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善妻 >

第28章

善妻-第28章

小说: 善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袁方南家的时候,袁方南正在院里晒书,小心仔细的。

慕清秋见了只想笑,夏天刚过,竹山村又不是湿热气候,书里哪有水汽?

不过见袁方南认真的样子,她也能理解,这便是喜好所致,袁方南自己进过学,又养了举人秀才儿子,他虽然安居乡下,可骨子里对学文的热爱却是无时不在的。

“理正爷爷。”慕清秋笑呵呵的打招呼,小丫头本来就长的好,笑起来甜甜的,叫人看着心情也跟着变好。

“秋儿和暘儿来啦!快过来。”袁方南心情不错,前阵子慕家的事让他好一阵闹心,后来慕清秋自己主张与慕家断绝关系,他作为理正给慕清秋做主分家。

亲孙女要跟亲爷爷分家,这种事说出去是慕清秋不孝。

但是把慕清秋和慕清暘的幼龄考虑在内,那没理的就变成慕长顺了。

试问,让尚不懂事的亲孙,找外人介入分家,宁愿独自面对生活也不愿依附亲爷爷亲叔伯,这其中得有多大的委屈。

这也是变相的告诉世人,亲爷爷亲叔伯比独自面对生活更让孩子恐惧。

这件事无论从哪方面考虑,都是慕长顺及慕家落了下成。

慕家被扣上无情、心狠、甚至恶毒的名头,被人骂的龟缩在家,大门都不敢开。

袁方南至今不明白慕长顺是怎么想的,不过能让慕长顺吃瘪,袁方南表示心情不错。

“吃过饭了没?”袁方南知道慕清秋卖东西换钱的事,听说生意还不错,有了生意,多少换点钱,就有口吃的。这让活了大半辈子的袁方南心中暗惊,他没有即刻发动村人帮衬,是想看看丫头能走到哪一步。

毕竟丫头虽小,想独立于世,迟早得自己立起来。

想法归想法,见到两孩子,也生怕孩子还饿着肚子。

问完了不等慕清秋回话,就冲自家媳妇喊:“老婆子,早上做的菜饼子还有吗?拿几个出来给秋丫头和暘儿尝尝。”尝不尝不是目的,是找个由头给孩子吃点东西。

“哎呦!秋儿暘儿!好些日子没见,蹿个儿了,快来,尝尝婆婆做的菜饼子。”袁方南的妻子袁韩氏恰好在厨房,听到丈夫喊话,端着几个菜饼子出来,那速度跟端了菜饼子在门里等着似的。

袁韩氏看见慕清秋姐弟笑着说话,她的笑看似欢快,慕清秋却发现,袁韩氏眼睛有些湿润,面对他们姐弟时眼底压着疼惜。

慕清秋心下叹气,俗话说:世上还是好人多,竹山村的好人特别多,真好。

058 【说定】

“婆婆好!”慕清秋和慕清暘甜甜的喊人打招呼,稚嫩的声音软软的,听的韩氏的心都快化了。

“哎!哎!真乖,来,吃菜饼子。”韩氏拿起菜饼子往慕清秋姐弟手里塞,慕清秋推拒,慕清暘有样学样,直接将小手背到身后去。

慕清秋见慕清暘反应过大,嘴角微抽立马接下,眨着大眼睛认真道:“咦?好奇怪,本来肚子饱的,怎么见着婆婆的菜饼子,就流口水呢?”咬一口:“真好吃。”满足的眯起眼。

再夸张的玩笑,被小孩子认真说出来,也成了大实话,韩氏闻言笑弯了眼。

袁方南哈哈大笑,两口子直夸慕清秋姐弟乖,慕清秋还一副摸不着头脑的诧异样,惹的两口子越发乐呵。

“理正爷爷,婆婆,你们请我和弟弟吃菜饼子。我和弟弟也请爷爷和婆婆吃好吃的。”慕清秋说话一板一眼,将小背篓里的柿饼拿出来。

袁方南和韩氏刚才就看到慕清秋背着背篓,他们没当回事,没想到里面竟然装着给他们的礼。

两人心中感叹:秋丫头带着弟弟,生活无依,咋过来还带着礼?忒懂事,懂事的让人心疼。

慕清秋将藤筐放在桌上,勾开系绳,掀开盖子,打开油纸,露出里面橘红色的柿饼。

“这、这是……”韩氏惊讶的指着糕点说不出话。

儿子在外,偶尔回家也带糕点。

据她所知,稍微好点的糕点,一包少说得几百文。

慕清秋拿出来的糕点,无论是包装还是糕点的卖相,都属佳品。那岂不是说,这些糕点的价格,超过几百文?

袁方南也愣在当下,他知道慕清秋在做糕点买卖,他以为那是小孩子的小打小闹,也就挣几个钱换口饭吃。可是眼前的糕点,色泽鲜亮,包装精致,看上去竟比香酥苑的糕点还精贵。

如此考究的东西,价格肯定不便宜。

几百上千文,慕清秋怎么可能买的起?

袁方南眉目微皱,心里有些猜测,不确定的打量慕清秋,见丫头笑意甜甜,眉眼间透着喜悦与自信。他心中震惊,有个声音明确的告诉他:糕、点、是、慕、清、秋、自、己、做、的!!

……丫头的糕点买卖不是小打小闹!丫头不是盲目的去做,而是用心的去做,她做的很好,考虑的仔细周报!她做出了香酥苑都未必比的上的糕点精品。

了不得啊了不得,丫头才六岁就如此能干,长大了怎么得了。

想到慕家舍弃慕清秋姐弟,袁方南突然想哈哈大笑,慕家有眼无珠,竟将如此出息的亲孙女赶出门。哼,等着后悔去吧!活该!~~

“婆婆,这是柿子饼,是我自己做的,婆婆尝尝,可好吃了。”慕清秋说着话,拿起一块往韩氏嘴里送,孩子专属让人吃东西的动作,慕清秋觉得很好用,省了推来让去费口舌。

慕清暘见此,也拿了一块,蹬蹬蹬跑去袁方南跟前:“理正爷爷吃。”小家伙话还没说完,抓在手里的糕点已经戳到袁方南嘴边,学姐姐一学一个准。

被两孩子闹的心里热乎乎的理正夫妇,哪里经的住软孩子的礼让。韩氏无奈的夸着慕清秋,接过了柿子饼。袁方南夸过慕清暘后,郑重其事的品尝起来。

袁方南想,如此考究的糕点合该进糕点铺,他要尝尝,要是味道好,他就给丫头跑腿,仗着秀才举人爹的身份,镇上那些糕点铺还是给他几分薄面的,只要丫头的糕点能进糕点铺,那丫头和弟弟就有活路了。

柿子饼入口,又香又酥,甜而不腻,带着几分黏劲儿,与往日所尝完全不同的口感,竟说不出的好吃。

尝过味道,袁方南越发震惊,他两个儿子一个是举人一个是秀才,本可以过上有丫鬟伺候的富贵日子,可那种做啥都有人‘盯梢’的感觉,实在不畅快。

还是清净好,老两口蜗居在竹山村,住在祖宅里,即使如此在整个竹山村,袁方南也是见过大世面的。

可此刻,袁方南发现,他活了大半辈子,吃过的所有糕点放在一起,也没有柿子饼好吃,慕清秋才六岁啊!

慕清秋看出袁方南和韩氏对柿子饼的喜爱,心下暗喜。

片刻后,她顶着略显担忧的小脸,摇醒了两人:“理正爷爷?婆婆?”

袁方南见慕清秋满脸懵懂,有些不太确定,柿子饼真是慕清秋做的?六岁孩子的心思不可能如此面面俱到,或许是听了谁的主意,歪打正着,才做出如此美味的糕点吧!

如果柿子饼真的是慕清秋一手完成,那小丫头可真就了不得了。

吃过糕点,袁方南琢磨琢磨,打算揽下给慕清秋跑腿的事,问她:“以后还有柿子饼吗?”至于糕点怎么做出来的,袁方南没有追问,只要让两孩子别饿着就成。

“恩,还能做好多。”慕清秋点头笑到,声音清脆悦耳动听。

话毕没等袁方南说话,便道出了此行的目的:“理正爷爷,我把柿饼送去香酥苑了,香酥苑的婶婶非常满意,给的价也高,现在我手里有足足十三两多银子呢!理正爷爷,我想盖房,就盖个大通间够我跟暘儿住的就成,十三两银子够不够?”

袁方南一听,心头突突直跳,震惊傻了都。

丫头竟然也想到找糕点铺,甚至还找了糕点铺中的翘首香酥苑。

这、这,了得,如此了得……

真是太颠覆袁方南的认知了,原以为自家儿子出息,现在和慕清秋一比,简直被比的一无是处。儿子们有学文值得骄傲,可慕清秋懂得的却是生存之道,完全没法儿比。

“够,够,怎么不够!”袁方南激动的说。

十三两银子起房子少点,不过慕清秋只盖大通间的话,足够。

“真的吗?太好了。”慕清秋高兴,话毕又想起什么似的担忧的问:“理正爷爷,现在盖房时间赶的及不?”入冬后会地冻,一旦地冻,土都挖不动,必须赶在地冻之前。

理正想了想,点头:“可以!秋儿决定了,爷爷这就去找人,现在不是农忙,做活儿的人多,十来天就能把房子立起来。”

“太好了太好了。”慕清秋表现的十分激动,嘴里嘀咕:“有新房住,就不怕大雪压垮房子了。嘿嘿,暘儿,我们马上有新房子住了哦!”

059 【动员】

说者看似无心却直戳听者的心窝,荒废的宅子不比住人的,里面没有人气,没人看护,败落的特别快。

慕家老宅原本就有些年头了,如今又空置了几年,恐怕早就成了摇摇欲坠的空壳子,等入冬降雪,闹不好真被大雪压垮。

袁方南听过慕清秋的话,想到这层,心里一阵后怕。

“理正爷爷,我不懂盖房子的事,这是十两银子,你帮我看着安排吧!”慕清秋将钱袋递给袁方南。

她一点都不担心袁方南贪墨她的银子。

袁方南是有良心的好人,况且慕清秋感觉的到,袁方南身上有股读书人的气节,那是一种即使饿死街头也不食嗟来之食的骨气。

在慕清秋看来,这种骨气有点坑人,生活富足还好,生活落魄的话很可能活活逼死自己。

偏偏这种气节在这个时代很受欢迎,袁方南自认养了两个出息的儿子,自然不会在这等小事上损了气节。

正如慕清秋猜测,袁方南还真不稀罕这点银子,十两银子放在庄户人家手里,确实是巨款。但袁方南两儿子都在位置上,有定额工钱拿,外加朝廷给举人的特权,家里的田都是免税的,收入稳定,又没有大花销,攒了不少。

说到底,袁方南虽然住在竹山村,但他的价值观与格局已经变了,十两银子对他只是散碎。

看着手里的银子,袁方南叹了口气,眼眶有点发红:“秋儿放心,爷爷给你做主,一定给秋儿和暘儿起个结结实实的房子。”

慕清秋想在入冬前住上新房,一句‘有新房子,就不怕大雪压垮’的话,说的袁方南心思沉重,态度无比郑重,当下不敢耽误,直接出门找人。

工匠、泥瓦匠、木匠,以及打下手的,有些匠人竹山村找到人,有些得去其他村子找。

慕清秋不懂,袁方南却心里门儿清。

起房子也有好赖之分,好赖最关键的在用料。

用泥巴打出的泥胎起房子是次的,花费少,三四两银子就能起三间房,但是牢固性差些。

慕清秋一下子拿来十两银子,足够去西山脚下的石料场买石料,用石料盖房,盖出的房子又结实又敞亮。

说起来,也幸亏慕清秋拿了十两银子,眼看要入冬,要是用泥胎盖房,泥胎里的湿气没经过盛夏排湿,冬天一旦结冰,会撑裂房屋结构,一旦基础冻裂房子就毁了。

结冻的泥胎房子,倒是不担心被大雪压垮,但等来年冰冻化开,整个房子都是脆的,极容易塌毁。

用石料盖房不存在冻裂风险。

袁方南是竹山村理正,又有威望,他一招呼,来了很多人,大部分是跟过来凑热闹的,他们根本不相信慕清秋有钱盖房。

来人都聚在慕家老宅,闹哄哄的商量着。

慕清秋这个小主人反而空下来,她带着弟弟在院门口玩,耳朵却没落下院里的讨论。

“小姑夫?”慕清暘眼尖,突然歪着脑袋看远处,慕清秋抬头,远远看到张大成。

石料厂自从有了架子车,效率翻倍提高,工头高兴,今儿杀了头整猪,给大家伙儿分肉吃,张大成得了一大块,分了一半送过来给慕清秋姐弟。

到门口,隔着敞开的院门,瞧见满院子人,惊了他一跳。

“小姑夫小姑夫,起房子,起漂亮的新房子。”慕清暘手里拿着木雕小马,见来人确是张大成,高兴的跑过去。

一听这话,张大成愣了,起房子?慕清秋姐弟?

“小姑夫快进来,我给你介绍,这是理正爷爷,这有黑牛叔……”慕清秋将袁方南带来的人一一叫过,满院子近二十个人,慕清秋竟然一个都没叫错。

袁方南注意到这点,直点头,脸上的笑意越发浓了。

“你们这是?”打完招呼,张大成依然有些云里雾里。

“我要起房子。”慕清秋下巴一扬,特孩子气,信心满满的小摸样惹的众人跟着直乐。

“你,你哪来的钱?”张大成忍不住问,也问出了院里除了袁方南以外众人的心思,一个六岁的孩子,没人照应哪来的银子起房子?

工匠们是袁方南找来的,众人都琢磨着八成是理正出银子给慕清秋盖房子,有此一想,有些人心里就打起了小算盘,琢磨着,理正能帮衬慕清秋,也能帮衬他们。

比困难,竹山村揭不开锅的何止慕清秋?

“嘿嘿,小姑夫帮我挣的呀!小姑夫你忘了?”慕清秋眨眨眼笑意满满,看不出丝毫参假,惹的众人都看张大成。

张大成是慕家的女婿,家里情况,竹山村的人大都知道,他能挣到起房子的钱?谁信?反正在列各位,没几个信。

“哦!秋儿是说柿子?那个真的能赚钱?”张大成不太确定的问,那些柿子,张大成原本想着给两孩子当口粮。可是架子车的事,他得了十两银子,买了好多粮食,够慕清秋姐弟吃一整年。

当时慕清秋就说要拿柿子做买卖,张大成没当回事,原来是真的?但是,那些东西能赚这么多?这才几天工夫啊!

“恩恩,就是柿子,不过没挣那么多,我跟香酥苑的春兰婶婶签了合同,预支了不少银子,往后一年送过去的糕点,只能给我结半价,其他的都被我预支掉了,这些钱我打算全部拿来起房子。”慕清秋冲袁方南眨眨眼,笑着说道。

袁方南初时见慕清秋说的认真,心里咯噔一下,见慕清秋冲他挤眉弄眼,笑了,这丫头鬼灵精怪,院里这么多人,要是不找个顺当的由头,他这个领头人会被纠进去不说,慕清秋姐弟往后也免不了麻烦。

预支的话倒是说的通,慕清秋做的糕点村里有人吃过。

刘黑牛闻言,大赞慕清秋做的糕点好吃,生意好。半真半假的话,把众人说的纷纷信了几分。

“还签字画押了?”张大成担心了,他不识字,也认定慕清秋不识字,让个不识字的孩子去跟人签字画押,被卖了咋整?

“嘿嘿,小姑夫放心好了,合同验看过的,没问题。”慕清秋说的一本正经,闹的袁方南都以为是真的。

060 【开工】

解释清楚,继续讨论盖房子的分工问题。

说到石料,张大成一愣,回过神说:“石料交给我。”众人这才知道,原来张大成在石料场做工。

有熟人好办事,张大成说,可以跟工头商量,给慕清秋少算钱。

工头之前跟张大成说过,只要张大成起新宅,石料只收八成的钱。张大成想,张家一大家子,要起房子那是没影儿的事,工头的话他没当回事。

现在慕清秋要起房子,正好找工头打商量,想来工头会同意给少钱的。

慕清秋原本打算盖个大敞间作为暂时居所,冬天天冷,大敞间里囊括了土炕灶膛,吃饭睡觉全都在一屋,每天做饭烧火,屋里时常热气烘着,晚上再烧上土炕,不会冷。

众人听明白慕清秋的意思,一个个眼睛发亮,都是穷人家,没啥讲究,按慕清秋的说法,大敞间真是冬天的安乐窝啊!

众人说的热乎,慕清秋一听张大成的话,却动了心思,改注意了。

进屋拿画了张草图,在众人讨论的热火朝天的时候,将图纸展开,与众人细细说来。

“……就这样。我原来担心时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