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动词安顿 >

第4章

动词安顿-第4章

小说: 动词安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我又是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一味地把好吃的东西摊了一桌子。我很快离开了
他家,他送我,依旧是无语的漫步,公共汽车站的站牌一个一个被我们甩在身后,
他说他不用考试了,学校因为他的确出色而为他争取到保送上科大,我满脑子都
是那句话,我想我要开始等他了。然而他接下来就让我放弃了这种想法,他说:
“真不知道咱们什么时候才能再见,世界太大了,变化也太快。”也许是我过于
敏感,也许是我从一开始就害怕等候,我就在这时认定他后悔了。一种创痛的感
觉袭来,我的英文冲口而出:“我们随缘吧。”我在快要接近终点的一站上了车,
眼泪滚滚而落,我没有回头看站在车下的他。这一别即成永诀。

    世界的确很怪,此后的多年,碰到了无数不想碰到的人和事,却真的再也没
有碰到他。而我也终于没有学成我喜欢的专业,阴差阳错地学了很技术化的审计。

    作为女性,我只有这一次追逐异性的经历,而且充满了挥之不去的挫折感。
从大学到工作,有过很多次昙花一现的恋爱,但大多因为无法对话而告结束。

    我始终相信,生命中的每一种最终成为现实的可能都是注定的,幸福与痛苦、
事业与婚姻莫不如此。一个春天的早晨,七年前那个飘雪的黄昏所发生的一切在
我的面前重新上演了。我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再一次被一个高大的男人温存地护
住,一天、两天、三天,他准时出现在我上班必须经过的地方,我恍然回到了17
岁,我们很自然地相识了。有一天,在相约的路上,我走在他身后,我抑制不住
眼泪。这是一个如此相像的背影,仿佛穿过了时光隧道,我和一直蛰伏在我心里
的一个旧相识意外地重逢了。我悄悄地抹去泪水,之后,当他伸出双臂的时候我
依在他的怀中。这个人后来成了我的丈夫。我曾经无保留地把我的充满挫折感的、
短命的初恋讲给他听,他听完之后温和地告诉我,其实一个人爱的并不是另一个
人,而是与自己相同或者不同的一类人,而婚姻是要求你必须从这一类中选出一
个来一起生活。

    婚后的第三年,因为去朋友家吃饭,我和丈夫来到了我曾一个人呕吐着来过
的地方,陪着我们的朋友意味深长地说:“安顿,过了这么多年了,这儿没有一
点变化。”然而我已经认不出了。这里对于我已经成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我没有
本来应该有的物是人非的感伤。我想起了当年那个人说过的话,的确,世界太大,
变化也太快,我是否变得不认识自己了呢?这时距离我说的“随缘”,整整过去
了10年。

    我是在结婚以后才重回读书写字的生活之中。在此之前,我必须养活自己。
尽管我害怕被管理、被规范,但是,无论我心里怎么想,形式上都必须服从于一
份固定的工作或者说一份固定的收入。毕业以后我做的很多份工作都只是我所学
的审计专业的应用,与理想或者爱好毫无关系。我很少买书了,因为我已经和所
有的女人一样知道应该把自己打扮得鲜亮动人,而这一份支出比起买书来不知要
大出多少倍。我也很少看书了,手边大多是讲怎么化妆怎么织毛衣怎么令自己更
吸引人确切地说是更吸引男人的“工具书”。我变得随和多了,仿佛过去那个小
读书人已经离我远去。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我“老大嫁作商人妇”。

    结婚的好处在于如果你不是一个物欲很强的女人,那么从此就可以不为生计
发愁了。而我的婚姻还有一大好处,就是我的丈夫对我十分宽容,这主要表现在
他除了要求我做一个称职的妻子和主妇之外一切随我开心。我顺理成章地不工作
了。我为此欢欣鼓舞,这是我梦寐以求的没人管的好日子啊!

    然而好景不长,当我拿着丈夫的钱买书、买笔、买稿纸,拉开架式要当一回
“自由撰稿人”的时候,我发现再也没有一家报社或者杂志社愿意发我的作品了,
原因很简单,我只是一个没有身份的家庭妇女,当年被认为“才华横溢”是因为
一个小女孩能学说几句大人话,而当我真的成年,真的说大人话的时候,一切也
就不稀奇了。就是从这时候起,我翻遍了各种报纸的分类广告,我想找一个工作,
准确的说是一个像样的文字工作。

    也许人的一生注定是一个句号,说是从起点到起点或者从终点到终点都可以,
1995年的夏天暑气炙人,我回到了我学写字最初起步的地方,从家庭妇女变成了
《青年周末》的编辑、记者。

    所有的感觉、所有的记忆、所有的思想方式以及所有的习惯都在这个契机之
中复活。我的沉思默想、情感缤纷的自由岁月啊!而更令我惊奇的是,这么多年,
我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学会了说话,我不再怕人了。这一定得益于我的工作,因为
我必须找到一种最恰当的方式,与千千万万的人在纸上交谈。我必须读很多书,
把很多英文的优秀内容转换成家庭妇女也能读懂的东西,通过我使人们了解他们
不知道或者不是“这么”知道的一切。我想,在我26岁这一年,我终于开始“有
用”了。

    我在我生命的句号里走啊走,走的结果仍然有50种可能,我最后会成为什么
我自己一无感知,这是我必须走下去的理由。很多时候我像少年时代一样为自己
点燃一支烟,沉浸在涌动着的我熟知的那种语言之中,久久地回不过神来,而我
的精神比什么时候都备加自由。

    是、非、成、败与聚、散、离、合是一个俗人一生的全部,而所有这一切原
本都可以带着一种欣赏的眼光像看电影一般地对待,投入的时候身在其中,豁达
的时候超然事外,于是,生命中所有鲜活的感觉都保持着旺盛的生机,因为人的
区区一辈子也不过就是时间相对长一些的一场电影

    天堂电影院

    因为写书,我突然成了一个被关注的人,关注点也从写作延伸到生活。经常
在一些场合被问到的问题中每每包括这样一个:“安顿女士,能不能告诉读者,
除了采访和写作之外,您是怎样安排生活的?您有什么自己偏爱的娱乐吗?”为
了启发我的思路,还会有一些提示,“比如,打保龄球或者唱歌?”这样的时候,
为了成为“安顿女士”得意之余就有些紧张,因为实在说不出一个可以让人感觉
到我是一个“现代人”的娱乐项目,提示的这些内容我一样也不会。而且,曾经
下过决心要去学习,要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但是,都没有最终兑现,原因仅
仅是为了一件事,就是看电影。我不知道怎么说,其实我最喜欢也最感到身心舒
泰的娱乐就是看电影,而且是在家里看小影碟,而且有很多小影碟还是很便宜的
盗版,而且我总是一个人看,一边喝茶、一边吃零食,冷的时候缩在毛毯里,而
且,看电影的时候会又哭又笑、会因为舍不得让情节间断而使劲忍着不去洗手间
……看电影就像做记者一样,是我的另一种生活方式。

    认识了电影这种事物的时候,我就对它充满了好奇。

    小时候我是寄放在一个老奶奶家,早晨妈妈送我去,晚上接回家吃晚饭。妈
妈的单位经常会发两角五分钱一张的电影票,借此表示工会对职工的关心,时间
通常是在晚上。妈妈如果晚上去看电影,我就没有人管了,而她又实在不愿意放
弃,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带上我一起去。我的身高不足一米,根据规定不用买票,
进了电影院不能乱走,坐在家长腿上即可。如果赶上人少,还可以有空位子独自
就坐,只要不哭叫吵闹,睡着了也没有人来打搅。

    我看过的第一部电影是什么早已忘得精光了,但是忘不了的是那种神奇的感
觉。一个大屋子里坐着那么多人,灯突然就黑下来,原本没什么了不起的一块白
布上居然有了人在活动,还大声说话,你说我说、你动我动、你来我往,就成了
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故事完了,灯一亮,人就没有了,一切回归本来面目,牵
起妈妈的手打着哈欠一路走回家。我想不出来电影里的那些人是怎么进到那白布
中间又怎么出来的,他们是不是在我们看完了之后就下班回家,但是我觉得电影
真好,灯一灭就是另一个世界,跟我们的世界是长相一样的人,但是过着比我们
的日子热闹得多的生活,让我羡慕。

    后来,我家附近的电影院不许带小孩了,据说是因为有像我一样好奇的孩子
偷偷跳上台,钻到白布后边想看个究竟,结果毁坏了设施。但是,妈妈自有她的
办法——我们认识了在电影院负责检票的“大老王”。每次去看电影,我站在妈
妈前面,妈妈从我头顶上伸手递票,“大老王”撕了票顺便一拍我的头,我就像
鱼一样地游进去了。有很多电影都是这样被“大老王”拍进电影院而看成的。现
在,我能堂而皇之地以“安顿碟报”为名在报纸上开设电影评介的专栏,想到小
时候“蹭”电影看,最感谢的人就是“大老王”。

    有一次,非常偶然地从当年那个小电影院门外经过,看到那里贴着很多招交
际舞学员的广告,过去那个能黑压压坐下一片人的大放映厅已经分割得只剩下很
小的一部分用来放电影,放的也大多是港台的一些打斗片。妈妈告诉我,有时候
她去早锻炼,偶尔会在公园里碰见“大老王”,他已经不像当年那样红光满面,
而是变成了一个小老头儿,反应也迟钝了许多,过去的很多事情他都已经不记得,
包括他当电影院检票员的时候曾经成全过类似我这样的电影爱好者。

    真正开始“带着脑子”看电影是从看《简。爱》开始的。我几乎是不可救药
地爱上了那个扮演罗切斯特先生的男演员乔。斯各特,那年我不到14岁。初中一
年级的时候,我有了自己的零用钱,也会自己到电影院买票了。我花一角钱买一
张学生票,然后流着眼泪看完整部电影。我的心追随着罗切斯特先生绝望的呼唤
流浪在英格兰的寂寞荒原上,每一个情节都令我疼痛不已。我在心里幻想着我正
在一步、一步走近他,也在心里一次、一次默念他的名字:乔。斯各特、乔。斯
各特、乔……

    那个放映季节,只要有可能,我就会去看这个让我魂牵梦系的外国男人,我
一个人去电影院,不告诉任何人我在哪里,他是我的秘密和依靠,我在一个极其
隐蔽的世界里与他交往和对话。他的出现像一个天使降临一样,使我的生命里第
一次有了一个让我愿意去疼爱的对像。我这样默默地注视他,一看,就是七次。

    我看第七遍《简。爱》的时候,是这部电影在这个小电影院放映的最后一天。
那种舍不得的感觉折磨得我肝肠寸断。坐在电影院里,情节还是照常演进,对话
已经耳熟能详,眼泪还是在那些对我有着特别意义的地方滚滚而落,我想像这就
是一场生离死别,我从此像莱蒙托夫的《帆》一样“苍白地悬挂在孤单的桅杆上”。
电影散场的时候,我没有离开。我决定再和我的偶像厮守一场。我擦干了眼泪,
躲进了女厕所——因为我没有钱买下一场的票。

    值得庆幸的是,清场的工作人员没有发现我。我在电影开场之后悄悄地溜出
来,找到一个靠边的空位子坐下来,静静地看完第八场完全相同的电影。

    灯像每一场电影落幕的时候一样亮起来,我觉得照在每一个若无其事的人脸
上的昏黄灯光在这时格外残酷,仿佛在宣布一个世界的终结、一种绝望的开始。
我磨磨蹭蹭地随人流走出电影院,在心里安慰自己,没有什么好难过的,我原本
已经用自己的方式欢迎过这个人的到来,如今我又用自己的方式与他告别,况且,
即使我永远没有机会再看到他出现在我已经熟悉或者说习惯的那个世界,他和我
所知道的有关他的一切也已经深藏在我的心里了。

    后来我真的就没有再看过这部电影,每一次机会到来的时候都因为一些似乎
完全不相干的小事情而使我错过。再后来听说有人重拍,并且起用了新的男女演
员,据说还非常出色,但我一直抵触着没有去看,因为不管有多好,都无法取代
过去给我留下的深刻印像;不管新的罗切斯特先生有多么大的魅力,他都不是我
当年一往情深的那个人。

    从认识乔。斯各特的时候开始,我看电影已经非常动情和投入了。我的生活
平庸得没有任何可以让我炫耀的波澜,哪怕仅仅是一场多少有些美丽的偶遇,但
是我并不遗憾,因为我有电影。我可以把自己放进任何一个电影的世界,在两个
多小时的时间里全神贯注地做另一个人,充分地体验一种特别的生存,而且,这
种体验非常安全,我可以在电影提供的世界中尽情陶醉,回到现实之中又不必有
电影中的人们才会有的烦恼和苦难。我可以在电影中冒险,可以尝试各种人的生
活,而我的现实不会因此而被改变,我还照样是我父母的女儿、哥哥和姐姐的妹
妹、一个喜欢沉思默想的好孩子。

    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大概都有一些可以贯穿岁月的线索,对我来说,电
影是众多线索中非常重要的一条。所以,我在说自己是如何长大的时候从来不会
忘记说一句:其实我是看着电影长大的。说得更准确一些,应该是:我是看着电
影生活的。

    上中学的时候,唯一让我期待着学校突然意外宣布放假的理由就是看电影,
唯一让我挖空心思地找理由逃学的事情也是看电影。到现在我都记得,很多电影
是在逃学的日子一个人去看的。为了看前苏联拍摄的电影《岸》,我提前一天就
开始表现生病的样子,不言不语、闷闷不乐、眼光迷离……我趴在课桌上,脸憋
得通红。这样坚持到第二天下午,班主任阎老师终于发现我了,非常关心地让我
回家休息,不要耽误明天上午的正课。我感激不尽地带着伪装的恋恋不舍离开自
习课。出了校门,我立即飞奔向公共汽车站,赶到距离学校五站地之外的电影院
时,刚好才熄灯。

    我坐在黑暗中喘粗气,全忘了自己是一个“病人”。我很快沉浸在电影情节
之中,一对劳燕分飞的恋人,在和平时期的重逢,没有人能还给他们青春的梦想
……我恍恍惚惚地温习着女主角那著名的台词:“再打仗吧,俄国人再打到德国
来吧,只要那个俄国中尉再到我住的小镇上来,再跟我说‘我爱你’……”我把
这种恍惚一直带到第二天的课堂上。

    毕业很多年以后,偶然的机会去看老师。放我逃学的阎老师已经变成一个慈
眉善目的老阿姨,她说当年其实她非常清楚我装病是去干什么,她是故意放我去
的。她说她看着一个孩子迷恋着一种文化的时候,她自己也有一种心醉的感觉,
她说她知道我在电影中获得的快乐和感悟“不是一节自习课能带来的”。她说这
些话的时候,我一直在回忆着每一次酝酿逃学的场景,我的方式如出一辙,而她
全部看在眼里,只是从不拆穿我。

    在我的生活中真正非常亲近的朋友不是很多,但是这很小的一部分人有一个
共同的特点就是和我一样爱看电影。我们可以就一部影片交流,可以因为一个感
兴趣的细节而坐在一起喋喋不休,我们会在一些场合说出同一部电影里的一句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