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5682-做人的一分钟故事阐释一辈子的做人道理 >

第11章

5682-做人的一分钟故事阐释一辈子的做人道理-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一点铁罐的影子也没有——它,不知道什么年代,已经完全氧化,早就无踪无影了。    
    


《做人的一分钟故事》 第二部分追寻自己的理想

    谁该先死    
    一只狐狸独自下山,偷偷摸摸地来到山脚下的村子里,看见村民正把一块块的腌肉拿出来晾晒,而且没留人看守,它就悄悄地偷了一块肉藏到离房子不远的一棵大树底下,然后又返回去再偷一块。停在树枝上的一只乌鸦亲眼看到狐狸所做的一切,就飞了下来,把那块肉叼到树上去吃。狐狸回来时,找不着刚才放在树底下的那块肉,估计准是有谁拿去吃了。正在这时,乌鸦在树上吃肉落下些碎肉渣,被狐狸发现了,它抬头一看,见乌鸦站在树枝上嚼肉,十分恼火,便破口大骂:    
    “不要脸的乌鸦,自己生来没本事去逮动物吃,却跑来偷别人的肉。你如果有能耐去找食,何必当小偷?你是个十足的下流坯子,一个害人精,你最好去死掉,别这样不知羞耻地活着!”    
    乌鸦听了,反过来对狐狸说:“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就应该先去死。”    
    “为什么?”狐狸勃然大怒,高声问。    
    乌鸦哈哈大笑起来,回答说:“因为是你先偷别人的肉。”    
    攀比的乌鸦    
    老鹰叼走了一只绵羊,一只乌鸦见到了立刻仿效它的样子。尽管乌鸦身单力薄,嘴却特别馋。它盘旋在羊群上空,盯上了羊群中最肥美的那只羊。它贪婪地注视着这只羊,自言自语地说道:“你的身体如此的丰腴,我只好选你做我的晚餐了。”说罢,乌鸦呼啦啦带着风直扑向这咩咩叫着的肥羊。    
    可结果是:乌鸦不仅没把肥羊带到天空,它的爪子反而被羊鬈曲的长毛紧紧地缠住了,这只倒霉的乌鸦脱身无术,只好等牧人赶过来逮住它并把它投进笼子,成了孩子们的玩物。    
    人人都要有一颗诚实的心,它将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对于任何人,欣赏是自信成长的动力。不要吝惜你的赞美的词汇言,对你来说不重要的一句话、一件事,有可能会改变另一个人的一生。    
    人无论走到何处都是一样的,应当忍受,不该一味固执,跟社会作无谓的斗争。只要心安理得,我行我素就行了。要使人真正成为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    
    ——车尔尼雪夫斯基    
    小不忍则乱大谋。当忍则忍。喜欢逞一时之强,图一时之快,不考虑后果,甚至忘记自己是谁,吃亏的往往是自己。    
    一个人要先能够“忍受”,忍受失望、忍受怜悯、忍受瞧不起、忍受瞧得起、忍受爱、忍受迷失,然后才能自由自在的追寻自己的理想。    
    有些事情,在不清楚它到底有多难时,我们往往能够做得更好!    
    由此看来,真正的困难不是困难本身,而是我们面对困难的畏惧。    
    “不要害怕冒险或者做决定,任何时候如果有任何人或事想要把你击倒,你就顽强撑住!”只要对自己有信心,有“放手一搏”的决心,就不妨采取行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方式,不同的行为方式造就不同的个性,而不同的个性最终铸造不同的人生。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仅凭“树大自然直”的妄想是不可能的。你必须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才能最后完成对自己完美个性的塑造。    
    或者:有这样一则谚语:“上帝给每人一只杯子,你从里面饮入生活。”一样的人,一样的童年,一样的成长。可不同的做事原则带给我们不同的人生。你想要怎样的一种生活?决定权不在上帝的杯子而在你手中。


《做人的一分钟故事》 第三部分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松苏内吉    
    礼貌是一个人的名片,是人类共处的纽带,不管你位居高官还是寻常百姓,这都足以表明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请你用心培养这一习惯。    
    一时冲动说出的话、做出的事,往往会让我们后悔良久,人与人之间常常会因为一些无法释怀的坚持,造成永远的伤害。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为别人开一个诀窍,有时候也能让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学会释怀,不在痛苦和得失之间徘徊,前方的天空还是一片蔚蓝。    
    快乐的人生不是去享受别人给你的快乐,而是在忍受痛苦中找到自己的快乐。    
    人生是快乐与痛苦的交响曲。有些父母只是一味给予孩子快乐,自己去承担痛苦,其结果是孩子并没有感到快乐,因为他不知道痛苦是什么。    
    适当给予孩子一些小痛苦吧,那样会让他们真正懂得快乐人生的含义。    
    没有主见的人生是可悲的人生。    
    一个没有主见的人,必定会被他人所摆布。你的生命被你所摆布,而你又被他人所摆布,结果,你的一生没有一刻是为自己而活。你因此成了一个小丑,所有的人都会轻视你。    
    不要管别人怎样说,即使你的想法暂时是错误的,别人也会因为你敢于坚持而尊重你。    
    跟着他人的脚步走,有时候确实可以起到明哲保身的作用,然而,你的人生永远不可能隶属于他人。如果只会跟着他人的指挥棒走,就会失去想像力、创造力和进取心,同时也会失去自我生存的能力。    
    做你自己,不要时时企求他人的指引,用你自己的眼睛看人生的风景,它会分外美丽。    
    凡事要量力而行,别人的方法不一定适合自己,经验需要有选择的借用,自大只会让自己遭受不必要的伤害和失败。


《做人的一分钟故事》 第三部分谁是你的佛

    第三辑爱人者人恒爱之    
    妈妈的账单    
    美国得克萨斯州有一条法律:凡年满14岁的孩子,必须身体力行为父母分担家务。    
    一个星期天的晚上,聪明的男孩汤姆给妈妈写下了一份账单:    
    汤姆帮妈妈到超级市场买食品,妈妈应付5美元;汤姆自己起床叠被,妈妈应付2美元;汤姆擦地板,妈妈应付3美元;汤姆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妈妈应付10美元。合计:20美元。    
    汤姆写完后,把纸条压在餐桌上,便上床睡觉去了。忙得满头大汗的妈妈看到这张纸条后,宽容地笑了笑,随手在上面添了几行字,放到汤姆的枕边。    
    醒来的汤姆,看到了这样的一张账单:    
    妈妈含辛茹苦地将汤姆怀了10个月,汤姆应付0美元;妈妈教汤姆走路、说话,汤姆应付0美元;妈妈每天为汤姆做好吃的食物,汤姆应付0美元;妈妈每个周末陪汤姆去儿童乐园,汤姆应付0美元;妈妈每天为汤姆祈祷,希望他成为天使般可爱的小男孩,汤姆应付0美元。合计:0美元。    
    这张纸条,至今仍被汤姆珍藏着。它告诉汤姆,真正的爱是没法计量的。    
    谁是你的佛    
    有个小伙子离别了母亲,来到深山,想要拜菩萨以修得正果。在路上他向一个老和尚问路:“请问大师,哪里有得道的菩萨?”    
    老和尚打量了一下小伙子,缓缓地说:“与其去找菩萨,还不如去找佛。”    
    小伙子顿时来了兴趣,忙问:“请问哪里有佛?”    
    老和尚说:“你现在就回家去,在路上有个人会披着衣服,反穿着鞋子来接你,那个人就是佛。”    
    小伙子拜谢了老和尚,开始启程回家,路上他不停地留意着老和尚说的那个人,可是他已经快到家了,那个人也没出现。小伙子又气又悔,以为是老和尚欺骗了他。等他回到家时,夜已经很深了。他灰心丧气地抬手敲门。他的母亲知道自己的儿子回来了,急忙抓起衣服披在身上,连灯也来不及点着就去开门,慌乱中连鞋子都穿反了。小伙子看到母亲狼狈的样子,不禁热泪盈眶,心里也立刻觉悟了。


《做人的一分钟故事》 第三部分我仍然爱着你

    我仍然爱着你    
    像今天的许多年轻人一样,曾经有一个小女孩厌倦了枯燥的家庭生活和父母无休止的管教。    
    她离开了家,决心要做世界名人。可不久,在经历多次挫折打击后,她日渐沉沦,最终走上街头,开始出卖肉体。    
    许多年过去了,她的父亲死了,母亲也老了,可她仍在泥沼中醉生梦死。    
    这期间,母女从没有任何联系。可当母亲听说女儿的下落后,就不辞辛苦地找遍全城的每个街区,每条街道。她每到一个收容所,都哀求道:“请让我把这幅画挂在这儿,行吗?”画上是一位面带微笑、满头白发的母亲,下面有一行手写的字:“我仍然爱着你……快回家!”    
    有一天,这个女孩子懒洋洋地晃进一家收容所,那儿,等着她的是一份免费午餐。她排着队,心不在焉,双眼漫无目的地从告示栏里随意扫过。就在那一瞬,她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那会是我的母亲吗?”    
    她挤进人群,上前观看。不错!那就是她的母亲,她站在那里,泣不成声。这会是真的吗?    
    这时,天已黑了,但她不顾一切地向家奔去。当她赶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了。    
    站在门口,任性的女儿迟疑了一下,该不该进去?终于她敲响了门,奇怪!门自己开了,怎么没锁?不好!一定是有贼闯了进来。记挂着母亲的安危,她三步并作两步冲进卧室,却发现母亲正安然地睡觉。    
    她把母亲摇醒,喊道:“是我!是我!女儿回来了!”    
    母亲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擦干眼泪,果真是女儿。娘儿俩紧紧地抱在一起,女儿问:“门怎么没有锁?我还以为有贼闯了进来。”    
    母亲轻轻地说:“自打你离家后,这扇门就再也没有上过锁。”    
    那纵身一跃    
    非洲撒哈拉沙漠无人区里,一只骆驼带着几只小骆驼,一边走一边低下头来,不时闻着干燥的沙子,它们已经几天几夜没有喝一滴水了,显然,它们已经渴坏了。    
    小骆驼们紧紧地靠着骆驼妈妈,而骆驼妈妈总是为孩子们挡着阳光,让它们走在阴影里。    
    几只小骆驼无精打采地走着。在太阳的炙烤下,它们的眼睛血红血红的,看起来快要支撑不住了。    
    终于,它们找到了一眼泉水。小骆驼兴奋地打着响鼻。    
    可是,泉水太浅了,站在高处的小骆驼无论怎么努力也喝不到水。    
    这时,惊人的一幕发生了:骆驼妈妈围着她的孩子们转了几圈,突然纵身跃入了深泉……水终于涨高了,小骆驼们喝上了甘甜的泉水,而骆驼妈妈却再也爬不上来了。


《做人的一分钟故事》 第三部分爱的加速度

    爱的加速度    
    一个少妇从外面往家赶,马上要到家时,她习惯地看一下四楼自家的阳台,可爱的儿子也正在阳台上期待着妈妈回来。    
    当看到妈妈时,儿子开始招手,这时少妇也向孩子招手。突然,少妇意识到这样可能会有危险,但已经晚了,儿子由于要迎妈妈,身体前倾,失去平衡,从阳台上折了下来。    
    这时房间里的人惊呆了,纷纷跑到阳台上呼叫。再看妈妈,当发现儿子掉下来,就不顾一切向阳台下冲过去,想去接住自己儿子,也许是感动了上帝,儿子被妈妈接住了,并且安然无恙。有人觉得很奇怪:一个少妇怎么跑会得那样快,并能接住自己的儿子?因为按当时少妇跑的速度,应该已打破了百米世界记录。    
    后来人们找百米世界冠军来做一个试验:同样的距离,从阳台上掉下同样重量的物体,看能否接得住。结果是无论如何也接不住。再让这位少妇试,结果也是再也没有最初的那种速度。最后人们总结为:爱的力量是伟大的。    
    我只看到了一个儿子    
    有三个妇人去井边打水,附近有一个老人坐在石头上休息。    
    一个妇人说:“我的儿子很机灵,力气又大,谁也比不上他。”另一个妇人说:“可我的儿子会唱歌,唱得像夜莺一样悦耳,谁也没有他这样好听的歌喉。”    
    第三个妇人默不作声,另外两个人奇怪地问:“你为什么不谈谈自己的儿子呢?”    
    她回答说:“我的儿子什么特长也没有,没什么好说的啊!”    
    谈话间,她们的水桶装满了,三个人提着水桶往回走,老人也在这时起身,跟她们一起走了。水桶很重,她们走走停停,手臂抻得越来越痛,背也越来越酸。    
    突然迎面跑来三个男孩,一个孩子边跑边翻着跟斗,他母亲露出欣赏的神色。另一个孩子像夜莺一般唱着歌,大家都凝神倾听。第三个孩子跑到母亲跟前,从她手里接过两只沉重的水桶,提着走了。    
    第一个妇女说:“怎么样,我的儿子够机灵吧?”    
    另一个妇女说:“我的儿子歌唱得的确很好吧?”    
    第三个妇女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走在她们后面的那个老人却说:“呵,他们在哪儿?我只看到了一个儿子!”    
    家是什么    
    家是什么?1983年,发生在卢旺达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也许能给家做一个比较贴切的注解。    
    卢旺达内战期间,有一个叫热拉尔的人,37岁,他的一家有40口人,父亲、兄弟、姐妹、妻儿几乎全部离散丧生。    
    最后,绝望的热拉尔打听到5岁的小女儿还活着,辗转数地,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自己的亲生骨肉后,他悲喜交集,将女儿紧紧搂在怀里,第一句话就是:    
    “我又有家了。”


《做人的一分钟故事》 第三部分你要爱他

    拙于言辞    
    丹麦历史上有一对很有名的科学家兄弟,哥哥尼尔·波耳,物理学家,外向,善言;弟弟哈洛·波耳,数学家,内向,拙于言辞。    
    一天,哥哥尼尔建议他俩来个互相揭短,他觉得这很好玩。    
    弟弟哈洛说:“噢,那我可做不到!”    
    哥哥说:“难道你不想让我快乐吗?”    
    弟弟只好说:“你先说!”    
    哥哥开始批评弟弟:“你总是口齿不清,不会说爱的话,没有人知道你的细心、你的关怀……好了,现在你可以损我了!”    
    弟弟还是笑着平静地说:    
    “我做不到!”    
    哥哥急了,便说:“你讲话不算数!”    
    弟弟这才“嗯嗯”地开了口:“哥,哥,你的衣领上有一根线头。”边说边帮他拿掉。    
    这便是弟弟拙于言辞的力量,他的言行朴素而深情。    
    你要爱他    
    一个非洲裔美籍家庭,他们的父亲去世了,家人们从父亲的人寿保险中获得了1万美元。    
    母亲认为这笔遗产是个大好机会,可以让全家搬离哈林贫民区,住进乡间一栋有园子可种花的房子。    
    聪明的女儿则想利用这笔钱去实现念医学院的梦想。    
    然而大儿子提出一个难以拒绝的要求。他希望获得这笔钱,好让他和“朋友”一起开创事业。他告诉家人,这笔钱可以使他功成名就,并让家人生活好转。他答应只要取得这笔钱,他将补偿家人多年来忍受的贫困。    
    母亲虽感到不妥,还是把钱交给了儿子。她承认他从未有过这样的机会,他配获得这笔钱的使用权。    
    然而,他的“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