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马利-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利则主张采用“单一冲击”战略,即在单一司令官的指挥下,集中第12和第21两个
集团军群的40个师,以压倒优势兵力向北发动大规模进攻,横扫日趋崩溃的德军,
从阿登高原的北面侧翼打过去,迅速占领鲁尔区,最终夺取柏林。
在诺曼底战役最后阶段战斗结束之前,蒙哥马利就已拟好了“单一冲击”计划,
并于8月17日飞赴布莱德雷的司令部,向他谈自己的计划。布莱德雷当即表示完全同
意。8月20日,艾森豪威尔在他的指挥所召齐参谋人员会议,商讨今后作战设想。蒙
哥马利派德·甘冈去出席这次会议。会上主要作出了两项决定:1.从9月1日起,指
挥系统有所变更,由艾森豪威尔亲自指挥各集团军群;2.第12集团军群应直捣梅斯
和萨尔,在那儿与龙骑兵会师。蒙哥马利不同意这些决定,就让德·甘冈带着他的
便条去说服艾森豪威尔。结果,蒙哥马利的意见被否定了。于是,蒙哥马利决定面
见艾森豪威尔,就邀他8月23日前来共进午餐。艾森豪威尔欣然同意。
蒙哥马利希望在和艾森豪威尔见面之前,再同布莱德雷谈一次,便于23日一早
飞往布莱德雷的司令部,但使蒙哥马利吃惊的是,布莱德雷已改变主意,而全力支
持他的集团军群向东往梅斯和萨尔方向挺进。于是,蒙哥马利马上返回自己的作战
指挥所,以便及时与艾森豪威尔会晤。
在艾森豪威尔的参谋长参加会谈之前,蒙哥马利与艾森豪威尔单独谈了1小时。
蒙哥马利说:“应该决定主攻方向并在主攻地区保持强大的兵力,以便迅速获得决
定性战果……必须把汽油和弹药集中在经过选择的突破线后面,若在全线平均分布,
战事无法定局……若采用全线挺进、全面出击的‘宽大正面’战略,那么,挺进就
不会有力,最后非停止不可,德军就有喘息的机会,战争将拖到整个冬季,甚至到
1945年。”然后,他向艾森豪威尔谈了他提出的、布莱德雷原先已经同意了的计划,
并指着地图,详加标述,说明这样做,获胜的可能性很大。 同时,蒙哥马利还告诉艾森豪威尔,作为最高统帅,他不能把自己降为地面部
队总司令投入地面战斗。最高统帅应运筹帷幄,对涉及陆海空三军、行政管理、政
治问题等整个错综复杂的全局了如指掌。陆地战斗可由别人代替他指挥。他们在诺
曼底就是因为有了统一而不分散的地面作战指挥,才打了大胜仗。这一点十分重要。
但考虑到美国舆论,可以请布莱德雷负责地面战斗的统一指挥,他本人乐于当他的
副手。
但无论蒙哥马利怎么说,艾森豪威尔仍然顽固地坚持一种钳形攻势:一路沿蒙
哥马利所竭力推崇的北线冲击,另一路向东,向阿登高原以南冲击,最终目标是由
萨尔进入德国。蒙哥马利无法说服艾森豪威尔让美军停下来,以便为北面的40个师
的进攻保障物资供应。艾森豪威尔所能作出的最大让步也只不过是向蒙哥马利提供
一点有限的增援部队。此外,艾森豪威尔还拒绝了蒙哥马利要再设地面部队总司令
的主张。
蒙哥马利的争辩毫无结果,“宽大正面”战略势在必行。蒙哥马利虽不信服,
但照例服从了,因为他现在仅处于和布莱德雷同样的地位。
正当他陷于这一纠纷并感到失望的时候,他于8月31日晚收到了首相的一封信。
信上写道:“非常高兴地通知阁下,经我提议,英王陛下极为愉快地批准,自9月1
日起晋升阁下为陆军元帅。王室对阁下亲临法国指挥这场值得纪念的也许是决定性
的一战所建立的卓越功勋,深表嘉奖。”
这是蒙哥马利在战争期间第二次在战场上晋级提升。第二天早上,英国广播电
台在新闻节目中发布了这个消息。艾森豪威尔立即向蒙哥马利发去一份热情洋溢的
贺电。这多少使他心里好受了些。当蒙哥马利越是想到应该动手做些什么时,他就
越感到“宽大正面”战略不对头,因为它违反了集中兵力的原则,意味着更多的伤
亡和战争的拖延。但英国的经济和人力状况要求盟军在1944年就取得胜利,不能再
拖。因此,蒙哥马利决心说服艾森豪威尔接受他的“单一冲击”战略。由于蒙哥马
利和艾森豪威尔在“单一冲击”战略还是“宽大正面”战略这两个针锋相对的方针
上的争论,使他们之间的关系有好几个月一直不好。那么,蒙哥马利的“单一冲击”
战略究竟有什么可取之处呢?在德国人被赶出诺曼底之后的那些日子里,似乎可以
肯定,第三帝国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德军第7集团军的人员和装备的损失非常巨大,
要在节节胜利的盟军和德国边境之间筑起一道强大的屏障是难以想象的。盟军的40
个师一齐出动,可以说是一支无坚不摧的力量。毫无疑问,伦敦对蒙哥马利的战略
是完全赞同的。在伊斯梅左右工作的伊恩·雅各布爵士从公正的立场看问题,他认
为“当时所有在伦敦的美国人都觉得,正确的战略是在鲁尔的北面进行单一冲击,
进入德国北部平原,其他各线停止不动”。
尽管蒙哥马利的设想在军事上百分之百地可行,但在政治上却是绝对地不可行。
8月23日,艾森豪威尔在与蒙哥马利谈话时曾一语道破天机。他说:“美国公众对这
种做法绝对不会赞成,而舆论足以赢得战争。”不仅美国公众不赞成,也很难想象
罗斯福、马歇尔和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会同意这种似乎是背叛的行为。虽然艾森豪
威尔曾不止一次地提醒蒙哥马利注意,但他似乎从来没有意识到在高层战略中,政
治因素有时会与纯军事考虑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因遭到挫折而闷闷不乐的蒙哥马利决心进行一次作战以表明他也能像巴顿一样
迅速前进。结果,蒙哥马利的坦克部队在一周之内向东横扫了250英里。在地图上用
粗大的箭头表示的冲杀看起来的确很壮观,但明眼人一看便知,大部分进军都是机
械化奔驰,同美国人大踏步前进的情况一模一样。当警卫装甲师于9月3日突入布鲁
塞尔、第11装甲师于9月4日冲进安特卫普时,在那些对战争厌倦透顶的居民中引起
了狂喜。这两个师遇到一些局部抵抗,不过,这已丝毫称不上是一条战线了,德国
人已无力建立战线。一切显得轻松愉快,令人振奋。在这些大都市的街道上,酒液
飘流,人们热烈拥抱、亲吻解放者。
这是英军及其统帅欣喜若狂的时刻。然而,在一片狂喜之中却有两个人及时看
到了此时应该做些什么事。一个是艾森豪威尔的海军上将伯特伦·拉姆齐爵士。就
在第11装甲师突入安特卫普并完好无损地夺取了码头的那一天,拉姆齐向盟军最高
统帅部发了一份“加急”电报。这份电报的抄件马上分送第21集团军群、英国海军
部和英国海军总司令诺尔。拉姆齐的电报写道:“一、若要安特卫普和鹿特丹港很
快开放,必须阻止敌人:1.进行破坏;2.在斯海尔德河和鹿特丹至荷兰湾之间的
新航道中布雷并实施封锁。二、安特卫普和鹿特丹港极易被布上水雷,遭到封锁。
若敌人的行动得逞,开通上述两港所需的时间将无法估计。”另一个人就是希特勒。
希特勒及其参谋部立即觉察到,通往安特卫普的航道与占领这个城市本身同样重要,
因此他下令通过布雷、炮击和派兵,使斯海尔德河不能通行。在这一点上,蒙哥马
利和艾森豪威尔的反应都非常迟钝。
如果蒙哥马利要使自己北面的集团军群得到所需要的供应,那他就应该立即看
到,要是没有安特卫普,就根本不可能将重型武器运到欧洲。从这一点和其他重要
方面看,蒙哥马利本应像拉姆齐和希特勒那样认识到斯海尔德河的极端重要性,认
识到不能利用安特卫普就意味着胜利无望。然而,他却没有做到这一点。艾伦·布
鲁克觉察到了这一点,他在10月5日的日记中写道:“我觉得这一次蒙蒂的战略出了
毛病,他首先应把安特卫普稳拿在手,而不应首先向阿纳姆方向推进。”
实际上,蒙哥马利本人后来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在其《回忆录》中写到:
“我必须承认我铸成了一个大错,我低估了打开通往安特卫普的航道以自由利用该
港口的困难。我以为,在我们扑向鲁尔时,加拿大集团军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事实
证明我错了。”他确实错了,因为第11装甲师虽然于9月4日完好无损地夺取了安特
卫普城和港口,但直到11月28日,盟国的船只才靠上了安特卫普的码头。
9月9日,伦敦通知蒙哥马利说,前一天英国遭到V-2火箭的攻击、估计火箭是
从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附近发射的,问他何时能攻下这一地区。由于提出了这个问
题,进攻阿纳姆一带就显得十分必要、十分紧迫。9月10日上午,蒙哥马利召集登普
西和盟国第1空降军军长布朗宁开会,讨论挺进阿纳姆的作战计划。但他知道,要发
动这次战役,给养是个大问题。
9月10日下午,艾森豪威尔应邀飞到布鲁塞尔会见蒙哥马利。由于他的腿行走不
便,蒙哥马利便到他的座机上与他会谈。会谈中他俩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蒙哥马
利极力主张在北面搞单一冲击,他说,必须在布莱德雷的和他的计划之中选择一个,
予以“支持”;若要两者兼得,就不可能迅速取得决定性效果。艾森豪威尔则反复
说明,应首先逼近莱茵河,摆开阵势,正面横渡莱茵河,只有到了那时,才能集中
兵力于一个进攻方向。蒙哥马利的口气十分急切、激动,艾森豪威尔不得不以友好
而又合作的语气对他说:“镇静些,蒙蒂,你不能这样对我说话,我是你的上级。”
蒙哥马利回答说:“对不起,艾克。”最后,艾森豪威尔同意,第21集团军群应尽
早向北朝阿纳姆进军,他承认,这个方向的作战若能成功,将为今后的行动打开局
面。
9月11日,蒙哥马利给艾森豪威尔发去电报说,由于目前的给养状况,第2集团
军和空降军北向马斯河和莱茵河的大规模作战行动,最早不可能在9月23日甚至9月
26日之前进行。发出电报的第二天,比德尔·史密斯即奉命前来,说艾森豪威尔已
决定按蒙哥马利的建议行动,决定停止萨尔方向的挺进,3个美国师的车辆也全部集
中,用作担负第21集团军群的物资供应。第12集团军群的大量后勤支援将给予蒙哥
马利右翼方面的美国第1集团军,并同意蒙哥马利直接同该集团军指挥官霍奇斯打交
道。
得到这些允诺之后,蒙哥马利和登普西重新审订了计划,并把阿纳姆作战行动
(其代号为“市场花园”)发动的日期定在9月17日。
“市场花园”行动计划要求空降部队组成“地毯式”进攻,越过五大河流的障
碍(这些河流都穿过从埃因候温到阿纳姆的公路干线);霍罗克斯指挥的第30军沿
着这条“地毯”的轴线进攻,同阿纳姆地区的英第1空降师汇合,在该地以北的下莱
茵河对岸建立桥头阵地;然后,第2集团军在阿纳姆至须德海地区向东进击,以便向
鲁尔北翼发起进攻;在第30军沿着空降师的“地毯式”进攻轴线北上时,其他两个
军,即东边的第8军和西边的第12军,应扩大前进轴线的两侧。
1944年9月17日,“市场花园”行动按时进行。盟军经过短时间的航空火力准备
和10分钟的炮火急袭后即发起冲击,突破敌人防御前沿,至当天晚上向纵深推进了
10公里。
空降部队于中午降落。第101和第82空降师的部队只遇到敌人微弱的抵抗。日终
前,第101空降师在埃因候温以北地域设防固守,第82空降师在警卫装甲师的协助下,
占领格拉维附近的大桥并为夺取奈梅根附近的一个渡口而进行战斗。英军第1空降师
在阿纳姆地域遇到德军的顽强抵抗,未能占领下莱茵河上的渡口。
9月18日,从正面进攻的部队向北推进,绕过埃因候温,和第101空降师会合。
9月20日日终前,他们进至奈梅根地域。在两翼进攻的第8和第12军进展缓慢。英军
第1空降师同敌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因得不到从正面进攻的部队的支援而陷入困境。
9月24日晚,蒙哥马利收到第1空降师从阿纳姆发来的电报:
“特向你告急,若9月25日清晨尚不能靠拢我们,我们就无法支持下去。全体官
兵已精疲力尽。缺粮缺水,又缺武器弹药,高级军官伤亡惨重。……即使敌人发动
轻微攻势,也将一触即溃。如果真出现此种局面,则唯有命令所有部队从桥头阵地
突围,以免束手待俘。目前,任何敌前行动,已均不可能实现。我们已竭尽努力,
并将继续奋战,尽力坚持下去。”
由于第30军无法靠拢他们,蒙哥马利便命令该师残部于9月25日晚撤至阿纳姆的
下莱茵河,进入英军防地。该师2000多名官兵向南突围成功,于9月26日与自己的军
队汇合。大约2000名无法行动的伤员随同医生、护理员留在那边,后被德军俘虏。
全师营长除一名生还外,均告牺牲。全师总共伤亡3716人。
9月底,英军第2集团军在下莱茵河南岸阿纳姆以西转入防御。至此,“市场花
园”进攻作战遂告结束。10天内,英军向纵深推进了80公里,并将突破口的正面扩
大到25—40公里。但是,战役的目的并未达到。
阿纳姆战役没有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艾森豪威尔负有一定责任,因
他曾答应保证后勤供应,然而并未实现;他也曾答应以美国第1集团军掩护蒙哥马利
的右翼,结果也未兑现。这样,蒙哥马利不得不动用他极其宝贵的运输力量来运送
第8军去填补这个空隙。其次,盟军,特别是艾森豪威尔本人,把空降突击从9月初
推至9月中旬,这实际上是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这一推迟使德国人有时间拼凑起第
1伞兵集团军,在斯图登特的指挥下,封闭了北面的德军第15集团军和南面力图挡住
巴顿的杂七杂八的几个德军师之间的战线。再次,情报出现错误:盟军没有发现,
德国最勇猛顽强的将军之一莫德尔此时正好在该作战地区,而在俄国和诺曼底半岛
经历过考验的党卫军第2装甲军已就地恢复元气。更糟糕的是,在阿纳姆战斗发生前
几小时,斯图登特从击落的一名美国军官身上缴获了一份地图,从而掌握了盟军的
作战计划。最后,空降部队在阿纳姆的降落点离大桥太远。第1空降师师长厄克特原
来是一位步兵旅长,根本不懂如何实施空降突击。他向皇家空军请教,结果他被告
诉说,由于阿纳姆大桥周围有德军高射炮群,所以不能在那里空降。于是,他把空
降地点选择在离第1空降师必须降落的大桥好多英里远的地方。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一是空中支援计划的错误,使投入战斗的空降部队
得不到战斗机的支援。本来战斗机应该为他们提供保护伞,但由于一个令人遗憾的
误会而未做到。空中支援计划中有这样一句话:“凡是空投、空降的地方,战斗机
都得与之保持距离。”这句话带来了灾难性后果。二是通讯完全失灵。在关键的开
头几天里,无论是同空降作战司令部一起错误地飞到荷兰去的布朗宁,还是第2集团
军和白厅,都没有收到莱茵河对岸部队的任何消息,一点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三是第30军的冲击线是一条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