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北京假大空-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丁说:您给想想办法。
服务员仍然柔声细语地说:我能有什么办法。哎!服务员忽然说:你们明天来吧,明天有几个退房的可以给你们调一间仨人住一间。
嘿!情况有转机,这女服务员还真是好心眼,人家要不多说这句话,谁也不知道谁退房。张丙后来偶尔想起此事,竟引发了许多联想,如果女服务员不多说这句话,他们几个也许就走了,也许以后去找其它住的地方,也许就不能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干了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很多事情就是巧合或者说是非常偶然的机遇促成的。
不过要想入住还要等到明天,哥仨只好说定让服务员给他们留下房间,王甲甚至还交了一点预付押金,起码今天晚上他们还要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睡上一宿。
第二天上午张丙和王甲去见郑直。赵丁去安排住宿的事。一见郑直是位非常亲和的人,年龄和赵书记差不多。编辑部还有另外一位副主编,年轻人也就30来岁,文质彬彬的气质很好透着精明强干,年轻的副主编叫周路。
四个人几乎没有陌生感,而是像久违的朋友,通过交谈彼此感觉都不错,至少是可以交朋友的人。郑直和周路虽然是中直机关的,除了举止更优雅,言谈更严谨之外,并没有高高在上的神情,但是他们也不能免俗,郑直和周路一人问了一句话。
郑直问:家乡的生活还好吗?
周路问:地方上的风气怎么样?
原来他们客套无意的问话,让张丙和王甲猛然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就不时的有一些心理障碍。虽然哥俩也明白,这就是长期中直机关工作造成的职业病,郑直和周路浑然不觉了。
想想也是,人家郑直和赵书记是平级的,虽说杂志的副主编听起来没有份量,但如果拿组织天平称一称那可是和赵书记一般重量的人。周路比郑直低半个格,可是敢说敢干的人,杂志虽然有主编,但并不管具体的事务,编辑部的事情郑直就能说了算,但因为郑直是个特别儒雅或者说是特别和善的人,每逢决策总爱跟周路商量,主要是周路能力强,关系多,而且也喜欢决策决策,郑直的和善正巧迎合周路的好胜,工作上两个副主编很默契,郑直养成习惯了,遇到不好解决的事情就让人去找周路,“你去问问周主编”成了托辞。
四个人一致认为张丙的设想很好,选题也新“领导干部诗书画文集”,这项工作可以做。写个报告吧!郑直笑咪咪地说。周路补充道:报告拿给主编看看,虽然只是走个形式,这形式还必须得走。周路强调了一下,说:到时候工作由老郑和我来做就是了。
张丙和王甲点头道:明白!
相约在一起吃顿饭吧。郑直和周路让张丙和王甲中午在他们单位吃份饭,中午时间郑直和周路都不回家,路途骑车太远,午饭一般在单位解决。张丙和王甲不好意思在这里吃份饭,就约定:晚上吧!晚上我们请两位主编吃饭。
郑直不置可否,只是笑笑,算是答应了。
不想周路说:今天不行!晚上我有约了。真抱歉啊!晚上跟中组部的一个朋友约好的。
张丙和王甲表示很遗憾。
周路说:老郑跟你们去吧!郑直说:那改天吧。郑直心想周路不去,我怎么好意思一个人去。
张丙和王甲连忙说:那……既然郑主编说了:就改天吧,改天一定坐坐啊!
从杂志社出来,俩人回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还真不错,赵丁已经安排好了,首先感觉招待所的房间很干净。虽然是地下室,但也挺宽敞,能洗澡,吃饭方便,这不就成了!
赵丁异常得兴奋,说:怪了!我就感觉这地方好!感觉倍儿新鲜。言语中透出孩子气。
张丙和王甲觉得有赵丁在可以省去好些心事。
王甲说:赵丁啊!我看这学院里不少漂亮女孩,有刚入学的还不跟你正般配。
赵丁说:你以为我不想啊?
王甲说:想就泡去吧!我和张丙还想泡泡呢!
张丙笑着说:我们跟你这么大的时候还一点不开放呢,哪像现在,赵丁赶上好时候了!
王甲说:行了张丙!知足吧你,你的青春没有遗憾,我还有遗憾!我要找回失去的青春。
哥仨躺在床上说话,房间门正开着,突然张丙和王甲发现,对门出来三个穿着很时尚的漂亮女孩子。张丙和王甲同时“呼”一下从床上坐起来,赵丁说:怎么样?想不到地下藏美女吧?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没找到工作呢?要不让她们姐仨跟咱们干得了!长得都不错啊!
张丙说:赵丁我说你怎么这么勤快呢!
王甲对赵丁说:赵丁你就跟张丙学吧,你!干脆,张丙,咱哥仨一人收拾一个。
哥仨大笑起来。张丙开玩笑说:王甲你别胡说八道,赵丁按说称呼咱们叔叔的,别胡来!
赵丁却说:咱还是论咱们自己吧,还称呼老兄。
张丙对王甲说:你教赵丁一点好!
王甲反驳说:还用我教啊,赵丁什么不懂,你别看他年纪小,这方面的事知道的不比咱少!现在他们什么东西没接触过啊?什么信息都快!年龄小?他那“家伙”不比你小!
哥仨又笑了起来。赵丁说:要不咱们比比。
张丙说:比比你也没王甲的大。
王甲说:赵丁咱不能跟张丙比,比不过他!张丙不是一般的人,伟大的人物必有伟大的兵器。
说着话,对门的三个漂亮女孩吃饭回来了,进了房间也开着门,住地下室的人就有这习惯,关上门感觉太闷,都喜欢敞开房间门。一方面豁亮,还有就是不管男女都喜欢看看对门住着什么人,都很好奇。见过赵丁这么帅的男孩子没有不喜欢的道理,刚才她们仨人还主动给赵丁打过招呼呢!彼此都知道对方怎么称呼了。
王甲鼓动赵丁:去跟她们套套去!
赵丁多聪明啊!说:有两位老兄在,我怎么好意思,我给你们介绍介绍吧!那个高的叫丽,那个身材好的叫玉,那个不胖不瘦不高不矮的叫玉丽。赵丁竟然知道这么清楚。
正说着,想不到那个叫丽的竟过来敲了敲他们敞着门说:哎!你们好!咱们一起玩牌吧?
张丙王甲赵丁一起从床上坐起来。
王甲说:好啊!正说无聊呢!
在你们房间玩吧!丽说,同时招呼另外两个女孩来到张丙他们房间。
没想到人家女孩这么大方,赵丁倒有些慌乱,张丙和王甲沉得住气,见得多了。
大家一起玩牌,彼此进一步了解对方。
三个女孩都是北外刚毕业的学生,虽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但她们也经常打短工,生活得挺好,经济并不拮据。三个女孩都是性格特开朗的那种,那种大方和开朗是真实的自然的。
张丙和王甲猛然感觉自己确实老了。
赵丁很快成了主角,孩子气也露出来了。
赵丁说:姐几个跟我们工作吧,这两位老兄都是著名的诗人,我们还要跟中央合作呢!
不料三位女孩听到“著名诗人”,甚至“中央”竟然毫不吃惊,连头也不抬。
玉说:我们可不懂诗!
丽说:中央也管不着我们!
玉丽说:我们也挺忙,忙着挣钱。
这才了解到,人家姐仨晚上都到酒吧或者歌厅打工。玉丽说:是那种清吧啊!别误会。
张丙王甲赵丁都明白。王甲说:这不很正常吗?什么清吧、浑吧,我们觉得都挺好。
玉丽说:多交朋友嘛,这不我们也成朋友了?在北京不交朋友可不行,互相帮助?
张丙和王甲感慨良多,多么美好的青春女孩啊!我们那时候哪有这么时尚漂亮的喜欢诗的女孩子,现在多好多开放啊!
玩了一会,女孩们说:我们要去睡觉!就回到对门的房间。
有她们在,哥仨突然感觉地下室变得温馨了很多。
11、新北京新生活
张丙和王甲那天跟郑直和周路说过话之后,就意识到一种新的工作方式的开始。张丙在家时简单的写了一份选题的可行性报告,谈话之后,感觉需要修改和完善,跟新朋友打交道需要逐渐增进情感,情感可以变为工作或者说合作的动力。
张丙和张甲拿着修改后的报告来找郑直,周路不在。郑直看过报告后提出了两个问题。
一是“领导干部诗书画文集”应该有一个主题也就是说你得有针对性,诗书画以什么主题为主要内容,这应该明确下来。
二是“领导干部诗书画文集”概念不清,“领导干部”限于哪个级别,省委书记当然算领导干部,市区县书记的作品收入不收入,乡镇也是一级党委政府,他们算不算领导干部。
人家郑直看过一眼就非常清晰地指出报告中的模糊问题,这还没做认真的分析。
张丙也是有备而来,张丙说:我认为主题不宜太明确,这样作品的内容更宽泛,更有多种的余地,避免限制的太死。
王甲补充说:还有领导干部的级别也不应该限制到哪一级,无论省部级,地县级,乡镇级作品越多越好!这样事情才能做大。
郑直态度非常廉虚,说:你们说的也有道理。回头我让周主编再瞧瞧,你们回去也再考虑考虑,我感觉这报告还不够清晰。
看到郑直这么诚恳的样子,张丙和王甲多少有些茫然,就问那还让主编看吗?
郑直说:你们再完善完善,基调定准。
从郑直那里回来,两人有些沉闷,张丙和王甲自认为报告说的很明白了,为此俩人花了好几天的时间闷在地下室修改,想不到还是不能让郑直满意,更别说让主编看了,尽管那只是报告通过后走的形式,可这第一步连郑直都没通过,实在是让张丙和王甲感到意外。
本来张丙感觉写报告,而且是领导干部有关的,应该是轻车熟路,但跟郑直相比,郑直确是有经验,但郑直也不明确指出不清晰在什么地方,看来是让我们再认真思考思考,也是为了观察一下我们的处事水平,看看能不能达到能与其合作或者说差不多一个档次的水平。
王甲说:咱的报告已经很好了,郑直是不是故意为难咱们,这报告要是直接给主编看,说不准一下就通过了!可必须得经过老郑这关!
报告的事张丙也真动过脑子了,过去给赵书记写东西,基本上没有通不过的情况。
张丙说:老郑说的有道理。报告咱们还得改。
回到地下室,赵丁正用张丙的笔记本上网看漫画。赵丁问:怎么样老兄顺利吗?
张丙说:说不上不顺利,还没上路呢?
赵丁说:我能做什么吗?
王甲说:你能帮上什么忙?去去去,把对门的女孩喊过来聊两句,刺激刺激脑子。
赵丁说:这都几点了,晚上人家上班去了。
王甲说:嘿!这帮女孩子,夜生活真丰富啊,成天泡吧,喝歌,要不人家现代呢!
这时张丙忽然说:哎!赵丁今晚上你串个门去!
赵丁十分不解:北京我上哪儿串门去!
张丙从提包里拿出两盒人参,说:你去郑直和周路家,你去最合适,我跟王甲要去,就显得太正式,我告诉你他们家大体的位置。
赵丁一点不怵,行啊!我去!
王甲也感觉赵丁一孩子家去郑直周路家串串门,有赵书记这层关系,再拿上点礼品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换了张丙王甲这样又俗气了。
人参是过去别人送给张丙的,是纯野生的,每盒价值都在两千元以上,也算说的过去。
张丙说:赵丁你就说老家的特产,别说其它的。
赵丁说:咱老家哪有这特产!
张丙嘱咐道:你就这么说,人家不管你产不产。学院附近超市里再买点进口水果,少买点就行。
王甲说:那咱们打的一块去吧,我们在外面等你,不然东西你拿不了。你到他们家稍坐一会就行!人家都忙。
哥仨一道去了,郑直和周路都住机关一个院里,正巧晚上都在家,总算没扑空。张丙说:拿点礼品这是起码的礼貌啊!
王甲说:就是,咱送东西决不是为了工作。
张丙说:绝对不是,咱俩为什么不去,就觉得太俗气,不掉价吗?赵丁小孩子无所谓。
赵丁出来后直说:老郑和周路人都挺好。
王甲答:是啊!人是不错,已经成朋友了。
张丙问:问你爸了吗?
赵丁说:问了。郑直说那也不错嘛!
仨人回到住处,张丙和王甲都感觉有些累,赵丁依然精神抖擞,还要出去校园里转转。
王甲说:我陪你去,给张丙领一个回来。
张丙独自一人躺在床上,片刻感到了寂寞,在家里孤身一人也从未有这种感觉。北京地下室的生活是张丙无论如何以前没有想到的,看起来在北京办件事情并不是想像的那么容易。绝对是新生活的开始,这种新不单是吃饭穿衣,而是一种方式,一种工作方式,需要有新的思维和新的处事方法,毕竟所处的位置今昔不同了。
张丙喃喃自语:新北京,新起点,新感受,和泡吧的女孩子有什么两样?至少人家女孩子暂时还找到了位置,可谓有思想的女孩子啊!
等到王甲和赵丁回来,等到哥仨已经在睡梦中的时候,女孩们才下班回来。尽管她们开门的声音很轻,哥仨还是听到了,看看人家,王甲禁不住赞叹:真有精神啊!张丙小声说:向她们学习!
赵丁故意轻咳了两声,一切又复于安静。
第二天清晨当王甲和赵丁还有对门女孩沉睡的时候,张丙早早起来,来到操场上跑了两圈,在校园里转了转,竟发现地下室招待所的另一个出口。与晨练的教师说起来,教师说地下室大着呢!全北京的大院里基本都有地下室改建的招待所,北京城地下是空的。
张丙吃了一惊,北京的地下室还住有各色人等,都在北京找机会求发展,北京的容量多大!
教师说:这都是前些年“深挖洞广积粮”弄的。
张丙问:地下室住的都是什么人!
教师答:好大部分就是刚毕业没找到工作的,或者是理想太高暂时委屈一下自己的。一拔拔的先挣点钱,过些日子国外见了。
教师也不由得赞叹:这些孩子都有追求。
张丙似乎再次受到鼓舞,地下的北京,谁又能说不是充满阳光的地方,表面看上去那么安静,稍一留意,就会发现,每逢上下班时间从北京的地下室进进出出大批大批为生活奔忙的人。
到吃午饭的时间,对门的女孩才起床,正是她们吃早饭的时间,她们的作息也有了规律,上午睡觉,工作在晚上,夜里两三点钟休息。
张丙王甲和赵丁跟对门姐仨很熟了。
等她们吃饭回来,招呼她们进来坐会。
王甲说:昨天夜里几点才回来?
丽说:不好意思又吵醒你们!
赵丁说:我们也刚刚睡下。
是啊!王甲说:你们不回来,赵丁睡不着。
玉说:那就跟我们一起去吧!
张丙说:那些地方我们消费不起啊!
玉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