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红楼絮语 刘宝彬著 >

第6章

红楼絮语 刘宝彬著-第6章

小说: 红楼絮语 刘宝彬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达到闹笑话,出丑态的程度,深刻反映了封建贵族阶级不可逆转的衰败趋势。
  所谓“礼出大家”,可以说在封建社会里是没有多少人能够做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进步的今天,应该人人做到光明磊落,高风亮节,襟怀坦白,冰清玉洁:对从事的事业赤胆忠心,见利思义;对待别人肝胆相照,表里如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人长有两幅面孔:这种人当面一套,背后又一套;当上一套当下又一套;在公众场合一套,回到家里又是一套。尤其是有的领导干部,他们在台上讲马列主义理论、讲人民的公仆精神、讲干部的廉洁奉公的要求的调门比谁都高,可在暗地里,却是利欲薰心,贪婪无厌,厚颜无耻,欺世盗名的另一幅面孔。据一本披露陈希同罪行的材料载,一日下午,陈希同给北京市处级以上干部作报告,他在台上讲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讲在新时期领导干部的素质要求,讲高级干部应有的廉政作风等等,他按着秘书们写的讲话稿,讲得有理有据,深刻感人,真是一副大首长给下属做指示的面孔,颇令与会者肃然起敬。可谁也不会想到这位首长讲完下台后,便迫不及待的赶回他的安乐窝,跟情妇玩腻了,跟中国女人玩腻了,想要尝尝进口女郎的滋味,让他的情妇到夜总会花30万美金挑选一个法国美女让他享用。这时,他的面孔绝对不是讲台上的那副道貌岸然,冠冕堂皇的样子;这时的陈希同早已把什么党的宗旨,什么廉政要求,什么领导干部素质等等统统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把他那本来的厚颜无耻、骄奢淫逸、馋涎欲滴、醉生梦死的另一副面孔会暴露无遗。如果让人看到那副样子,会令人作呕。陈希同、王宝森、朱胜文这些头面人物,曾几何时,不是也曾被人们视为有着清正廉洁,废寝忘食,一心为公,造福一方的正人君子吗?可是用法律这把利剑揭去他们脸上的面纱时,便让人民吃惊的看到,他们竟是贪赃枉法、巧取豪夺、荒淫无耻、沽名钓誉之徒。
  为什么这种伪装面孔的人,竟然能够爬上政府这么高的位置,窃得这么大的权利,这是有着社会的思想根源的。有的人本来就没有进行世界观、人生观的很好改造,还没有遇到发展滋生他们私欲的机会时,也能为人民做一点有益的事情。可当经济大潮随着社会的变革涌来,各种思潮也随之泛起时,这些人便开始理想淡化、信仰动摇,把共产党员的宗旨丢到脑后,在金钱、美女、财富面前丧失了抵抗力,被腐化堕落的新型糖衣炮弹所击中。于是,最后从高高的权力顶峰跌落下来,走上以身试法的道路,可谓教训极为深刻。贾府里揭开温情礼仪的面纱,让我们看到了贵族家庭中倾轧和丑态,这只能关系到一个家庭的生死存亡。而在一个地方,甚至一个国家,出现种种腐败和丑闻,就要关系到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存亡,我们切实大意不得,轻视不得。
  《红楼絮语》之10
  贾府的医道
  在人们的生活中,为延续生命,保持身体健康,看病吃药是同吃饭、喝水一样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这是理智的人类同只会进食,而不懂医病的其他动物重要区别所在。所以,在反映封建社会生活的伟大作品《红楼梦》中,描写人的生病请医诊治、开方吃药的情节有38处之多。
  在书中描写患风寒感冒而请医诊治吃药者为最多。迎春、袭人、贾母、巧姐、湘云、晴雯、尤氏、王子腾等人就是或因节气变化,或是一时着凉,或是路途劳累等等,至使出现头冒虚汗,身上发热,脑痛发胀,鼻塞嗓肿等症状。于是请郎中大夫来把脉诊治,然后开方吃两剂药,吃点清淡的饮食,便逐渐病愈了。本来患此风寒时令症侯,只要及时治疗调养,是不至于死人的,可是若因有外部因素促成,也会在这种病上丧命。宝玉的丫环晴雯,麝她起初是受风寒,因为同月淘气闹着玩,在一个大冷天的夜里,她只穿件小袄,走出屋外,“忽然一阵微风,只觉侵肌透骨,不禁毛骨森然”,回来不久便“鼻塞声重,咳嗽发热”,接着又劳神思,为宝玉补了一夜的裘衣,自此得了一场大病,这应该说是她得了重感冒,也叫小伤寒的症侯。她感冒伤寒尚没全愈,王夫人听信谗言,硬说她“轻狂”,是“狐狸精”,得了“女儿痨”,以防传染为借口,在抄检大观园时,把感冒尚没有好,“四五日水米没曾沾牙、恹恹弱息”的晴雯从“炕上拉了下来”,用人架着撵出府去。
  古人说:“哀莫衷于心死”,她受一腔不白之冤,对生活已经绝望,激愤于胸,而加重病症促使死亡。王夫人曾三次提到晴雯得的是“女儿痨”,其实并非如此,这是她厌弃、摧残晴雯的一个藉口罢了。
  在贾府众多的人物中,患病时间最久,吃药最多的要属林黛玉了。林黛玉初进贾府时,众人见她年纪虽小,身体面貌弱不胜衣,便知她有不足之症,便问:“常服何药?为何不治好了?”黛玉道:“我自来如此,从会吃饭时便吃药,到如今经过多少名医,总未见效。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在书中曾多次写到黛玉“每岁春分、秋分后必犯旧疾”、“又复咳嗽起来”、“说话之间,已咳嗽了两三次”、“又犯了咳嗽”、“我这睡不着,也并非一日了”等语。按宝钗之说,少服人参、肉桂,多用冰糖熬燕窝粥吃,也没见好转。当黛玉得知宝玉同宝钗成亲,知自己婚姻无望时,“一时吐出血来,几乎晕倒。”大夫诊脉说这是“郁气伤肝,肝不藏血”所致。按现代医学专家对书中黛玉病症的分析判断乃是“肺痨”,也就是通常说的“肺结核”,这种病在二三百年前的医疗水平和条件,是难有治愈的希望的,黛玉对宝玉爱情的绝望,只不过加速了她的夭亡而已。
  在贾府中患有怪症,久吃怪药的是寄住在大观园,后来成为宝二奶奶的薛宝钗。她自称自己“从胎里带来一股热毒”,病的症状是:有时“满面通红,身如燔灼,话都说不出”、“连手也不能动摇”。针对这种病,作者让她吃“冷香丸”来镇摄。制作这种冷香丸的成份是:用一包异香异气的未药做引子,再用“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开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冬天开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一天晒干,和未药一处,一起研好。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把四样水调匀了,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磁坛里,埋在花根底下。发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一钱二分黄柏煎汤服下。”这个药方颇为故弄玄虚,滑稽可笑,作者的用意在于刻画薛宝钗的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但现代医学专家认为,这个药方是出自于以冷制热的主导思想,是符合药理根据的。
  庸医看病,产生误诊,造成医疗事故,这在书中出现三起。
  庸医胡君荣第一次来贾府给晴雯看病,晴雯因受寒伤风,“鼻塞声重,懒怠动弹”,而胡君荣把脉后却看成是“外感内滞”,还胡说“幸亏是小姐,素日饮食有限,风寒也不大。”连病人身份、病因、病机都没有搞清楚,在开的药方里把结实、麻黄本属男性用药也列了进去,幸亏宝玉发现,连说“该死”,未给晴雯服用,才未酿成祸端。第二次胡庸医来贾府给尤二姐看病。作者交待,尤二姐怀胎数月,又受凤姐、秋桐欺凌,便“恹恹得了病”,连贾琏都看出她常呕酸,“恐是胎气”。然而这个胡庸医既不学无术,又心术不正,诊病时一见尤二姐露出脸来,被她的美貌惊得“魂飞天外”,那里还能辨别气色?便胡说“不是胎气,只是瘀血凝结,如今只以下瘀通经要紧”,于是吃了他开的药,竟将一个已成形的男胎打了下来,血行不止。尤二姐没有了指望,促成了她的吞金自尽。书中第96回,凤姐的娘家叔父王子腾,为进京入阁走在途中的十里屯地方,因赶路劳乏,偶感风寒,本不是什么重病。但经延医调治,却误用了药,吃一剂就死了。可见庸医错诊、错开药方害人之深。
  《红楼梦》里还写到一个有趣的医方,宝玉听了大笑不止,也颇令读者寻味。第80回上,宝玉随贾母去天齐庙烧香,来到王道士住处。王道士是专在江湖上卖药的,人称“王一贴”。宝玉因看到薛家金桂争风吃醋搅得全家不得安宁有所不解,便问“王一贴”可有贴女人的妒病的方子没有?王道士说:“这贴妒的膏药倒没经过,有一种汤药,或者可医,只是慢些儿,不能立刻见效。”于是告诉他这个药方是极好的秋梨一个、冰糖二钱、陈皮一钱、水三碗,梨熟为度。每日清晨吃这一个梨,吃来吃去就好了。
  宝玉怀疑未必见效,王道士便笑道:“一剂不效吃十剂,今日不效明日再吃,今年不效明年再吃。横竖这三味药是润肺开胃不伤人的,甜丝丝的,又止咳又好吃,吃过一百岁,人横竖要死的,死了还妒什么?那时就见效了。”
  随着时代发展进步,医疗保健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不论医疗技术、医疗设备、医药生产均有了翻天复地的变化,给予人类生存发展、延缓生命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家医疗保障法制尚没有完善、健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同人民群众需要还有很大距离,当前在医疗保健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已成为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一是医药生产和销售尚不规范,药品价格市场缺乏管理,致使一些药品价格随意上涨,颇令消费者经济能力难以承受。现在普通常用的胶丸,过去仅几分几角钱一粒,如今换一下包装,就几元、十几元一粒,比前几年增长十倍、甚至十几倍。尤其是合资企业生产的药品,效力并非很高,只是包装华丽,其价格普遍比国有药厂生产的高出三五成。有人调查,买100元钱的药品,真正价值不过三五元钱,药价离谱已成普遍现象。市场药价高,到医院看病开药价更高,医院药品价格比市场药品价格还要高出二三成,除享受公费医疗的不得不上医院开药,自己花钱看病的已不敢进医院了。二是伪劣假药充斥市场。现在药效低,甚至无效的药品冒充高效、合格药品比较普遍。据卫生部门检查,真正合格的药品仅占一半左右,有一半不合格,或是假药,甚至过去比较有影响的大型药品生产厂家现在生产的药品也有假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查处了武汉11家制药厂生产的8种药品因不合格,而被撤消了批准文号,勒令停止生产。市场假药已经进了国库赈灾药中,可见药品伪劣已到了多么严重的程度,颇令人对生命的担忧三是医院、专科门诊骤增,医疗水平低下,为一些江湖骗子大开方便之门。现在医疗广告满天飞,充斥报纸、电视上,真假难辨。有些江湖骗子、庸医,趁改革开放,管理机制不健全之机,挂出男女泌尿系统疾病的招牌,打出什么“一次灵”、“一分钟见效”、“先进进口药品”等欺骗病人。广州有一兄妹6人,均无学医也无医术,却分别在上海、广州等6地,利用提供管理费的手段,挂靠在某医院或某医疗管理部门,开设性病专科门诊或研究所。不论是否真有性病,凡来应诊检查,一律诊断犯有性病,而且把应诊病人的配偶也说传有性病,一次打针就要上千元。有一对夫妇在这里不到一月,花了7万多元,他们把从意大利进口的假药每支20元,竟要病人每支600元。这一对夫妇经到权威医院检查,证明均无性病,现已上诉法院。此类骗子尚无严禁的管理机制。四是前几年的口服液热尚没有冷却下来,充斥市场的那些名目繁多、功效皆无的各种口服液仍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些生产的厂家是否受《红楼梦》中“王一贴”的启发不得而之,但它的功效只不过是“忌妒汤”加上了个包装而已。
  《红楼絮语》之11
  探春上任三把火
  且说荣国府管家凤姐一时不及检点,小月了,需要休假,王夫人便暂令李纨、探春、宝钗三人裁处家事。新班子上任后,便将园门口南边3间小花厅,俗称“议事厅”做为新领导的办事机构的办公场所。新班子三位成员每日卯时至此上班,午正下班,凡一应执事的媳妇来往回话的,络绎不绝。李纨是个尚德不尚才、多恩少罚的人;宝钗尚不是贾家人,只不过姨娘王夫人托她来“各处小心”而已。因此,裁处家政的主要责任便自然的落在贾府三小姐探春的身上。
  探春混名“玫瑰花儿”,是贾政侍妾赵姨娘所生,是“老鸹窝里出凤凰”。探春是个志向很高,很想大有作为的人,她曾经沉痛地说出自己的抱负“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早走了,立出一番事业来,那时自有一番道理。”但是,她生在封建社会的贵族家庭里,她连大门也难以走出去。恰巧碰到当家媳妇王熙凤坐月子,给了她代理家政这样一个难得的机遇,她要施展一下自己的抱负。开始众管事媳妇们认为她“不过是个未出闺阁的年轻小姐,且素日也最平和恬淡,因此都不在意,比凤姐以前便懈怠了许多”。但探春上任后,“几件事过手,渐觉探春精细处不让凤姐。”都不免抱怨,刚刚倒了一个“巡海夜叉”,又添了个“镇山太岁”,越发连夜里偷着吃酒的工夫都没了。探春很快受到仆人们的敬畏,这是紧跟她上任的头几步走得好有着直接的关系。
  探春一上任,不仅显示了她的能干有为,有胆有识,而且能够不询私情,秉公办事。探春理家没几天,贾府里掌握实权的有脸面的管事吴新登媳妇进来“议事厅”回说:“赵姨娘兄弟赵国基昨儿出了事,已回过老太太,太太,说知道了,叫回姑娘来。”对这种事,按惯例她本应先提出处理意见,供主子裁定的参考。可她藐视李纨老实,探春是年轻姑娘家,试她二人有何主见,也在看探春怎样处理她亲舅舅的赏赐,说毕便垂手旁待,再不言语。李纨提出赏四十两。探春叫吴登新媳妇拿来帐本念了对这类事赏赐的旧例之后,探春决定赏二十两。探春生母赵姨娘听说后来到这里,哭得鼻涕眼泪地说:“我这屋里熬油似的熬了这么大年纪这会子连袭人都不如了,我还有什么脸!”探春拿帐本念给她听说:“这是祖宗手里旧规矩,偏我改了不成。”当凤姐打发平儿来说:“若照常例,只得二十两,如今请姑娘裁度着,再添些也使得。”探春回绝说:“你告诉她:‘我不敢添减混出主意!”探春没有因为是自己的亲娘来要求“拉扯拉扯”而破旧例,只按例赏给二十两。吴新登媳妇等众人,这才见识到三小姐探春的厉害。
  这件事刚处理完,又一个媳妇来要求支领环爷和兰哥儿学里的一年公费。探春问:“这一年的银子,是做那一项用的?”那媳妇回说,是一年学里吃点心或买纸笔,每位有八两银子的使用。探春听了便裁处道:“凡爷们的使用,都是各屋里月钱之内:环哥的是姨娘领二两;宝玉的,老太太屋里袭人领二两;兰哥儿是大奶奶屋里领:怎么学里每人多这八两?原来上学去的是为这八两银子!从今日起,把这一项蠲了。”
  平儿来到“议事厅”,探春便命她脚踏上坐了,又提起小姐、丫头们油脂粉钱。探春说道:“我们一月所用的头油脂粉又是二两的事。我想咱们一月已有了二两月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