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欢喜记 >

第165章

欢喜记-第165章

小说: 欢喜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熟的如袁氏,很是奉承了赵老太太一番。

袁氏自认不是个笨人,却是有些看不懂赵长卿的。赵长卿一下子将朱老太太、朱太爷的馈赠如数捐了出来,朱明堂袁氏这对夫妻也没什么酸话了,袁氏还问丈夫,“这卿丫头是不是傻了?”之前就跟个犯官之子定了亲事,如今又把这大笔银钱捐给族里置祭田。朱庆得的那一份,袁氏密密的给儿子存着呢,皆是珍贵之物,算起来得好几万银子,哪里舍得用。更何况如赵长卿这样捐给族里?傻了不成?

朱明堂思量片刻,也想不出赵长卿大手笔做慈善的原因,只道,“你傻了她也傻不了。”

如今看这满堂来给赵长卿添妆的朱氏族人,袁氏顿时明白了,非但老一辈的十家皆有人来,便是几位在族中理事的族老也皆着了晚辈来添妆。袁氏轻叹,真不是人家赵长卿傻,是她傻了。

这样精明的丫头,岂能因她嫁个不出众的小子便小瞧于她?

如此思量着,袁氏更添了几分真心,直在赵家呆了大半日,午间用过席面,过午在赵老太太面前亲辞了,再去瞧过赵长卿,拉着赵长卿的手很说了几句关切的话,方与妯娌们告辞离去。走前又与凌氏约好,待赵长卿出阁那日定要来热闹一番的。

凌氏从早忙到晚,照应这一日,到傍晚已累得不行。赵长卿赵蓉在内宅看着丫环们收拾,外头是赵长宁赵长宇梨子梨果苏白几个安排,赵勇已去屋里醒酒。

直待第二日凌氏瞧着亲戚朋友给赵长卿添妆的单子,脸上方添了三分笑,与丈夫道,“这些年咱们交往的朋友、亲戚,总算没白交往,这许多东西,能再合出六台来。

赵勇问,“一共多少台嫁妆?”

凌氏道,“夏家不宽敞,长卿也没要多少家俱,家俱不多,十二台。还有首饰细软、胭脂水粉、绫罗绸缎、四季衣裳、被褥裘皮,这些就有四十台。添妆的能算六台,一共五十八台。”

赵勇点点头,“这也不少了。”

凌氏挑眉,“岂止不少,我当时嫁你,一共也就二十四台嫁妆。何况,这些东西还是面儿上的,长卿外头还有两处宅子一座山头,还有她的药堂、与李掌柜合伙的生意、同林老板合伙的胭脂铺子。不是我说酸话,即便知府家的姑娘出嫁,也不一定有咱们闺女这样丰厚的陪嫁。”再一想夏家那穷家破落户,凌氏便不由堵心,道,“夏家真是积了八辈子德。”

赵勇握住凌氏的手,笑道,“说这个做甚。”

凌氏指着礼单子道,“别人家的陪嫁无非就是凑个面子光鲜,咱家的多实惠。长卿自己也会攒,她有许多好料子好东西。就算夏家穷,以后也苦不到她的。”凌氏其实拢共就花了两千两,她说的那些大头都是人家赵长卿自己挣的。

凌氏也说了实话,道,“这孩子,我原是想着她私房虽多,怎么着也要拿出三千两给她预备。她不想着炫耀,便只花了两千两。余下这一千两,再添一千两,给她银票,叫她做私房吧。”

赵勇点点头,“也好。”女儿自己有,是女儿的。嫁妆是父母的心意,该多少是多少,总不能因着长女能干,父母便一毛不拔。

凌氏叹道,“只是一样,长卿这样丰厚的嫁妆,到了阿蓉这里,怕是没有这许多的。”

赵勇笑,“这也不好比的,大头都是长卿自己置办下的,我都不知她何时置的宅子,怎么还买了一座山?”

凌氏道,“那山上出产好杏花,正好胭脂铺子用。”

夫妻两个说了不少儿女事,长女嫁不出去,夫妻着急闹心,如此眼瞅着要嫁了,又生出许多不舍来。

赵长卿出嫁前一夜,凌氏拿着一本春宫去给赵长卿普及夫妻知识,打发了丫环与赵长卿道,“这些事,女婿是大夫,想来是懂的。可万一不懂,别闹出笑话来。你瞧一瞧,心里有个数才好。”

赵长卿就翻着看了看,问,“母亲,你平时跟爹爹看吗?”

凌氏羞个大红脸,轻啐道,“胡说八道,瞅一眼就行了,想看以后自己偷着看。放箱子底,寻常可别叫外人瞧见。”等于什么都没说,就叫赵长卿放起来了。

“我知道。”

凌氏望着赵长卿秀美的脸庞,抚摸着她的发丝,轻叹道,“你自小就与别的孩子不一样,格外的能干,心里也有主意。你不嫁人,我心急火燎的就盼着你嫁人。这你眼瞅着要嫁人,我心里又很是舍不得。”说着眼圈儿便红了,拈着帕子拭泪道,“到了别人家,不能再跟在娘家一样,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尤其在婆婆面前,她说什么你只管应着。若心里觉着不好,不要直接跟你婆婆讲,叫夏文去跟他娘说。人家母子是亲的,说好说坏的都无妨。婆媳不一样,就得格外留心。宁可客气些,别太随意了。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就是这个道理。那夏家虽说穷些,我看夏文待你倒也体贴,人也老实,只管好好过日子,待过两年,叫你爹爹去活动一下,给你公公赎了罪出来,一家子便太平了……”

凌氏啰里啰嗦的说了许多,说着说着眼泪便掉了下来。赵长卿握住凌氏的手,轻声道,“母亲放心吧,我会好好过日子的。”

“那就好,那就好。”凌氏拭着泪,笑道,“怪说人家重男轻女,生女儿有什么用,这么娇生惯养的养了二十年,我自己都舍不得使你一下,到了岁数就要去给别人家做媳妇。”多么辛苦。

凌氏说着哭湿了一条帕子,赵长卿抚着她的脊背,再一次说,“母亲放心吧,我一定会把日子过好的。”

我的人生,永远只是我的人生。

离开了谁,失去了谁,依旧是我的人生。

想来,这就是人生吧。

第184章

赵长卿出阁的日子非常热闹,夏文来接媳妇,被好生为难了一番,做了七八首催妆诗方容他进了大门。

夏文给岳父岳母行过礼,给了小舅子一个大红包,赵长宁揣在怀里,待吉时将近,赵长宁背了赵长卿上喜轿。夏文拱手,对着诸人团团行一礼,欢欢喜喜的告辞。凌腾一身宝蓝锦袍,长身玉立在喜轿旁,容色温文。乍见情敌,夏文不知该说什么,笑着叫了声,“表哥。”凌腾本就比他年长一岁。

凌腾温声道,“好好待她。”

“一定。”

夏文上马,再朝送出大门的诸人拱手为礼,将赵长卿接回了家。

时人成亲行礼在傍晚,嫁妆早先一步上午送去夏家,那丰厚的嫁妆单子,即使心里对媳妇嫁妆没啥想法的夏太太也听得喜笑颜开。夏家在边城没什么亲戚,最亲近就是纪家,倒是夏文一手精湛医术,大夫在哪里都能有好人缘儿。邻里知道夏家要办喜事,都来凑一凑热闹,当然,听说夏文竟娶了官家小姐,人们也没少羡慕。再听这丰厚的嫁妆单子,人们只得在心里再次赞叹夏文的好命了,最后当人们听到念三进宅子两座,山头一处时,当真觉着夏文上辈子烧高香,走了大运。

其间便有林旭之母,凌三姐的婆婆林太太,林太太身子不大好,早便喜欢赵长卿的脾气性情,只是觉着自家不能匹配,后来给儿子娶了凌三姐,想着到底是表姐妹,能差多少呢?却不知,实在差了十万八千里去!

林太太与夏家是邻居,笑对夏太太道,“赵姑娘再能干不过,人品亦是出众,您真是娶了个好媳妇,恭喜恭喜。”

夏太太早欢喜的合不拢嘴,“同喜同喜。”

纪大太太捧着肚子笑,“新娘子能干,我听外子说,这些宅子土地,都是新娘子自己私房置办的。”

夏太太笑,“阿文除了念书只会看病,我心心念念的就是给他娶个能干的媳妇。”

更有邻里七嘴八舌的说起吉利话来,夏太太更是欢喜。

其实成亲于新娘子没什么事,赵长卿进了喜房等着就成了。及至掀了盖头,夏文望着赵长卿都呆了,还给邻里朋友好生取笑了一回。又有人叫夏文出去敬酒,夏文对赵长卿道,“你略等等,我一会儿就来。”直笑得人肚子疼,纷纷道,“新郎倌儿这会儿就急着洞房了。”

夏文顿时闹个大红脸,赵长卿笑望他一眼,夏文面红耳赤的去敬酒了。

一时夏玉端了面进来,笑嘻嘻道,“嫂子先吃吧,桌上的点心都是冷的,这是厨下新做的。”

赵长卿笑,“有劳妹妹了。”

夏玉尚是天真稚龄,看着赵长卿道,“嫂子生得真好看,不似别人家新娘子,脸蛋涂得跟猴屁股似的,都是一个模样。”

赵长卿笑,“我素来不喜那些累赘的妆容。”

夏玉叽叽喳喳的说话,“我也不喜欢,脸涂得那么白,一点儿不自然。嘴巴涂得太红,水都不敢喝一口,一喝水胭脂就往下掉。”

赵长卿问,“妹妹用过饭没?”

夏玉忙道,“嫂子吃吧,我一会儿去外头吃。”

赵长卿笑,“我一人也吃不了这一大碗,咱们一道吃,有个伴儿,说说笑笑的多好。”吩咐永福去取两个小一些的碗来。

夏玉便在屋里同赵长卿吃起面来,待夏文喝得烂醉被纪让纪诺抬回来,赵长卿已从夏玉嘴里将夏家人的脾气喜好打听了个遍。赵长卿看纪家兄弟将夏文放在床上,嗔怪苏白,“怎么叫你夏大哥喝这许多酒。”

苏白自己脸上也喝的红扑扑,笑,“大喜的日子,夏大哥这不是高兴么,一高兴就多喝了两杯。”

纪让笑,“弟妹早些歇了吧,我们这就走了。”

苏白安慰赵长卿,“就不闹洞房了,姐姐早歇吧。”没良心的跟着纪家兄弟走了。赵长卿在后叮嘱一句,“别忘了喝两碗醒酒汤。”

夏玉看他哥脸上喝得醉头醉脑,只知傻笑,深觉丢脸,嗔道,“哥哟,你怎么喝这许多酒!”还替他哥跟赵长卿说好话,“以前大哥很少喝酒,也没什么酒量。”

夏武来唤夏玉,拽她走了,屋外说她,“深更半夜的,你赖在新房做甚?”

夏玉的声音模糊不清的传来,“大哥喝成醉鱼,好个丢脸。”

赵长卿不由浅笑,夏文不知何时从床上爬起来,环抱住赵长卿,身上洒气熏天,赵长卿微讶,“不是喝醉了吗?”

夏文笑的得意,“我是大夫,哪儿那么容易醉。”

赵长卿道,“醒酒汤早给你预备好了,喝一盏吧。”

“好。”

在婆家的日子与在娘家时自是不一样的,但,差别也不是很大。赵长卿陪嫁了四个丫环,开始夏太太还有些不便,赵长卿笑道,“我与相公每天要去药堂,家里的事都得婆婆操劳。别的不说,药铺里还有伙计,以前三餐都是我娘家送,如今就得麻烦婆婆了。永福跟在我身边,红儿还算伶俐,绿儿、紫儿是我从庄子上挑上来的,绿儿是粗使丫头,有什么力气活吩咐她就是。紫儿会烧些饭菜,只是年纪还小,少不得婆婆瞧着或指点她一二。中午药堂是四个人的饭,良栋是伙计,每餐两菜一汤,一荤一素。我与相公,还有二姐姐都是四菜一汤。二姐姐的单独给她备,两荤两素。我与相公的备在一起就是了。银子我交给红儿了,还得婆婆看着掌一掌眼才能放心。”

夏太太笑,“这事容易,你就放心吧。只是你们中午就歇在药堂吗?”

赵长卿笑,“药堂里头有个小院儿,伙计在里头住着,寻常也看铺子。我附近还有处宅子,样样都是现成的,我跟相公商量过了,中午在那宅子里歇,离得近,也便宜。”

夏玉问,“嫂子,我能不能去跟你和大哥一道吃饭?”

夏太太笑斥,“哪儿都有你,你哥哥嫂子是做正事,你少添乱。”

赵长卿笑,“先生如今在教福姐儿功课,我跟先生说过了,妹妹没事过去跟着学一学,很有意思的。”

夏玉嘟着嘴巴道,“福姐儿也叫我去,我不喜欢念书,怪闷的。”

赵长卿笑,“先生会扎很好看的花,还懂如何打扮更好看,吹好听的笛子,不只是念书。妹妹去听一听,若是不喜欢,再回来就是。”

夏太太与丈夫道,“阿文娶到这么个好媳妇,下半辈子也不必咱们操心了。”

夏老爷拈须而笑,亦觉着儿子极有运道,“这是大实话。”

冬日天寒,屋外的蔷薇已落尽叶子,只留干巴巴的枝桠在寒风中经风受雪。屋内炭盆烧得暖和,温暖如春日,几盆水仙开得正好,幽幽花香缭绕。

赵长卿与夏文商议,“你每月的工钱依旧给婆婆收着吧,父母年纪大了,知道他们手里不差这个,但总归手里有银子,心里便塌实。何况弟妹年纪小,以后花用的地方多着呢,咱们做兄嫂的,能添些就添些,别叫父母为银子受难。”

夏文握着赵长卿的手,“好。就是家里这许多花用都是你出,我心里委实不安。”

赵长卿笑,“你帮铺子里赚的何止这些银子,不然先时为何每每为你涨工钱?真是傻的,你早赚了许多银子。”

夏文低声问妻子,“长卿,你可有什么特别想做的事?”

赵长卿摩挲着夏文的掌心,轻声道,“这就是我想过的日子了。”这个笨手笨脚的家伙,知道他喜欢蔷薇,便在屋外种满蔷薇。可惜她没能看到第一次蔷薇花开,待明年,蔷薇花肯定会开得更好吧。

第185章

临近过年,纪大太太产下一子,纪大爷险没高兴的上了房,小纪账房亦十分欢喜。纪大爷给长子取了上百个名字,一时间也挑不出哪个更好,于是又给长子取了个小名儿“腊哥儿”叫着。洗三礼办得热热闹闹,只是纪家在边城无甚亲人,纪大太太坐月子时,一应家事俱托付给了苏先生。

苏先生本就精通医术,何况纪家事务并不多,苏先生连课程都不必耽搁,一切井井有条。夏太太时常过去看望纪大太太,回来时与丈夫念叨,“苏先生不显山不露水的,管家理事一把好手,怪道媳妇叫咱们玉姐儿过去跟着先生学习,不必她有先生的本事,学会一半以后就不愁的。”

夏老爷笑,“人伴贤良品自高,便是这个道理了。”又问妻子,“过年的东西预备的如何了?媳妇要忙药堂的事,还是你看着预备吧。媳妇过门儿头一个年,也别太节俭。”

夏太太笑,“这我能不知道。”想到长子依旧把每月的工钱交给自己,夏太太便打心底舒泰,觉着这个媳妇娶的实在合心意,半点不小气。待过几年,也就能把次子的聘礼攒出来了。

过年时要预备的东西极多,尽管辗转到了边城,夏老爷也做了祖宗牌位,过年过节的祭拜。夏老爷带着两个儿子擦洗供祖宗的碗碟,夏太太带着赵长卿预备供祖的祭品,以及年夜饭的吃食。

夏玉跟着打下手,赵长卿对厨艺本就不生疏,只是往日间有丫环服侍,自己并不常下厨。如今预备起这些东西,也麻俐的很。夏太太留心看了,对这个媳妇愈发满意。

待自家预备好了,赵长卿跟夏太太说一声,“婆婆,我去纪大哥家看看他家可预备妥当了。”纪大太太还在月子里,起不得身,都是苏先生帮忙照应。

夏太太笑,“去吧。”

夏玉道,“嫂子,我跟你一道去。”

赵长卿又去纪家瞧了一回,见也预备着差不多了,同苏先生说了几句话便回了家。夏玉却是留在纪家同福姐儿玩儿。

大年三十的好日子,家家都高高兴兴的预备新年。夏太太出门找夏玉回家,刚出大门便见前邻林太太眼圈儿红红的在街上转悠,夏太太脾气不错,与邻里相处的也好,忙请了林太太家来,林太太忍泪道,“大过年的日子,我也没处去,就想着外头站一站,心里也能痛快些。”

夏太太倒了盏茶给林太太,道,“嫂子,这是怎么了?”

林太太哽咽道,“说出来丢脸,不说我这心里又憋闷得很。自打入秋时我那媳妇回了娘家,旭哥儿去接了两遭都不回来,如今过年都要在娘家过了。这日子过得还有什么意思。”

夏太太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