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中国历代名女 奇女卷 >

第8章

中国历代名女 奇女卷-第8章

小说: 中国历代名女 奇女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帝了。此时她已经是六十开外的人,儿子冯仆已死,孙儿冯魂与冯暄随侍左
右、大家都称她为“圣母”。

隋帝派遣韦洗前往岭南宣抚,并携带陈后主的亲笔书信,以及洗夫人
先前呈献给陈后主的“扶南犀杖”作为信物,洗夫人目睹犀杖,知道陈朝已
经灭亡,于是率众归附隋朝,长孙冯魂被破格提升为仪国三司,洗夫人被册
封为“宋康郡夫人”。

韦洗仍旧滞留岭南,岭南人王仲宣连络各部族首领围袭隋朝派来的钦
差大人,洗夫人既然接受了隋朝的册封,自然有救助朝廷特使的责任,于是
派孙儿冯暄率兵往援,结果进兵不利,被俘下狱。洗夫人再派幼孙冯盎驰援,
而且自己亲自披挂上阵以为后应,很快就消平叛乱。从此南疆一片安谧,朝
廷政令直达海隅,隋文帝对此大加赞赏,追赠洗夫人的先夫为广州总管,追


封他为谯国公,洗夫人被封为“谯国夫人”。谯国夫人虽然不是什么官位,
但却比照总管衙门,设置幕僚机构和属官,并颁予印信兵符,全权指挥岭南
六州兵马,且界予一项特殊权利,遇有紧急事故,可以不先奏报朝廷而便宜
行事。

这是一项特殊的前所未有的荣耀,以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夫人而言,总
管岭南六州军政大权,朝廷视之为南疆柱石及屏障,隋文帝赏赐有加,皇后
也刻意笼络,信使不绝于途,岭南各州风调雨顺,家给人足,形成有史以来
最为富庶及安定的局面。

隋文帝定都大兴,也就是长安,勤谨节俭,减轻赋税,与民休养生息,
岭南地区遵照朝廷指示,成效尤为可观,隋文帝曾降敕书慰勉谯国夫人:“朕
抚育众生,情均父母,欲使率土清净,兆庶安乐。夫人情在奉国,深识正理,
直训导子孙,敦崇礼教,遵奉朝化,以副朕心。”殷殷之意,溢于言表。

隋朝开国以后,改广州为番州,除了倚重谯国夫人坐镇岭南地区以外,
更由朝廷派赵钠为番州总管,综辖地方政务,由于赵讷贪污不法,动辄苛虐
番民各部族,使得怨声四起,纷纷上书朝廷,指斥赵讷的种种不法情事,有
的甚至叛离朝廷而自立。隋文帝下诏谯国夫人就近惩治赵讷,并招抚诸部族。

谯国夫人此时已经年届古稀,犹自抖擞精神乘骑骏马,盛张锦伞,亲
捧皇帝诏书逮捕赵讷,然后审问、正法,并一一列举罪状及受贿财物,派遣
专使奏报朝廷,又风尘仆仆地巡行各州各郡宣达圣旨,所以岭南各地复归平
静。

谯国夫人以边睡番族,明大体、识大义、安抚百姓、绥靖地方,岭南
地安定繁荣达半个世纪;她虽然历事三朝,实因环境使然,她始终忠于她的
部族,忠于她的职守,对一个女人而言,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隋文帝仁寿二年,独孤皇后崩逝,隋文帝好象突然从层层束缚中挣脱
出来,于是开始放荡,国事日益荒废。就在此时,威镇南疆的谯国夫人也油
尽灯熄,享年七十五岁,朝廷追赠她为“诚敬夫人”。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客观情势使谯国夫人脱颖而出,而谯国夫
人也在动荡的社会中作出许多男子汉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花木兰替父从军

花木兰的故事流传广远,一千多年以来有口皆碑,但对于她的姓氏、
里居、出生年代,仍然传说纷坛,莫衷一是。

关于她的姓氏,有人说是姓朱,有人说是复姓木兰,有人说是姓魏,
明代徐渭在《四声猿传奇》中说她是姓花,名木兰,父亲花弧是一个后备役
军官,大姐花木莲,幼弟花雄,母亲姓袁,一家五口,这是至今仍为大家所
接受的一种说法。

至于出生年代,姚莹在《康輶纪行》中说她是北魏孝文帝至宣武帝时
人;宋翔凤的《过庭禄》中则说她是隋恭帝时人,程大冒的《演繁露》中则
说她是唐初人,比较起来北魏时人的说法比较可靠。

说到籍贯里居,姚莹以为她是凉州人,河北省《完县志》说她是完县


人,《大清一统志》说她是颖州谯郡东魏村人,还有人说她是宋州人或黄州
人,河南省《商丘县志》则说她是丘花宋村人,似以《商丘县志》的说法比
较合理。

然而不管怎么说,正如《中国文学发展史》所言:“考证这些无稽之谈,
实在没有一顾的价值,我们只要知道花木兰是一个北方英勇女性的代表就够
了。”

确实,花木兰的事迹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的
绝唱,是这篇长篇叙事诗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诗是
这样写的: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
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
暮至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
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
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诗中称天子为“可汗”,征战地点都在北方。黄河姑且不说,黑山即杀
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
爱山。花木兰参加的战事,当发生在北魏与柔然之间。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西晋未年曾被封为代王,后为苻坚所灭。
符坚在淝水之战中失败,拓跋氏复国,改国号为“魏”,经过五、六十年的
征战,结束“五胡乱华”的十国时代,统一黄河流域。传到北魏孝文帝时已
八十六年,经过了五位皇帝,孝文帝崇尚中原汉族文化,迁都洛阳,实行汉
化政策,今天的“元”姓即多为北魏皇室后代。

当时承平日久,在孝文帝均田令政策下,社会经济发展,花木兰就生
活在这样一种社会中。

这时立国已一百五十八年的北方游牧大国蠕蠕,也就是柔然不断南侵,
北魏政权便多次“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甫北三千里。”与
柔然大战。

战争产生英雌,在世无男英雄的情况下,便会有女英雄,北魏与柔然
战争没有突出的男人,就有了突出的女英雄花木兰。

在《木兰诗》中开头就说明了当时的军情紧急:“可汗大点兵,”“军书
十二卷”,而花木兰家中除了年迈的父母,就是年幼的弟弟,衰老的父亲怎
能去远征杀敌,可是祖国的召唤又义不容辞,面对这双重的考验,木兰挺身
而出:“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好女儿,替父从军的意志,实为对


父亲的爱心与对祖国的忠心的凝聚,是巾帼英雄本色的表现。

花木兰就要出征了,她“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畴,南市买辔头,北
市买长鞭。”是多么的急促紧张,是多么的昂扬士气,她早晨告别爷娘,晚
上就宿在了黄河岸边,行军多急,军情多紧张,军令如山倒,作为一个少女
离开闺阁,投入战场,何异投入另一个世界。暮色苍茫中,一个女战士枕戈
待旦,这是何等荒凉而又悲壮的境界。“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
啾。”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见战事是十分的频繁,岁月是十分的漫

长,那么多的将军蝶血疆场,花木兰能活着回来是十分的不容易。那可是:
北风振漠,胡兵伺便;主将骄敌,期门受战;
野树旌旗;川回组练;法重心骇,威尊命贱;
利锨穿骨,惊沙入面,主客相博,山川震眩;
声析山河,势崩雷电。至若穷阴凝闭,凛冽海隅;
积雪没胫,坚冰在须。当此苦寒,天假强胡,
凭陵杀气,以相剪屠。径截辎重,横攻士卒;都尉新降,将
军覆没;尸填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
……鸟无声兮山寂寂,夜正长兮风渐浙,魂魄结兮天沉沉,
鬼神聚兮云幂幂,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
花木兰回来了,这很不容易。她重视生命的可贵,更加懂得家庭的温

暖。她拒绝了天子的赏赐,也不愿在朝为官,将荣华富贵轻轻地抛下,她愿
驰千里足,早日还故乡。

她回来了,年迈的父母搀扶着出来迎她,姐姐理妆相迎,弟弟磨刀霍
霍向猪羊,以实际行动迎接姊姊的回来。看到这一切,花木兰由衷地高兴,
十二年的沙场出生入死,多难。十二年的乔装而不露痕迹,多难,然而这一
切都过去,花木兰内心的精神力量,该是何等地伟大。

日子安定下来,过去的伙伴又来看她,她每次都总是以女儿装见他们,
对惊怕的过去的伙伴,花木兰在内心说:知道了么?过去与你一道血战沙场,
立下大功;回朝后不愿为尚书郎的我是个女孩子。

还我女儿本色,花木兰多么自豪。

何仙姑得道成仙

对中国传统文化稍有了解的人,就一定对“八仙”的说法不会陌生,
所谓“八仙”是指汉钟离、张果老、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韩湘子、蓝
采和、何仙姑八位仙人,他们都是凡人出身,苦修积善才修练成仙。八仙之
中有一位唯一的女性,就是何仙姑,她在八仙中好似万绿丛中仅有的一点红,
因而也就格外地引人注目。

何仙姑原名何琼,唐高宗开耀元年出生于零陵一户普通的庄户人家。
当地人说,在何琼出世的那天,一团鲜艳祥瑞的紫气笼罩在何家茅屋的上方,
一群仙鹤在紫气中上下飞舞,不一会儿,一只硕壮的梅花鹿驮着一个扎小辫、
身系红肚兜的女童飞奔闯入何家,就在这时何母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女


婴。

提起何琼的家乡零陵,可是一个山青水秀的风水宝地,据《史记》记
载:“舜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先圣舜帝就葬在零陵的九巍山。零陵城
正位于潇、湘二水汇合的地方,北望南岳衡山,南依巍巍五岭,是楚粤之门
户。零陵郡西有一座云母山,山上盛产五色云母石,云母石是古代服食求仙
的上药;一条清澈婉蜒的小溪由山上奔流而下,称为云母溪,何琼家就在秀
美的云母溪畔。

喝云母水长大的何琼,出落得美丽灵秀,她自小就喜欢一人在云母溪
边嬉戏漫游。

十四岁那年,她在云母溪畔遇见了一位白发苍苍的长胡子老翁,老翁
向她询问了一些当地山水的情况,何琼都伶俐地一一作答,老翁非常高兴,
从自己的背囊里取出一枚鲜灵灵的蟠桃送给何琼,何琼接过,谢了谢老翁,
然后三下五除二地把蟠桃吃下了肚,老翁看着她吃完,满脸笑容地点点头,
转身就不见了。回家后,何琼一连几天都不感饥饿,因而也就不想吃东西,
精神却比以往更旺盛,一个月之后,何琼又在云母溪边遇菱到了那位老翁,
这次老翁把她带到云母山上,教她如何采集云母以及怎样服食云母。何琼按
照他的话,每天到云母山上采食云母,渐渐感觉到自己身轻如燕,往来山顶,
行走如飞。

此外,她还能辨识和采摘山中的各种仙草灵药,为附近的百姓治疗各
种疾病,且能预测人事,因此周围的人都称她是“何仙姑。”

何琼得道成仙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最后竟传到京城皇
官武则天耳中。

当时武则天是唐高宗的皇后,却把持着朝庭实权。武则天自小受母亲
的影响信仰佛教,及至作了皇后,她又极力在宫内和全国上下推崇佛教,想
以此压倒李唐王朝所尊奉的道教势头,并利用某些佛经作为她篡位称帝的理
论根据。佛教“法相宗”宣扬“二空”,就是说要把自我与万物都看成是空
泛虚无的,这样才能达到宇宙万物与我合而为一的高渺境界;通俗他说,就
是用心感悟,作到物我两忘,那么就能白昼飞升、腾云驾雾、长生不老了。
武则天对这一点十分信服,当她听说零陵地方出了一个何仙姑,能够不食人
间烟火,自由往来于山岳之巅,感到十分有兴趣,特地派人前往探视,并赐
予何仙姑一袭朝霞服。何仙姑接受了朝霞服,兴致勃勃地穿戴起来,周围的
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瞻,只见何仙姑身上霞光万道,煜煜夺目,好象
神仙下凡;乡亲们见状大惊,不由自主地齐齐跪倒在地,朝何仙姑顶礼膜拜。
何仙姑心中颇感自得,然而她母亲却大感恐慌,心想:“这样的女儿,谁家
还敢娶她呀!”

果然不出何母所料,何仙姑十八岁时,她母亲急急地请媒人为她择婿,
虽然何仙姑出落得鲜花一样漂亮,但因本事太大,竟没有谁家敢娶。何母忧
心忡忡,何仙姑自己却若无其事,整天里出于山野乡村,忙着给人采药治病,
过得十分充实。

一天,何仙姑进入云母山密林深处采药,遇到两位神奇的人,他们中
有一个瘸腿的老汉,手拄铁拐,身背硕大的酒葫芦,衣着褴楼,形似乞丐;
另一个着一身整洁的蓝布衫,手持药锄,肩背药筐,神态甚是俊逸。这两人
在何仙姑前面不远的地方,一搭一唱,口中念念有词,不一会儿,竟腾空而
去,倏忽不见踪影,这两人乃是八仙中的铁拐李和蓝采和。何仙姑留意着他


们的样子,念叨着偷学的口诀,想居然也能够象他们一样,凌风驾云,飞越
山谷。从此后,她常常一人悄悄来到深山中修练,身法愈来愈熟练,也越来
越能飞得远。她利用这种功夫时常飞到遥远的大山中,朝去暮回,带回一些
奇异的山果给家人品尝,家人吃了觉得香甜可口、精神倍增,但终究不知是
何种果实。

见她每日早出晚归,何母心生疑虑,盘问她到何处去干何事了,何仙
姑拗不过母亲,就说每日往名山仙境与仙佛谈论佛道去了。渐渐地,何仙姑
通晓佛道的消息又传开了,武则天听说后,派使者前往零陵,备妥銮舆,召
请何仙姑前往东都洛阳论佛道。众官员与何仙姑一同跋山涉水来到洛阳城
外,在等船渡洛水时,众人突然不见了何仙姑的踪影,使臣大起恐慌,连忙
命人四处寻找,却没找到一点蛛丝马迹。众人吓得坐在洛河边发呆,薄暮时
分,何仙姑翩然凌空而降,不急不忙地告诉使者:“我已前往禁宫见过了天
后,你们可以回朝复命了。”

使臣将信将疑地回到洛阳宫中,一打听,果然何仙姑当天来拜见过武
后,并和她在宫中作了半日长谈,使臣们为之惊讶不已。

据说何仙姑在宫中与武后大谈长生不老之术,她劝说武后,要长寿首
先要做到寡欲,摒绝声色,看破名利;其次则要多行善事,须扼制酷刑,严
禁诬枉,施行仁政,修德积福。同时她还论及治国安邦之道,务必要亲贤臣
远小人,万万不可以以异姓人为皇嗣。

她所言及的内容,竟是对武后十分有针对性的。

武后是个聪明人,何仙姑一番入情入理的话,她听在心里后,也渐渐
地付诸行动,不久,来俊臣等一班酷吏受法一遭诛;接着重用贤臣狄仁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