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奇略-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汉亲自指挥全部兵力迎战敌军,从清晨交战直到黄昏时候,
终于大败敌军,击斩了敌将谢丰、袁吉。于是,吴汉乘胜率军
还守广都,留下刘尚所部继续抵御公孙述,并把有关战况写成
奏状上报光武帝,而且深切痛责自己的过失。光武帝阅后批复
道 :“你率兵还守广都,是很得要领的行动。公孙述此后必定
不敢丢开刘尚而直接来进攻你。如果他先进攻刘尚,你从广都
率领全部步骑兵行军五十里而赴援到那里时,正是公孙述处于
危险困疲的时候,因此打败他将是势所必然之事 。”此后,吴
汉率军同公孙述军交战于广都至成都之间,前后八战八捷,并
进驻于成都外城。公孙述亲率数万人出城与吴汉军大战,吴汉
… 页面 209…
百战奇略 ·207·
派遣护军高午、唐邯率领数万精锐部队迎击公孙述。公孙述兵
败逃走,高午奋勇追击,冲进敌阵挥枪猛刺,杀死了公孙述。
第二天,成都城内的敌人开城投降。吴汉令人斩下公孙述首级
传送到京都洛阳。至此,蜀地割据势力完全被平定。
【原文】
凡与敌战,若陷在危亡之地,当激励将士决死而战,不可
怀生,则胜。法曰 :“兵士甚陷,则不惧。”①
后汉将吴汉②讨公孙述③,进入犍为④界。诸县皆城守。
汉攻广都⑤,拔之。遣轻骑烧成都⑥市桥,武阳以东诸小城皆
降。帝⑦戒汉曰 :“成都十余万众,不可轻也。但坚据广都,
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须转营迫之,须其力疲,
乃可击也 。”汉不听,乘利遂自将步骑二万余人进逼成都,去
城十余里,阻江⑧北为营,作浮桥,使别将刘尚将万余人⑨屯
于江南,相去二十余里。帝大惊,责汉曰 :“比敕公千条万端,
何意临事悖乱?既轻敌深入,又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
及。贼若出兵缀公,以大众攻尚,尚破,公即败矣。幸无他者,
急率兵还广都 。”诏书未到,述果遣其将谢丰、袁吉将众十余
万出攻汉;使别将〔将〕万金人劫刘尚,今不得相救。汉与大
战一日,兵败走入壁,丰围之。汉召诸将厉⑩之曰 :“吾与诸
将逾越险阻,转战千里,所在斩获,遂深入敌地,今至城下,
而与尚二处受围,势既不接,其祸难量。欲潜师⑾就尚于江南
御之。若能同心协力,人自为战,大功可立,如其不然,败必
无余。成败之机,在此一举 。”诸将皆曰:“诺。”于是,飨
士秣马,闭营三日不出,乃多立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
兵与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乃分兵拒江北,自将攻江南。
… 页面 210…
百战奇略 ·208·
汉悉兵迎战,自旦至哺,遂大败之,斩谢丰、袁吉。于是,率
兵还广都 ,留刘尚拒述,具以状闻,而深自谴责。帝报曰:
“公还广都,甚得其宜,述必不敢略尚而击公。若先攻尚,公
从广都五十里悉步骑赴之,适当值其危困,破之必矣 。”于是,
汉与述战于广都、成都之间,八战八克,遂军于郭中。述自将
数万人出城大战,汉使护军高午、唐邯将锐卒数万击之。述兵
败走,高午奔阵刺述,杀之。旦日城降,斩述首传送洛阳。蜀
遂平。⑿
【注释】
①兵士甚陷,则不惧:语出《孙子兵法·九地篇》。
②吴汉:东汉大将。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字子颜。王
莽末年,亡命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 ),以贩马为业。后归刘
秀,任偏将军、大将军。刘秀称帝后,升任大司马,封舞阳侯。
③公逊述: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字子阳。王
莽时期,任蜀郡太守。东汉初,起兵据益州称帝,成为反对东
汉中央政权的地方割据势力。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被吴
汉率军平定。
④犍为:郡名,西汉冒。东汉时,郡治在武阳(今四川彭
山东)。
⑤广都:汉置县。位于今四川成都南。
⑥成都:今属四川。
⑦帝:指东汉光武帝刘秀。
⑧江:西晋以前长江的专称,凡称“江”或“江水”者,
皆指“长江”。本篇这里指今长江的支流“岷江”。
⑨万余人 :马本及唐本皆误作“十余万人”,今据史校改。
… 页面 211…
百战奇略 ·209·
⑩厉:通“励 ”,激励,勉励。
⑾立:史载原作“树”,《百战奇法》原作者因避讳宋英宗
嫌名 (“曙”)而援引时改“树”为“立”。
⑿本篇史例出自《后汉书·吴汉传》。
… 页面 212…
百战奇略 ·210·
第六卷
51.死战
【提示】
本篇以《死战》为题,旨在阐述将帅对作战中缺乏信心、
“未肯用命”的士卒所应采取的处置措施。它认为,凡此情形,
都必须“置之死地 ”,以“绝去其生虑 ”,使其抱定必死之志
去战斗。只有这样,才能奋勇杀敌 ,死里获生。“陷之死地然
后生 ”(见《孙子兵法·九地篇》)这是孙子首倡,而为历
代兵家所常采用的激励部队奋勇杀敌的一种办法。
这在一定条件下,无疑也是可行的。然而,从根本上讲,
士卒的勇敢精神,是由战争的性质、目的以及士卒的军政素质
决定的。明确为正义事业而战,士卒必定能拚死搏斗;只有具
备过硬的军政素质,部队才有强大的战斗力。而这一切又是靠
平时严格的教育训练培养出来的。如果平时治军不严,疏于教
育训练,单纯靠战时“置之死地”而激发部队杀敌决心和勇敢
精神,即便一时能做到 ,但却是不能持久发挥作用的。《百战
奇略》已经能够较好地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在《教战》《怒战》
《气战》《畏战》等多篇中,反复强调要搞好部队的教育训练,
提高部队的战斗力。这是十分可贵的。
… 页面 213…
百战奇略 ·211·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二月,项羽所部击败秦
军主力的巨鹿之战,从根本上说,项羽获胜是在陈胜、吴广起
义给秦王朝以严重打击 ,动摇其统治基础的形势下取得的。
但项羽作为楚军统帅在作战指导上,也有其成功之处,主要表
现在:行军途中他能及时除掉“不恤士卒而徇其私”的上将军
宋义,为楚军迅速进抵巨鹿而扫清了前进障碍;临战之前他以
破釜沉舟的实际行动激励将士树立“必死无还”的决心,为楚
军奋勇杀敌作好了精神准备;交战之中他正确运用分割围歼的
战术,切断了秦军主将章邯与王离的联系,使其各自陷入孤立
境地;尔后他集中兵力,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在歼灭了王离、
苏角之后,乘胜击败了章邯,歼灭了秦军主力,取得了九战九
捷的重大胜利。
【译文】
大凡敌人兵力强大、士气旺盛,而我军士卒疑虑重重、不
肯拚命作战时,那就必须把他们置于“死地 ”,并且告令全军
知道,这是迫不得已的作法。然后,杀牛烧车,犒劳战士,烧
弃粮食,填平井灶,焚船毁锅,断绝他们企图生还的侥幸思想。
这样,作战就必定能胜利。诚如兵法所说 :“抱定必死的决心
去奋战,就能获得胜利而生存 。”
秦国将领章邯率军打败楚将项梁军以后,就认为楚地的兵
力不值得忧虑了,于是挥军渡过黄河攻打赵国,大败赵军。恰
在这时,赵歇为国王,陈馀为将领,张耳为丞相,他们兵败后
都逃进了巨鹿城。章邯命令王离、涉间率部包围巨鹿,章邯的
军队驻扎在他们的南边,修筑甬道给部队运送粮食。楚怀王任
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兵去救援赵国;
… 页面 214…
百战奇略 ·212·
其他各将领都隶属于宋义指挥。宋义行军到安阳,停留四十多
天不前进,还派遣他的儿子宋襄去辅佐齐国,并且亲自送他到
无盐,盛办酒宴,大会宾客。项羽对此极为不满地说 :“如今
我国军队刚刚打了败仗,国王为此坐卧不安,调集全国军队而
专门委任将军指挥,国家安危的命运,完全在此一举。现在,
你身为上将军而不体恤士卒疾苦,却去钻营个人私利,这不是
国家栋梁之臣所该做的 !”项羽利用早晨进见上将军宋义的机
会,就在其帐中把他杀了,然后通令全军说 :“宋义与齐国勾
结图谋反叛,楚怀王密令我把他杀掉了。”
此时,众将都为项羽的举动所畏服,没有一个敢于抗拒不
从的,大家齐声说道 :“首先拥立楚王的是将军家啊。现在将
军诛杀的是图谋反叛的乱臣贼子 。”于是,大家立即拥立项羽
为代理上将军。项羽派人追赶宋义之子宋襄,追到齐国把他杀
掉了。其后,项羽派遣桓楚向楚怀王报告了所发生的情况,楚
怀王便任命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黥布和蒲将军等都隶属于项
羽指挥。项羽因杀掉以权谋私的宋义,从此便威震楚国,名扬
诸侯。不久,他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兵二万渡过漳河,救援
巨鹿。与秦军交战稍得些许胜利,陈馀再次请求救兵。于是,
项羽就亲率全部人马渡过漳河,并下令把渡船沉入河底,砸毁
饭锅蒸笼,烧掉营垒屋舍,携带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表明
决一死战而无一点退还之心。项羽率军一到巨鹿,便包围了王
离,与秦军多次交战,切断了秦军的运粮道路,终于大败秦军,
击杀了秦将苏角,俘获了王离。是时,楚军声威已经雄冠诸侯。
此前,巨鹿城下已有诸侯援军十多个营垒,但却没有敢于出战
的;到了楚军进击秦军的时候,诸侯军的将领们都站在壁垒上
观望而不出兵助战。楚军将士无不以一当十,英勇奋战,杀声
震天;而诸侯军无不人人颤栗惊恐。就这样,楚军终于大败秦
… 页面 215…
百战奇略 ·213·
军。
【原文】
凡敌人强盛,吾士卒疑惑,未肯用命,须置之死地①,告
令三军,示不获已。杀牛燔车,以享战士,烧弃粮食,填夷井
灶,焚舟破釜,绝去其生虑,则必胜。法曰 :“必死则生。”
②
秦将章邯③已破楚将项梁④军,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
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歇为王,陈馀为将,张耳为相,
兵败皆走入巨鹿城。章邯令王离⑤、涉间⑥围巨鹿,章邯军其
南,筑甬道⑦而输之粟。楚怀王以宋义⑧为上将,项羽⑨为次
将,范增⑩为裨将,救赵。诸别将皆属焉。宋义行至安阳⑾,
留四十余日不进,遣其子宋襄相齐,自送之无盐⑿,饮酒高会。
项羽曰 :“今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扫境内而专诸将军,国
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 。”项
羽晨朝宋义,即其帐中,斩之,下令军中曰 :“宋义与齐谋反,
楚王阴令羽诛之 。”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支吾⒀,皆曰:
“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叛乱。”即共立羽为假上将
军⒁。使人追宋义子襄,及之齐,杀之。使桓楚⒂报命于楚怀
王,因命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属焉。项羽以杀宋
义,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率二万众渡河
⒃救巨鹿。战少利⒄,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兵渡河,沉舟,
破釜甑⒅,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 ,无还心。〔于
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
角,虏王离。当是时 ,〔楚兵冠诸侯〕,诸侯救巨鹿下者十余
壁,莫敢纵兵。〔及〕楚兵击秦军,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
… 页面 216…
百战奇略 ·214·
无不以一当十,楚兵呼声动天地,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于是,大破秦军。⒆
【注释】
①死地:《孙子兵法》术语。意即迅速奋战就能生存,不
迅速奋战就只有死亡的地区,叫做“死地 ”。
②必死则生:语出《吴子·治兵第三》。
③章邯:秦将,官至少府。秦末,曾率兵镇压过陈胜、项
梁领导的起义军。后在巨鹿兵败投降项羽,被封为雍王。楚汉
战争中,被刘邦围攻,兵败而自杀。
④项梁:马本及唐本皆误作“项良 ”,今从汪本。项梁,
秦末起义军领袖之一。下相
(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楚国贵族出身,楚将项燕之子。秦二
世元年(公元前209年 ),他响应陈胜起义,与其侄项羽率
兵八千于吴(今江苏苏州)起义。陈胜失败后 ,他拥立楚怀
王之孙熊心为王,仍称楚怀王,梁自号武信君。后在定陶(今
山东定陶北)与秦军作战中战死。
⑤王离:秦将王翦之孙。
⑥涉间:马本及诸本皆误作“涉涧 ”,今据史校改。
⑦甬道:谓两旁筑有墙坦的通道,以保证运输的安全。
⑧宋义:故楚令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从项梁起义。
后楚怀王熊心以其为上将军,号卿子冠军。率军北上救赵时滞
留安阳不进,为项羽所杀。
⑨项羽:名籍,字羽。秦末从叔父项梁起义。梁战死后,
他与宋义等率军北上救赵,于安阳杀死宋义,被楚怀王任为上
将军,率军北进于巨鹿打败秦军主力。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
… 页面 217…
百战奇略 ·215·
王。后在楚汉战争中,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 ),被刘邦击败,
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杀身死。
⑩范增:项羽谋士。参加秦末农民起义时,年已七十,初
从项梁,后佐项羽,颇有谋
略,被羽尊为亚父。他屡劝项羽杀掉刘邦,未被采纳。后因刘
邦施反间计,为项羽怀疑而忿离死于归乡途中。
⑾安阳:地名。位于今山东曹县东北。
⑿无盐:地名。位于今山东东平东南。
⒀支吾:亦作“枝梧 ”,意谓抵触,抗拒。
⒁假上将军:因尚未得到正式任命而暂署上将军之职,故
称“假上将军 ”。
⒂桓楚:马本及各本皆误作“旦 ”,今据史校改。
⒃河:这里指“漳河 ”。
⒄战少利:马本及各本皆误作“战不利”,今据史校改。
⒅釜甑:均为炊具。釜,一种敛口圆底,或有两耳的锅,
有金属制和陶制两种。甑,类似现代的蒸锅,底部有许多透蒸
气的孔格。
⒆本篇史例出自《史记·项羽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