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少女们 >

第1章

少女们-第1章

小说: 少女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玉茹 
  我知道,在女儿眼里,她的母亲从来就是现在的样子:眼下堆满眼袋的脸,看不出线条的身材,样式老旧的衣服,稀疏的少有光泽的头发……从来就是,仿佛从没有年轻过。
  我多次拿出自己少女时候的照片给女儿看,可女儿总是心不在焉的样子,她甚至都懒得把照片接过去,只侧过脑袋匆匆地看一眼,然后说,真土啊。
  女儿说得不错,70年代的少女,给一个三十多年后的少女看,不土才怪。可她只看到了那两条羊角辫,只看到了那件领子皱巴巴的小碎花上衣,只看到了那条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膝盖印拱起老高的裤子……别的,应该看到的,她却一点儿没看出来。
  我知道女儿不容易,比起我的少女时代,虽说吃的、穿的、玩儿的好了不知多少倍,可她不快乐。不快乐倒也不是整天难过,她是忙,一天到晚地忙,好像快乐顾不上,难过也顾不上。我问她,什么时候才能不忙啊?她就总说,哎呀妈呀,您别添乱了好不好?
  是啊,我一个退了休的人了,一个只剩了在公园里散散步、打打拳的人了,还总缠着年轻人干什么?一只年轻力壮的小鸟为一只体弱多病的老鸟筑巢,小鸟飞来飞去地忙啊忙,老鸟却还不知趣地问,你就不能歇一会儿吗?我在心里发誓,决不做那只老鸟,决不做一个不知趣的母亲!可是……
  可是,我还是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就是再忙,也得有停下来的时候啊;就是再忙,也不能对“别的”一点看不出来啊。别的,我说不好都是些什么,那是要去感觉的,比如遇到个熟人,这熟人看了你也许会突兀地说道,不错啊!你要问他哪里不错,他也会说不出的。这让我想起一次回老家,一个完全“陌生”的人突然叫出了我的名字,他说,光看模样,我也认不出了,我是从眼睛里认出你的,你的眼睛一点儿没变。我非常相信他的话,即使他说的有点儿夸张我也愿意相信,因为,没什么人注意过我的眼睛,而眼睛,才是一个人最最精华的部分。
  对了,那“别的”,最说得出的,大约就是这眼睛了。可是,女儿却从没看出来过。我相信,她母亲的这双眼睛,她甚至都没认真地注视过一眼。
  可是,我还是有一个执拗的撞了南墙也不想回头的愿望:等待女儿停下来,跟她细细地唠唠我的少女时代。我要告诉她,看一个人不是看他如何忙,而是看他如何闲,因为一个人闲的时候,那“别的”才能像逢雨的种子一样发出芽来。
  OCTOBER一
  70年代的我,还生活在一个城郊的村子里。
  那是一个天高地阔的世界。天是蓝的,上面飘了几朵白云;地是绿的,绿色里镶了几块金黄。我们一群女孩子,便在这天地之间,劳动,流汗,说话儿,歌唱,思考……那时候,时间充裕得呀,就仿佛停滞了一样,即便是劳动,也要搭配了说话儿,时间才肯慢慢地向前流动。
  当然,天地也不总是那个样子,有时候,天会由蓝变黑,由高变低,就像一条滚滚流淌的黑河倒挂在了头顶上。果然,没多一会儿,那黑河就在天上挂不住了,哗哗哗地泼到地上来了。劳动中的我们一个个被淋得精湿,却一点儿不沮丧,欢叫着往看菜的窝棚跑。有时窝棚离得远,心反倒放松了,躲也不去躲了,张开双臂,仰脸朝了天空大叫,啊!啊啊——
  地呢,是随了季节变的,春天,基本是一样的绿色,到了夏秋两季,小麦、谷子以及萝卜花、韭菜花什么的就变黄、变白起来,相比之下,它们周围的菜地就愈发地绿了,绿得就像一片深湖,而黄、白的颜色,就如同升起在湖上的帆。到了冬天,一切的颜色都褪去了,只剩了空旷的灰秃秃的闲地,虽说之间也有不少的冬小麦,但麦苗上蒙了层尘土,长睡不醒的样子,一样给人灰秃秃的感觉。冬天要想漂亮,只能靠雪来打扮了,所有的丑陋,雪都可以覆盖得严严实实,一整个世界,银装素裹,仿佛真成了一张白纸,仿佛真如同新生的婴儿一样干净起来了。可是过不了几天,太阳就出来了,太阳就像个莽撞的红脸汉子,撞到哪儿哪儿就真相败露,雪是空有一番好意也难对付太阳的莽撞了。
  不过,冬天的我们是不必下地劳动的,地里丑不丑我们才不要管,要管的,是地里的劳动取消了,我们的聚集也就取消了,取消了聚集,我们会像抽烟人的戒烟一样难受的。我们倒也不是喜欢那时候的集体劳动,恰恰相反,我们是最讨厌那种劳动的,几十号人一字排开,猫了腰,撅了屁股,争先恐后地往前上,满地都是单调的锄头凿地的声音。声音背后,还有生产队长监视的眼睛,他提了锄头,就像提了根鞭子,日本鬼子似的晃来晃去。可是,要是没有了大家的聚集,一个人待在家里就更难受,大家在一起至少可以说说笑笑,生产队长管大家的锄头,大家的嘴却是没办法管的,那些从嘴里发出的声音,不可阻挡地消解着队长的威慑。这么说吧,大家聚集的地方就是一块磁铁,我们单独的个人就是一粒铁屑,铁屑离开磁铁,那就什么都不是了。这个感觉,那时候的我们是都有的。我们就这么矛盾着,一天一天的,讨厌着,也快乐着。
  人难受的时候,总会想到办法的。在我的记忆里,我们最有趣的一个冬天是在蓝婶子家度过的。
  蓝婶子不到40岁,丈夫在很远的城市工作,她一个人住了很大的一所院子,很长的一排房屋。有一天她忽然问我们,愿不愿意到她家住去?正在难受的我们一听就乐了,天啊,还是蓝婶子,我们怎么就没想到呢?就是说,没有劳动的牵累,没有生产队长的监视,没有家人的看管,只有大家的说说笑笑!愿意,当然愿意!谁不愿意才是傻瓜呢!
  我们知道蓝婶子不是为我们,是为她自己,她害怕,害怕想来占她便宜的男人。但这又有什么,她毕竟想到了我们,毕竟让我们有了聚在一起的机会。为此我们喜欢蓝婶子,我们会把蓝婶子和那些结了婚的粗俗的娘儿们不由分说地区别开来。
  当天晚上,我们就把被子搬到了蓝婶子家。我们本可以和蓝婶子分开住的,但蓝婶子没让,她说她房里烧了炕火,冬天挤在一堆儿暖和。这样,烧炕的事我们都不用管了,我们当然立刻满口答应。
  我们,有我、大明子、兰英、胖琴,还有小美。这几个,除开小美,都是从小一起玩儿大的。跟别人也不是没玩儿过,好也好到过亲密无间,可到了,还是我们几个在一堆儿最开心,即便后来我和大明子上了中学,兰英和胖琴留在村里种地,我们还是要抽空儿你找我我找你的,十几年从没间断过。至于小美,是从这年的夏天才被我们留意的,那之前,在我们的印象里,她一直是个脏兮兮的流鼻涕的小妮子。那时候,村里这样的小妮子、大妮子是很有一些的,家里姊妹多,饭不够吃,衣不够穿,十几口子挤在一条炕上,早起睁开眼脸也不洗,头也不梳,趿拉了鞋就往外走,鞋子上永远露着拱出的脚指头。小美就是这么长大的。但谁也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小美的脸变得干净了,头发变得柔顺了,衣服没有飞扬的布条了,鞋子看不到露出的脚指头了。更大的变化,是小美说话的声音,有些粗哑,但决不高声大嗓,反是安静的、低沉的,有些好人家女孩子的意思了。她的脸一干净,原本的漂亮也露出来了,大眼睛、小嘴巴、挺正的鼻梁、一张紧绷绷的圆脸。村里人惊奇地将她看了又看,有人竟还问人家,你当真是破罐儿家的闺女?破罐儿是小美的爹,一个说话、干活儿都含含糊糊的男人,他的本事是在床上,他的脸上常带了血印子,据说那是小美娘反抗的见证。
  我们对小美的留意,其实是从小美对我们的留意开始的。
  夏天的一个傍晚,在地里忙活了一天的人们开始陆陆续续地往家走。
  晚霞映照着他们的脸、他们的腿、他们的身子,他们哪儿哪儿都是急匆匆的样子。
  人们总是这样,一说回家就慌得什么似的,特别是有丈夫、孩子的女人,早一步回家,会像得了队长的表扬一样高兴。她们活着似乎只有两个目的,下地讨队长的高兴,在家讨丈夫的高兴。若是哪个在这两方面做得突出,会不言而喻地成为女人们的榜样。
  我们的目的和榜样可不是这样的,是哪样我们也不清楚,只是要和她们不一样,仿佛不一样就比她们高了一等。
  这时,我们四个故意停下来,把路让给那些着急回家的人们。我们看到,那些人手里除了农具,还有一把猪草、几根柴火什么的。有时猪草或柴火从指缝里漏下来一两根,他们也不知道,依然脚步匆匆的。我们深信,他们的手已是粗糙得没什么感觉了,不然漏下来怎么会不知道呢。我们一向蔑视手里拎了猪草、柴火的人,不是因为手的粗糙,而是因为心的狭小,你想,一个把几根猪草、柴火都放在眼里的人,他的心能有多大呢。
  渐渐地,地里所有的人都走完了。西边的晚霞暗淡了许多,空气里有了潮湿的味道,绿色的田野变得凝重而安详,只偶尔,能听到几声昆虫的鸣叫。我们四个,就如同得了天下似的忽然爆发出了一阵大笑。
  然后我们在田埂上坐下来,愈发做出了不急于回家的姿态。我们知道人们回家有数不清的事情要做,做饭,喂猪,哄孩子,做针线……一件一件的,做也做不完。他们,是要做点什么,手脚不闲着就好;而我们,偏要不做什么,偏要手脚闲一闲。当然,据当地的风俗,没出阁的闺女是可以少做家务的,可我们不是因为没出阁,而是要和大多数人不一样,大多数人愈忙,我们就愈要闲一闲。
  我们手脚闲着,嘴巴可不闲着,说话儿,唱歌,讲故事,议论村里的男人女人……每天这时候,人们轰轰隆隆地往家走,我们就坐下来,表现着我们的与众不同。
  我们却不知道,这些天的这时候,留下来的并不只我们四个,还有一个,正躲在不远处的黄瓜地里呢。
  这一天,黄瓜地里的这一个,在我们正讲着一个男人的坏话的时候,忽然从黄瓜地里走了出来。
  我们一排溜儿地坐着,背对了黄瓜地,身后黄瓜架刷拉刷拉的声音让我们都不由得吃了一惊。
  回过头去,就见一个与我们年龄相仿的闺女,穿一身洗得发白的蓝衣蓝裤,一双白塑料底、黑春富呢面儿的松紧口鞋,圆脸儿,短发,稍显粗壮,但干干净净,甚至是神采奕奕。
  我们四个,嘴巴张大了,眼睛瞪圆了,天啊,这不是小美吗?可又怎么会是小美呢?
  在这之前,小美不过是一个灰不溜秋的暗淡的影子,她唯一明亮的地方,是一条经常挂在脸上的鼻涕。
  我们不得不承认,小美是漂亮的,比我们中第二漂亮的兰英毫不逊色。第一漂亮的是大明子,大明子的漂亮在整个村子也是没人能比的。但即便这样,我们心里仍是酸酸的,一个小美,说变就变了,那双松紧口鞋,还是白塑料底,还是春富呢面儿,比那种红塑料底、条绒面儿的要洋气多了。这小小的区别、小小的时尚,我们四个也才在不久前刚有所意识,可小美那里竟已是捷足先登了。还有那洗得发白的布衣布裤,也是我们的最爱,那颜色鲜亮、纯正,透出某种洗涤的风尚。这风尚,单靠搓衣板儿、捶衣棒是不成的,得舍得打肥皂,还要舍得用村民们不常用的洗衣粉,还要舍得用从井里一担一担挑来的清水。大明子那件人见人夸的发白的绿上衣,就是这么洗出来的。可我和兰英还有胖琴,都还没条件去效仿,因为大明子有一个挣工资的父亲,有一个肯为她挑水的哥哥,我们都没有。可是,小美也没有,小美在家里是老大,只有一个挣工分的父亲,她家的油盐酱醋有时都要借呢。
  除了酸,我们还有一些羞愧,因为我们正在议论的男人,恰恰是小美的父亲。
  小美就这么鲜鲜亮亮地从我们身后走到了我们身前,然后变戏法儿似的,将两手从背后伸到眼前。我们看到,她的手上有几根嫩绿得叫人流口水的黄瓜。
  我们吃惊又尴尬地看着她。
  黄瓜最后还是由小美送到了我们手上,恰好五根。
  黄瓜就好像小美的见面礼,我们咔嚓咔嚓地咬着黄瓜,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
  我们四个,从没偷吃过生产队的东西,因为吃容易,偷太难,万一被人发现,我们会羞得无处藏身的。而小美,头回来就替我们解决了又想吃又怕羞的问题。
  咔嚓咔嚓——这黄瓜可真好吃啊。
  胖琴吃得最快,她用手抹了把嘴,嘴角上仍挂着一点绿屑。我们看到小美伸出无名指将那绿屑轻轻地刮掉了,然后把自个儿正吃着的那根黄瓜拦腰一掰,递一半给胖琴。胖琴摇了摇头没去接,但她看小美的眼神儿显得友好多了。
  我们也友好着,问小美不回家在黄瓜地里做什么,问她的松紧口鞋打哪儿买的,问家里的饭用不用她做,等等。她都一一回答了。我们边问边又忍不住地疑惑着,对说了她爹的坏话的我们,她为什么一点不生气呢?
  小美回答说,她在黄瓜地里是为了听我们说话儿,她已经听了不止一回两回了,她的春富呢松紧口鞋就是听我们说洋气才跑到城里买的。还有这身衣服,她也是听了我们的说话儿才洗成这样的。她愿意听我们说话儿,她把听我们说话儿当成件享受的事。
  我们听着,心里真是舒服得很,还从没人这么夸过我们呢,虽说是一个不引人注意的小美,可是这小美和我们站在一起,不是也差不到哪里吗?
  不过,细心的兰英还是发现,小美的脚指头不整齐,鞋里不知哪根指头,小虫子似的在往长里、高里拱,拱得一整只鞋都有些走样;听兰英在耳边一嘀咕,我也发现,小美的手关节鼓鼓的,指甲里还有黑泥;大明子也发现,她的胸远比我们的要高,胸前衣服被高高地支起来,让我们都羞于去看她。
  不管怎样,小美的出现我们是兴奋的,我们的表现欲更强了,唱歌,讲笑话,讲看来听来的新鲜事。这期间,小美没讲什么,只情不自禁地随我们唱了几首歌。不过她的嗓音实在难听,粗哑不算,每一个音都是错的。让我们高兴的是,她有一刻忽然钻到黄瓜地又为我们偷摘了一回黄瓜。
  就这样,我们四个,从此变成了五个了,白天下地,晚上开会,你找我我找你,形影不离。不开会的时候,就都跑到大明子家,说啊笑啊,玩儿啊闹啊,闹够了,才各自恋恋不舍地回家。渐渐地,村里都有人叫我们五朵金花了。《五朵金花》的电影我们看过,非常喜欢,人们这么叫,我们都有些巴不得呢。但微妙的是,我们你找我我找你,谁也没去找过小美,小美永远是上赶子来找我们的。我们仿佛习惯了这样,倘若有一回小美没有出现,我们也会没事人似的,心安而又理得。
  这年的冬天,我们五个一起住到了蓝婶子家。小美是最后一个知道的,她不满地问我们,你们不想要我吗?我们都无辜又诚恳地说,没有啊。小美就飞快地回家搬铺盖去了。
  冬天的夜是漫长的,我们躺在蓝婶子家的大炕上,说过的话,几乎都够编成千本万本的书了。记得我们到底也没忘记问小美,说你爹的坏话,你干吗一点不生气?小美说,要生气也得生他的气,他自个儿不争气,还不兴别人说说吗?我们听了,都为小美的深明大义而感动,也为她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