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学史-朱光潜-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评价一七六七年巴黎艺展的《沙龙》里以及在《谈演员》的对话里,狄德罗再三标榜所谓”理想美”(1ebeauidea1)以及它与“现实美”(lebeaureal)的分别。理想美首先要求对材料加以选择,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求对现实材料的理想化,集中化和典型化·在《谈演员》里他质问反对艺术修改自然的论敌说:”如果说生糙的自然和偶然的安排比艺术的造作更好,艺术处理就难免损坏它,请问:人们所赞扬的艺术的魔力究竟何在呢?难道你不承认人可以美化自然吗?”很显然,“美化自然”就要”损坏生糙的自然的偶然的安排”。这种”美化”的结果就是艺术作品,它已不复是自然了。狄德罗举雕刻为例来说明这个道理:
雕刻先从第一个碰到的范本着手摹仿,后来发见另外一些范本比第一个好,于是就这许多范本进行修改,先修改大毛病,再修改小毛病,经过这样反复修改和一系列的工作之后,它才终于造成一个形象,这形象已不复是自然了。(重点是引者加的)
从此可见,艺术既要根据自然而又要超越自然,艺术美是一种理想美,是艺术家经过“意匠经营”,在自然上加工的结果。我们在上文已经提到过狄德罗要求演员先在心中揣摩出”理想的范本”。这种理想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典型化的过程,从《论演员》里一段话中可以见出:
乙:你认为“某一伪君子”(un tartuffe)和“准伪君子”(1e tartuffe)究竟有什么分别?
甲:毕亚行员是某一伪君子,格里则尔神义是某一伪君子,但是都不是准伪君于。……准伪君子是根据世上所有的一切格里则尔来形成的。这要显山他们的最普遍最显著的特点。这不恰恰是某一个人的画像,也没有什么人能在这里面认出自己来。
“某一伪君子”还是自然,“准伪君子”才是艺术作品,是经过艺术创造的”理想的范本”,是一种典型形象。这种典型形象虽然根据自然(“世上所有的一切格里则尔”)而却不是自然中生来就有的(“没有什么人能在这里面认出自己来”)。所以典型美也只能是艺术美或理想美。
因为认识到艺术既要根据自然而又要超越自然的辩证关系,狄德罗对于艺术“规则”也持有一种辩证的看法。一般地说。他对于新古典主义者所宣扬的“规则”是反对的,认为“规则把艺术变成呆板的工作”,“这些规则没有一条不能被天才成功地跳越过去”。但(36)是他并不否定文艺上一些合理的成规。他在《论演员》里谈到悲剧时,说明传统悲剧中一些人物并不是“历史人物”而是“诗所想象出来的幽灵”,并且为这种“幽灵”辩护说:
因为他们都来自传统成规(convention)。这是由埃斯库罗斯老人定下来的一个三千年的老规约。
他又说,“在戏台上的情节发展并不恰恰像自然中那样,戏剧作品是按照一套原则体系来写成的。”因此,我们就不能根据自然现象或历史事实来衡量传统悲剧人物,而要根据艺术自己的“一套原则体系”。例如当时争论最热烈的“三一律”,狄德罗并不完全反对。
与此相关,狄德罗也并不完全反对“摹仿古人”的口号,不过认为应向古人学习的不是一些死板的规则,而是古人如何对待自然的方法。在一七六五年的《沙龙》里,他提到文克尔曼的向古人学习比向自然学习更好的主张,表示不完全同意,说过一段很有辩证意味的话:
谁若是因为尊崇自然而非薄古人,谁就不免冒一种危险,在素描,性格,服装,表情等方面总是显得纤小,软弱和庸劣。谁着是因为尊崇古人而忽视自然,谁就不免冒另一种危险,作品显得冷淡枯燥,缺乏生气,缺乏只有从自然中才能察觉出的那种隐藏的秘奥的真理。依我看,我们要研究古人,是为着要学会如何处理自然。(重点是引者加的)
我们已见过,在《和多华尔的对话》里,他也是把“要自然”和“要古人”并提的。这并不是调和论,而是把继承古典遗产和向自然学习结合起来的。
3.结束语
总观以上所述,在启蒙运动三大领袖之中,狄德罗是最杰出的。在反对为封建宫廷服务的新古典主义文艺的斗争中,他比伏尔太较彻底:在摸索文艺的新方向中,他比卢骚有较明确的认识和较具体的措施,他虽反对近代文艺的腐朽,却没有因此就像卢骚那样否定社会文化,要历史开倒车。他坚决地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坚持文艺的现实基础。从他口里我们第一次听到西方的深入农村生活的呼吁,和同情劳苦大众的呼声。不过在当时的阶级斗争中,他基本上站在资产阶级方面,主要地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制造者。他要文艺更好地为资产阶级服务,在戏剧领域里他大力宣扬新型市民剧,而且认识到小说这一体裁有较广大的前途,不但向法国宣扬芮逸德生的作品,而且还亲自写出《拉摩的侄儿》和《宿命论者雅克》两部比他的剧本远较成功的小说。在造型艺术方面,他不遗余力地攻击当时流行的为宫廷点缀场面的浮华纤巧的“罗钿”(Rococo)风格,既在《画论》里提倡现实主义,又在《沙龙》里提倡新起的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风格,他一方面要求艺术接近现实和接近群众,对近代现实主义起了促进的作用,另一方面强调文艺用自然的语言表现强烈的情感,也替浪漫运动作了一些准备。他认真地探讨过美学各方面的问题,他的早年《论美》专著虽然还流露一些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没有能认识到“实在的美”和“关系到我们的美”如何由对立而统一,没有足够地认识到美的社会性,但是美在“关系”和“情境”的观点还是富于启发性的。他的思想是不断发展的,后来他逐渐认识到美的社会性,他的思想方法也逐渐变成辩证的,特别表现在他对于情感与理智,自然与艺术以及学习自然与学习古典这一系列对立关系的看法上面。
注:
(1)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四○四至四○五、四○六页。
(2)见伏尔太:《哲学词典》里《古人和今人》条。
(3)达朗伯:《诗的感想》续编。
(4)《百科全书》里《古人》条(苏尔则写的)。
(5)杜博斯:《诗画杂感》,第二卷,第一三章。
(6)赫尔维修斯:《论精神》,第二讲,第一八、一九章。
(7)伏尔太:哲学词典里《剧艺》条以及《拿宁》剧的序文。
(8)伏尔太:《英国书简》。
(9)伏尔太:给达简塔尔的信,一七七六年七月十九日。
(10)《论戏剧体诗》,第二章。
(11)《和多华尔的谈话》,第二篇。
(12)《不尴尬的戒指》。
(13)菲罗克特提斯(Philoctetes)是索福克勒斯的一部悲剧的主角。他参加希腊东征大军,航行中在一个荒岛上被毒蛇咬伤生病,被大军遗弃在那里,过了九年孤苦生活。因为要打下特洛伊城,就要他的神箭,希腊人到了第十年才把他请出来参战。狄德罗在下文所谈的就是这部悲剧的场面。
(14)据阿塔莫诺夫和格拉季丹斯卡亚的《十八世纪外国文学史》中第二四六至二四七页的引文。
(15)参看第三章亚理斯多德关于这个问题所说的话。
(16)参看《论戏剧体诗》,第一三节,《和多华尔的谈话》,第三章。
(17)《论戏剧体诗》,第一○节。
(18)原题是“Paradox Sur le édien”,过去有李健吾同志的译文。
(19)从狄德罗评价一七六七年巴黎绘画雕刻展览文章(《沙龙》)以及其它著作谈到“理想的范本”的地方看,他所指的就是“典型”。
(20)亚格里庇娜是法国大悲剧家拉辛的《伯列丹尼库斯》剧本中的一个人物,一位骄傲的罗马皇后,上文描绘的是克勒雍扮演这位罗马皇后的姿态。
(21)见斐兹杰罗德:《嘉里克的传记》。
(22)见《查里三世》,方重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一幕,第二场。
(23)见《哈姆雷特》,卞之琳译,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七年版,第八六至八七页。
(24)《狄德罗全集》,第一一卷,第一三一至一三二页。
(25)《论戏剧体诗》,第一八节。
(26)《论戏剧体诗》。
(27)《狄德罗全集》,第一○卷,第四九九页。
(28)据上引《十八世纪外国文学史》第二四六页的引文。
(29)两个定义的分别在于前者是可以“唤醒”,还是纯粹客观的美,后者是实际“唤醒”,已和我发生关系的美。
(30)参看第八章哈奇生节。
(31)《画论》,第一章。
(32)《画论》,第七章。
(33)《和多华尔的谈话》,第三章。
(34)据上引《十八世纪外国文学史》第二四六至二四七页的引文。
(35)《论戏剧体诗》,第一○节。
(36)据上引《十八世纪外国文学史》第二四五页的引文。
第二部分 十七八世纪和启蒙运动
第十章 德国启蒙运动:高特雪特。
鲍姆嘉通,文克尔曼和莱辛
一 德国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
在十七八世纪,德国在欧洲几个主要国家之中还是最落后的,在十六世纪,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终于走到和封建诸侯相妥协的道路·托玛斯·闵泽尔所领导的农民起义遭到了残酷的镇压而终于挫败。从此德国在经济上长期保留了农奴制,农业生产落后,租税负担又特重,农民过着穷困痛苦的生活,工商业的情况还更坏;在政治上长期处在分散状态,在日耳曼那块不算太大的土地上就有三百多个独立小国,这些小国公侯一方面摹仿法国宫廷的排场,过着骄奢淫佚的生活,不得不向原来就极端穷团的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另一方面又互相倾轧,经常进行着争权夺利的战争,这对于农工商业也起了破坏的作用。加以在宗教上,这些小国也分裂成为两个阵营,北部的”新教联盟”和南部的”天主教联盟”,双方斗争也很激烈。政治上和宗教上的分裂,加上英,法、荷兰、西班牙等外国势力的勾结利用,就酿成历史上一场破坏性极大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战争的结果使德国人口减少了四分之三,农工商业的凋敝就可想而知了,三十年战争结束后,布兰登堡公国就日渐强大起来,到了十八世纪初,它就成为普鲁士王国,在国王弗利特里希二世的统治之下,训练出一支庞大的军队,它从此就逐渐成为一个军国主义的国家,政治经济的力量都掌握在军阀(容克贵族地主)手里。这就意味着封建势力在德国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加强了。
资产阶级的力量在当时德国还是很薄弱的。政治的分散和经济的凋敝都极不利于资产阶级的发展。但是既有三百多个小国,就会有为数更多的城市,所以单就数量来说,市民阶级在德国人口中还是占了很大的比例。由于他们的经济地位薄弱,他们在政治上的表现也就特别软弱。当英国资产阶级在十六世纪就已进行了革命,法国资产阶级在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时期也已在积蓄力量,准备发动大革命时,德国资产阶级却仍奴颜婢膝地依附公侯的小朝廷,聊求残羹剩汁。他们自私自利,苟且偷安,眼晴望不到比井口更大的天,所以谈不到革命和文化方面的远大理想。他们在德国造成一种范围很大而影响根深远的“庸俗市民”风气(庸俗市民在德国取得了Philister的称号),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讨论德国问题时,经常提到这种“庸俗市民”风气阻碍文化发展,甚至妨碍像歌德那样大的诗人能有较高远的理想。
从上述一些情况看,德国的条件对于开展启蒙运动是极端不利的·但是启蒙运动毕竟也在德国展开了,而且获得了相当显著的成绩。如果在政治上没有造成资产阶级革命,它至少为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和古典哲学作了准备,这种成就在实质上就是为资产阶级制造出一套意识形态,有助于将来德国民族的统一。启蒙运动本来一般是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发动的。德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极端不利的条件下之所以能发动启蒙运动,显然有它的内因和外因。就内因来说,德国从中世纪以来,民间文学传统一直是很光辉灿烂的(德国是《尼伯龙根之歌》,《谷德伦》,《巴赛伐尔》,《列那狐》以及许多民间抒情诗歌的发源和流行的区域),一些古老的大学(例如海德堡、哥登堡、耶那、莱比锡等)里学术研究的风气也一直是很活跃的。这种优秀的文化传统在德国资产阶级分子中不但养成了爱好文艺和爱好哲学思考的风气,而且也养成了民族思想和爱国思想。这都促使他们迫切要求改变当时社会的落后面貌,就外因来说,德国启蒙运动显然受到英法等国的外来影响。在拿德国和英法对比之下,德国当时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落后就显得格外突出,格外不可容忍,这些邻国的前进知识分子所进行的革新运动也给他们树立了改革现状的榜样,引起他们急起直追。内部还没有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条件,而却有文艺和一般学术文化的优秀的传统,外部有文艺改革和思想促进的范例,这种情形就决定了德国启蒙运动所采取的独特的方向:它的直接目标还不在进行资产阶级革命而在德意志的民族统一,而它的领袖们都认为要达到民族统一,须通过建立统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学:所以启蒙运动在德国主要是局限于文艺和文化思想领域以内的革新运动,尽管它也不可避免地要带有一些反封建反教会的色彩,却不像法国启蒙运动那样一开始就是一个很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政治运动,当时德国思想家脱离现实厌谈政治的倾向一般还是很突出的。
单就文艺思想领域来说,德国启蒙运动还有两个特点。这两个特点都来自一个总的原因,就是在十七八世纪,德国还没有一个伟大的文艺创作实践的基础,它还拿不出像英国莎士比亚和密尔顿或是法国的高乃伊,拉辛和莫里哀那样伟大的诗人。因此,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文艺思想停留在抽象思考和抽象讨论上的倾向比较显著,高特雪特的《批判的诗学》和鲍姆嘉通的《美学》都是很明显的例证。其次,复古的倾向在德国启蒙运动中也比较显著。不能说当时德国文艺理论家完全不结合实际,但是当前德国的实际仿佛无可结合,他们只好结合过去的实际,古希腊罗马或是德国的中世纪,以及当时较先进的英法等国。文克尔曼,赫尔德尔,莱辛以至于席勒这一系列的健将都可以为例。
二 几个先驱人物
德国启蒙运动是从一个新古典主义运动开始的。与法国新古典主义运动相终始的是“古今之争”一场大辩论,德国新古典主义运动也掀起了一场大辩论,问题却不在古今的优劣而在于德国文艺应该借鉴的是法国还是英国,这可以说是在萌芽中的浪漫主义和即将没落的新古典主义在交锋了。高特雪特是这场争论中的中心人物。
1.高特雪特
高特雪特(Gottsched;1700—1766)是莱比锡大学的教授,他的理论著作《批判的诗学》在十八世纪前半发生过相当大的影响,使他成为德国文学界的最高权威。这部著作可以说是布瓦罗的《论诗艺》的翻版。法国新古典主义文学在当时欧洲是大家公认的光辉的典范,高特雪特对它景仰备至,以为要使德国文学脱离它原有的粗野奇怪的”巴洛克”(baropue)风格,踏上康庄大道,就必须把法国新古典主义搬到德国的土壤上,而法国新古典主义的信条和规则都具备在布瓦罗的《论诗艺》里,于是他就追随布瓦罗,写出他的《批判的诗学》,讨论了布瓦罗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