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2004年第01期 >

第48章

2004年第01期-第48章

小说: 2004年第01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的翻译时代。”即使那些追求“纯正”语言的人,也无法否认翻译对“纯正”语言的间接影响。在这方面,近在眼前的中文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米沃什不仅从事法语译波兰语、英语译波兰语,自他移居美国并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他也将许多波兰诗歌翻译成了英语。在他用英语出、版的著作中也包括《战后波兰诗选》、《日比格涅夫·赫伯特诗选》(与人合译)、《亚历山大·瓦特地中海诗选》等。从这里我们是否也能看出米沃什对波兰和波兰语言的忠诚?)
  五
  维尔诺、大屠杀、波兰、波兰语,米沃什与这一切的关系之深决定了他诗歌中一种可以被称之为“封闭性”的东西。我们可以说这种封闭性并不完全属于米沃什,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与其他东欧诗人分享了这种封闭性。这种封闭性同样见于波兰的维斯瓦娃·申博尔斯卡、日比格涅夫·赫伯特、捷克的雅罗斯拉夫·赫鲁伯、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塞尔维亚的伐斯科·波帕、原东德的萨拉·基尔施,以及一些俄国诗人,以及自塞尔维亚移民美国的查尔斯·西密克等人的诗歌。东欧诗歌的封闭性不同于受制于岛屿意识的英国当代诗歌的封闭性(尽管英国当代诗歌对东欧诗歌有所借鉴),作用于前者的主要是历史记忆、天主教和患上了幽闭症的东欧共产主义。这使得东欧诗歌在20世纪的世界诗歌版图上呈现出与开放的法国、西班牙、拉丁美洲、美国等地诗歌截·然不同的色彩。所谓东欧诗歌曲封闭性,是指它的向回看;向内看、寓言化和沉思特征;它不可避免的沉重有时发展到沉闷。这样的诗歌注重道德问题、历史问题胜过注重形式问题。形式问题对于东欧诗人来说大概过于奢侈,尽管它并非不重要。在《被禁锢的头脑》一书中,米沃什谈到:“对每一位当代诗人来说,波罗的海人的问题比风格、格律和隐喻重要得多。”可能基于如此认识,他又在《诗的艺术?》中强调:“诗歌的本质有些粗鄙”。米沃什虽是一位封闭的诗人,但他对“粗鄙”的理解使他得以欣赏惠特曼的“开放”。但是,非常有趣,在欣赏惠特曼的“开放”的同时,他又坚决地反对“开放”的现代主义诗歌。查尔斯·西密克指出:“米沃什警觉于20世纪的各种社会风潮,这些风潮指示了诗人的否定倾向。他反对现代主义的许多化身,反对现代主义者在语言上的实验、对过去文学的反抗、对中产阶级和普通大众的嫌恶,还反对他们的信条,即人生来就要受苦受难,因为人生没有基本的意义。”这是米沃什的“后现代主义”吗?我们知道,米沃什热爱美国诗人、T。S.艾略特的竞争对手之一罗宾逊·杰佛斯,认为后者在表达哲学思想上的直截了当和散漫的长句子有后现代主义色彩。这是他理解的“后现代主义”。从这里,我们又看出了米沃什的封闭性。这种封闭性或许在外人看来不可思议,因而令人望而生畏。于是便有胆大的人站出来指出他的毛病。台湾诗人杜国清在其《米洛舒诗选》短短的《译者后记》中说:“他的诗也有不少英美现代诗中为人诟病的晦涩,尤其是吊书袋以及表现过于个人的特殊经验,因此,典故、地名、人名等等,往往成为读者理解上的一大障碍。”我们得感谢杜国清教授说出了诗歌小读者们的心声。巧的是米沃什好像了解这样的心声,在回忆录中,他曾提及人们不理解他何以获得诺贝尔奖。
  瑞典皇家学院的拉尔斯·吉伦斯坦教授在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说:“强烈的情感,还加上严格的训练和确切无误的洞察力,使他的作品与众不同。”他还提到米沃什的宽
                             容精神、人道主义、自我克制、禁欲主义、英雄气概,但这一切溢美之词虽然无不正确,却好像都没能抓住米沃什及其诗歌的要紧之处。也就是说,这一切溢美之词都没能解释清楚米沃什的诗歌何以与众不同。关于他的诗歌,厄普代克的看法是:“(它们)以一种被监视着的、沉默寡言的声音,触及到了那些战争年月。他的回忆是粗略的,他的暗示是隐约的。”一般说来,米沃什语言平实,但如果只有平实,他便流于一般。而米沃什平衡平实语言的方法是求助于雄辩。雄辩需要观念、思想这类很难入诗,甚至难以卒读的东西。查尔斯·西密克注意到,米沃什为使自己的诗歌对称于自己的历史记忆,而使自己的诗歌一反常态地具有观念性。大多数诗人在写作中竭力寻求意象、象征和隐喻的魔法,但“米沃什却是个例外。他的诗中观念越多,读起来越趣味盎然。”而且,他好像在“写诗发言之前,就已经知道了他想要说什么”。这全是诗歌写作的大忌,是平庸的诗人们所不敢一试的违反写作金科玉律的冒险。如果米沃什是一位单纯的抒情诗人,那么大量运用观念的结果肯定是彻底失败。幸亏他称自己是一座“满是妖魔的城市”。这样一座“城市”需要哲学和宗教的读解,需要西蒙娜·薇依和列夫·舍斯托夫的启迪。对米沃什来讲,无论是传统的还是实验的抒情诗,都无法满足他的智力需求和他对历史经验的表达的需要。他需要一种混合的风格,能够同时容纳思想、说教、叙事与抒情。美国批评家唐纳德·戴维据此专门著有一部名为《米沃什与抒情诗的不足》的著作,由田纳西大学出版社在1986年出版。
  米沃什的爱好者们大多知道他写有一首名为《礼物》的诗。这首诗写于1971年,这一年他60岁,距他在巴黎离职出走已经20年,他在美国也已生活了10年。写这首诗时他可能完全没有想到自己还要再活上几十个年头。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首诗写得早了点。诗是这样写的:
  如此幸福的一天。
  
  雾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园里干活。
  蜂鸟停在忍冬花上。
  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
  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值得我羡慕。
  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我都已忘记。
  想到我曾是同样的人并不使我难为情。
  在我身上没有痛苦。
  直起腰来,我望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一首平静、安详、单纯、从容、自足甚至快乐的诗,大师味十足。作者好像历尽沧桑,终于抵达了内心一方净土。这时他已可以暂时抛却记忆,专注于当下和眼前的事物;他已可以否认自己身上的痛苦。这意味着他已经将记忆和痛苦安排妥当,获得了一用平实、冲虚、清淡之风格的资格,而他惯用的雄辩的武器似已收仓入库。到这首诗的最后一行,诗人“直起腰来”,仿佛巨大的历史跨度业已被跨越。但他望见海与帆,把视野从眼前推向远方,仿佛有所暗示,意蕴多多——那是不是尤利西斯的漫长的旅程?因此,这不是一首孤立的诗,对它的阅读必须在米沃什的整个经验背景、精神背景下展开,否则无法达成有效的阅读。而在包围着这首诗的诸多声音中,有一个声音始,终在说:“没有影子的东西没有力量活下去。”


火车
■ 张锐锋
  a)
  呜——呜——呜——呜呜——
  我曾经听到过的最低沉有力的声音,跟随着时间的曲线,逶迤来到。我从来都相信,我只是听到了这一声音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埋藏在钢铁里,埋藏在表面涂了一层沥青的长方体轨枕之下的夯土基座里,甚至在更深的深处,在那里,黏土和岩石彼此交错,已经消失了的、烟波浩渺的时光正在凝聚,变得更加坚硬。
  它是用钢铁和火焰打制的声音。它从强劲的蒸汽中喷发而出,因而更像怒吼——呜——呜——呜呜——呜呜——
   很多时候,火车从我的身边呼啸而过,我总是看到司机以忧郁的眼光射向前方。没有什么人像他那样,能够看到无穷无尽、永远也走不完的路,而且那狭窄的道路被限制在两条平行线之间。也没有什么人像他那样,能够看到最大的空阔、最大的虚无,这空阔和虚无不在后面,而是不断被穿越。有意义的形象,都包含在火车喷出的浓密烟雾里。无法判断出年龄的司炉躬着腰身,用大锹铲着煤,不断地投向喷吐着火焰的炉膛,炉口上的挡板不断地像折扇一样打开,里面的火光一下子喷吐出来,将他的面庞及浑身照彻,司炉的整个人形就像铁匠从火焰中抽取出来的铁件,红到接近透明。很长时间;我都想不通,为什么司炉走进炉口时,那挡板会自动打开?火焰敏感地看见了司炉的靠近,并自动配合一个人的动作?还是火车本身就是一个魔术?火车司机的表情似乎永远是模糊的,好像他所用的力量将自己本来的面孔扭曲了、撕裂了……他的脸上,不过是一些碎片的粘贴,一会儿被火焰点亮,一会儿剩下了灰烬,被扔进了黑暗。
  b)
  我那时还是一个孩子,也许刚刚学会走路。我已记不得那时的年龄,但我记得与我的年龄相匹配的周围的事物。我家的街门立在村庄的中心,凹凸不平的石阶下面,是被雨水;中刷形成的有着像树叶上的褶皱一样的乡村街道。母亲拉着我的手,一点点挪动到街门口,我发观了,那么多的大石头向下一层层伸开,将我托到了高处。其实在多少年后重新回到那里,发现街门并不是很高,观察、发现原是取决于自己身体与对象之间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的调整将可能把原来的感受涂改掉。我站在石头上,觉得自己的双脚像生了根一样,因为我感到了石头的稳固,以及石头之下土地的稳固。
  我正是站在那里看到了火车,感到从远处渐渐推到脚下的一阵微微震颤。我知道,我看到了一样有力量的东西,否则它怎能撼动缔造台阶的大石头?况且我的双脚还压在台阶上面。我从村庄远处高地上的两座倾斜的屋顶之间,一个并不宽大的空隙里,看到长长的火车疾驰而过。它拖着尾巴一样的黑烟,高高的烟筒超出了屋顶,极像是屋顶上的烟筒从它本来的位置上移动到了别处。
  在夜晚,我看到的是另外的样子:
  先是从屋子的一面射来一束强光,使两座高地上的房子之间呈现出一个发亮的空间,仿佛那光是其中的一座房子放出来并投射在另一座房子上。接着,在很短的时间里,那片幽暗的天幕被一个黑的庞然大物遮挡,一种气势不凡的恐怖牢牢抓住两个倾斜的屋角,好像整个天空都暗了下来,失去了最后微光的支撑。实际上,情况在极短的时间里得到了改变:一个接一个的等距离的灯,排成一条直线,颤动地,从黑色的天际线上滑行,匀速地滑行。
  我知道,那是火车的窗口。每一盏灯的后面,都有着至少一个人,或者许多人,他们的脸庞上有着各不相同的表情,冷漠的,热情的,若有所思的,愤怒的,压抑的,麻木的,或者轻松自在的表情,面对着不同的方向。他们也许在交谈,但是一切言语都是一些被车轮和铁轨撞击后产生的细碎火花,在均匀的节奏中不断地归于熄灭。
  那些等距离的灯,好像是为了见证那些曾经熄灭的东西而亮着,直到从两座房屋之间的空隙中消失,剩下了原来的幽暗。一切都没有带走,一切都剩下了。剩下了原来的房屋,原来的天际线,原来的村庄、死一样的静寂,以及我脚下的石头台阶、背后的街门。夜雾从窄窄的、弯弯曲曲的街道上缓缓涌·来,一点点地上升,好像一个轻松、似无所指的比喻,遮住了、涵盖了白天和夜晚不断涌现的一连串:形象。
  c)
  有一天,我见到了火车。或者说,我在距离很近的地方见到了火车,我已经听到了它的呼吸、它的心跳。
  那一天,我记不清白天还是夜晚,它似乎已经在时间中消散,实际上是白天和夜晚混合在一起,更浓烈地汇聚了。它将一个巨大的、让人难以摆脱的事物从朦胧中凸现出来,它已经占据了许多日子应该占据的位置,使我们的光阴留下空缺。我就在空缺的边沿站了很久,父亲就要登上开往县城的火车,他的一只脚已经踏上了一节车厢的踏板。因为月台的高度遮住了车轮,从我的角度看去,整个列车就像是一个又一个房子,它们排列得那么整齐,发绿的、陈旧的颜色,和远处的庄稼地的秋天相似,世界完全像一个完整的、气氛一致的、带有忧伤味儿的乡村童话,它的讲述者却站在淡蓝色山郭的背后,微弱的声音让轻轻的风放到我们耳边。
  我看着父亲的身体先是呈一个斜角,被车厢的边框遮住了一部分,直到慢慢地隐没于车厢。我哭了,我那时是多么不想让父亲离开,然而他还是进入了那排房子。我看清了,在长长的房子的最前头,一个黑色的庞然大物正在不安地等待着,它不停地发出巨大的喘息声,排放出浓烈的白色蒸汽,将我的视线遮断。
  火车很快就开走了,将一个原先的世界重新还给我们,一切变成了我所熟悉的:
  红色信号灯  一道长长的坡  石头砌筑的墙体上的不规则的花纹  旁边玉米地里的弯弯曲曲的小路  玉米的干枯的穗铁道线的无限延伸  村庄的寂静  炊烟正在风中一点点上升
  火车的声音一点点变小,最后像雷声那样隐隐约约——这样的语言原是单调的,却由于它的远去而丰富,它和所有的我看到和不能看到的事物结合起来,渺茫一片:
  嗡嗡嗡嗡嗡
  嗡嗡嗡嗡嗡
  就像昆虫的颤动的翅翼,这是火车在一个下午留给我的最后声息,其中有我父亲的呼吸。
  d)
  乡村土路上的马车,牛车,钉满蚂蝗钉的车栏以及有着太阳光线一样轮辐的车轮,在泥泞中行进。牛的犄角,马的飘动的鬃,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形象,却与同一样人工打制的车联系到一起。骏马的飘忽、速度感和牛的稳定、迟缓、有力……伺样被固定在一种刑具上,它们被套上绳索,被戴上铁嚼,被车夫的手牢牢控制。
  
  驴车则是另外的样子;它拉着一种为它特制的比较轻巧的车。人们根据驴子的力气在车子的比例上作了调整,看起来好像是上帝的一种精心安排。儿童喜欢一个缩小的世界,那时,我就天然地喜欢驴车,它的存在的理由似乎更易于被理解。我最不能忘怀的是,在一条河边的小路上,一辆驴车从远处逶迤而来,就像是一个愈来愈近的、按照我自己的意图编织出来的寓言。我不知道它的确切意义,也不知道它在生活中的样板在哪里,但我能够感受到它的覆盖,能从它处于天空下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推知它的来由在最深邃的、我所不知的地方。实际上,每当这个时候,我的心就怦怦地跳,就感到血液在汹涌,似乎我是作为一个宇宙的旁观者,发现了它的秘密。
  一次,我在秋天的旷野里,寻找收割之后掉在地上的玉米。我的旁边,是一个用柳条编织的粗糙的箩筐,呈弧形的筐挎,已经被我的臂弯磨得光滑,露出了木质的细腻纹络。以前很长时间了,我不知来到这里已经多久,箩筐里还没有一粒粮食,在那个饥饿的年代,收割者是十分细心的,他们已经以最大的耐心将地上的东西收拾干净,只剩下一些零乱的、已经干枯的叶片和故意扔在地头的秸秆。绝望像早上的雾气一样上升,我的目光毫无目的地投向远处,在空空的四个方向上,没有我可以寻找的事物。就在这时,从远远的淡蓝色的山,顶画出的曲线轮廓下面,发现了一个小小的黑点。能够感到那个黑点正像我站着的、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