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02a道德经释义(城虚子) >

第16章

02a道德经释义(城虚子)-第16章

小说: 02a道德经释义(城虚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大顺的根本。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以智治国,国之贼;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国家之所以混乱,人民之所以难以管理,就是因为自我之智太多的缘故。用自我之智去观察世界,必然以自我为中心,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就会主宰自我。为了实现个人目的,满足自我欲望,自我之智就得以无限扩展,唯名利是图甚至不择手段,铤而走险,以致社会混乱不安。 
  “以智治国”,就是利用自我之智实行“人治”。所谓人治,就是由统治者垄断国家权力,搞专制统治,以一人之心或少数人之心奴役全国人民,最大限度地满足统治者的欲望,这难道不是国家的最大祸害吗?“不以智治国”,就是实行“无为之治”即民主法治。实行民主法治必然“以百姓之心为心”。人民当家作主,享有充分的人权和自由,这自然是国家和人民的福气。“国之贼”说明独裁统治对于国家的危害性,是对人治的否定;“国之福”则是对法治的肯定。   
  知此两者亦稽式。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 
  然后乃至大顺。   
  两者:“以智治国”和“不以智治国,”即人治和法治。稽:分析、辩证的意思。稽式,即辩证方式,用现在的说法,就是辩证法。“知此两者亦稽式”,是说认识到了人治之于社会的危害和法治之于社会的有益,也就懂得了辩证法。能够自始至终用科学的辩证思想来指导国家建设和人们的道德实践活动,就是具备了玄德。玄德:来源于道的正确意识,是合乎自然规律的普遍真理。玄德的指导作用是巨大的,影响是深远的。玄德与名利观念完全相反,只要用玄德取代了人们以自我为中心的名利观念,“人之道”就会转向“天之道”,天下大顺的局面也就形成了。大顺:社会规律完全符合自然规律的理想社会。   
  本章论述了道德教育之于社会进步的重要性,而完善的社会制度是进行全民道德教育的基础。老子否定人治,肯定法治,强调“愚民”,旨在建立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道德观,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                    
六十章 平凡与伟大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以其善下之。 
  故能成百谷王。   
  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百谷之王,是因为江海处下而不与百谷争高,因此成为百谷之王。 
  这是以江海比作圣人。圣人之所以能够成为百姓之王,是因为圣人具有谦下而不与百姓争权夺利的高尚品德。   
  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 
  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所以,要想成为人民所爱戴、敬仰的人,就必须心里装着人民,敢为处于社会下层的劳动人民说真话;要想处身于人民的前面,成为领袖人物,就必须把自身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后面,正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人自然成为人民心目中的圣人。因此,圣人处于社会的上层,成为统治者而人民不感到沉重,处于人民的前面而不被人伤害。所以,天下人民都乐于推选圣人作为领袖而不感到厌烦。 
  这里,“以言下之”、“以身后之”是“天下乐推而不厌”的前提条件。“以言下之”是言,“以身后之”是行,只有言行一致,人民才会“乐推而不厌”。 
  “天下乐推而不厌”,是老子彻底的民主思想,理想的统治者是由人民推举产生的,统治者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圣人的权力不是凭借搞阴谋诡计得来的,也不是世袭继承来的,更不是独裁者“培养”和“选拔”的接班人,而是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信任的结果。如果不能获取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任何人都不可能和圣人争夺权力。在有道的社会里,统治者的权力是扎根于人民的。那些为了个人名利而争权的人,人民决不会把权力授予他们。不争名利而争得民心,即是“不争之争”。“不争之争”,是争名争利者永远不可战胜的。   
  天下皆谓我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指圣人。肖:相似。和圣人相比较的对象就是独裁者。 
  天下人都说圣人伟大,但是,他那平易近人的形象和以往人们心目中显赫的帝王形象不一样。正因为伟大,才和已往的帝王们不一样。如果和他们一样的话,那么,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也就逐渐变得渺小了。 
  这里,老子对圣人和帝王作了一番比较:圣人于平凡中见伟大,帝王于显赫中见渺小;圣人是民心所向,帝王是民心所背;圣人的伟大是长久的,帝王的显赫是一时的。   
  本章是老子的民主思想。热情讴歌了实行民主法治的圣人,褒扬了圣人的伟大,并对不道的统治者进行了否定和抨击。   
  附:河上公、王弼本把“天下皆谓我大,似不肖”以下三句置于下章前面,此从魏源本。魏源:“今案其文意,与下章不相属,而与此章相为首尾,故合并之。”这一观点是对的。                    
六十一章 三宝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圣人以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为宝。此三宝,皆体道而得,为人生之至宝,当终生持而不失。慈,即仁慈。爱人之心,恻隐之心,皆慈之德。俭,即节约。节约而不奢侈,收敛自我而不放纵欲望,顺乎道义而有所节制,乃俭之德。不敢为天下先,即以礼为德。守静谦下,进退有节,不锋芒毕露,不以自我为主宰,乃礼之德。老子三宝,实为儒家仁、义、礼三德,只是道家三宝是顺其自然合乎客观规律的。儒家三宝虽不乏客观成分,但是却有着太多的主观规定性。通观下文,老子是从用兵的角度来论述三宝的。   
  慈,故能勇; 
  俭,故能广;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慈,可以使士兵勇猛;俭,必然兵足将广;不敢为天下先,则因礼贤下士,懂得用兵之道而成为军队的首长。慈是强调仁爱之心,知爱则知恨,爱得真切则恨得深切,恨深则勇往直前。俭是强调用兵须小心谨慎,恪守道义,切莫乘一时之勇,以牺牲为代价,懂得爱兵才懂得用兵。不敢为天下先则强调在关键时刻应以守为攻,以退为进。倘若“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乃兵家之大忌,完全违背了作战规律,必败无疑。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以仁慈之心指导战争,不以牺牲为代价,始终保持优势兵力,这样一来,战则胜,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不是说上天可以伸出救援之手,而是说仁慈之德合乎天地之道,合道则胜,违道则败。坚守仁慈之德,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善为士者不武, 
  善战者不怒, 
  善胜敌者不与, 
  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 
  是谓用人之力, 
  是谓配天古之极。   
  “不武”、“不怒”,是慈德,不以感情用事。三国时许褚赤膊上阵遭箭穿,就是武、怒的结局。“不与”,是俭德,为胜敌的必要条件。“为之下”,是“不敢为天下先”,为谦下、守静之德。以退为进,以守为攻,是用兵策略,可以确保慈、俭之德不失。“不争之德”,是克制而不盲动,不争一时之勇。不争则守,守则敌动我静,动则必耗其力,我以逸待劳,以静制动,又以强大的兵力作后盾,自然可以取胜。这是最符合天地创始的规律的。配:相复合。古:天地之始。   
  用兵有言: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 
  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   
  言:格言。为主:举兵伐人,处于攻势。为客:以静制动,处于守势。进寸:前进一寸。退尺:后退一尺。交战的关键时刻,前进“一寸”则全军覆没,后退“一尺”则海阔天空。 
  凡用兵交战,有进有退,当进则进,当退则退。进则“不武”、“不怒”,只为取得战果;退则审时度势,是为保存优势兵力,决不作无谓的牺牲。 
  “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三宝”之一“不敢为天下先”具体的运用。“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是用兵的具体指导思想。“行不行”,是我静敌动,以静制动,以逸待劳;“攘无臂”,是说不要陷入敌人的包围圈。臂:以臂环抱。“执无兵”,是说要有无兵的精神境界。“扔无敌”,是强调抛弃轻敌意识。无敌,即轻敌。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轻敌思想是用兵的最大祸患。轻敌必骄,骄兵必败,败则丧我“三宝”。所以,两军相抗,兵力相当,有哀悯之心的一方取胜。哀者:以“三宝”为德的一方。   
  本章是老子的用兵之道。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是用兵者最根本的指导思想。以“三宝”为指导思想的是仁义之师、正义之师。自古正义战胜邪恶,以争、贪为目的的侵略战争必然以失败而告终。   
  附:河上公、王弼本以“善为士者不武”以上为一章,至“是为配天古之极”为二章,“用兵有言”以下为第三章。此从魏源本。魏源:“章首我有三宝,章末几丧我宝,首尾相应,词旨显然。”                    
六十二章 微观认识论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我的话非常容易理解,措施也非常容易施行。可是天下却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也没有人能够完全施行。 
  这句话是说,大道至深至奥,却又简明易行。“甚易知,甚易行”,是对明道之人而言;“莫能知,莫能行”,是对不明道之人而言。问题的关键在于所遵循的认识路线。世人强调宏观认识论,老子强调微观认识论。世人执着于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老子则执着于对自我的认识。大道隐藏于自身,只有求之于内,才能认识世界的本质规律。关于道的学说,是老子毕生实践,独立思考的成果,这一成果很难为世人理解和接受。正因为老子考虑到“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所以为世人留下了不朽名著《道德经》以及功夫传人,使大道之学经久不衰,并且越来越为世人所重视。   
  言有宗,事有君。   
  宗:世界的本原。言有宗是老子的本体论。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受世界观支配的,一切言论必须以世界的本原为宗旨。君:自然规律。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接受自然规律的主宰。就自我而言,朴是自我之君,是通过自我修身实践创造出的真我,也是自然规律的化身。创造出真我,也就完成了认识的主体由自我向真我的过渡,从而,真我为君,自我为臣。 
  一切言论要有它的本原,一切行动要服从客观规律。这是老子的自然观。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我:真我,不同于自我之“吾”。我知:用真我来认知世界。知我:明心见性,认识真我。 自我之知是对现象世界的认识,是肤浅的、主观片面的;真我之知是对世界本质的认识,是深刻的、客观全面的。 
  这一节的意思是说:人们没有真知的唯一原因是因为不能以真我来认知世界,认识真我的人很少,能够效法真我亦即用真我来规范自我的人最可贵。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是因为圣人不执着于表面现象而贵在拥有真我。 
  被褐怀玉:身上穿着粗布衣服,怀里揣着宝玉,说明圣人关注的不是表面现象而是内在实质。   
  知不知,上; 
  不知知,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上:认识的上乘方法。病:认识上的弊病,即以对事物的表面现象的认识为认识上的弊病。认识上的弊病是产生自身疾病和社会疾病的主要原因。要消除一切疾病,必须首先消除认识上的弊病。病病:以认识上的弊病为弊病。 
  这一节是说:能够认识到常人认识不到的东西,这是掌握了认识的上乘之法。不知道什么是最需要认识的,是认识上的最大弊病。只有以不识道这一认识上的弊病为弊病,才能消除认识上的弊病。圣人没有弊病,是因为他以不识道这一弊病为弊病,所以没有弊病。   
  本章是老子的微观认识论。通过自我、真我之辩,说明自我认识是肤浅的,不足以消除自身疾病和社会疾病,只有创造真我,认识内在之道,才能真正认识和改造世界。   
  附:河上公、王弼本分“知不知,上”以上为一章,以下为一章,此从魏源本。通言微观认识论,故分而不当。                    
六十三章 自知、自爱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人民不再害怕统治阶级的死亡威胁的时候,统治阶级所真正害怕的事情也就到来了。 
  这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法律本来是对付社会上那些损害人民利益的不法之徒的,当法律成为剥削和压迫人民,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时,法律本身就代表了邪恶。一旦人民不堪承受剥削和压迫,向反动势力以死抗争的时候,统治阶级的末日也就到来了。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狎:亲昵而无法留恋。这里是指因生活所迫无法留恋家乡。 
  这句是说:不道的昏君呀,你们不要使百姓背井离乡,不要让人民因生活无望而厌弃生命。只有百姓不厌弃自己的生命,才能不厌弃你们!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当人们一旦感到生活无望,生不如死的时候,就会以死相拼,去反抗腐朽的统治阶级。纵观历史,不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国家分分合合,每一个王朝都不是永久的。反动统治一旦出现无法挽回的政治危机,就会被一个新的朝代所代替。这一历史现象产生的根源就在于统治者“以智治国”,实行利己主义。只有实行“无为之治”,让权利永远属于人民,社会才能永远安定,人民才会永远富足。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故去彼取此。   
  自知不自见:知真我而忘自我。圣人自知则知人,知人则“以百姓之心为心”,实行朴治,而不以自我之见去治理天下。和“自知”相对的就是“自见”,自见是自我之智。以自我之智治国,就是让自我意志居于支配地位,实行独裁统治。圣人自爱则爱人,爱人则以民为贵。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自然可以获得人民的爱戴。和“自爱”相对的是“自贵”,自贵就是贵自我。以自我为贵,就会垄断权力,独霸天下。这又成为人们狎其所居,厌其所生的祸根。 
  自知、自爱,是超越了功名利禄的最高的人格形象。所以,圣人取自知、自爱,舍弃自见、自贵。   
  本章是政治论。歌颂了圣人的自知、自爱精神,鞭挞了专制统治者的自见、自贵作风。并告诫统治者,不要无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