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千年幻境:凝固的时光 >

第7章

千年幻境:凝固的时光-第7章

小说: 千年幻境:凝固的时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元初,势不可挡的罗马帝国将希腊变成了一个附属省。虽然受到罗马的统治,但是希腊的语言和文化依旧繁荣兴盛。罗马依靠军队征服世界,而希腊却通过文化来渗透四方。新基督教的建立、发展和传播,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希腊世界。不断发展的基督教教义动摇了源于古代的众多信仰和异端宗教。当然,对于新基督教还存在诸多争议,它的出现让哲学学说和异教受到了质疑。
  罗马天主教的创始人之一圣保罗希望找到方法将异教合并成新宗教,这却造成了异教徒、基督徒和犹太教基督徒的分裂。圣保罗来到雅典宣讲上帝的旨意,他遭到了持怀疑论的哲学家的质疑,这些人不相信新宗教里的粗蛮教义。他们认为基督教所宣扬的平等思想会导致稳定的社会出现动荡。当权者对付新宗教的残暴政策和殉教者的牺牲提升了基督教的威信,上帝的福音广泛传播开来。
  公元330年,罗马帝国将政府所在地从罗马迁到了拜占廷。新都命名为君士坦丁堡,它源自第一位信奉基督教的皇帝的名字。拜占廷成为第一个基督教帝国,并以希腊语作为官方语言。君士坦丁堡人用希腊语来祈祷、思考、制订法律,俨然就是一个希腊国家。
  西方世界即将进入一段漫长的黑暗时期,而拜占廷帝国依旧熠熠生辉,影响着东西方的发展。“圣像”一词源于希腊语“伊科恩”,意思是某人的写真。当圣母在世的时候,一位福音传教士把她的形象画了下来。传教士创作的这第一幅圣母圣像图,后来成为了最著名的圣母像。这幅圣像图叫作“圣母赐予爱”,主要描绘了圣母的慈爱仁和。后来,这幅著名的圣像从创作它的圣地被带到了君士坦丁堡,并在那里一直存放了好几个世纪,它成为拜占廷圣母教派信徒心中的偶像。
  圣像是人与神的结合体,代表着世俗人心目中的天堂。圣像还可以作为对圣徒顶礼膜拜的工具。在教堂和家庭里都能看到圣像。每家每户都会辟出一方圣角,供奉圣徒的肖像。在希腊的修道院里,沿袭传统工艺的圣像绘制作坊遍地开花。修道士和修女们继承希腊的生活传统,包括对圣像的保护、修复和创作。在希腊的日常生活中,圣像同样无处不在,在出租车、公共汽车、饭店等公共场合,人们都能看到圣像。
  公元4世纪,拜占廷的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大帝,颁布法令宣布异教为非法。这意味着所有的异教活动都要被禁止,包括奥运会,众多的节日和庆典。由于从前受过异教徒的迫害和羞辱,希腊人现在试图彻底消灭异教。雕像和神庙被毁,但是异教徒所信奉的意志和威力并不存在于大理石围墙和雕像中,他们的信仰与自然密切相连。这种与自然环境直接沟通的方式让异教徒的精神得以留存,并融人到基督教的礼拜中。
  牧羊人艾伦尼在夜色中穿越空旷的田野时,听到一个声音在召唤他。艾伦尼犹犹豫豫地走过去。他弯下腰,在两块巨石之间看到了一幅圣像,他赶紧把圣像带到乡村教堂。第二天,艾伦尼发现圣像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这个灵异的事件让艾伦尼意识到那位圣徒想让他在圣像躺着的地方建一座教堂。
   “神明无所不在”的信念深深扎根在希腊人的思想中,就像曾经痴迷于众神宫殿的建造那样,现在的希腊人热衷于修建教堂。在希腊的每个小村庄,在古代异教徒的神庙遗址,在其他符合圣徒要求的地方都有教堂的身影。
  希腊的东正教有着很强的美学传统,在艾绍斯山和色萨利地区有许多壮观的修道院,它们都修在人类难以接近的地方。迈泰奥拉的第一座修道院,“麦特尔斯”,这个名字直译为“空中修道院”,建于12世纪。它位于一座巨大的垂直岩山的顶部,这些石山是色萨利地区的标志。山顶上的宁静氛围适宜祷告,最早爬上这个山崖的是一位隐士,他试图寻找一种远离享乐和物质的冥想式生活。
  枯燥的修道生活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更加靠近上帝。当时,法律对修道的要求非常严格。祷告者和民众的日常生活不时被打断,以聆听上帝的教诲。修道士不仅要祷告,还得看守藏在修道院下面的文物和圣像,以免它们遭到洗劫。
  希腊曾经被外国势力统治了很长时间,奥斯曼帝国就统治过这片圣地长达500多年之久。所幸的是,希腊的文化、文学,以及记录历史的手稿,大部分都被保留下来了。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修道士和修道院。修道院是一处不可多得的避难所,它既可以藏人,也能收容精神和思想。希腊的修道院几乎保存了所有重要的古代文化著作,其中包括古代的哲学著作,古代的戏剧作品,还有一些名家名作。当然,这些著作中的大部分都与基督教没有多大的关系。如果没有修道院的留藏,这些文化遗产是不可能保存到今天的。重要的宗教文献以及其他古代著作都是修道院丰富藏书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学者和东正教抄写员的努力,古希腊的文化遗产很可能会遗失。正是修道士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才使得希腊文化在土耳其统治的500年间留存下来。。
  为了赞美海伦娜女神与年轻牧羊人的爱情,阿耳武弥斯和阿波罗建造了一座迷人的岛屿——拔摩岛诞生的传说由此而来。
  圣约翰修道院就建在拔摩山的高处。这家修道院的围墙横贯拔摩岛,其收藏在全希腊最为丰富。它的图书馆是世界上最重要、最全面的特有文献收藏馆之一。这座修道院是为纪念圣徒约翰而建造的。就在拔摩岛,圣约翰听到上帝对他轻声讲述圣经。在一处深洞里,圣约翰给他的弟子普洛克洛斯背诵圣经——“我,约翰,你的兄弟和同伴,在这个艰难的时期,在拔摩岛上,于一个安息日得到上帝的旨意。我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声音,振聋发聩。他在告诉我:把你所看到的写成一部书,散发给七座教堂。”
  圣约翰的洞穴已经成为一个朝圣地,人们纷纷涌往拔摩岛,庆祝希腊东正教中最重要的节日——复活节。数百名宗教朝圣者聚集到拔摩岛这个方寸之地,以最原始的方式来庆祝这个神圣的节日。
  从耶稣升天纪念日这天起,岛上便开始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其中包括足浴。足浴又称洗礼,这种仪式全世界只有两个地方还在沿袭:一个是耶路撒冷,另一个便是拔摩岛。从复活节前的星期天开始就能感受到信徒们的狂热,人们陆续登上拔摩岛,在星期天午夜时分准时集合在一起。灯光熄灭,唯有烛光点亮夜空。东正教教皇大喊:我主耶稣复活了。复活节宣告的是生命终将战胜死亡、光明终将战胜黑暗,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时光之轮缓缓驶过希腊。这里的每座山、每座岛、每个村庄都铭刻着岁月的留痕。希腊一度是古代文明的代表,它虽然遭受过侵略,但是它的历史和传统根深蒂固地渗透在日常生活之中,永远也不会消失。
  希腊是一位智者,它阅历丰富,无需用炫耀来吸引外界的目光。所有人都应该到希腊来看看,感受一下这里人民的力量和信心。他们将毕生的荣耀交与命运,又将命运交与仁慈的上帝。希腊不仅是一方土地,这个国家的海外人士无论身居何方都会保留祖国的文化、价值观和信仰。希腊的每一个街角,似乎都在书写着这个文明古国丰富多彩的过去和历史。
小贴士
  古希腊君主科林斯王因触犯了古希腊上帝,上帝便惩罚科林斯王常年向一座高山上推一块巨石。因为该巨石在没有推到峰顶时便会滚落下来,于是科林斯王始终在重复这个周而复始的动作。
  在希腊神话中,克诺索斯国王米诺斯在献祭时欺骗了海神,于是波塞冬将一只噬血的牛怪放到克里特的海岸上惩罚克诺索斯人,无奈米诺斯只好修建了一座巨大的迷宫关住牛怪并献上活人作为祭品。在雅典举行的体育比赛上,国王伊吉亚斯出于嫉妒杀害了米诺斯的儿子安德洛吉亚斯。随后米诺斯率领舰队攻下雅典,强迫雅典每年进贡7对年轻男女作为牛怪的食物。后来,伊吉亚斯的儿子得到克诺索斯公主的帮助,用线团做向导,成功杀死了牛怪并安全走出迷宫。还有一种说法是:米诺斯的王后与公牛生下了怪物米诺陶洛斯,被国王关在迷宫中防止民众看到。
  《荷马史诗》包括两部作品:《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传为盲诗人荷马所著,实际上是特洛伊战争以来数百年希腊民间文学的结晶。两诗题材都和特洛伊战争有关。《伊利亚特》记述希腊最英勇的将领阿喀琉斯因迈锡尼王阿伽门农夺其女奴而愤然退出战场,使希腊联军连遭失败。待他最亲密的战友也阵亡后,他才投入战斗,击毙特洛伊主将赫克托。《奥德赛》则介绍希腊军中智勇双全的英雄奥德修斯战后回国时漂泊10年、历经艰险的故事。
  赫拉克利斯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宙斯与狄芙的儿子,婴儿时期就拥有无敌的神力。成人后接受宙斯的考验,完成包括杀死密涅亚巨狮、九头蛇怪许德拉在内的十二件英雄壮举,并且解救了被锁禁在悬崖上的普罗米修斯。赫拉克利斯是力量与勇气的象征。
  俄狄浦斯原是底比斯国王赖亚的儿子。神的预示说他命中注定要犯杀父娶母的大罪。当他出生后,他的父母就用铁钉戳透了他的双脚,命令一个放羊人把他扔到山里去。那位放羊人不忍心,便放了他,他后来成为科林斯国王的养子。长大后的俄狄浦斯知道了神谕,误以为自己会伤害的对象是科林斯国王和王后,于是逃往底比斯城。在路上,俄狄浦斯与一位老人发生争执并杀了对方—那正是他的生父,底比斯国王赖亚。后来,俄狄浦斯又因为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谜”而受到底比斯新任国王克瑞翁的奖励一一迎娶国王的姐姐并得到王位,而克瑞翁的姐姐正是赖亚的王后,俄狄浦斯的生母。后人经常用俄狄浦斯的悲剧来比喻不可违抗的命运劫难。
  第四章:神圣之地——卡巴多契亚
  辽阔的欧亚大陆在黑海边有个小小的结点,那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地跨两大洲的城市——伊斯坦布尔(Istanbul),它还有一些广为人知的名字,比如君士坦丁堡和后来的拜占庭。这里是世界文明的交汇点,这座城市曾经来过许多人,又走了许多人。雄才大略的罗马皇帝、滚滚而来的十字军骑士、笃信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乃至流连于此的现代访客。横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雄伟大桥、穿梭往来的船只以及热闹非凡的市场把这座城市变成了土耳其的一面镜子。在那里可以找到许多文明驻足的痕迹,然而没有谁能够禁锢住伊斯坦布尔的美丽与得天独厚,就如同它一半属于亚洲,一半属于欧洲的奇异风光,当然,还有它所在的国家——土耳其。
  这是西亚的古老国家之一,是历史上的突厥人迁居小亚细亚半岛后建立的,其前身是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它在鞑靼语中代表勇敢的意思,“土耳其”意即“勇敢人的国家”。这里北接黑海,西邻爱琴海,外贸和航运条件得天独厚,自古以来就是欧亚交通的必经之路,至今还随处可见古代丝绸之路的驿站遗迹。安那托利亚高原把两大洲的特点糅合在一起,形成了土耳其民族自己的特色。这片土地的神圣来源于自然的赠予及历史的契合,古老的安那托利亚高原慷慨地迎接一批又一批的进入者,他们造就了传奇的国度,亦为这里平添了一份神秘与超然。
第一节:神之烟囱
  卡巴多契亚是一个火山岩高原的总称,位于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东南,面积4000平方公里。这里是一个人文历史和自然风光都让人叹为观止的地方,在这片迷人的世界里,仅仅依靠物理法则的作用,大自然就塑造出了一片离奇魔幻的风景,随后人类又按照自己的需要对它们进行了加工和重塑。
  同所有关于民族起源的传说一样,卡巴多契亚的历史也始于远古的混沌时期,它的设计者是一位阴森可怕的角色——埃尔吉斯火山。如今,俯瞰卡耶塞城的巍峨火山早已沉寂。夏天,畜群在长满青草的山坡上悠闲地吃草;冬天,滑雪者和喜欢冒险的人从高达3916米的顶峰直冲下来。但在数百万年前,火山曾猛烈喷发过,火山灰和砾岩覆盖了卡巴多契亚的大片土地。这次重生的大火并不意味着灾难和毁灭,相反的是它恰恰预示着美好前程的开始。
  埃尔吉斯的喷发使大量岩浆与火山灰铺洒在原本冰冷坚实的台地上,冷却后的火山熔岩形成了柔软松脆的凝灰岩,塑成了卡巴多契亚的雏形。千万年的岁月无情地剥蚀着脆弱的岩层,经年的风雨把这种延展性极好的岩层雕刻成了奇异的“拜瑞巴卡”,一个奇怪的名字,意思是“神之烟囱”。它们或疏或密地坐落在起伏的荒凉高原上,尖尖的塔峰和风蚀的锥顶巍然屹立,像是嬉戏的孩子们留下的精巧玩具。人们的想像力为这些奇特的岩石赋予了生命:它们被看作恶魔巨人,被安拉变成石头的入侵者或是小精灵和仙女。劳里诺的蒂罗里斯的传说——那位集12个人力量于一身的矮人国王,在这里被按照中东地区的传统重新演绎了。
  距尤加普城只有几公里的地方有一处侵蚀地貌最明显的山谷,数百个高度从几十米到100多米不等的石锥紧密排列,聚集在一起仿佛是要拍摄集体照。人们惊讶于这鬼斧神工的壮观景象,形象地称之为“神之烟囱”。
  在这些石锥的顶部,人们总能发现一块坚硬的黑色岩石,它独特的位置也解释了这种地貌的成因,科学家称这种过程为变异侵蚀。那些巨石被火山喷发腐蚀成多孔的凝灰岩,保护着下面的熔岩层免遭风雨的侵蚀,日久天长之后,就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形态。岩锥是被自上而下风化的,但看起来却像是一片石林,直刺云霄。
  直到20世纪初,卡巴多契亚的旅游业才发展起来,“神之烟囱”一直不为西方人所知。直到1907年,一位耶稣会会员偶然发现了它们,并把令人难忘的记录带回了祖国,他激动地形容道:“石头被奇特的山谷切割成不同形状,周围的景色让人膛目结舌……我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如今,千奇百怪的巨型石锥依然伫立在起伏连绵的沟谷中,它们是这片土地上最早的居住者,是自然之神在荒凉大地上创造的艺术品,人们拜渴这一伟大奇迹的同时亦在寻找幻想中的真实。也许是一只休憩的骆驼,也许是几位羞涩的少女,魔境的魅力总是让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第二节:陵庙之城
  火山不仅为卡巴多契亚雕刻了“神之烟囱”,还为安纳托利亚高原周边地区带来了肥沃的土地。人们聚居到这里繁衍生息,如同大多数农业民族一样,他们把掌管土地和丰收的女神奉为圣母,用最肥美的牲畜供奉她。肥沃和富足引来了农民,随后是商人,最后是异族的统治者。卡耶塞是当地的最大城市,外族统治卡巴多契亚地区的遗迹在那里最为集中。
  在城市的考古博物馆里,陈列着从附近的库尔特比出土的文物,古代的库尔特比又被称为喀尼什,留下许多朴实憨厚却带有文化特色的陶土艺术品。博物馆还收藏着写有楔形文字的石片,有古代的商业协定、信件、合同等。通过它们,学者可以了解在公元前2000年时期统治这片土地的赫梯人的生活。这个发源于土耳其境内的伟大民族驰骋在文明懵懂的历史上,他们的武器先进,使用短斧、利剑和弓箭。在冶铁方面颇具名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