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窃明 >

第70章

窃明-第70章

小说: 窃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夷大炮?”

  “是的。”

  黄石的神色有些黯然:“你可知道,耶稣会的红夷大炮要卖五千两银子一门。”

  “如果自己铸,原料也就几百两,加上手工大概会在一千两以内。”其实邓肯还是估计过高了,不过黄石也没有概念。

  “那好,就让我们尽快开始吧。”黄石跺了跺脚下的土地,表示将来就要把炮台架设在此处:“然后就——大炮开兮轰他娘。”

  (第二十六节)





  

   


《窃明》 看吾长枪能便刺 第二十七节 登饷



  邓肯毫不留情地打破了黄石的憧憬:“将军,恕我直言,长生岛现在铸十八磅炮是不现实的,恐怕这要等到很久,很久以后了。”

  “为什么?很久是多久?”

  邓肯耸了一下肩膀,把双手无奈地摊开:“我军首先要从一磅和三磅开始,锻炼技工并熟悉原料,然后是六磅和十二磅炮,这怎么也要一年,以后才能铸十八磅炮。”

  黄石顿时就沉默下来了,不过这方面邓肯是专家,他不可能去反驳这个时代的专家意见:“万事开头难,我很理解,不过还是尽快开始铸炮吧。”

  邓肯见黄石面色不豫,就急忙补充说:“将军,首先还是野战炮啊,只要野战能胜利,什么城堡会拿不下来?如果野战失利,什么攻城大炮也没有用啊。”

  这话让黄石点了点头,信心大振的邓肯补充道:“那么,我还需要铁匠、木匠,这些人如果都要从头培养,恐怕还要多一年。”

  黄石琢磨了一下,这个问题应该可以解决:“没问题,顺便,邓肯先生,长生岛已经有了几十个天主教徒了,耶稣会是不是也该考虑帮助我们一下了。”

  如果那些人也能算天主教的话……邓肯在心中腹谤了一句:“可以,在澳门等地有不少技工,耶稣会可以帮忙介绍,我这就写一封信去北京。”

  邓肯犹豫着似乎还有什么话想说,黄石就示意他但言无妨。

  “将军,我首先是一个军人,而且是非常合格的炮兵军官,铸炮只是我必须的军事素养而已,根据我这些天在军队中的贡献,我认为我完全有资格成为一个军官。”黄石这次向朝廷保举的人员名单中,当然不会有邓肯的名字,这让他有些愤愤不平。

  这种不满让黄石感到有些惊讶,他连忙对这个外国友人解释说:“邓肯先生是我黄石的私人幕僚,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邓肯先生还是苏格兰人,不在我大明的户籍或者是军籍之上。”

  不想这个解释丝毫不能消除邓肯的不满,他气鼓鼓地争辩起来:“这完全没有丝毫的道理,根据我们泰西的习惯,我完全可以算雇佣军官,完全可以单独领兵,将军不给我具体职务,这是对我职业素质的蔑视。”

  “邓肯先生是苏格兰人,对吧?”

  “当然,不过这并不妨碍你雇佣我做军官。”

  “我大明的军队,必须交给大明的军官指挥,没有什么雇佣军官一说,这就是大明的规矩和法律。”

  “那我可以加入大明军籍么?”

  “那要看邓肯先生是不是愿意放弃苏格兰国籍,而且要加入大明军籍,必须改汉姓,用汉名。”

  邓肯登时语塞,黄石微笑了一下,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表示安慰:“邓肯先生我很遗憾,但我大明不承认双重国籍。”

  ……

  天启四年的元旦过后,山东的粮船开到了长生岛。

  又一次穿戴上乌纱官袍的黄石在码头恭敬地请下了押船的登州粮官:“甄大人,一路辛苦了。”

  长生岛两千兵员,一年的本色是二万四千石米和六千匹布,还有一万五千两银子,虽然被东江要走了五千两,但是这次一起下发的还有首级赏和皇赏的内币,共该有二万两银。

  “这是本色和折色的签发,黄将军验收过就请给实收吧。”甄雨村是万历四十二年从进士出身,现任从六品的登州府粮台主事。

  黄石诺了一声,就把粮官请入长生府邸奉茶,杨致远急急忙忙地领人把物资搬入库房。

  等杨致远把清单递上来以后,黄石仔细看了又看,然后还偷偷地把杨致远揪过来耳语了几句,甄雨村对此视若无睹一般,只是坐在那里静静地喝茶。

  “甄大人,”黄石陪着笑脸向甄雨村那里凑了凑,小心翼翼地指着清单问道:“银子这里是一万四千两整。”

  甄雨村看也不看那清单一眼,轻轻吐出两个字:“漂没。”

  黄石赶快猛地点头:“原来如此,末将知道了,”手指往下一移:“那米也是一万七千石,正好缺了三成。”

  “漂没。”

  “原来如此,这一路真是辛苦大人了。”

  清单上的布匹也同样是不多不少去掉了三成,想来也是“漂没”了,黄石没敢再问。

  “黄将军可以给实收了吧?”

  “当然,当然。”黄石连忙签下了二万两折色和两万四千石米、六千布的实收,俗话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和控制登饷的山东文官集团过不去那是一点儿好处也不会有的。

  吹吹打打地送走了登州粮官,黄石赶快去视察随船运来的工匠们,吴公公替黄石向宫里说了好话,天启皇帝就给了工部批示,让他们从山东调一批匠户来长生岛。

  这二十户木匠和铁匠拖家带口地站在黄石眼前,行过礼后他们就双眼无神地等着安排,反正在哪里都是贱民,都是出苦力干累活的命。

  “你们既然到了长生,那么愿不愿意加入东江镇,成为军户?”黄石大声地问这一百来口的老少男女。

  军户比匠户要高那么一点点,下面的人群一阵骚动,不能相信有这样的好事,看向黄石的眼光中都有些迟疑,担心有什么下文等着他们。

  “不会让你们上战场,在长生岛还是做工匠,通婚、子女和其他军户完全一样,而且……”黄石笑眯眯地拖长了腔调,他希望这些工匠能更积极主动地工作,不要一天到晚总觉得自己祖祖辈辈都是奴隶:“干的好的话,会有首级功劳和晋升,也可以得到东江镇的世袭田土。”

  ……

  虽然邓肯把法螺吹得呜呜响,但长生岛这个偏僻的海岛还是没有几个人愿意来,最后只有一个荷兰人到来,是个破落的水手,本来在澳门乞讨度日,混吃等死。

  “荷兰人?”黄石吃惊地看了看履历,“荷兰人不都是新教徒么?”

  这种丰富的知识吓了邓肯一跳,他连忙画了个十字:“愿天主拯救他们的灵魂。”然后闭上眼睛假装祈祷以便想说辞,等他睁开眼睛的时候已经是胸有成竹:“他流浪到澳门之后,被天主感召了,所以向耶稣会忏悔了往昔的罪恶。”

  “和你一样?”黄石依稀记得邓肯就是这么说自己的。

  “是的,和我一样。”邓肯又画了个十字:“赞美天主。”

  (第二十七节完)

  (本章完)

  外传

  《荷兰著名人物记》节选:

  史蒂文森·;范·;罗森福……公元1620年,罗森福兄弟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一个乘坐海船向西,最后到达了新大陆的新阿姆斯特丹(当时的名称)。而史蒂文森则向东,绕过好望角一路旅行到了中国,四年后史蒂文森在中国东北结识了磐石大帝(stonethegreat)……磐石大帝对科学技术的开拓进取和支持,明显是受到了史蒂文森的影响,这种求实的精神正是新教特色,而不是腐朽陈旧的天主教的思维模式……磐石大帝能从耶稣会的迷信泥潭中拔出脚来,正说明我们荷兰的新教徒功不可没……在磐石大帝的一生中,处处可以看到新教徒对科学的接受,对迷信的鄙视。我们深信,正是这种深深刻在磐石大帝身上的新教烙印,带给了中国更多的科学理念和神奇的科技进步。





  

   


《窃明》 烈烈北风意未逞 第一节 新春



  天启四年正月,兵部和东江镇的批文下达,黄石对手下大批军官的保举都得到了认可和正式批准。

  “贺宝刀、杨致远授金州卫指挥佥事,赵慢熊、金求德授金州卫长生屯指挥同知。”四个人从此也都是从三品武官了。

  黄石接着就念到他们个人任命:“贺宝刀,长生岛练兵督司;杨致远,长生岛老营督司;金求德,长生岛掌号督司;赵慢熊,长生岛掌印督司。”最后是黄石对他们的的东江镇职务:“你们四人领东江游击,世袭东江镇旗官。”

  黄石的长生岛号称有士兵六千,已经超过一个总兵的定额了,经过勘合后也有两千之众,放在其他的小军镇也相当于一个副将的直领了,所以他一口气就要了四个游击差遣。

  “末将谢大人提拔。”四个人真心实意地跪倒行礼,两年前从广宁出兵,兵马不过二百,四个人都是小小的千总官,结果这么短短一段时间就都当上了将军,还在理论上拥有了几百亩的世袭土地。

  “四位将军请起,”黄石笑着把公文递给他们。

  观礼的吴穆也在一边笑道:“咱家也恭喜四位将军了。”

  此外柳清扬、鲍九孙、李云睿等军官也水涨船高,邓肯还在考虑国籍问题,所以这次他是没机会分一杯羹了。

  论功行赏的过场仪式结束,黄石就和鲍九孙开始讨论内政事务,首先是武器改良。

  “以后的长枪要定为九尺,七尺五的枪杆,加上一尺五的枪刃。”黄石亲手画了一个枪刃的设计草图,流线型的刃身底有两个小飞刃用来防止刺入过深,刃身上有四道血槽,最后聚拢在刃尖上,这样既可以更轻易地拔出,也可以大大降低枪刃的重量。

  鲍九孙看了看觉得没有什么大问题:“大人需要多少支?”

  “如果要做一千支,多久可以完成?”

  枪杆好办,木匠现在大多都闲着。可岛上大半的金属工匠都在造假钱,剩下可以动用的每个人一天能做一个枪刃,鲍九孙算了算:“禀大人,要三个月。”

  看来全面换装要等一段时间了:“那先做二十支,三天内完成,交给贺游击去检验。”

  “遵命,大人。”

  如果效果好再大规模生产换装,这个时代一尺多长的枪刃要靠工匠的手去锻造、刻槽,效率实在是有点低。

  长生岛已经禁止用煤炭来锻造兵刃了,根据黄石的命令,工匠要先把木柴制焦炭,然后用炭火打造兵器。中国很早就大量开采煤炭来供给工部使用,而吃亏也吃亏在这上面了,煤炭中的磷渗透入铁器导致兵刃变脆,而西方由于一直是落后的手工作坊,反倒能有较好韧性的铠甲和兵刃。

  “还有农田,今年要再开垦三万亩出来。”长生岛已经开垦了快三万亩土地,而全岛的可耕种面积最后确认大约是八万亩,西岛、中岛也还有几万亩。不过苦于人力不足,所以只能慢慢开垦。

  “卑职尽力而为,大人放心。”鲍九孙面有难色,但仍然一口答应下来了。

  “鸭子养了多少了?”

  “五千只,每天可以收集到一千五百只蛋。”

  “再多养些。”

  “是。”

  “还有打鱼和煮盐,鱼不少,每个月有十几万斤,但盐太少了。”

  “大人明鉴,煮盐的人手实在不足,而且木柴杨将军拨给的也很少。”

  ……

  对日的铜钱贸易倒是越来越顺利,钱炉那里已经日夜开工地打造铜钱,黑岛康夫现在已经不用等很久就能再次出海了,黄石估计到今年年底,对日贸易的利润可以达到每个月五千两白银。

  到目前为止,黄石一直谨慎地把利润投入到再生产中,所以长生岛军备民生还没有从中得到太多的收益。而且造假钱的行为还远远没有达到边际效果,投资数目和投资带来的利润增长还基本是线性关系,柳清扬已经在设想再购买一条二手破船了,黑岛康夫船长自然也是大为赞同,梦想着把自己升级为黑岛舰队舰队长了。

  “如果能自己造船,那就好了。”黄石纵马巡查自己领地的时候,每一天都能看到新的变化,更多的人口涌入长生岛,到处都有新的住宅被搭建起来,这个月还有一个婴儿出生了:“不过人力啊,一切都是人力的问题啊……”

  长生岛的人口已经突破一万大关,但是仍然是一片人力短缺的现象,而在黄石的概念中,农业人口能提供给政权的军事支持是非常低的。比如他前世的鸦片战争,很多人津津乐道中国当时占全球近三成的GDP……毫无疑问,四亿农民的产值能让五百万产业工人相形见绌,但农民生产出来的东西大多都在日常生活中消耗掉了,而且也很难集中并转化为战斗力。国家能从几百万工人身上挖掘出来的战争潜力,是四亿农民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的。

  荷兰人罗森福还带来了一件宝贝,黄石又一次来到专门为保藏这件宝贝而紧急搭建的仓库前,几个士兵正在罗森福的指挥下给她上油,黑了心的耶稣会把这件宝贝整整换了五百两银子,据他们说还是看在黄石帮助传教的面子上。这可是八百名士兵一个月的军饷啊,才把她请来了长生岛。

  现在她就静静地躺在黄石的脚前,身上散发着柔和的金属光泽,当黄石蹲下来抚摸她的时候,手指尖传来的冰冷让黄石心中充满了爱慕——她的芳名叫“水力镗床”。

  (第一节完)

  (笔者按:这周编辑又没安排推荐,真令人发指。灰熊猫指望能上点击、推荐两榜,有劳诸君支持了,先谢过。)





  

   


《窃明》 烈烈北风意未逞 第二节 播种



  明朝的军事、哲学、政治、财经等大家王阳明、还有一个西方的达芬奇,这两个人让黄石知道世界上确实是有“妖孽”这种东西存在的。

  机械妖孽达芬奇已经在一个世纪前去世了,但他作为兴趣爱好而鼓捣出来的机械和武器还在发挥着影响,即使在明末的今天,达芬奇在业余时间设计出的数以千计的机械和武器,仍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对能源的利用、用机器去生产机器,这是黄石对工业化雏形的个人理解。耶稣会运来一些机床的消息让他垂涎三尺,立刻就让邓肯和罗森福去疏通购买。但耶稣会说这批水力机床是孙元化定购的,所以不能出让。

  经过反复的恳求和讨价还价,耶稣会把一台值不了一百银子的镗床作价五百两卖给了黄石,剩下的仍然运去山东给孙元化了。

  经过自己亲眼观察和邓肯、罗森福的讲解,黄石了解到这台水力镗床还是手工打造的,这虽然让他略微有些失望。但这毕竟是一台工业机床啊,全身上下都散发着机械之美——其他人无法理解黄石对这种美感的魂与色授。

  看见黄石又一次抚摸着镗床久久没有站起来,邓肯也忍不住再次发问:“将军到底打算造多少火炮?”

  这个时代镗床的主要功用是参与大炮制造,当铸造件完成以后,镗床可以打磨预设孔的内壁,形成一个光滑的内膛。顾名思义,水力镗床需要一个类似水车的东西提供动力,它可以扩展炮筒内壁直到达到机械要求。

  历史上孙元化信天主教以后,就利用耶稣会翻译了《西洋械图》并进口了大批水力机械,在山东开始了轰轰烈烈地铸炮运动。

  黄石意犹未尽地站起身,目光还恋恋不舍地停留在机床上:“邓肯你还是认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