还指出,“中国总理是惟一一位用自己乘坐的专机给我们运来救灾物资的外国领导人,中国总理的举动令我们深为感动。” 作为《世界新闻报》特派记者,我在对斯里兰卡多个灾区的采访中也感触良多。在斯南部城市马特拉,当地灾区救援总指挥告诉我说,在这次受灾后,中国政府是第一个向斯里兰卡提供援助的国家。可以说,在斯里兰卡最困难的时候,每次都是中国朋友想到他们。在高尔地区,我采访了南方省省督。这位省督表示,中斯兄弟般的友谊让他们相信,他们可以很快地从这场灾难中恢复过来。在视察高尔灾区时,我国驻斯大使孙国祥对当地官员和灾民说:“在这次大海啸灾难中,斯里兰卡政府和人民请相信,你们不是孤立无助的,中国政府和人民永远和你们在一起。”孙大使的讲话让许多人当时就泪流满面。 国际舆论盛赞中国 除受灾国外,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和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李钟郁也对中国的援助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再次表明中国是全球和地区事务中有影响和负责任的国家。 在国际舆论方面,《欧洲时报》日前发表文章,对6日在印尼召开的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给予积极评价,并认为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峰会前后的言行体现了负责任的大国风范。 法新社称“中国在灾害发生后反应迅速,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人道援助国家之一”。《洛杉矶时报》报道说,虽然中国人强调他们只是尝试对影响深远的大灾难作出适当的反应,但是其他人认为,中国在救灾行动中这么活跃还有另一原因:作为一个在本区域崛起的大国,它要塑造一个更善良和更温和的邻国风范。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理查•;鲍姆说:“中国尝试提升它的软性形象,让人看来觉得它是环球社会的好公民。” 中国在这次救灾过程中,虽然不是捐款最多的国家,但所扮演的角色却是积极和实际的。中国一直把救灾工作的实效放在第一位,正如总理温家宝所说,救灾工作讲求高效和有序,中国出钱财,出人力,出建议,显示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风范。 (稿源:2005年1月11日《世界新闻报》) 国风范。 法新社称“中国在灾害发生后反应迅速,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人道援助国家之一”。《洛杉矶时报》报道说,虽然中国人强调他们只是尝试对影响深远的大灾难作出适当的反应,但是其他人认为,中国在救灾行动中这么活跃还有另一原因:作为一个在本区域崛起的大国,它要塑造一个更善良和更温和的邻国风范。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理查•;鲍姆说:“中国尝试提升它的软性形象,让人看来觉得它是环球社会的好公民。” 中国在这次救灾过程中,虽然不是捐款最多的国家,但所扮演的角色却是积极和实际的。中国一直把救灾工作的实效放在第一位,正如总理温家宝所说,救灾工作讲求高效和有序,中国出钱财,出人力,出建议,显示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风范。 (稿源:2005年1月11日《世界新闻报》)
第三部 思考第31节:海啸原因及思考
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对于中国人来说,海啸不是一个我们熟悉的词汇。在过专一个世纪里的时间里,中国似乎没有清晰的关于地震海啸的历史纪录。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通常由海底地震所引起。在一次水下震动过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向远方传递,正像石子掉进水中所产生的波纹一样。这种简单的波浪运动最高时速可达1000公里,掀起高达70米的巨型波浪。它所蕴含的强大能量能在瞬间摧毁岸边的城市和村庄,给人们带来难以承受的巨大灾难。 1964年,发生在阿拉斯加的大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带来的破坏力震惊世人,为了提高对太平洋地区的海啸预警能力,第二年,环太平洋沿岸的潮汐监测和海啸预警体系开始建立。此次大海啸发生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本足以让更多的人逃离即将面临一场厄运清洗的海滩。人们为何猝不及防?灾难到底是如何降临人间的?东南亚国家绝不是第一次遭受海啸的袭击,但遗憾的是,印度洋沿岸国家却没有建立一个共同的海啸预警机制,这场原本可能被人捕捉住行踪的大海的震怒,变成了一次彻底的偷袭,大海啸突然出现在了毫无防备的人们面前……或许正是在历经一次次灾害袭击的惨痛教训后,人类开始意识到,自然灾害的降临从来不分国界,只有构筑一道超越国界的相互协助的网络,人类才有可能真正增加自身抵御自然灾难的能力。 印度洋海啸发生后10天,在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召开了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全世界有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坐在了一起,一个主要讨论议题就是成立国际间的海啸预警机制。中国政府代表团在会上宣布:本月底,北京将举办中国…东盟海啸预警研讨会,邀请东盟,印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和国际组织专家与会。中国政府愿意帮助周边国家,特别是受灾国建立地震和海啸监测预警网。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干事松浦晃一郎说,印度洋海啸预警系统大约需要3000万美元资金,主要依靠各国捐款,“如果一切按照计划顺利进行,那么预警系统将于2006年6月启用,全球预警系统也将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