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人与商业 作者:姜奇平-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蠯atz的网上啦啦队长如此评价。
媒体反思自身地位9月15日,我在网上已看到许多新老媒体记者开始反思。对于克林顿绯闻,“一旦它出来了,就没有办法让人们难以得到它”。斯坦福大学John S。Knight奖学金项目的副主任James Bettinger曾当过报纸编辑,他说,问题是,“你总要对你放在报纸中的东西作出判断”,而网络在标准把握上要自由得多,“编辑可能面对的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在他们的新闻故事中把握有关性的细节。”媒体评论家Jon Katz 说,“如果不是在网络上,我们可能只能看到那个报告的20%。报纸没法印出所有材料,他们害怕这会使人们感到不舒服”。当然,还是有某些有充足版面的报纸,如纽约时报、San Jose Mercury 新闻、华盛顿邮报要刊登报告全文。但时间毕竟要等到第二天,而对这种热门新闻,人们不会仅仅为了非要以铅字这种形式阅读就等到第二天,而拒绝唾手可得的网络浏览。在神速的网络浏览面前,谁会容报纸“卖关子”呢(虽然不是有意的,而是出版周期使然)?虽然如此,某些编辑还是认为网络并不能夺走他们的手艺——因为那是历史形成的写文章的习惯。“恰好在我们的社会中还有些人不能上网,让他们在网上读长文章是困难的”。硅谷的Mercury 新闻的执行编辑Jerry Ceppos 就这样认为。Jerry Ceppos 还写了封信,谈斯塔尔报告的性质,并警告读者。
Arizona 日报之星的编辑在读到报告之前,决定要策划这件事。“但问题是,如果内容已经上网,我们真的还需要花钱把它印出来吗?”编辑Bobbie Joe Buel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但报社最后还是决定这么做了。
有趣的是,对同样的内容,报纸读者与网络读者的反应截然不同。某些日报之星印刷版的读者对它的内容提出了抱怨,但是,“我们把报告放在网站上离开,却没有收到象报纸(印刷版)那么多否定的反应”,Bobbie Joe Buel认为,“这就是说,网上有不同的标准”。专业新闻工作者圈子里的Sally Lehrman 的认识,我觉得最有见地。他说:“让我在公共汽车上读这个报告,并不是报纸的最佳用途。网络需要迫使报纸去做他们做得最好的事——解释新闻,并把这种解释放到内容中。”
Katz ,一位知名的网上啦啦队长,也同意这种观点,“即使我们能自己读这个报告,但我们需要帮助来理解它意味着什么。”圣佛朗西斯科的专栏作家Rob Morse说:“跟随互联网的领导,对报纸来说实际是一件好事。公众有权力看到这个事实。”媒体的权力及其转移媒体正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它所具有的影响力。有人说未来经济是注意力经济,媒体抓住了人们的注意力,就抓住了主要的社会资源。这是媒体权力的来源。
按说,互联网本身就是媒体,互联网上的媒体只是一些更为典型的媒体,一些更集中体现了互联网特性的媒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体的权力,也就是互联网的权力,更广义地说,是信息的权力。
斯塔尔报告的发布,对媒体的意义在于:——媒体权力正在发生转移:信息的权力要求以信息的形式表现。报纸是以工业的形式表现信息的内容,而互联网是以信息的形式表现信息的内容。在信息时代,用工业形式表达信息,要转向用信息形式表达信息。媒体要选择更能体现自身权力的形式,这是互联网占了上风的根本原因。——媒体权力将发生分层:网络作为以信息方式行使信息权力的媒体,它长于表达未经加工的原初信息,以及个人对事件的独特反应,这使信息权力从精英向自然人转移。报纸作为以工业方式行使信息权力的媒体,它承担着信息代理的“使命”,它的工业化本质,决定了它的所长在于“解释”的权力。这不是说网络不能解释它所处理的信息,而是说网络不提供权威的解释,或解释的权威。权威不是来自个人,而只能来自高于个人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并不长于此道。相反,是报纸具有与“权威”相适应的基础。
因此,报纸在媒体权力的分工中,就必然担负起社会精英对信息进行解释的义务。———网络的媒体权力,一方面有助于排除信息霸权和信息垄断;另一方面它又要求自然人具有更高的社会化判断力,否则媒体权力会把人引向单纯的自然主义。而报纸的媒体权力,一方面起着信息代理的作用,帮助人们从单纯的个人判断升华到社会的普遍判断,从自然人上升到社会人;另一方面,从长远发展看,又不可能让它的所谓“受众”永远地“受”下去,它需要接受信息互动中主客体关系的转换。
从斯塔尔报告的发布中,我们看到的最有意义的事实,是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变过程中,信息自身的权力,正在寻找更加适合自己的形式,对传统社会力量进行支配。
1、人与机器之一:“花弄影”
小时候读古诗,记得有一句叫什么“花弄影”。
老先生摇头晃脑地说,一个“弄”字,境界全出。
不是吗?那花不是在“晃”,不是在“动”,而偏偏是在“弄”自己的影子,这一个“弄”,好天真,好悠然,好。
可我那时不懂,心想这花真是,吃饱了撑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的想法变了。我觉得这花,真不简单:她居然敢弄她的影子!——还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人,往往就做不到这一步。比如说,技术,其实就是人的影子。你倒是敢“弄”一下看。大多数人,见着这个影子,先是吓一跳。然后就开始在心里打鼓,琢磨这个影子是什么东西,是何方神圣。待见影子一动,顿时吓得魂飞魄散。不要说“弄”,就是停下来回回头,都倍觉胆颤心惊。
技术本是人创造的,可人为什么却要怕技术呢?再比如说,商品,也是人的影子。商品是人创造出来的,但是人却拜倒在商品脚下。
美貌的女子,因为汽车和洋房,委身于丑陋的老头;衣冠楚楚的正人君子,为了钱财,不惜以身试法,铤而走险;为了换取商品,人可以摘下自己的器官;为了得到钱,人可以出卖自己的血液……,如果梅菲斯特光顾农贸市场,一定有人会像出卖一棵白菜一样出卖灵魂。
商品使人为“我”而忘“我”:
就象梅菲斯特,把“我”从我的躯壳中夺走,放进我的影子中;让“我”的躯壳反而成了我的影子的影子。商品本是人的影子,可人为什么要被这影子支得一生团团乱转?21世纪——对有的人来说非常不妙——人同时要面对这两样:技术和商品。21世纪数字化商业时代,人无法摆脱电脑技术和商业社会,就象人无法摆脱自己的影子。
不懂电脑的博士,一夜之内会被这社会定义为高学历的文盲。人们有理由恐惧。与知识财富失之交臂的富人,转瞬之间褪尽珠光宝气,变为“穷得只剩钱”的信息贫困人口。人们有理由疑惑。
21世纪我们怎样活,才能自由而快乐?我又想到了“花弄影”。人不应该不如花。人可以弄技术、弄商品,人可以冲浪,可以弄潮。人能“弄”技术,“弄”商品,不是因为他技术高超或精通市场。技术高超或精通市场,只是常规内的苦功。“弄”是一种境界:在轻松之中控制常规所不能控制的事物。只有具备人文精神的人,才谈得上“弄”。因为只有他才知道,他弄的,只是自己的影子,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他懂自己,并且因为懂自己,而了解自己的影子;因为能把握自己,所以通晓怎么摆弄影子。
有的人活着,像一朵花,一片云,自由地生活在自己之中,不仅不为自身影子所累,还能轻松地“弄”它;也有的人活着,像一堆败叶,一潭井水,被压缩在灰色的空间,被恐惧和疑惑缠绕,被(!)活在自己的阴影中。云破月开,21世纪就要来临。“数字化生存”,它的真谛,全在花与影之间的禅悟。
2、人与机器之二:机器的人化与人的机器化英国教授沃里克将计算芯片植入自己手臂内,获得了成功。他可以用这个芯片让自家大门自动打开,并伴以问候,灯自动亮起,浴盆自动注水,甚至酒桶自动温酒。因此沃里克自豪地宣称,自己成了世界上首位“电子人”。
由此,关于“人”这个主题的争论再度引起。人们又回到了几千年来的老问题:人是什么。正逢“第20届世界哲学大会”在波士顿召开,讨论了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对人类道德与伦理的影响。南康涅狄卡州立大学的哲学教授Bynum认为:“各种形式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哲学概念的涵义”。当然,“人”这个概念也不例外。
十七八世纪的时候,曾有机械论的哲学家认为:“人是机器”。在哲学史上,“人是机器”这个命题早已被驳得体无完肤。然而,如果有一天,人真的用机器制造出一个人来,那人岂不真成了机器的组装品,信息技术会不会改变“人”的定义呢?
机器已经制造出来的“人”
——拟人机器:日本冈山大学的教授HajimeInoue,最近在日本手术药物协会的一次会议上,展示了遥控显微手术机器人。他在700公里以外,控制东京的显微手术机器人,成功地将手术线从直径不到1毫米的血管中穿了过去。
——互联网机器人:美国Harvey Mudd 学院的一个学生小组,日前在自动工程师联盟(Society ofAutomative Engineers)所赞助的一次比赛,利用装备美国宇航局(NASA)“火星探索者”的电脑操作系统,研制出一个有六条腿,可由互联网控制的机器人。它可以爬过障碍物、触摸指定物体等。测试时,学生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而机器人则远在位于加州的实验室里,两个学生通过支持Java的站点来指挥机器人。
——文化意义上的“虚拟人”之一:跳舞婴孩(〃dancingbaby〃)是在美国动画软件设计公司Kinetix出生的,这个围着一片尿布,半光身子,摇头摆手扭腰晃臀跳舞的虚拟小孩,在美国电视剧集AllyMcBeal中亮相,竟获得了今年的金球奖。在1月8日的颁奖典礼上播出的就是这〃跳舞婴孩〃表演的片段。公司总经理JimGuerard解释说:“跳舞婴孩是使用CharacterStudio创造出来的,公司把〃跳舞婴孩〃随软件送给顾客,原本目的是向动画设计者展示以新软件来制作活生生的立体人物是多么容易。〃不料跳舞婴孩竟在网上“活”了起来。用〃dancingbaby〃这个词进行检索,可以在Internet上找到数十个相关的网站。
——文化意义上的“虚拟人”之二:伊达杏子(KyokoDate)是日本人制造出的虚拟偶像,她具有人们心中偶像的各种优点。通过网址dhw。jp/horipro/talent/DK96/index_e。html人们可以一睹她的芳容。伊达杏子上过杂志封面,居然还灌制过一张激光唱片《爱之交流》。在美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荷兰、苏格兰、马来西亚和香港各地,都有人为她设立网上歌迷俱乐部。伊达杏子虽然并不存在,但却红得发紫。——会说话的机械人:西尔维(Sylvie),是美国虚拟人物(VirtualPersonalities)公司结合了对话、表情与语音科技开发出的第一个有脸有嘴,能说话的对话软件。西尔维不会跳舞也不会唱歌,却能利用电脑的快速处理信息能力,在文字数据库中寻找与问题相关的资料,然后与人进行对话。任何人都可以从西尔维的网页vperson迎来她。她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Robot(机器人),而被称为〃verbot〃。Verbot这个词是指〃存在于电脑世界中、具有人工合成性格的虚拟人物〃。开发者菲齐(Fuzzy)希望西尔维能够对答如流,甚至对某些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形成特有的〃性格〃。
——真人的局部:两年多前,德国汉诺威医科大学的耳鼻喉科医院为一名因伤致聋的建筑工人动了一次手术。在头颅内装了一个小人工耳蜗和微电脑,它与系在体外腰带上的语言处理机组成了一套听觉系统。
8个星期后取得成功,开创了电脑植入大脑的先河。
——生物计算机“人”:1994年11月,生物计算机在美国首次公诸于市。美国南加州大学的Adleman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设计了一个DNA计算算法,用了7天时间在试管内做DNA分子合并分离,成功地找出了7个城市的一个哈密顿圈,即每个城市访问一次的回路,并声称用生物学方法可以在线性时间内求解哈密顿圈问题。用生物方法模拟电子计算机的逻辑运算,仅用了一个星期,就将电子计算机运算几年才能完成的工作完成了。
——社会中的“人”:华盛顿布鲁金斯基金会的罗伯特·阿克斯特尔和乔舒亚·爱泼斯坦通过对人类社会结构的简单模拟,再现了经济领域的基本原则。两人在电脑空间里设置了一些虚构的人物,让他们生活在一个原始部族共同体中。电脑空间人物再现了现实中文明的演进过程。模拟结果表明,继承了大笔遗产的人往往会变得懒惰,财富的分配会日趋不公,众多穷人与少数富人形成对峙。
正在制造的人——“一个原子一个原子地制造”: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费曼(RichardP·Feynman)最早提出,人类总有一天能够做出只有几微米的超微机器,那时候可以一原子一原子地制造任何东西。记得中世纪欧洲有一个神学攻关课题,内容是论一个针尖上可以站几位天使。一个天使占多大地方不知道,但现在已知,可以把《大英百科全书》的全部内容以分子大小的字体刻在一枚针尖上。超微科技的倡导人艾瑞·德瑞克斯勒(K·Eric Drexier)认为,电脑可以〃小到细胞的百万分之一,然后指引分子机器感应细胞里面的结构,修复细胞的损坏部分〃。这是不是意味着将来电脑可以象细菌或病毒那样,充满人的体内?或者干脆细胞就由电脑任意塑造?
——将芯片置入人脑:英国著名未来学家科克伦根据多年研究,提出,今后50年内,人脑可能与电脑直接相连接。他说,到2000年科学家将通过在芯片上培养神经细胞,开始进行把芯片和人脑直接相联的开发工作。剑桥大学材料教授科林·汉弗莱认为,只要解决芯片与大脑细胞接口问题,就可以由外科医生把刻在微型芯片上的微型记忆电路,加入人脑中。比如,要以让人通过植入大脑中的芯片携带整套《大英百科全书》。
——用基因芯片造人:以硅为芯片最大的问题是与人体不兼容。有没有与人体兼容的材料,其功能可以代换逻辑电路中的0与1呢?有,7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脱氧核糖核酸处在不同状态下,可产生有信息和无信息的变化,可以作为生物计算机的材料。生物芯片主要以蛋白质分子为原材料。在这种芯片中,信息以波的形式传播。脱氧核糖核酸(DNA),由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四种核酸组成,人的DNA中有30亿个核苷酸。如果把这四种核酸有序地组合在一起代表数字或其它信息,生物计算机就能起到电子计算机起不到的作用。因为一升DNA溶液包含10的17次方个DNA分子,可以极大规模地进行并行组合计算。这就是生物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主任李国杰院士在今年的香山科学讨论会上提出,生物计算机要成为一种通用计算机,必须先建立与图灵机类似的计算模型。除了DNA计算外,生物计算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