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玄机可透露 作者: 曾鹏宇 >

第6章

玄机可透露 作者: 曾鹏宇-第6章

小说: 玄机可透露 作者: 曾鹏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害怕而后逃避。上周三,老虎殁于西安。几乎是在他去世的同时,我无意中按了他的电话。 

        这时候我才知道,他父母是北京知青,一直在西安,只有他一个人在北京,住在亲戚家。病发后,他回了西安,选择了回到父母身边。我开始慢慢明白,他的性格中为什么有那么多敏感、孤独、好强以及孩子气的色彩,只是当我逐渐明白这个人时,他已经消失在人海。 

        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那个叫“森林大帝”的QQ 头像,也再不会亮起。 
        我没有翅膀 
        在我办公桌抽屉的最底层,压着的那封两年多前老记者来的信,尽管我经常闭眼不看,但是在我心里它却时刻醒着。 
        只要是故事,就会有个开头因由。那天把《我被“剽”了》写完,一朋友看后就问我:“怎么你放那文抄公一马的原因一点没写?不可能没有原因的,你这样的脾气绝对不会无端地放过他!” 

        这话说得不错,我之所以会选择放那人一马的确是有原因的,尽管这个原因对我来说有些挥之不去的酸涩。 
        2000年3月,我已经在报社当了9个月的实习记者。那时我离毕业还有4个月,但是已经和报社签了协议。当时找研究生部学生处盖章,老师看了一眼有点惊讶地说:“《北京青年报》?它可是很少接受应届毕业生的,而且还是外地生源。”同学们也知道进“北青”很难,所以连实习都很少来这里,我进了“北青”让大家都很惊讶。 

        我虽然是个很看得开的人,但是旁人的惊讶还是让我有些沾沾自喜。那时我在以前的国内新闻部做机动记者,没有工作量的要求———这些都让我忘了一件事情:我没有翅膀,我只能站在地上。 

        事情就发生在那种状态之下。4月的一天,编辑布置我采访“修建人工运河使淮河入海”的新闻———其实这题是南方某报之前做过的,我看过这篇稿子。和淮河水利部门进行了简短的电话采访后,发现他们说的以及能给我提供的材料都在那篇稿子里;对方把一份传真发给我,材料也并不新鲜,稿子里也有。 

        于是我就拿着那篇稿子,删删改改,类似《我被“剽”了》一文中那人改我的稿子那样,要么换种说法,要么调整一下语序,写成了一篇600字的稿子(原稿500字左右),内容跟原稿差不多,唯一新鲜的东西就是水利部门确定了开工的日期。 

        稿子第二天就发出来了。过了三四天,总编辑秘书转给部门主任沈一封信,沈看了一言不发递给我。我拿来一看就开始冒冷汗,写那篇稿子的南方某报记者把我的稿子和他的稿子都寄了过来,重复的地方都划了线,随信寄来的还有他的采访笔记复印件和淮河水利部门提供的资料复印件。总编辑批示:“望查实此事,如果属实要严惩。” 

        沈说:“把你的采访笔记给我看看。”我拿出采访本,那天的电话采访记得还算详细,文章中的要点也基本上都在,对方信里的材料复印件内容和那份传真内容也完全一样———这时候才发现,其实根据这些东西,我完全也能写出一篇稿子来,可是,为什么自己就没写呢? 

        现在想想,那种行为不是抄袭是什么?虽然文字比原文好些,可是骨头架子是别人的,思想精髓也是别人的,属于我自己的不过是那多出来的100个字而已!但是我那时候脸嫩,死活不承认自己抄袭,觉得那样无耻的字眼怎么能跟我扯上关系呢。先前很长一段时间的飘飘然顿时烟消云散,心情如坠山崖,甚至担心因此影响毕业的事情。一向睡得塌实的我,那个晚上居然梦见无数咄咄逼人的眼睛。 

        沈其实很明白,但是她顾及了我的面子,没有再提这事。后来她跟总编解释这事时,只说我的稿子和那人的稿子实际上出自同一份资料,采访的也是同一个部门,只是发稿的时间有区别而已———这当然是在替我说好话。总编听了,说一定要跟那位同行解释清楚。 

        跟原作者解释可没那么容易了,那人是南方某报的主任记者,资历深厚———沈给他打电话时没有再回避,而是非常诚恳地向对方道歉,这让在一边听着的我汗流浃背,这些话明明该我自己去说的。 

        我原来以为那人如此郑重其事地兴师问罪,此刻还不臭骂我一顿,没想到那人听了沈的道歉后很平静地问道:“这是个年轻记者吧?” 
        沈说:“是个实习记者,很年轻,还没从学校毕业。”那人说:“要是这样你就告诉他以后不要这么做就行了,年轻人谁不会犯点错误啊?他先要学会做人,做文章其实是件很简单的事。至于别的惩罚就没有必要了。” 

        沈原封不动地把那人的话转告我,我几乎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然后就是脸有些发烫,由里到外一波跟着一波翻滚起来。最后沈拿着那人的信问:“这个怎么办,是你拿去还是留在我这里?”我想了想:“留给我吧。” 

        从那天开始,蔓延在身体里的虚荣和自喜都没有了,被那人一句“先要学会做人”给荡涤得一丝不留;从那天开始到现在的六年时间里,我在北青报发的700多篇文章、上百万字,都是靠着采访记录再在电脑前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无论长短无论好坏,都是属于我自己的东西。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放那个抄袭我文章的人一马的原因,因为两年多前有个人放过我一马,同时还教了我抵御浮躁和投机的最重要的一课:做人。 
        所以今天我才说,如果那人是个年轻记者,我只会给他打个电话让他以后不要再这么做了;不过这次抄我稿子的是个颇有名气的老记者,我不敢奢求自己这样一个愣头青式的一相情愿的想法能够教导一个老江湖保持操守,尽管我用2000块钱做了砝码,那人也许会更心疼那20张钞票,但是这仍然是件必须要做的事情,不管他还有没有胆量翻动让他汗流浃背的那几个瞬间,就像在我办公桌抽屉的最底层,压着的那封多年前老记者来的信,尽管我经常闭眼不看,但是在我心里它却时刻醒着。 

        有时候想想,当某些名利的东西在不断诱惑的时候,这封信也许是保存自己尊严和人格的最后一块盾牌。 
        愚人节 
        记忆里惟一一次在愚人节主动骗人,感觉并不美好,因为它让我少了一个朋友。 
        20年前刚从报纸上知道世界上原来还有这么一个节日的时候,就一感觉:外国人吃多了吧,什么事不好好做偏要去骗人?那时候还有无数的功课和作业压在身上呢,过什么愚人节啊,不如多做几道选择题。 

        后来这个纯粹的西洋节不知怎么就流行起来了,大概是中国人越来越有娱乐精神了吧。那时候我们班最狠的整人方式,是一个很漂亮很温柔很我见犹怜的女生,在这一天给一个特木成绩特好的男生写了封情书,结果把那男生搞得五迷三道的,当天晚上就约该女生吃饭,成为初中三年大家的笑柄。结果那男生从此不搭理该女生。 

        再后来大家都对4月1号提高了警惕,生怕被别人晃点,不过还是防不胜防。高中的时候经常发表文章,三年里每年这一天都被同学告诉,有你汇款单!我总是一脸不屑,做坚决不搭理状,可是上了两节课后却总受不了心里上的蚂蚁在爬,还是偷偷溜到传达室去,结果总是咬着后槽牙回来。 

        我自己在愚人节这天有没有骗过人呢?印象中好像没有,因为心底觉得这事情挺没劲的,自己被骗也就罢了,骗别人还是算了吧。只有一次例外,那是我大四第二学期,之前别人急着找工作的时候,我在忙着复习考新闻学院;那年愚人节,正碰上分数线和面试结果先后发布。我大概是3月下旬收到北京寄来的录取通知书,当时别人都忙着实习和找工作,这事就谁都没说,包括一个平常关系比较好的朋友A. 

        A   跟我同班四年,自我感觉算得上是朋友,我们俩成绩差不多,优点和缺点也都差不多,当时都在朝着来北京的目标努力,都曾面临差不多的压力。4月1号这天,我跟A 
      还有另外几个同学出去,路上碰见系上另一考研的同学,他问我:“你考上了没?”我想今天不是愚人节吗,就一脸悲痛状说:“没有,面试没过。” 
        问的人哦了一声就走了,旁边的A 却笑着说:“你不是挺NB 
      的吗,怎么还会被淘汰?”我当时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就跟他打了两个哈哈,结果发现他的脸上全是幸灾乐祸的表情。“就你一天到晚都在玩,还想考到北京去,嘿嘿,拿来!”他朝其他几个室友伸出手去,“我说他考不上吧,你们这个赌可输了,每人两块钱,没钱饭票和水票都成!” 

        那一刻我真是目瞪口呆。谁会想到顺应潮流过了一次愚人节,结果会是这个样子。后来他们还是知道我考上了,似乎已经忘了拿它打赌的事情,纷纷让我请客,被我冷淡地拖了过去。 

        A   还是来了北京,过的应该也不错,但是即使是这么些年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里,都没怎么联系过,彼此都觉得隔着层什么。记忆里惟一一次在愚人节主动骗人,感觉并不美好,因为它让我少了一个朋友。 

        愚人节这天乒乓很忙,没功夫骗我。中午她花了很多时间做好饭,一个美女染上烟火色,要在平时,吃完了她会把碗筷收去洗了,我什么都可以不干。今天吃完时我忽然对她说:“你别管了,我洗吧。”她又惊又喜地看着我:“真的吗?我真的能不洗了,去赶稿子吗?” 

        当时我特别想贼嘻嘻地对她一笑,告诉她当然是假的,愚人节嘛,骗你的。但是一刹那,我改变了主意,若无其事地对乒乓一笑:“是的,你去吧,今天我洗碗。” 

        愚人节骗人其实还是有意想不到的乐子的,比如先前说过的那个初中时被一封情书搞晕了的男生,几年都没搭理那个女生,6年前他结婚了,老婆就是那个当年骗了他的女生。不过我这个人习惯随时随地从生活中寻找乐子,反倒不会欣赏这种如命题作文一样的找乐方式了。 

        端睨名人 
        赵薇 
        这就是成长的力量,就算她是赵薇,也逃脱不了这个规律。 
        有的时候,认识一个人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1997年底我来北京面试时,《还珠格格》正火,小燕子赵薇那双圆溜溜的大眼睛也成了无数人的偶像。我却很不喜欢她,觉得她没什么气质,没什么内涵。家人看《还珠1》、《还珠2》,笑得没了形状,我却觉得无聊。 

        后来赵薇出了唱片,居然叫什么《爱情大魔咒》,还有那首《有一个姑娘》,每次电视里放,我都觉得尿频尿急,对她的不喜欢,又增加了。 
        然后就是“军旗装事件”。那时候我在国内版做编辑,连发了她好几个头条,把事情彻底闹大,大到最后赵薇公司找我们沟通,然后就是公开道歉。同事说,这小姑娘怎么没脑子啊,深以为是。 

        到了那年12月,赵薇在合肥演出时,被泼粪,再度轰动一时。后来那个泼粪的人主动找到同事郑直,同事做了一篇调查,整版,看得我心里一停———做事情的是赵薇,负责的也是她,我们包括那个泼粪的,都是周围的看客,凭什么这么对她? 

        然后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在心态上的问题———有的时候,对方的观点或者行为是错的,但是这个对、错是由谁来判断?她有没有自己的理由? 
        赵薇始终不说话。从1997年的小燕子,到几年后的泼粪事件,除了“军旗装事件”中她开了口外,别的时候她都一言不发。而这时的我,开始能比较平和地注视这个我曾经认为那么缺少内涵的女子了。 

        2002年那部《情深深雨朦朦》,她演得一般,但是她唱了很多歌;其实那些歌多数很烂,她的声线有限制。片子播出来后,乐坛媒体一片嘲笑,到后来,一个朋友写了一篇乐评,说,赵薇在进步。他的论据很简单,把1998年那张唱片和2002年电视剧中的那些歌做个比较。这篇乐评出来后,批评之声顿少。 

        之后赵薇有过些许绯闻,拍过几部影片,多没什么响动,比如跟姜文的《绿茶》,这样的艺术电影,她居然也敢碰,不过这也能看出这个女子的心思。然后就出了“打孕妇事件”,本来没关心这事,后来听说被打者借赵薇钱不还,开酒吧做假账,而且还是“军旗装事件”的始作俑者,心里突然为赵薇叫起好来。这样的世界,这样的环境,居然还有这样的人用这样的方式表达愤怒,换做我,都不敢,担心名声,担心麻烦,想来被打者也曾一度以为赵薇会忌讳这个。跟前几次事件不一样,这次网络居然70%的人站在了赵薇一边,看来这个世界上多数人还是清醒的。 

        这些种种,都是麻烦,折腾了赵薇将近4年,她的一句话让人又停顿了片刻:“我当窦娥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在生活中,谁没当过窦娥,虽然说你可以向享受强奸那样享受生活,但是被强奸总是违背了自己意愿,所以干脆给生活两耳光。赵薇说得出这话,心态已是不同。 
        心态不同了,人立即不一样。2月份看了她那部影片《情人结》,光彩夺目,稚嫩尽褪,令人印象深刻;她前段时间推出了新唱片《渐渐》,我只听了一首歌,然后就出去买了一张———旋律开始时,甚至不相信,这会是那个“小燕子”的声音。而乐评界也是一片惊艳,绝对的2005TOP5。 

        这就是成长的力量,就算她是赵薇,也逃脱不了这个规律。她经历的这些,比如被人喜欢,被人误解,被人欺负,被人遗忘,被人注意,哪些我们没有经历过?她不是偶像,却跟我们一起成长。所以,尊重自己内心,自由地活,虽然很难,但是这样才快乐。 

        那个明星不姓李 
        他告诉佛祖的方式是:把那封珍贵的、孩子塞在他手心里、对整个事件最直接最重要证明的信,给烧了。 
        某明星最近遇到了一件事情,需要帮助———这个明星很有名很有名,曾扮演过很多英俊潇洒的大侠,形象也算不错———他去南方某省拍戏,其间信佛的他到了当地一家福利院看望那里的孩子;该福利院据说比较豪华,孩子老师表面看上去也其乐融融;参观、合影、留念…… 

        等明星要走了,一孩子背地里叫他:“叔叔,可以跟你握下手吗?”他同意了,结果握手的时候,那孩子塞了一封信到他手心里,还让他一定要离开了才能看。 
        离开后,那明星看了信,信上说,福利院的好都是做出来给别人看的,实际上不给孩子交学费,而学费是已经捐出来的;另外还让孩子去做工,也有对孩子打骂的情况;送信的孩子说看过明星演的很多大侠,希望他能救救自己…… 

        明星看完信,很难过,开始琢磨着怎样去披露这件事情,后来辗转找到了我。按以前做调查的规律,这种事情先采访明星,拿到那封信;然后再以某种方式调查那家福利院,还要以更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