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5682-做人的一分钟故事阐释一辈子的做人道理 >

第4章

5682-做人的一分钟故事阐释一辈子的做人道理-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女养的金丝雀,他们一家正痛恨我呢!”    
    鹦鹉又说:“那么,你去投靠杰佛逊大夫吧,他是这村里唯一的医生,非常有爱心,一定不忍心看你被抓的。”狐狸尴尬地说:“哪个杰佛逊大夫呀?上次我到他家里,把他存的肉片给吃得一干二净,还把他院子里种的郁金香给踩烂了……我没脸再去找他。”    
    鹦鹉无奈地问:“难道这个村里就没有你可以投靠的人了吗?”狐狸回答:“没有,我平时可没少害他们啊!”    
    鹦鹉摇摇头,说:“唉,那么我也救不了你了。”最后,这只平日里耀武扬威的狐狸,被猎犬给抓住了。    
    自恋的河马    
    很久以前,河马是所有丛林动物中最美丽的一种。它的毛皮柔软又光滑,眼睫毛纤长细致。它的耳朵长长的,而它的尾巴呢?大家从未见过如此细致的尾巴,毛发如此的浓密,它最爱把尾巴举得高高的,在空中摇晃。    
    在那个时候,河马常常整天坐在河边,摇摆着美丽的尾巴,注视着自己在水中的倒影。    
    “我真的好漂亮啊!”它感叹着,并不时地转动身子,欣赏自己的倒影。“多么光滑的毛皮!多么出色的耳朵!多么美妙的尾巴!我是丛林中最美丽的动物!”    
    然而,有一天在丛林深处发生了一场可怕的大火。炽热的火焰四处扩展,所有的动物都往河边逃命,而河马还在那里顾影自怜。    
    它快乐地注视着水中的影子,却没有注意到身后的火焰愈来愈近了。    
    “我希望大家都注意到我这美丽、细致的睫毛。”它向着水面弯身说道。    
    就在这个时候,火星跳上了它在空中骄傲地摆动的尾巴。    
    “救命啊!”它大声喊叫,来回地跳着,希望扑灭身上的火焰。但是效果不佳。    
    “救命啊!”它尖叫,“救救我!我光滑、柔软的毛皮就要着火了!”    
    果然火苗扑上了河马的身子。它立刻跳进水中,沉到河底,并尽可能的屏住呼吸。当它终于浮出水面时,大火已经把丛林烧个精光。    
    河马疲惫地离开水塘,坐在地上。    
    “这真是太可怕了!”它呻吟着,“我全身的骨头都在酸痛,光滑的毛皮外套也全都是泥泞,我看起来一定很糟。”    
    它弯身看看水面上的自己。但是,水中那个看着它的,光秃秃、满身皱折的动物是谁?它屏息注视。    
    原来,它浓密的毛皮外套全烧光了!它美丽、细致的眼睫毛也烧焦了,露出了两个凸凸的眼珠子;长长的耳朵也萎缩成两个丑陋的小丘。最糟糕的是,它细致、浓密的尾巴不见了!    
    可怜的河马觉得无颜见人,立刻跳回河里躲起来,不让其他的动物看到它。直到今天,它都还留在水中,只在水面露出眼睛和鼻子,而且只有在晚上,没有人会看到它的时候才会出来。    
    最大的收获    
    富兰克林是美国的政治家、科学家、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他在合众国创建时,曾留下了许多功绩,故有“美国人之父”之称。    
    有一次,富兰克林到一位前辈家拜访,当他准备从小门进入时,因为小门低了些,他的头被狠狠地撞了一下,出来迎接的前辈告诉富兰克林:“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拜访我的最大收获。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时记得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不要忘了!”    
    从此,富兰克林牢牢记着这句话,并把“谦虚”列入一生的生活方针之中。


《做人的一分钟故事》 第一部分一对犄角的代价

    一对犄角的代价    
    老鼠和黄鼠狼作战,老鼠经常打败仗,于是它们就开会讨论,最后一致认为打败仗的原因是没有将军来领导。    
    于是老鼠从集合的鼠群中推选一只为将军,那只被选中的老鼠,为了要和其他的老鼠有所区别,就做了一对犄角装在头上。    
    战争开始了,老鼠又吃了败仗,不过老鼠士兵们都很轻易地逃回了洞里,没有任何生命危险,但唯有老鼠将军被吃掉了,因为它头上的那对犄角卡在了洞口。    
    丛林之王    
    一头狮子早上醒来,自我感觉好极了,力量和骄傲充满了他的身心。他开始在丛林里游荡。    
    狮子首先遇到一只兔子。他向兔子大吼:“谁是丛林之王?”兔子战战兢兢地说:“是你,狮子老爷!”    
    狮子又遇到一只猴子。他向猴子大吼:“谁是丛林之王?”猴子用颤抖的声音说:“是你,狮子老爷!”    
    然后狮子遇到了一头大象。狮子向大象狂吼:“谁是丛林之王?”    
    大象没有回答,用长鼻卷起狮子,在大树的树干上敲打了十几次,又把狮子摔在地上,几乎把它踏成一张狮毛地毯,然后扬长而去。    
    灰头土脸的狮子跳起来,对着大象的背影大吼:“虽然你不知道答案,可也用不着恼羞成怒!”    
    一层水银的区别    
    一位傲气十足的大款,去看望一位年老的哲学家。    
    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说:“向外看,你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许多人。”大款说。    
    哲学家又将他带到一面镜子面前,问道:“现在你看到了什么?”    
    “只看见我自己。”大款回答。    
    哲学家说:“玻璃窗和玻璃镜的区别只在于那一层薄薄的水银,就这点点可怜的水银,就叫有的人只看见他自己,而看不到别人。”    
    怀疑自己的原因    
    一个学生问他的老师:“老师,你掌握的知识比我多许多倍,可是为什么你对自己的解答总是有点怀疑呢?”    
    老师听完学生的疑问,并未作声,而是随手捡了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个大圆圈,又画了个小圆圈,然后说:“大圆圈的面积代表我掌握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代表你掌握的知识,这两个圆圈以外的地方就是你和我无知的部分。因为大圆圈比小圆圈大,因而接触的无知的部分也比小圆圈多,这就是我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    
    我就是贝罗尼    
    法国名画家贝罗尼,有一次到瑞士去度假,但是每天仍然背着画架到各地去写生。    
    有一天,他在日内瓦湖边正用心画画,旁边来了三位英国女游客,看了他的画,便在一旁指手画脚地批评起来,一个说这儿不好,一个说那儿不对,贝罗尼都一一修改过来,最后了还跟她们说了声“谢谢”!    
    第二天,贝罗尼有事到另一个地方去,在车站看到昨天那三位妇女,正交头接耳不知在讨论些什么。过一会儿,那三个英国妇女看到了他,便朝他走过来,问:“先生,我们听说大画家贝罗尼正在这儿度假,所以特地来拜访他,请问你知不知道他现在在什么地方?”    
    贝罗尼朝她们微微一弯腰,回答说:“不敢当,我就是贝罗尼。”    
    传世珍品与碎片    
    桌上放着一只存钱罐和一张白纸。一天,存钱罐挺了挺装满硬币的肚子,装出一副很有钱的腔调说:“哎呀,白纸先生,你一无所有,难道不感到空虚吗?瞧瞧我,肚子里有了钱那才是实在呢!”白纸说:“虽然我没有钱,但我并不感到空虚,因为我相信我的未来是会很充实的。”存钱罐听了,露出一丝不屑的笑。    
    一会儿,主人回来了,他很高兴,提起笔在白纸上写下了两行精美的字,然后裱成条幅挂在书房里。来往的客人见了这幅书法作品,无不啧啧称赞。后来这幅书法作品成了传世珍品,成了国家博物馆的永久收藏品。而那只存钱罐却早就被书法家的孙子为了取硬币而给砸碎了,变成了一堆废品永远躺在了垃圾堆。


《做人的一分钟故事》 第一部分“万有引力定律”发现之后

    老鼠过河    
    一只骆驼离开主人,在偏僻的小道上独自漫步。长长的缰绳拖在地下,它却漫不经心地只管自己蹭跶着。这时,正好来了一只老鼠。它咬住缰绳的一头,牵着这只大骆驼就走,老鼠得意地想:“嘿,瞧我的力气多大啊!我能拉走一头大骆驼呢!”    
    一会儿,它们来到河边。大河拦住了去路,老鼠只好停了下来。    
    这时,骆驼开口了:“喂!请你继续往前走啊!”    
    “不行啊!”老鼠回答说,“水太深了。”    
    “那好吧,”骆驼说道,“让我来试试看。”    
    骆驼到了河中心便站住了,它回头叫道:“你瞧,水不过齐膝盖深呢。好啦,尽管放心下来吧!”“是的。”老鼠答道。“不过,正如你所看到的,你的膝盖和我的膝盖之间可有一点小小的差别啊。劳驾,请你渡我过河去吧!”    
    “好,你总算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了。”骆驼说,“你很傲慢,要是你能保证今后谦虚一点,那我才肯渡你过河。”    
    老鼠不好意思地笑着答应了。这就样,它俩一起平平安安地到了对岸。    
    “万有引力定律”发现之后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费尽心血,算出“万有引力定律”,却没有急于发表,而是继续孜孜不倦地深思了数年,又研究了数年,埋头于数字计算之中,从未对任何人讲过一句。后来,牛顿的朋友,大天文学家哈雷(彗星的发现者),在证明一个关于行星轨道的规律遇到困难时,专程登门请教牛顿。牛顿把自己关于计算“万有引力”的书稿交给哈雷看。哈雷看后才知道他所要请教的问题,正是牛顿早已解决、早已算好的问题,心里钦佩不已。    
    在1684年11月某一天,哈雷又到牛顿的寓所拜访。当谈到有关天文学的学术问题时,牛顿拿出论证“万有引力”的论文,请哈雷提意见。哈雷看后,对这巨著感到非常惊讶。他欣喜地对牛顿说:“这真是伟大的论证,伟大的著作!”他再三奉劝牛顿尽快发表这部伟大著作,以造福于人类。可是牛顿没有听信朋友的好意劝告去轻易地发表自己的著作,而是经过长时间的一丝不苟的反复验证和计算,确认正确无误后,才于1687年7月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于世。    
    牛顿是个十分谦虚的人,曾经有人问他:“你获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牛顿回答说:“假如我有一点微小成就的话,没有其他秘诀,唯有勤奋而已。”他又说;“假如我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自律    
    在美国一所大学的日文班里,突然出现了一个50多岁的老太太。开始大家并没感到奇怪。在这个国度里,人人都可以挑自己开心的事做。可过了不长时间,年轻人们发现这个老太太并非是退休之后为填补空虚才来这里的。每天清晨她总是最早来到教室,温习功课,认真地跟着老师阅读。老师提问时她也会出一脑袋汗。她的笔记记得工工整整。不久年轻人们就纷纷借她的笔记来做参考。每次考试前老太太更是紧张兮兮地复习、补缺。    
    有一天,老教授对年轻人们说:“做父母的一定要自律才能教育好孩子,你们可以问问这位令人尊敬的女士,她一定有一群有教养的孩子。”    
    一打听,果然,这位老太太叫朱木兰,她的女儿是美国第一位华裔女部长——赵小兰。    
    错杀爱妻    
    有雌雄两只鸽子,住在一个巢里,秋天果子熟的时候,它们把拾来的果子装满了一巢。过了一段时间,果子逐渐干瘪,只剩了半巢,雄鸽以为是雌鸽偷吃的,就责备雌鸽说:“我们弄来这些果子是很辛苦的,你干嘛独自吃了?你看,现在只剩下一半了!”    
    雌鸽回答说:“我一向不独自食果。果子是自己减少的。”雄鸽不信,十分生气,说道:“如果不是你独自吃了,怎么会减少?”雄鸽恼羞成怒,便用嘴啄死了雌鸽。    
    没隔几天,天下大雨,果子吸收了潮气,又恢复了原样,装满了一巢。雄鸽看到,后悔起来:“她确实没有吃果子,我错把她杀了!”于是伤心地叫唤雌鸽:“你到哪里去了?”    
    雄鸽永远失去了自己的爱妻。


《做人的一分钟故事》 第一部分不相信陌生人的后果

    不相信陌生人的后果    
    有个住在山顶的青年,每次傍晚放工后都要走一段崎岖小路,才能抵达家门。    
    有一天放工后,已到半夜。当他在那段小路走着时,突然狂风大作,乌云密布,大地一片漆黑,四处的灯又突然熄灭。此时,他心情非常紧张,便加快步伐赶路,突然,脚下一滑,他掉进了一个大洞……    
    “救命啊!”在千钧一发之时,他抓住了一根树枝而没有被摔下。    
    那青年往下看,看不到洞底。四周又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他双手一直抓住树枝不放,担心会掉下“无底洞”。    
    他无数次地高喊“救命”,希望能碰到路人,把他救上来。    
    突然,他听到上面传来一个声音:“年轻人,你是不是在喊救命?”    
    “是啊,求您老救救我!”    
    “年轻人,你要我救你,你一定要相信我!”那人说道。    
    “我相信您!”    
    “绝对相信?”    
    “绝对相信!”    
    “那好,放开你的双手吧!”    
    那青年人抓紧树枝,大咒那想害他的人!“你想害我,鬼才相信你呢!”他抓紧树枝拼命坚持,在他终于坚持不下去时,掉了下去。他心想,这下完了!还没等他叫出口,脚便落在坚实的地上。    
    天亮时,他看到落脚的地方距离那树枝几乎触手可及。他懊悔极了,“我早相信那人,不早就转危为安了?”    
    永恒的承诺    
    新泽西的一名矿工在下井刨煤时,一镐刨在哑炮上。哑炮响了,矿工当场被炸死。因为矿工是临时工,所以矿上只发放了一笔抚恤金,不再过问他妻子和儿子以后的生活。    
    悲痛的妻子在丧夫之痛后又面临着来自生活上的压力,由于她无一技之长,只好收拾行装准备回到家乡那个闭塞的小镇去。这时矿工的队长找到了她,告诉她说矿工们都不爱吃矿工餐厅做的早饭,建议她在矿工开个面包店,卖些面包,说不定可以维持生计。    
    矿工妻子想了一想,便答应了。    
    于是她找人帮忙,面包店就开张了。开张第一天就一下来了8个人。时间推移,买面包的人越来越多。最多时可达二三十人,但最少时却从未少过8个人,而且风霜雨雪从不间断。    
    时间一长,矿工的妻子都发现自己丈夫养成了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下井之前必须吃一个面包。妻子们百思不得其解。    
    直至有一天,矿工的队长在刨煤时被哑炮炸成重伤。弥留之际,他对妻子说:“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接替我每天去买一个面包。这是我们队8个兄弟的约定,自己的兄弟死了,他的老婆孩子怎么生活?咱们不帮谁帮。”    
    从此以后每天的早晨,在众多买面包的人群中,又多了一位女人的身影。来去匆匆的人流不断,而时光变幻之间唯一不变的是不多不少的8个人。    
    时光飞逝,当年矿工的儿子已长大成人,而他饱经苦难的母亲两鬓花白,却依然用真诚的微笑面对着每一个前来买面包的人。那是发自内心的真诚与善良。    
    更重要的是,前来光临面包店的人,尽管年轻的代替了年老的,女人代替了男人,但从未少过8个人。穿透十几年岁月沧桑,依然闪亮的是8颗金灿灿的爱心。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