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中国历代名女 奇女卷 >

第7章

中国历代名女 奇女卷-第7章

小说: 中国历代名女 奇女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匪首杜曾原本也是官宦子弟,为奸人构陷而全家遭难,杜曾含冤莫白,
竟至挺而走险,初意是为父报仇雪恨,后来却因召募的匪徒成份复杂,渐成
骑虎难下之势,骚扰州县,奸淫掳掠,所过之处,庐舍为虚,朝廷连番围剿,
于是流窜宛城,想取得这个富庶的地区,作为根据地,休养整备,再图大举。

荀崧自付城中兵力薄弱,守御尚且不足,更不可能轻言出击,然而长
此困守,待至矢尽粮绝又当如何呢?想来想去,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派遣
一个智勇双全的人突围出城,驰往临近的襄阳求救。因为襄阳太守石览,是
荀内崧的旧部,这时他驻守襄阳,兵强粮足,雄视一方,只要能发兵前来,
必可解救宛城之围。荀崧把自己的计划向文武官员宣示以后,大家虽然十分
赞同,但却没有一人愿意担任突围求救的任务。

荀崧感叹不已,正在一筹莫展的时侯,蓦然间荀灌娘由屏风后转出,
朗声说道:“女儿愿往襄阳投书请援!”荀崧大惊,加以拒绝:“满庭文武都
不敢担此重任,你一个小小女孩子,如何能够突出重围,又如何能够抵挡贼
兵的追杀!”不料荀灌娘却答道:“女儿虽然幼小,但却习得一身武艺,乘敌
不备,出其不意,必可突围而出。与具坐以待毙,何不冒险一行。倘能如愿,
不仅可以保全城池,买际上也拯救了黎民百性的生命财产,如果不幸为贼兵
所阻,顶多也不过是一死而已,同是一死,何不死里求生,冒险一行呢!”

事实确实如此,荀崧考虑良久又作了一番研究与安排,终于同意了女
儿的请求,于是选派了壮士十余人,组织了一支闪电突击队,借着浓浓的夜
色作掩护,一涌而出,向襄阳城飞奔而去,马快情急,穿垒而过,贼兵措手
不及,眼睁睁地看着一队人马消失在黑暗的远方。

一路奔波,第三天的午后抵达襄阳,襄阳太守石览看到老上司的求救
信,又听到荀灌娘的慷慨陈词,对一个十三岁的女孩子甘冒矢石,突出千军
万马包围的精神和胆识,不禁大为感动。当即发兵,而且还修书一封垦夜飞
驰荆州太守周仿,请他协同出兵解救宛城之围。

大军赶到,如火如茶的战斗展开,荀灌娘挥舞银枪左冲右突,大获全
胜。

荀崧还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荀薤,小儿子叫荀羡。戏剧中为了加强
效果,以便形成强烈的对比,不惜把荀薤、荀羡表演成天生的低能儿,插科
打浑,增加笑料,殊为不妥。

一个人的一生,有一足传者即可俯仰无愧,何况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女
子,竟能力排众议,突出重围,以其勇毅与纯诚,搬来大军救援,复以奋不


顾身的胆识与豪气,连番击杀贼将,获得辉煌的胜利,宛城千千万万的军民
赖以保全,整个国家也深受其利,荀灌娘能够名垂千古,实非偶然幸致。

荀灌娘好象一颗耀眼的慧星,又像是昙花一现般的作了一件轰轰烈烈
的壮举,正史上没有提及她尔后的一切,稗官野史中也找不到一点儿蛛丝马
迹,甚奇。

谢道韫临事不乱

晋代王、谢两族,世代替缨,朝廷倚之为柱石。既有所谓“王与马共
天下”的说法,又有所谓“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荡晋书”的说法。而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则又状写出人事沧桑,令人不胜感慨。

谢道温是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谢家风范,在她身上表露无遗,长大
后嫁给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门当户对,传为佳话。

“袒腹东床”就是王羲之的故事。太傅郗鉴在晋室东渡以后,派遣门人
到丞相王导府中为女儿都璿提亲,对王氏子弟来说,这是一个婚嬅高门的难
得机会,一个个神气端肃,扭捏作态,唯独王羲之毫不在乎依旧袒腹而卧在
东窗床上,不料郗鉴选中的就是这个“袒腹东床”的少年郎,从而为后人留
下“东床快婿”的佳话。

王羲之的夫人为他生下了七子一女,一个个都成了东晋社会的名流。
王羲之更以书法冠绝古今,称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传其衣钵,功力
虽然略逊其父也颇得真谛,后世合称“二王”。

谢道韫叔父就是“淝水之战”中东晋政权中,措国家如磐石的谢安。
晋室东渡之初,谢安与王羲之同寓居在风光明媚的会稽,游山眺水,饮酒赋
诗,放情丘壑,兴寄烟霞。

谢安在谢氏诸子弟中,似乎特别欣赏侄女谢道温的聪颖与才情。有一
天谢安问她:“毛诗何句最佳?”谢道温答道:“吉甫作诵,穆如清风。”吉
甫就是周朝的贤臣尹吉甫。

“吉甫作诵”是指的尹吉甫写的“丞民之诗”,这诗赞美周宣王的卿士仲
山甫,帮助周宣王成就中兴之治。诗,辞清句丽,传诵不衰。谢安也不无同
感,称赞谢道温颇有雅人深致。还有一次,在北风怒吼,雪花纷飞的寒冷冬
天,一家人围炉闲谈,谢安问大家:“大雪纷纷而下,象是什么样子?”谢
朗应声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温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为
之击掌赞叹,因此在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为她找到一个才堪匹配的好丈夫。

为侄女择婿,最理想的对象当然是王家的儿子。最初本来颇为属意王
羲之的长子王徽之的卓尔不群。但王徽之的一件事使谢安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一个雪夜,王徽之独自饮酒,突然渴望会一会老朋友戴逮,于是立即泛舟
刻溪,到半途意兴阑珊,又立即驾舟回府。有人问起,答道:“乘兴而来,
兴尽而去,何必见怪!”谢安认为他恐怕不是那种贯彻始终的人,因而选择
了他的弟弟王凝之。

王凝之禀性忠厚,文学造诣极深,草书隶书也写得很好,笃信道教,
行止端方。当时王羲之正担任会稽内史的职务,全家大小都住在这个远离战


火,风光秀美的地方。正所谓“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春暖花开的时侯,
名流雅集。在一次兰亭集会中,大家即景赋诗为文,王羲之留下著名的《兰
亭集序》,大大地感叹人生,发出“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哀叹,这篇
序文关健还在字美。据传唐太宗将它随葬,后来唐太宗墓被盗,就此失传。

谢道温嫁到王家以后,克尽妇道,温、良、恭、俭、让,样样做到,
王羲之全家都认为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媳妇。

魏晋时代,清谈之风大炽,一炷香,一盏清茶,一杯醇酒,便可以海
阔天空地谈论不休,大家闺秀有时也参加讨论,由于汉代以来儒家地位独尊,
当时男女授受不亲的礼防也渐受重视,所以大家闺秀参与清谈,常张设青绫
幕幢以自蔽,使对谈的男性客人,只闻其声而不见其娇面。

有一次丈夫的小弟弟王献之与友人谈论诗文,正处在下风,被经过的
谢道温听到了。

她躲在屏风后听了一会,然后叫婢女告诉王献之,她愿出来为小叔子
解围,王献之与客人异口同声表示愿意聆听的她的高论。

谢道温端坐在青绫幕樟之后,将王献之的前议加以肯定,然而引经据
典围绕主题进一步发挥,立意高远,头头是道,客人词穷而甘拜下风。临危
不乱,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但然处之,常能使艰难困苦的局面化险为夷,
这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刚毅气质,谢道韫是受到她叔父谢安极大的
影响,谢安的临危不惧是很有名的。肥水之战时,他端坐家中与人下棋,前
方捷报已到,也一直端坐把棋下完。晋穆帝永和三年,桓温镇守长江上游,
曾在蓝田大败秦兵,后又收复京师洛阳,可惜都因后继不足而功败垂成,留
下:“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沧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的浩叹。

桓温兵多将广,这年他率兵入朝,当时都城沸沸扬扬,相率猜疑,都
说桓温无故入朝,不是来废幼主,就是来诛王、谢巨族。当时谢安、王坦之
都在朝为官,奉朝命赴新亭迎接桓温,百官随行出都,个个惶惊不已。桓温
在新亭大陈兵卫,延见朝士,百官惟恐得罪,都只敢向桓温遥拜。谢安这时
是吏部尚书,从容走到桓温面前,谢安见到帐后罗列甲士,坐定后即对桓温
说:“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公何须帐后置甲士乎?”

桓温只好答道:“恐有猝变,不得不然。”于是挥退甲士,掬诚欢谈多
时,方才动身,同入建康。

谢道温深受叔父谢安的薰陶,在不久之后的会稽城破时,就表现出临
危不乱的豪雄气势,赢得一致称赞。

王凝之在谢安的保荐下,曾出任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一直作到主管
一郡军政大权的会稽内史。

一年,海盗起家的匪首孙恩率众攻打会稽,书呆子气十足而又相信道
教的王凝之居然不加设防,相信道祖必能庇佑一郡生灵,每天闭门默祷,第
二天对诸将佐说:“我已请得道祖允诺,派遣天兵天将相助,城池可保无虞,
贼兵一定会自取灭亡。”这样,由于毫无防备,贼兵长驱直入,王凝之及诸
子都被贼兵杀害,谢道韫举措镇定,命令婢仆执刀仗剑,组成一支小小的突
击队伍,乘乱突围出城,她横刀在手,乘肩舆而出,来到大街,贼兵如潮水
般涌来,终于成为贼兵的俘虏,谢道韫抱着小外孙被送到孙恩的面前,孙恩
看到这个刚刚三岁的小孩儿,以为是王氏子孙,即命令左右将他杀死。谢道
韫厉声说:“事在王门,何关他族?此小儿是外孙刘涛,如必欲加诛,宁先


杀我!”孙恩早听说谢道韫的才名,及见她义正辞严,毫不为眼前的态势而
有畏惧之意,不免大为心折,于是改容相待,不但不杀她的小外孙,而且命
属下为善加保护,送她安返故居。从此谢道韫寡居会稽。

会稽文风鼎盛,莘莘学子时常前来向谢道温请教。此时她已逾知命之
年,曾在堂上设一素色帘帏,端坐其中,款款而谈,虽然未曾设帐授徒,但
实质上从事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受益的学子不计其数,都以师道尊
称她。

孙恩之乱既平,新到太守刘柳素拜访谢道韫。事后刘柳素常对人说:“内
史夫人风致高远,词理无滞,诚挚感人,一席谈论,受惠无穷。”

能够与谢道韫相提并论的在当时只有同郡的张彤云,张彤云是张玄的
妹妹,论家世自然不及谢家,论才情却差堪比拟,张彤云嫁到顾家。朱、张、
顾、陆是江南的四大世家,张玄也常常自夸自己的妹妹比得上谢道韫。有一
个叫济尼的人,常常出入王、顾两家,存人间济尼,谢道韫与张彤云谁更好
一些,济尼说道:“王夫人神清散朗,故有林下之风;顾家妇清心玉映,自
有闺房之秀。”二人各有所长,大家都认为还算公允。

“缙无文章,唯《归去来兮辞》而已”。西晋因“八王之乱”而国力大伤,
东晋更因外频频而摇摇欲坠。两晋人物醉生梦死,过着有了今天没有明天的
颓废生活,使谢道韫的情致和事迹更力出色无比。在离乱交织的晋代,谢道
韫称得上是一个“人中之风”式的人物。

谯国夫人威振南疆

谯国夫人是岭南地区洗氏的女儿,南朝梁武帝时,成为高凉太守冯宝
的妻子。在南北朝时候,中原丧乱,兵祸连结,而岭甫地区始终未曾受到战
火的波及,首先也许是因为岭南尚属化外之地,而后却确实是有赖洗夫人的
筹谋划策,抚慰部众,德威广被,肆应得宜,于是当地老百姓都称她为“圣
母”,到隋朝时,隋文帝便册封她为“宋康郡夫人”,后又册封她为“谯国夫
人”,赐食汤沐邑一千五百户,死后更追封她为“诚敬夫人”。

岭南洗氏原是拥有十几万户的部族首领,跨据广东恩平、阳江一带山
区。洗夫人幼年时叫洗百合,自幼追随父兄逞勇斗狠,经历过几次部族之间
的械斗,颇有男儿气概,稍长更得异人传授武艺及韬略,不但能够挽弓执刀
与敌人拼斗,而且深诸行军布阵之法,因此。深得同族的器重和信赖,甚至
海南儋耳诸部落民族也望风归附。

先是北燕苗裔冯业率众浮海南来,定居新会,历任牧守,三传至冯融,
被梁武帝任命为罗州刺史,为了壮大自己的声势,也着实欣赏洗百合的才识,
于是降尊纤贵地为儿子冯宝向尚系蛮族的洗氏求亲,冯宝新任高凉太守,生
得一表人材,又是官宦世家,洗氏部族自然是欢天喜地答应了这门亲事,洗
百合于是成了太守夫人。

梁武帝太清二年八月,侯景在寿阳反叛,梁朝按照羊侃的计划应该是
在采石矾坚拒叛军渡江,另以一支精锐的部队袭取寿阳,使侯景进既不能,
退又失去了巢穴,乌合之众,自然瓦解。可惜朝廷不用他的计谋,却以与侯


景有勾结的临贺王萧正德为平北将军。

都督京师诸军事,他表面忙于备战,暗地里却以大船数十艘资敌,于
是侯景顺利渡江,把梁武帝围在小小的台城。”

这时广州都督萧勃征兵火速赴援,高州刺史李迁仕久蓄异志,伪称有
病,迟迟不肯应命,并派人急召高凉太守冯宝。洗氏夫人考虑,刺史托病而
拒都督之命,而却积极整屯兵马,显然有谋叛之意。因而对丈夫说:“今刺
史突然召你前往,必然是逼你同反,君若前往,不啻是羊入虎口,不妨稍加
等待,以观其变。”

没有几天,李迁仕果然反叛。派遣杜平虏率兵迳往湖石,以便与侯景
呼应。洗氏夫人自忖,杜平虏尽率精兵出城,留下李迁仕守着一座空城,自
然无所作为,于是与丈夫计议,卑辞厚礼,徒步担物,明为轮将,暗乃突袭,
一举攻下李迁仕的老巢。

这个计划具体由洗氏夫人执行,李迁仕远远地望见千余人众,背扛肩
挑而来,果然中计,以为是轮送军需品的队伍,丝毫不加防范,立即命人拔
栅开城。洗氏夫人率众涌入,迅即从箩筐背囊中拿出刀剑,像秋风扫落叶般
一下子占领高州城,进而与长城侯陈霸先在湖石会师,击溃杜平虏的叛军。

接下去是新任始兴大守、长城侯陈霸先与王僧辩合力击溃侯景。湘东
王萧绎在江陵即位,但不久被北朝中的西魏政权打得粉碎,陈霸先乘机代梁
而为陈武帝,这也是南朝政权更替一个特点,总是大将夺权。

数年之中长江流域烽火漫天,岭南地区多赖洗夫人扶辑,安然无事。
此时冯宝已殁,陈霸先笃念昔日并肩作战的友谊,遣使拜洗夫人九岁的儿子
冯仆为阳春郡太守。

不久,广州刺史欧阳纥起兵叛陈,天高皇帝远,陈霸先鞭长莫及,洗
夫人就近连络百越首长;合力攻打欧阳纥而数平叛乱,冯仆因母亲平叛有功
被陈霸先封为信都侯,加平越中郎将,转任石龙太守。洗夫人也被册封为“石
龙太夫人”,权职待遇一律照比刺史。

陈霸先即位之初,实力未允,对北朝采取和平邦交。三年后陈文帝嗣
位,兵力日强,接连攻下长沙、江郢、巴蜀等地,南朝江山逐渐恢复旧观,
再传到宣帝,又乘北齐内乱遣兵收江北各地,可惜到他儿子陈波宝手中,也
就是陈后主,终日炕缅酒色,怠于政事,于是被隋文帝杨坚所灭。

南北朝时对峙的局面虽然由隋文帝统一,但岭南地区尚未归附,为了
维持地方安宁,共推石龙大夫人洗氏出来领导,仍用陈朝封赠的仪仗及兵卫
甲盾,每每前呼后拥巡视各州,真个是威镇南疆,简直就是个小王国的女皇
帝了。此时她已经是六十开外的人,儿子冯仆已死,孙儿冯魂与冯暄随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