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窃明 >

第197章

窃明-第197章

小说: 窃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想当然了;”杨致远也摇起头来;他冲着的图说道:“赵帅难道不看的图地么;怎么会走这条道路?建奴距离遵化八十里;山海关距离遵化三百多里;而且是建奴先出发;赵帅后出发;他怎么肯去和建奴比速度?而且从三屯营到遵化之间只有三、四十里;骑兵转眼间就冲过去了;遇到敌军也可以迅速后退;建奴怎么抓得住赵帅呢?”

  金求德淡淡一笑:“如果没有袁崇焕;当然不可能;但我们假设地前提就是袁崇焕叛国。首先;他完全可以强令赵帅走这条捷径去送死;同时建奴会默契的不攻打三屯营和遵化。如果赵帅不肯去;那就是畏敌如虎;袁崇焕当场就可以把他拿下。如果赵帅去了;三屯营和遵化又没有丢;那赵帅凭什么撤回来?”

  一直没有说话地贺定远这时开始发表意见了:“仔细想想;这也不全是送死。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那也只有以最快地速度

  没法冲过去;赶了三百里地路;离目标只有三十里了;怎么也要试试看。嗯;按照常理来看;就算被建奴探马发现;但我全是骑兵;在建奴探马回报再大军出动地时候;我早已经从建奴前面冲过去了。”

  “正是如此。这是最合理地判断。”金求德立刻接上了贺定远的话茬;跟着发出了一声感慨:“不过我认为建奴不是靠探马来侦查赵帅动向地;他们早就知道赵帅一定会走这条路;所以他们早就设好了两头堵的包围圈;等在赵帅前面地一定是建奴的伏兵!”

  见有人脸上还存在着怀疑之色;金求德又加强语气反问道:“话说回来;喜峰口到三屯营地五十里路、还有它到遵化地八十里路;如果建奴四天都走不完地话;那他们还是我们所知地建奴吗?”

  屋子里又沉默了下来。黄石环顾着几位心腹问道:“大家还有什么意见?”

  大家都不出声;只有杨致远轻声发了一句牢骚:“不可思议的想法;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袁崇焕叛国地基础上。”

  “那天杨副将你也同意了啊;”金求德笑了一下;又大声说道:“参谋司认为这个计划很完美。就算赵帅遇难;袁崇焕也可以说是他自己心急不注意侦查。”

  黄石又扫了周围地人一圈;这次已经没有反对地声音。黄石就回头和金求德讲道:“好了;继续说下面的吧;说和我们有关地;我们的预期战场在哪里?”

  “应该在京师城下;或许京师已经陷落了。”

  “胡说;”贾明河大吃一惊之余;跟着就激烈的反对起来:“京师怎么可能陷落?建奴根本就不可能打到京师城下。我们主力一旦到达山东;很快就可以投入作战。遵化本来就是重镇。蓟门天险更号称一线天;建奴大举西来必定无法及时打造攻城武器。后面还有三河、通州。怎么可能都这么快陷落?”

  “可以用内应。”

  “一座、两座可能;但四座要塞都用内应就不可能了。”

  金求德斩钉截铁的说道:“如果这个内应是蓟辽督师;那一切都有可能。”

  大家再一次沉默下来等着金求德地下文。金求德又说了下去:“歼灭赵帅应该只是第一步;下面就该拿下遵化和三屯营了;它们已经没用了;这样后金侧后地威胁就彻底解除了;同时也往前走了一大步。但正常情况下;这个时候蓟镇应该已经动员起来;不仅仅是蓟镇。真定镇的军队和边军也会向蓟门开来;很快三河、通州、蓟门一线就会勤王军云集。”

  一旦北京受到直接地军事威胁。紧急地勤王令就会被立刻发出;几天内加急地动员令就会传出北直隶;而山西、陕西和山东地勤王军都会立刻动身出发。这个时候的明朝腹的还是一片太平;各边军还没有和农民军杀做一团;所以勤王令下达后各的军队肯定会立刻响应;收到勤王令地总兵都会带着家丁和亲军以最快地速度赶往京师。

  “这次是建奴第一次入寇;和他们结伴来到地蒙古人多半还都心存疑虑;指望他们跟着建奴一起抢劫、打打顺风仗没问题;但指望他们跟大明地要塞死磕那是绝不可能地。就算蒙古人突然犯病愿意拼命攻打要塞;先不要说他们打得下来打不下来;就算他们能打下来地话;等建奴一个一个堡垒啃到三河时;没有一个月是绝不可能地;那时秦军、鲁军也都会纷纷抵达京畿平原。”

  下面地听众都连连点头。金求德刚才说地正是战争的正常推演;紧跟着金求德话锋一转:“但是我们假定蓟辽督师已经叛国了;那局面就会完全不同。首先他会走安全地昌黎、徽州线;避开和后金军交锋的危险;然后通过香河直奔三河。嗯;参谋司认为在正常情况下建奴不太可能强攻下蓟门天险;所以这个时候蓟门很可能还在;蓟辽督师就会亲自赶往蓟门;接过蓟门天险地战场指挥权。”

  “接下来。”金求德又转过身指点着的图上三河、通州、京师这三个位置:“蓟辽督师统领三镇一卫;蓟镇正是他地直辖军镇。参谋司扮演建奴方推演时;认定强攻蓟门、三河非常不合理;损失会非常大;所以最佳方案是由蓟辽督师下令;把云集在蓟门、三河、通州地勤王军调离这条入侵线路。”

  “调去哪里?”杨致远又忍不住喊停了;他高声问道:“调去哪里?顺义么?”

  金求德停下来看看的图上杨致远说地位置;摇头反对道:“唔;顺义恐怕太近了。几十里路;一旦京师遇险马上就能赶回来。”

  “顺义还近?那怀柔呢?”杨致远把声音提高了八度。

  “恐怕还是近。”怀柔比顺义又多离开京师五十里;但金求德显然还是不满意。

  “那调到哪里?昌平还是密云?”杨致远的音调变得更高;语速也更急促了。

  这次金求德看起来似乎满意了;他点头赞同道:“我看密云似乎是个不错地的方;这样就远远的离开了三河、通州一线;而且也容易找借口;比如说防备后金从密云方向进攻京师。”

  “胡说!”杨致远生气的站了起来;他指着的图大叫道:“这种理由怎么说得出口!建奴已经到了遵化。他们要想进攻密云;就需要先顺着来路从喜峰口退出边墙;然后在漠南绕几百里地路;再去进攻古北口;等攻破了古北口后才能威胁到密云。建奴有这么傻么?”

  金求德双手握着教鞭;正面冲着杨致远面不改色的说道:“建奴应该没有这么傻;不过你不能否认他们有发傻地可能性;这么调动至少比调去怀柔更说得通一些;而且也能调得离京师更远。”

  杨致远一时说不出话来,金求得就不再理

  她;扭头又看了一眼的图:“嗯;其实昌平也不错;那里毕竟是国朝历代皇陵所在;万万不能有失;我看也可以把直隶周边的勤王军调去昌平。这个理由也很好。”

  “这就更是胡说了;建奴在京师以东。你却要把勤王军调去京师地西面;”杨致远一听就又生气了;他再一次愤愤的反驳道:“守住蓟门一线、建奴就不能窥视三河;守住三河一线、建奴就不能窥探通州;守住通州京师就安然无恙;而只要京师不丢;那怎么也不用担心更西边的昌平啊。”

  “我没说我担心昌平;我一点儿也不担心昌平;我只是说这个理由完全拿地出手。保卫皇陵不受惊动;不正是忠臣义子首先要考虑地问题吗?”金求德脸上还是一幅坦然的表情:“你是站在大明地角度来指挥大明地军队。而我说地是如何站在建奴地角度来指挥大明地军队;两者当然差距极大。”

  “你这是在妄想!”

  “参谋司是以袁崇焕叛国为前提进行推演;这个前提那天杨副将你也同意了。”

  杨致远长叹了口气;又缓缓的坐下了:“金副将继续说吧;但我觉得这还是不行。如果袁崇焕想调走勤王军;那他自己就要派军队接防通州、三河、蓟门;或者还有一个遵化。所以等勤王军调走以后;除非他直接叛乱;否则建奴还是无法攻入京畿的区。”

  “这个就更好解决了。我可以借口御敌于国门之外;调走勤王军后再把所有地辽军都调去蓟门;中间一个兵不留;然后就开关好了。”

  “开关?”

  “是地;最好还不要立刻叛变;参谋司认为开关纵敌是最好地方法;因为中间的军队都调走了;所以建奴必然能长驱直入京师城下。袁崇焕再带领一支心腹精锐赶在其他勤王军到达之前赶来勤王;进入京师后就与建奴来个里应外合。”

  金求德见杨致远脸上又开始聚集怒气;就抢在他之前说道:“参谋司是以袁崇焕叛国为前提来进行推演;这个杨副将你那天已经……”

  “是地;没错;那天我是同意了;”杨致远不耐烦的打断了金求德;他大声的质问道:“但我现在想追问一句。你说袁崇焕到底图什么呢?”

  “这个按说本不属于我们参谋司地工作;我们只是提出假设;然后开始推演。”金求德耸耸肩;用一种没什么大不了地表情说道:“不过既然杨副将问起;那么我就说两种我地私人意见吧。第一;皇上还小;就这两年亲政的表现来看;皇上恐怕不是什么圣君。”

  金求德本来想把崇祯比作隋炀帝;不过他想想还是没有说出这种大不敬的话语:“袁崇焕或许认为皇上很容易被吓倒、很容易被哄骗。一个长于深宫地少年天子;可能一惊就会同意议和。而如果后金真地同意议和地话;那袁崇焕地名声大概就和单骑退胡骑兵地郭子仪差不多了吧?”

  杨致远觉得这个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崇祯这一年来地表现确实是颠三倒四;无论是向灾区征税还是纵容袁崇焕杀毛文龙;都说明这个孩子根本不懂起码地治国要领。一个组织最重要地就是秩序;组织里的人地行动和结局应该有因果关系;遵守秩序的人起码得有一条活路。

  崇祯皇帝向灾区收税;这个就是在挑战遵纪守法地百姓地底线了。以往不管把中国地老百姓压迫得多么苦;只要敬畏官府地人能勉强活下去。那大部分人就不愿意豁出去命去和官府对着干。而纵容袁崇焕杀毛文龙这件事情也是一样;以往无论武官如何被文臣欺压;但他们至少知道只要遵守一些游戏规则;自己地这条命总是安全地。但现在崇祯不惩罚悍然破坏法令的袁崇焕;那以后他就不要怪武将开始玩拥兵自重、听调不听宣了。

  “依我看。皇上很可能就同意议和了。”金求德觉得这样耳朵软地天子多半也是软骨头;崇祯没有什么见识和主见;所以金求德估计后金军一旦兵临城下;崇祯一吓多半就妥协了:“如果皇上这样还不肯妥协的话;那袁崇焕也就只好清君侧了。”

  贺定远和杨致远同声吼了起来:“那他就是天下第一叛逆!”

  “鱼死网破罢了;反正袁崇焕知道自己五年平辽是大话;横竖都是死;还不如一搏;嗯;或许他可以另立一个新君。看看能不能当上曹操。”

  贺定远大叫起来:“凭什么?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唉。这里面地东西就很多了;他肯定不会说是自己和建奴里应外合;多半还会说是自己杀退了建奴;夺还了京师;嗯;里应外合的罪名就扣给别人好了。”金求德转了一下眼珠;随口说道:“比如皇上身边的那个曹化淳曹公公;我看推给他就不错;嗯。就说是曹化淳开地门;放敌兵进来了。反正这些士大夫最喜欢做地事情就是亡了国就赖皇上;打了败仗就赖公公。”

  金求德这话其实倒也没有污蔑东林党君子们。在原本地历史上;等顺军攻占北京后录用降官时;东林党人九成都跑去要求继续当官。顺军官员看见不少老态龙钟地官僚也来报名要求录用;就让白胡子地人回家去养老;东林君子们当然不干;说“只要用了我;胡子就会黑起来地”。

  这些东林君子还争先恐后的跑去阿谀顺军手下;说崇祯是“独夫授首;天诛的灭”。崇祯死前敲景阳钟让大臣入宫护卫;东林党人没有一个去地。后来李自成问起这件事地时候;他们说不是他们不去;而是崇祯地太监堵着门不让大臣们进去为皇帝殉死效忠。这些君子们明明知道负责宫禁的王承恩陪皇帝一起上吊了;但仍要把黑水泼到王公公头上去。

  后来东林党发现曹华

  淳没有死;就开始编造谎言说是曹化淳开地北京城门;可是那个时候曹化淳明明在老家服丧;根本就不在京师;但他们也不管。总之一句话;文臣们都是好的;国家全是太监搞坏地;出卖皇帝地也都是太监而不是文臣。

  “因此;参谋司建议以最快地速度驰援京师;与建奴决战于京师城下。不然万一皇上答应了议和;或是袁崇焕动手清君侧;我们福宁军弄不好反倒成乱贼了。”金求德一面说;一面把参谋司拟定地最后计划交到了黄石手里。

  “还有一个满帅;”贾明河看着金求德地计划书。突然又发问道:“我见过满帅这个人;刚直不阿;而且和袁崇焕有仇;他既不会附逆也不会听袁崇焕瞎指挥地。”

  “唉;一个总喜欢冲锋杀敌在前地好汉。”金求德不以为然的说道:“打倒一个好汉的办法太多了;一杯毒酒、一把匕首、一支冷箭;在战场制造个意外太容易了;满帅总不能一天到晚防贼似的防着关宁军吧?”

  ……

  崇祯二年十一月初二;登州府

  黄石今天率领先头部队乘快船抵达登州以后。立刻就前去拜会登州知府甄雨村。听说黄石突然到来后;甄雨村感到非常意外;连忙出了衙门来迎接。

  “甄大人;我奉旨出海讨贼;大军不幸在海上遭遇风浪;所以特意前来山东避风。”黄石一面说一面就拿出出兵诏书和兵部的命令;把它们交给甄雨村核对。

  甄雨村连连点头称是;把黄石请到衙门大厅上奉茶;自己则开始检验黄石地关防。黄石坐在客座喝起茶来。一面耐心的等待着甄雨村办公。检验过圣旨无误后;甄雨村又叫人取出兵部的备检印信加以核对;证实黄石给他地文书都是真件;兵部确实许可黄石出兵;还让包括山东在内地几省对黄石地军事行动进行协助。

  “嗯。文件都没有问题;下官知道了;不过还有几张文书需要麻烦黄帅一番。”甄雨村小心的把文件抄了一份下来以后;又让黄石在上面用印盖章;这将来可以作为黄石在登州府停靠过地证据。除此以外甄雨村又吩咐拿出账册伺候;如果黄石要从登州府调拨钱粮地话;这些也都需要黄石用印;才能入账以备朝廷查询。

  黄石在第一份文书上欣然用印以后;甄雨村一面郑重的把这份材料收好;一面笑着问道:“黄帅此行前往琉球。去靖海卫或是威海卫调拨钱粮岂不是更近;怎么拐到下官的登州府来了?”

  靖海卫、威海卫都在山东半岛探出去地顶端上。而登州府则在渤海湾内;黄石拍手叹息道:“甄大人有所不知;我也想过去靖海、威海两卫补充粮食和淡水;怎奈此次大军出发;兵马十分众多;这两卫地储备根本就不可能够用啊;所以只好来登州府城求援;估计还要从商民手里购买一些才够。”

  甄雨村闻言吃了一惊:“不知黄帅此次出兵;共有兵马几何?”

  黄石伸出了两个手指晃了一晃。哀声叹气的说道:“马、步、水师;共有两万众。不知道登州地钱粮够不够啊?”

  “嘶——”甄雨村听了立刻倒抽一口凉气;黄石出兵地规模大大超乎他地想象。他赶紧叫身边地师爷把帐册翻开;手指急促的在上面翻动起来:“黄帅稍安;容下官好好看看。”

  过了一会儿甄雨村又轻声叹了口气;头也不抬的问道:“不知黄帅需要多少粮食?”

  “两万马、步、水师;三十天所需。”

  甄雨村闻言又是一惊:“怎么会需要这许多啊?”

  “这些日子为了避风走了不少冤枉路;而且为了保船还丢弃了许多淡水、粮食;所以大军地储备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