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善妻 >

第89章

善妻-第89章

小说: 善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随缘吧!

天有黑白,人有好坏,慕家对她们母子姐弟们再如何狠心,也不能一棒槌打死,像小姑母慕成玉,像大堂哥慕清槐,他们的好慕清秋一直铭记于心。

且一点不因为他们也是慕家人,而有哪怕一丝半点的不喜。

慕清海见慕清暘给他一果盘苹果,小心翼翼的看看慕清秋的脸色,发现姐姐没有生气,终于高兴的破涕笑了。

他拿起一个啃了一口,看到慕清暘他们没有,又给慕清秋、慕清暘、琴悦每人分一个,完后才满足的坐在慕清暘身边,继续啃他的大苹果。

几人吃着苹果,一不留神,有几个小子凑到客厅门口,探着脑袋往里看。

慕清秋见此,下意识的皱眉,她刚才好像忘了关门。

看着几个堂哥眼巴巴的望着,却不进来,慕清秋心里忍不住发笑,想当初在慕家,这几个小子多嚣张啊!

这会儿瞧着,不过是几个贪嘴的孩子而已,都是被王凤娇的蛮不讲理,慕瑶儿的鼓动蹿腾给闹的。

想到王凤娇和慕瑶儿,慕清秋笑了。

其实报仇的计量考虑的再多,孤掌也难鸣,慕家不招惹她,她也懒得给自己找事添堵。

不过送上门来,就另当别论了。

慕清秋笑着起身。

顺手从果盘里拿出几个梨,走到门口,分别递给慕清元哥三,说:“梨给你们吃,以后不许欺负弟弟。”

慕清贵一把接过梨,张口流着口水开啃,慕清元和慕清宝却是拿这梨,看着慕清秋。

尤其是慕清元,好像慕清秋拿梨给他们吃,多不可思议似的。

会会儿工夫,慕清贵手里的梨吃的连籽儿都没吐。

慕清秋又拿了几个山果,几人得了果子。

慕清元和慕清宝想走,慕清贵眼热慕清海想留下,最后被慕清元和慕清宝拽了出去。

看着走掉的几兄弟,慕清秋依然保持着浅笑,伏笔已经埋下,至于后续怎么发展,无所谓,反正她也只是破费了几个果子而已。

、、、、、、

十月十九一早,飘香楼驾着马车,将八桌席面给慕家送了过去,同去的还有个生辰蛋糕。

惹的整个竹山村的人指指点点,慕家如今的日子,全靠仅剩的几亩薄田过活,他们哪来的那么大排场?

袁方南受邀参加慕长顺夫妇合办的寿宴,即使如此,整整八桌席面,连同慕家人算在一起,也只坐了不到五桌。

袁方南建议,请慕清秋姐弟过去。

张大成慕成玉听了,颇有些期待的看着慕长顺,孙慧娘低着头,有些意动。

慕长顺却黑着脸一声不吭。

他心里很复杂,明知道不该拿慕清秋的东西,可总禁不住妻儿的鼓动,如今他自个儿脑袋都是浑的。

慕清秋的事儿他到底该不该管?慕清秋的富贵他到底该不该享?

九月初九他过寿,慕清秋出远门,好几天没回来,他渐渐觉得,慕清秋已经不是慕家人,该划清界限。

可九月十九,杨氏过寿,大儿媳过去一说,慕清秋竟然真的同意送席面。

慕长顺又想,连慕清秋都同意给,那便是该给,既然给祖母寿辰备下席面,那就是有意给祖父祖母示好。

既如此,就该该自个儿登门,还指望他们做长辈的过去请一趟咋地?

慕长顺心里可劲儿不舒坦,惹的整个寿宴阴云密布。

一顿饭吃的众人怪味横生,散场时,杨氏给两个女儿分别打包饭菜,村里过来的几人只带回去些剩菜。

飘香楼的菜好,村里人也没人计较剩菜不剩菜,倒也来的别扭回的高兴。

慕成玉两口子今天回家前没去慕清秋家,前阵子儿子百天,慕清秋送了好些东西。

今天爹娘过寿,却不请出资办席面的慕清秋,他们心中惭愧,这时候带着打包的菜跑去慕清秋家,不是成心给慕清秋添堵吗?

何况,如今慕家与慕清秋住的近,她要过去,被爹娘兄嫂知道,又是一顿口舌。

慕清秋清楚这一点,正是因为此,慕清秋家的新房子起好大半年,至今没能如约接慕成玉过来小住。

一年来,张大成夫妇多得慕清秋照应,如今更是在小吃一条街上占得一席之地,卖起了小吃。

前几日红薯下来,他们正好接下烤红薯的买卖,沾着福泽的新鲜烤红薯,非常受欢迎。

有了山神庇护的买卖,又有慕清秋如此了得的侄女维护,张家众人再不敢给张大成和慕成玉找茬了。

甚至不用张大成开腔,张老爹自个儿就提出分家。

张家一家统共四五十口人,一个锅里吃饭,确实是非多了些。

如今张家老两口带着十岁的八儿子,跟张大成一起过。

现在张大成和慕成玉两口子在外做生意,儿子就留在家中,由爹娘照看。

张大成起先不放心,趁着做工中途偷偷回去看过几回,发现爹娘并没苛待儿子,很尽心,才渐渐放下心。

、、、、、

自从竹山村后修了山神庙,慕清秋家门前总是人流不断,对此,慕清秋相当郁闷。

咖啡田里的咖啡豆,半个月前就开始成熟了,一直在忙没顾上。

等忙的告一段落才发现,去山神庙进香的人仍然络绎不绝,根本没法避人耳目。

213 【驾临】

慕清秋不想暴漏咖啡田。

她想将以咖啡为主的雅客居一直经营下去,就得设法保下咖啡田。

当初想着买下山地,咖啡田就是她的。

可是现在想来,就凭古阳镇理事出具的买卖文书,根本镇不住大场子。

随着善堂、读书斋、雅客居、小吃街等等的接连开张,越来越多的人慕名前来古阳镇,这其中难免有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

这些人一旦发现咖啡田,起了占为己有的心思,慕清秋想要保住咖啡田,恐怕不行。

官大一级压死人,有权有势,就能横着走。

他们想要什么,别说一个区区小镇出具的文书,就是县臣的官文批复都未必。

好在古阳镇地界小,短时间内该是引不来太有权势的人。

慕清秋琢磨着跟县臣胡途买山地,拿到县臣出具的批复文书,有这东西,肯定比古阳镇理事出具的文书,效用高。

至于多花一份银子之类的小事,慕清秋并没当回事,总不能跟胡途买地,就把从汪理事哪里买地的银子要回来吧?

慕清秋心下盘算,想着等拿到购买山地的官文批复,来年把竹山村到咖啡田之间的空地,全部建成宅子。

在咖啡田外也建,宅子后通向咖啡田,相当于咖啡田成了私家内院,到那时,不管是保全咖啡田还是采摘咖啡豆,都能方便很多。

其实自从雅客居开业,生意大好之后,慕清秋就有意建个类似休闲山庄的度假村,只是时机还不太成熟。

毕竟古阳镇只是个小地方,休闲山庄就算建成,短时间内,也只能当个摆设。

现在看来,先盖起来当个幌子未尝不可。

反正她是孩子,眼光短浅也没人会怀疑。

为今之计是先去趟卧龙县,把燃眉之急给解了。

说来也巧,慕清秋刚想去卧龙县,苏孝文就过来了,说是理事透话,县令胡途两日后来古阳镇视察民情。

、、、、、、

两日后,理事一早带着人大街小巷的检查街头秩序,以前街头总有些窝在街边,以乞讨为生的乞丐影响街容,连街头摊铺都杂乱无章。

前阵子河道街边小吃一条街建成,整齐的摊铺用具,齐整的买卖中妆容,甚至连每日清扫街头都安排了人,整个河道街快速成了古阳镇的风向标。

河道街的正规化带动了整个古阳镇,包括正街等各处主街道,短短不足两个月时间,都慢慢的规整起来,如今形式一片大好。

汪理事生怕昨天叮嘱的事情,底下人不够尽心。

亲自上街过目,瞧见街容规规整整,心里别提多乐呵了,他是怎么看都看不够啊!

也是,自己管辖的镇如此井然有序,身为一镇之长的理事,汪理事走起路来都带了几分抖擞。

心情一好,被河道街边的吃食勾起了饥肠,当下要了碗面片汤,呼啦呼啦连吃两碗,完了心情好好的等待县令大人大驾。

这一等,两三个时辰过去了。

直到晌午后,县令大人胡途才协夫人姗姗而来。

县令一到,直接被引到飘香楼,古阳镇是个小地方,也不是交通要塞,没有官家设置的驿站、驿馆之类。

而飘香楼是古阳镇最大的酒馆客栈,理事透话过来想借飘香楼接待县令大人,也透着希望慕清秋破费的意思。

慕清秋无所谓,做了个顺水人情,只是提供几间上房,管几顿餐饭罢了,又费不了几个钱,况且飘香楼能得县令入住,对飘香楼的声势也是极大的提升。

飘香楼的饭菜经过慕清秋各种作料及食用油的升级,摆上桌时,光看着、闻着都惹人垂涎。

理事陪同县令胡途大人及其夫人柳氏用过餐,已是半下午。

接下来的安排,是休息,傍晚时分会陪县令夫妇逛夜市,明天才是重头戏。

可是,无论是县太爷胡途,还是其夫人柳氏,都心情激动,坐了大半天马车,愣是精神满满,他们早就想看看古阳镇的变化了,明明已经到了古阳镇,哪里休息的下。

当下,理事陪同,引着二人到了河道街。

柳氏想去雅客居,胡途也最想看看只接待女人的地方长啥样。

可碍于身份,不得不对善堂表示出极高的兴趣,原以为收留乞丐的地方,肯定乱糟糟,没想到进去一看,院子里虽然人多,却人人收拾的利索,干活的说笑的,哪里看的出这里是乞丐窝?

胡途感觉自己的脑袋不够用,如果说刚刚进门前看到的,秩序井然的街道是幻觉,那善堂大院内,肯定也是幻觉吧?!

苏孝文在县令踏足河道街时,已经知道大人物到了,他并没有刻意通知善堂里的人,就用这种最真实的状态迎接县令大人,他有信心,如今的善堂绝对算的上安乐窝。

“见过胡大人,胡夫人。”苏孝文见胡途愣住,上前打招呼。

胡途夫妇终于回过神来,愣愣的看着眼前书生模样的苏孝文,理事赶紧介绍:“这位就是善堂的掌事,苏孝文苏先生。”

苏孝文面带微笑,姿态稳妥的站在哪里,这气度又一次刷新了胡途的认知。

善堂来了穿着富贵的人,有理事随同,连苏孝文都出来打招呼,如此情景惹的院里众人纷纷停下手头的活计看。

“这位是卧龙县县丞胡大人及胡夫人。”苏孝文介绍,声音中不见丝毫卑微,可胡途知道眼前人原是乞丐,一个乞丐面对县令,说话竟然不卑不亢?

善堂众人听了苏孝文的话,纷纷侧目,空气瞬间冷凝,陷入空无一般的寂静。

县丞?县太爷?朝廷的官?卧龙县的?老大……

短短几秒,便有人上前见礼:“见过县太爷大人。”

一人起头,众人纷纷过来过来见礼,整个善堂里的人一下子活跃起来,他们脸上洋溢出来的笑,像是在他们身上渡了一层耀眼的光芒,幸福而满足的光芒。

胡途与胡夫人有些看呆了,胡途活了大半辈子,当了几十年县丞,却是第一次看到‘盛世’光环。

214 【竟然】

那种溢满心田,让人禁不住心头蹦出‘盛世’二字的感觉。

那种想要融入其中,感受幸福的感觉,让胡途和夫人柳氏纷纷震惊。

古阳镇善堂,收留难民乞丐,这些人原本该是身份低微,该是充满自卑,该是面对县丞大人本能畏惧。

可是没有,胡途以为的情况,一样都没发生。

整个善堂里,所有人都很自然,他们面见卧龙县的县丞,表现出来的,有敬重,却没有丝毫萎缩。

胡夫人柳氏突然想起月许前,卧龙县新开的那家【美味】糕点铺,想起那个七岁的丫头,忍不住眼眸发亮,善堂真是那个丫头一手创办?真是个不简单的丫头啊!

七岁之龄就能做到如此,想必日后作为必定极大,想了想,之前与之相处时并没有什么失礼之处,胡夫人脸上的笑意渐渐放大,是要好好相处才是。

苏孝文引人在善堂各处看了看,所到之处,无论是做活儿的大人,还是玩闹的孩子,到处安乐和谐,区区一个镇子上破落了十几年的老宅子里,竟有如此景象。

想到此处是在自己的辖区,胡途心里也跟着乐呵,好像制造这派盛世景象的是他一般。

当然,胡途虽然有时候迷糊,却不是真糊涂。

他如此想,都是善堂众人看似无意的吹捧造成的,因为善堂里的人见了胡途,除了问好,还不停的夸赞古阳镇民风好,他们遇到了贵人,胡大人管理的好等等,说的胡途本就飘忽的心,越发自豪的荡漾。

善堂众人口中的贵人,自然说的是慕清秋。

可加上后面‘胡大人好’的话,胡途就觉得他们口中的‘贵人’是指他,真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苏孝文看在眼里,笑眯眯的并不点破。

其实早在几个月前,眼见善堂一天天壮大起来时,他就给众人说过,往后但凡有地方官员造访,一定要把功劳归给官员,尽量不要提慕清秋,慕清秋在他们心里是菩萨,却不能在声势上压过官员。

毕竟人心难料,如果来访官员心生妒恨,容不下声势盖过他的存在,那岂不是将慕清秋推入危险境地?

也多亏了苏孝文打的预防针,又有连婆婆压场,胡途的造访并没有引来不好的征兆。

从善堂出来,胡途夫妇忍不住凑到小吃摊边看,既好奇又亲民。

有些实在的摊铺主,竟拿了自家摊位上的东西,给胡途夫妇吃。

实在人不是别人,正是张大成,他不知道今儿来的是县太爷,只看着是苏孝文陪着,衣着光鲜,脸上没有半点嫌弃,就好心的拿了刚烤出来的新鲜红薯,想给人尝尝。

烤红薯这东西在古阳镇人的眼里,是带着福泽的,而张大成无意之举,被理事说成了福泽所致,惹的胡途心里乐呵的不得了。

十月下旬,虽然温度还没有降到零度,但已经很冷,正好吃块带着福泽又热乎的烤红薯,真是往心窝里熨帖。

沿着街上的热闹,木匠铺子、制瓷铺子、铁匠铺、包子铺,以及医馆,无论什么买卖,都透着浓浓的和谐气息。

经过一家成衣店的时候,胡途夫妇被成衣店门口的木头人惹了眼球。

胡途诧异,这是什么?木头人穿着衣服立在门口?看家镇宅?太儿戏了,又不是貔貅麒麟雄狮。

胡夫人柳氏却已经两眼发亮,紧着往里钻。

她看到的重点是木头人身上穿的衣服,一套彩色裙子,色彩斑斓绚丽,漂亮的不像话。

一进门,如意料中那样,满目绚丽,胡夫人瞬间眸露精光。早就听说古阳镇有个叫【彩衣坊】的衣料铺子,布料特殊,样色独特,没想到竟也在这条街上?

胡途在苏孝文的引荐下,也跟了进去,当胡途看到一批画有骏马奔腾图的布时,捏在手里舍不得撒手,爱美之心人皆有,他很喜欢这批布,要是将绘着骏马图的衣服穿在身上,一定相当气派。

只是,他在公干中,不大好意思直接出手。

柳氏却不管那么多,直接选了几批自己喜欢的样色,又很善解人意的买下骏马奔腾图的那匹布。

苏孝文看在眼里,嘴角一直储着笑,很礼貌的出面叫了彩衣坊的掌柜,吩咐了几句,便给胡夫人柳氏打了个贵宾折扣,雅客居的贵宾卡她手里就有,没想到彩衣坊也有贵宾卡。

这是不是说明,连这家彩衣坊也是慕清秋的产业?

柳氏真相了。

早在几个月前,慕清秋给弟弟们做了色料后,那段时间她像是犯了毒瘾似的,天天作画,先是纸上,后来直接画在布上,用蒸煮的法子让色料融入布料中,达到固色的效果。

如此,画了画的布料,做成衣服,竟然比刺绣出来的更加绚丽自然。

开始给自己和弟弟们的衣服上画画,渐渐的,惹了好些人的追问,慕清秋干脆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