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决胜红海 >

第26章

决胜红海-第26章

小说: 决胜红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的自我有两种基本相反的状态:“小我”和“大我”。前者狭隘、封闭而排他,时时处处以自己为中心去判断外界的人和事,本质上是一种极端的自私;后者广阔、开放而兼纳,倾向于以外界的公理去判断人和事。 
  在过分小我的背后,除了自私,还有不自信。所谓“自信”是对自己在学习、理解、自我超越方面的信心。 
  管理者的小我色彩与其对团队的影响力成反比;管理者过于浓重的小我意识也是团队文化中产生“压抑”氛围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管理者的小我,他会在团队中趋于自闭、自负和刚愎自用。因为不自信,他会对下级的不同意见极其敏感,并习惯于把这种分歧升格为对自己的否定,进而看作是对自己权力的挑战;他会习惯于滥用法定权力。身怀小我的管理者,把“对与错”看得比“真理”更重要:在许多场合,尤其是与下级的交流过程中,他更看重对方是否“赞成”自己的观点,而不关心是否符合事物的规律,即“真理”。企业的基本生存状态是应对来自外部的挑战,因此,组织行为与“真理”的契合程度至关重要;而管理者因小我产生的种种后果,往往和企业的原则南辕北辙。 
  由于小我的排他性,此类管理者不可能通过对企业精神穹宇的真诚认同和精彩演绎来成为团队的精神领袖(详见《党史商鉴》第14章)。   
  端正态度(4)   
  如果想成为卓越的管理者,唯一的选择是彻底放弃狭隘的“小我”,把自己的心智融入企业的精神穹宇中去,真正成为团队的主心骨。 
  《道德经》里说,“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在古汉语中,“心”字即今天所说的“自我”。圣人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是故为天下之心。 
  因此,卓越的管理者应当努力做到“日三省吾身”,时刻警惕陷入“小我”的迷途,努力克服人性中狭隘、浅薄和不自知的阴暗成分,完全置身于企业的精神穹宇之下,以团队之心为心,是故为团队之心。   
  担当大任的前提条件(1)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无意担当更高职务(担当大任)的管理者也不是卓越的管理者。 
  但是,职位的升迁必须建立在“胜任”的基础之上,否则,在更加位高权重的亮丽光环之下,必将遭遇著名的“彼得原理”:“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位员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一个不能胜任其工作的员工所占据。层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达到胜任阶层的员工完成的。” 
  果如此状,将不仅仅是管理者个人的悲哀,更是企业的灾难。 
  管理者的胜任与否取决于四个前提条件:专业能力、信任、忠诚和激励诉求。如下图所示: 
  图6-3担当大任的前提条件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人们常常忽视信任和忠诚对能否担当大任的重要性,总是习惯于在“能力”和“胜任”之间直接画上等号;而大量的现象表明,许多管理者离开其管理岗位,不是因为能力,而是因为信任或忠诚出了问题。 
  专业能力 
  所谓“专业能力”,是指员工胜任本岗工作所需要的特殊的能力。“管理”是企业内一种特殊的岗位,因此,管理类员工的专业能力应包含领导力、管理能力和业务判断力三大组成部分;而专业类员工的专业能力则主要指进行业务操作所需的专业技能。如下图所示: 
  图6-4管理者的专业能力 
  本章后文将专题探讨领导力和管理能力。 
  业务判断力是管理者必备的一种能力。敏锐的业务判断力可以帮助管理者洞察企业的行业、市场、竞争、客户和产品技术等方面的发展趋势或客观规律。如果没有这种能力,管理者就不可能有效担当团队领导人和组织负责人的角色,就会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尴尬现象。 
  通常来说,管理者的职位越高,就越是需要更宏观的业务判断力;职位越低,就越是需要更微观和更专业的业务判断力。大型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只需要具备对宏观趋势的战略洞察能力;而特定职能部门的管理者,则可能要求首先是业务方面的技术专家。 
  比如,一名房地产企业的董事长可以不必精通预算和施工图纸的审核,但他必须对房地产行业和房地产市场具备高度的战略洞察能力;相反,此类企业的合同预算部经理则可以对房地产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不敏感,但却必须首先具备高级预算专家的素养。曾经享有“食品大王”美誉的美国RJR食品烟草公司前总裁郭士纳为什么能够领导身陷困境的IBM再度走向辉煌?郭士纳在计算机技术方面的水平连入门级都不够,但他对这个行业的洞察与理解却无人能及。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如果他当年不是接任IBM的CEO,而是接任IBM的某个业务部门的经理,一定不会如此得心应手。 
  由此可见,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与其说是某种长年积累的“经验”造就了他的业务判断力,还不如说是过人的学习和理解能力、敏锐洞察力,甚至是思维方式使他能够迅速深入把握哪怕是一个陌生行业的脉搏。 
  美国总统在上任之前的“任职经验”,最多不超过4年。因为美国宪法规定一位总统在和平时期的任期不得超过两届。但是,这并没有妨碍美国诞生伟大的总统,比如里根和克林顿。相反,在封建制国家,享有终身任职特权的皇帝,虽然从小接受宫廷的权力中心的耳濡目染,但却很少能够出现英明君王。中国数千年封建史上80多个王朝500多名“帝”或“王”中,堪称杰出的名君者却不超过30名。 
  信任 
  人类社会的一切,都是建立在某种信任状态之上。没有起码的信任就没有一切。比如说,我们在绿灯亮起时通过路口,最起码的“信任”是另一个方向的车辆不会闯红灯;我们到餐馆吃饭,最起码的“信任”是相信这个餐馆不会用变质的原料下锅。 
  “信任”是人与人的关系中最起码的基础,但是,不同性质的关系需要不同程度的信任。我们在大街上信步前行,只需要信任与我们擦肩而过的陌路人不会对自己进行无端的骚扰;但如果我们在某种利益关系下结成特殊的团队(比如成为同一家企业的同事),那么,就需要更高更深的信任。   
  担当大任的前提条件(2)   
  因此,在组织行为中,“信任”的本质是一个主体对另一个主体在能力、品质等方面的信心。如果没有这种起码的信心,就会使“共事”的效果大打折扣,就会使员工的绝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到相互之间的猜疑、防备和争执中来,反而把企业本身的使命——客户价值的创造——抛诸脑后。 
  信任是企业得以健康运行的基础。没有信任就没有凝聚力;没有信任就没有战斗力;没有信任就没有生命力。 
  从管理者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与上级之间缺乏充分的信任,无论自己的能力多强,也不可能真正“胜任”岗位的需要。因此,在担当更高职位之前,管理者有必要客观评估自己与上级之间是否具备足够的信任基础;同样,在提拔下属之前也应当进行信任的评估。在上下级的管理者之间,无论是一方对另一方的不信任,抑或双方互不信任,都会给企业带来深远的伤害。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尤其是企业中上下级之间,信任是一种客观的状态,而不是一种约定或承诺。信任是不可能通过约定或承诺的方式来实现的,它是一种水到渠成的结果。 
  仔细分析发生在企业内部的种种“信任危机”就不难看出,当一方承诺对另一方充分信任的时候,我们完全相信这种承诺是真诚的,并且有足够的理由来证明它是真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态的发展,当初做出信任承诺的一方不再信任对方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样的不信任也是真诚的,并且理由还会更加充分。 
  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否,都不可能通过承诺或约定来实现,只能在实践的考验中去“建立”。具体来说,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能力的“信任”,只能依靠工作成果来赢得,因此,这种信任是不断“验证”的结果;而对品质或立场的“信任”同样只能通过点点滴滴的“考验”来积累。 
  如果上下级之间达不到充分信任的“客观状态”,管理者最好不要草率去追求担任更高的职位,更不要仓促提拔下级担当大任。否则,在“信任危机”不期而至的时刻,无论是作为当事人的管理者,还是企业本身,都没有一方会是真正的赢家。 
  既然信任是人与人的关系中一种客观的状态,它就不可能是单方面努力的结果。“不信任”或“信任危机”同样也不可能仅仅给一方带来伤害。因此,努力建立“信任”的关系,并非某一方的义务,换言之,并非只有下级才有义务去赢得上级的信任。 
  “信任”不可能凭空而降。信任的建立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管理者如果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当下服务的企业是人生的事业平台,那么,就要有为建立信任付出代价的思想准备和胸襟。在更多的情况下,甚至需要对自己的个人利益做出牺牲。 
  因此,当“信任危机”到来的时候,或者自己与他人之间出现互不信任的征兆时,管理者首先要进行冷静客观的自我反思,而不仅仅是抱怨对方的背信弃义。 
  忠诚 
  “忠诚”对企业价值实现的意义早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无论这种忠诚是源自客户、员工、投资者,还是社会公众。 
  但是在我们的国度,人们在提及“忠诚”时总会或多或少地产生“封建愚忠”的幻觉。企业是一种特殊的现代组织。现代组织与封建组织最根本的区别之一,在于前者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以及对人的基本尊重。因此,企业所强调的“忠诚”,是在企业充分尊重员工正当诉求的前提下,员工对企业的意志或主张的高度认同与由衷维护。员工的忠诚绝不应当被片面地演绎为对具体的某个人(上级)的忠诚,企业内的上下级之间并不存在人身的依附关系,而是平等的合作关系。作为企业内一种特殊的员工,管理者对企业的忠诚更不应该被片面地理解为对某位上级的“封建愚忠”。 
  但在管理的实践中,评价一名员工是否忠诚往往只由他的上级来做出,这就会在结果上造成员工忠诚的对象从企业本身被“偷换”成某位特定的上级管理者。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企业的中层或基层管理者中,会对企业造成管理的风险和发展的陷阱。即便是作为被“效忠”对象的管理者本人,也只会有害无益。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状况,企业需要多主体、多视角地对员工的忠诚度做出判断。而且,这种判断的权力不能仅仅由员工的上级垄断。   
  担当大任的前提条件(3)   
  因此,管理者对企业的忠诚及其表现形式,对于他担当大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管理者对企业的忠诚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至少需要终生放弃获得不正当利益的机会,远离各种形式的职务腐败。虽然这种观点看上去似乎有“不言之言”的味道,但在我们今天,当职务腐败被视为当然的职场风气之下,如此强调更不应该被看作是多余之举。 
  对管理者来说,对企业的忠诚是一种起码的职业素养,甚至是一种人格状态。忠诚不是用来交易的,管理者不应该以自己对企业的忠诚作为条件来获得某种利益。因此,管理者的忠诚不是用来表现的。 
  激励诉求 
  在考察一名管理者是否具备担当大任的前提条件时,还有一个特殊的视角,这便是我曾经在《党史商鉴》第1章中提出的“激励敏感区”的概念: 
  从组织行为的角度来看,人性的深处往往存在着三大方面的诉求:现实利益、行动理念、企业信念(核心价值观、使命和愿景)。这三大方面的诉求共同构成了员工的“激励敏感区”——既是一个整体的框架,又互为层次。不同层次的员工之激励敏感区是不同的。 
  现实利益和人的基本需求如生理、生活需求直接相关,是一切诉求的基础;行动理念则是对方法论的认同,员工在执行他们认为正确的方法或政策时会充满激情和创造力,会发挥出超常的潜力,反之则不然。 
  愿景是形象化的中长期目标。价值观则是组织行为的准则。道德需求是人性的基本需求之一。没有道德压力或道德高尚的环境是对人性的解放;被解放的人性会迸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创造力。 
  通常说来,基层员工更看重“现实利益”的满足。比如解放区的普通群众理解得最深切,也最看重的是他们对耕地的渴望,“耕者有其田”毕竟是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的梦想。同样,基层员工最大的诉求是他们的薪酬收益。值得注意的是,基层员工可能会将他们的诉求长期停留在现实利益之上。 
  中层管理者在满足基本(而非无休止)现实利益的基础上,则更注重组织行为中所依据的理念、方法、政策或路线之正确性。他们对自己认同或拥戴的理念或政策充满责任感,也期待着分享由此而致的成就感。具体事件的成就感对于中层成员的诱惑力是无法抵挡的,同时,他们也会更深入地思考组织的长远目标及其实现途径。他们在执行自己认为正确的理念、方法、政策或路线时会有一种特殊的安全感。在注重行动理念的表象之下,其实是管理者对组织安全感更高层次的关注。 
  身处金字塔顶端的高层管理者肩负企业的安危和前程,他们的职责就是企业重大任务的完成、使命的履行和组织能力的缔造。归根结底,他们更关注的是企业的愿景,以及企业在实现愿景的过程中恪守的价值观。对行动理念的认同与否已经不是高层管理者的诉求重点,而是“当然”的前提:他们对企业的信心不仅仅建立在行动理念的认同之上,因为他们有足够的资源去影响企业的行动理念。即使在一时一事上不认同企业的行动理念,他们也丝毫不会动摇对企业的信心,因为这种信心已经升华为坚定的“信念”。 
  有一个问题必须澄清,否则就会令人误解。前面所述的员工的“三个层次”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一般情况下,员工受与职责相关联的信息、视野、氛围、权利、义务、责任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第二,员工的激励诉求必须与他在企业内的地位相对称。那些身处下一层的员工如果拥有更上一层的诉求,那么,这样的员工则更适合也更易于得到提升。 
  问题是,一旦员工的诉求与其地位之间发生错位,就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轻者会使整个组织碌碌无为,重者则会导致职务腐败。例如,诉求仅停留在现实利益之上的人如果身居高位而禀性不移,则会被无限度的物欲所驱使,利用职务之便做出损公肥私的勾当。   
  管理与领导(1)   
  许多企业在任用管理者时都会犯这样的逻辑错误,以为团队的管理活动不过是业务操作的延伸,因此常常会把表现出色的业务骨干自然晋升为管理者。这是一种典型的“冷兵器”时代的思维。在远古的冷兵器时代,军队的首领往往在作战勇敢和武艺超群的士兵中产生。 
  然而,管理的对象是特定团队中的人,而业务操作的对象则不是。因此,管理与业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