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82-做人的一分钟故事阐释一辈子的做人道理-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亲虽感到不妥,还是把钱交给了儿子。她承认他从未有过这样的机会,他配获得这笔钱的使用权。
然而,他的“朋友”很快带着钱逃之夭夭。失望的儿子只好带着坏消息,告诉家人未来的理想已被偷窃,美好生活的梦想也成为过去。
妹妹用各种难听的话讥讽他,用每一个想得出来的字眼来责骂他。她对兄长生出无限的鄙视。
当她骂得差不多时,母亲插嘴说:“我曾教你要爱他”。
女儿说:“爱他?他已没有可爱之处。”
母亲回答:“总有可爱之处。你若不学会这一点,就什么也学不会。你为他掉过眼泪吗?我不是说为了一家人失去了那笔钱,而是为他,为他所经历的一切及他的遭遇。孩子,你想什么时候最应该去爱人:当他们把事情做好,让人感到舒畅的时候?若是那样,你还没有学会,因为那还不是时候。不,应当在他们最消沉,不再信任自己,受尽环境折磨的时候。孩子,衡量别人时,要用中肯的态度,要明白他走过了多少高山低谷,才成为这样的人。”
《做人的一分钟故事》 第三部分短了四寸的裤子
短了四寸的裤子
晓森明天就要参加毕业典礼了,他高兴地上街买了条裤子,可惜裤子长了两寸。
吃晚饭的时候,趁奶奶、妈妈和嫂子都在场,晓森把裤子长两寸的问题说了一下,饭桌上大家都没有反应。饭后大家都去忙自己的事情,这件事情就没有再被提起。
妈妈睡得比较晚,临睡前想起儿子明天要穿的裤子还长两寸,于是就悄悄地一个人把裤子剪好叠好放回原处。
半夜里,狂风大作,窗户“哐”的一声关上,把嫂子惊醒,猛然想起小叔子裤子长两寸,自己辈分最小,怎么得也是自己去做了。于是披衣起床,将裤子处理好才又安然入睡。
老奶奶觉轻,每天一大早醒来给小孙子做早饭上学,水未开的时候也想起孙子的裤子长两寸,马上快刀斩乱麻,剪好放了回去。
最后,晓森只好穿着短四寸的裤子去参加毕业典礼了。
半克拉钻石的小耳环
当年苏珊娜10岁,母亲34岁。苏珊娜想的是海边有幢房子,母亲想的是钻石耳环。苏珊娜憧憬家里仆人如云,手托银盘,以巧克力、奶油糖、冰激凌侍候他们。母亲并不知道怎样放胆做大梦。她想的是一副每只大约有半克拉钻石的小耳环。
母亲的梦先实现了。第二年她生日,父亲就买了耳环给她。父亲是警察局督察,身材魁梧,人很聪明。苏珊娜记得他不喜欢别的男人对母亲多望一眼。
只有盛装外出时,母亲才戴上那副耳环。家境不宽裕的时候,她说只要有耳环,不必添新装。不大景气的那几年,情况很坏。他们虽然还不至于挨饿,可是市政府发给父亲的薪水,其中一部分是债券。耳环没有了,苏珊娜好久都不知道。耳环原来被母亲当了。
苏珊娜长大以后,母亲给苏珊娜看一张当票,说总要赎回来的。她担心忘记去付利息。有一年,她果然忘掉,耳环就此没有了。
母亲倒没有抱怨。就戴着那些一夹就行的耳环,是便宜货。苏珊娜也就忘记母亲的梦想了。他们兄妹3人都结了婚,生了孩子。岁月催人,日历一张张撕掉,好像落在草坪上的枯叶一样。
这时苏珊娜想起母亲的梦想,不觉整整过了42年。母亲已经76岁了,瘦瘦小小的,无复当年丰采。她说手杖是她最好的伴侣,走到哪儿都少不了。有时孙子重孙的名字也会弄错。
苏珊娜把二老接到海滨去,苏珊娜的房子在沙丘上,不很大,是幢小房子,就在防波堤后面。没有仆役,咖啡罐里倒有奶油糖,母亲说:“地方不错。”
苏珊娜送母亲一只小丝绒盒子。她手颤抖抖地接了,笑自己紧张。
“约翰,”她喊爸爸,“来帮个忙,我手笨。”
爸爸打开盒子,告诉她耳环很漂亮。“真漂亮。”他说。
母亲吻苏珊娜,摩挲她的头发。她本来就喜欢哭。她把耳环戴好,说:“你们看看,我样子怎么样?”
他们说,真漂亮。但母亲自己看不见。她已经瞎了。
《做人的一分钟故事》 第三部分千万不要这样结尾
千万不要这样结尾
护士海特把一张纸和一支笔放在米尔斯病床边的桌子上。
“谢谢您。”他说。
米尔斯先生有一个女儿。海特从医院的病人情况问讯处得到了她的住址及电话号码。
“珍妮·米尔斯小姐吗?我是苏·海特,医院的护士。我打电话是要谈你父亲的事儿。他患心脏病今晚住院了,而且……”
“哦,不!”她在电话中尖叫了一声。“他不会死的,对吧?”这与其说是询问,还不如说是恳求。
“他现在的情况还好。”海特说,并竭力使自己的声音听上去令人信服。
“你不能让他死,求求你,求求你!”她哀求道。
“他现在得到的是最好的护理。”海特试着安慰她。
“可你不知道,”她解释道,“爸爸和我曾吵过一架,吵得非常厉害,差不多已有一年了。我……我从那时起就没见过他。我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恨你’。”
她的声音变哑了,海特听到她突然哭了起来。海特静静地听着。一个父亲,一个女儿,就这样互相失去了对方。这时海特不由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珍妮竭力控制自己的眼泪。
“我就来了,现在就来!30分钟之内。”她说着挂断了电话。
海特努力想些别的事情,但海特不能。712号房间,海特觉得她必须回到712号房间去!海特几乎是奔跑着穿过了大厅。
米尔斯先生一动也不动地躺着,似乎睡着了。海特号了号他的脉,没有。
哦,上帝!海特祈祷着,他的女儿就要来了,可别这样结尾啊!
门突然被撞开了,医生和护士冲进了屋子。一个医生开始对他做人工呼吸。海特看着心脏监视器,没有一点反应,没有跳动一下。他们试了又试,可还是毫无反应。
一个护士关掉了监视器。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走了。海特站在他的床旁,像被打晕了似的。海特怎么向他的女儿交代呢?
当海特离开他房间的时候,海特看见了她。一个刚离开712室的医生正站在那儿扶着她,对她说着什么。然后他走开了,让珍妮靠在墙上。海特看到的是一张怎样痛苦的脸,一双怎样受创伤的眼睛啊!
“珍妮,对不起。”海特说。
“你知道,我从来没有恨过他,我爱他。”他说,“如果我能早来一会儿看他……”
海特双手抱着她的肩,他们慢慢地沿着走廊走到712号房间去。她一下子推开了门,走到床前,把她的脸埋在床单里。
海特想不看这一幕悲惨的永别。突然海特看到床边桌上的一张纸,便拿起了它。
“我亲爱的珍妮,我原谅你,我恳求你也原谅我。我知道你爱我。我也爱你。爸爸。”
海特的手在颤抖着,忙把那纸条塞给珍妮,她读了一遍,再读一遍。她把那纸条紧紧地抱在胸前。
海特踮着脚走出房门,奔到电话机前。海特要打电话给父亲,对他说:
“爸爸,我爱你。”
俩兄弟
在以色列的所罗门王时代,有俩兄弟住在锡安山,都靠种田为生。
在一个月色朦胧的晚上,哥哥拿了几捆麦子放在弟弟的粮仓,他对自己说:“弟弟有7个孩子,有那么多张嘴要喂养,我应该送一些收成给他。”然后他就回家了。
不久,弟弟也从家里走了出来,手中拿了几捆他的收成,并把它们放在哥哥的粮仓,对自己说:“哥哥只有自己一个人,没有人帮他收割,所以我应该分一些给他。”
当太阳升起时,俩兄弟都很惊讶地发现自己的麦子仍和之前一样多!
隔天晚上,他们仍然善意地带给对方一些小麦,但仍然发现相同的情况。
但是在第三天晚上,当他们又带着彼此的礼物到对方的粮仓时,在路上相遇了。两个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并为对方的体贴流下了快乐的眼泪。
所罗门王听到他们的兄弟之爱时,就在这对兄弟的土地上建造了以色列神庙。
《做人的一分钟故事》 第三部分爱是一切
平分生命
男孩迪克与他的妹妹琼相依为命。父母早逝,琼是迪克唯一的亲人。所以迪克爱琼胜过爱自己。
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了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迪克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
作为妹妹唯一的亲人,迪克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生问迪克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迪克开始犹豫,10岁的他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抽血时,迪克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邻床上的妹妹微笑。
手术完毕后,迪克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少时间?”
医生正想笑迪克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迪克的勇敢震撼了:在迪克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迪克所作出的决定是付出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握紧了迪克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迪克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
迪克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纯真的诺言。同别人平分生命,即使亲如父子,恩爱如夫妻,又有几人能如此快乐、如此坦城、如此心甘情愿地说出并做到呢?
小时侯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一个被人看不起的学生。他常常提出一些怪问题。如指南针为什么总是指向南方?什么是时间?什么是空间?别人都以为他是个傻子。当爱因斯坦毕业时,他的父亲找到校长,不好意思地问道:“我的孩子,他将来从事什么职业会有点出息呢?”校长竟然回答道:“您的孩子,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是一样没有出息。”
有一次,母亲波琳带他到郊外游玩,别的亲友家的孩子,一个个欢蹦乱跳,有的爬山,有的游泳,唯独爱因斯坦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河边,凝视着湖面。这时,亲友们悄悄地走到爱因斯坦母亲身旁,不安地问道:“小爱因斯坦为什么总是一个人对着湖面发呆?是不是神经有毛病啊?还不趁早带他去医院检查检查?”爱因斯坦的母亲十分自信地对他们讲:“我的小爱因斯坦没有任何毛病,你们不了解,他那不是发呆,而是在沉思,在想问题,他将来一定是位了不起的大学教授。”
爱是一切
清晨,一位夫人打开房门,看到三位银须飘飘的老者坐在她家门前的台阶上。虽然夫人与他们素不相识,但还是礼貌地上前打招呼:“您们一定饿坏了,进屋去吃点东西吧。”
“你家男主人在吗?”老人们问。
“在呀。”夫人答道。
“那你先去征求一下他的意见吧。”老人们回答。
夫人回屋里将此事告诉了丈夫。丈夫说:“快去告诉他们,请他们进来吧!”于是她又出去邀请他们。
“可是,我们不一同进去。”老人们说。夫人感到疑惑。
一个老人指着一个同伴说:“他名叫财富,”又指着另一个同伴说,“他叫成功,我是爱。”他接着说,“我们只进去一个人,你去和丈夫商量一下,看你们愿意让哪一位进去。”
夫人把老人们的话告诉了丈夫,丈夫十分惊喜,说:“既然如此,我们就邀请财富老人吧,快去请他进来!”妻子不同意,说:“亲爱的,为什么不邀请成功呢?”这时他们的女儿插话了:“我想,邀请爱进来不是更好吗?一家人拥有爱是最好的。”
“那就听女儿的话吧!”丈夫对妻子说。夫人出去告诉三位老人:“我们商量过了,请叫‘爱’的老人跟我来吧!”
爱朝屋里走去,可是另外两位老人也跟在后面。夫人不解地问财富和成功:“刚才我邀请您们一起进来,您们说不能一同进屋。现在我邀请的是爱,您们怎么又愿意来了呢?”老人们一同回答说:“难道你们不知道吗?哪里有爱,哪里就有财富和成功!”
《做人的一分钟故事》 第三部分锁定一生
姐姐的兰花
姐妹二人在一起生活,姐姐非常喜欢兰花,工作之余,常常花费许多时间去观赏。她种了很多美丽的兰花,尤其是放在花架上的几盆,更是兰花中的极品。
一年暑假,姐姐要外出旅游一段时间,临行前她告诉妹妹,要好好的帮她照顾那几盆珍贵的兰花。
在她出门的这段时间,妹妹一直细心地帮她照顾着兰花。但是,有一天在妹妹给兰花浇水时,却不小心将花架碰倒了。所有的花盆都跌碎了,兰花散了满地。
妹妹非常难过,打算等姐姐回来后,向她道歉;同时妹妹又禁不住去想,等姐姐回来后发现失去了心爱的兰花,会不会大发雷霆。
几天后,姐姐回来了。她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后,不但没有责怪妹妹,反而安慰她说:“我种兰花,一是用来观赏消遣,美化环境;二是用来陶冶情操。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爱情与沙子
一个即将出嫁的女孩,在走出家门时,向她的母亲问了一个问题:“妈妈,婚后我该怎样把握爱情呢?”
母亲听了女儿的问话,温情地笑了笑,然后慢慢地蹲下身子,从地上捧起一捧沙子送到女儿面前。
女孩发现那捧沙子在母亲的手里,圆圆的,没有一点流失,没有一点散落。
“来,接着。”母亲说。
女儿伸出手接住沙子,母亲说:“把它抓紧。”
女儿用力将双手握紧,沙子立刻从她的指缝间泄落下来。当她再把手张开时,原来那捧沙子已所剩无几,原来圆圆的形状也早已被捏得扁扁的,毫无美感可言。女孩望着手中的沙子,才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
锁定一生
女孩和一位外国的小伙子深深相爱,而且马上就要嫁给他了,他们相约到杭州千岛湖旅游。在岛上,女孩买了一把铜质的锁,让工匠在上面刻上她和小伙子的名字。小伙子在一旁微笑着看着他的爱人。
字很快刻好了,女孩把锁挂在扶杆上。小伙子不解其意,问女孩为什么不把锁带走,而是挂在这里。
女孩说:“这叫同心锁,这意味着我们从此以后再也不能分开了,就像被锁锁住那样。”小伙子听了大惑不解。回到城里,他一直闷闷不乐。
终于,小伙子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两个人要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