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序1.人与自然 地球上一切之一切,仅就我们现在所知,无外乎两大类别,即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构成了这个世界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纷繁多变又源远流长。 迄今我们所知的被称做历史的过去,被演绎着的现在和被推测着的未来,都是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的,它们恒久有序地演变着,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也永远不会停止,除非我们脚下的这个地球崩溃、消失、不复存在。 人与自然——这两个地球上的主人公——以互相之间的和谐和斗争,构成了历史的延伸和变迁。 从互相依存的角度来讲,人和自然是兄弟;从互相征服的角度讲,人与自然又是对手,所以,完整地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既和谐又斗争,这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真实写照。 我们所确信的人类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不断地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最初原始的人躲避着自然的灾难以求得生存和进化,之后他们和自然和平相处,之后他们开始试图征服自然以取得地球...
第1节:ACOSTA专栏 终点 ACOSTA专栏 终点 用博士和硕士来区别两个男人是不是很傻? 但是如果把时间回溯到从前,秒针滴答滴答朝向过往。他们两个都是同样穿着白衬衣在太阳下眯起眼睛的少年。只是两个人奔跑在不同的天空之下,挥霍着年少时的时光。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在之后的岁月和故事里,他们会变成两个用博士和硕士来区分的男人。 她和博士是青梅竹马。 当她有记忆的时候就有他一直跟在自己身后的样子。熟悉到并不觉得他很帅,所以会觉得其他喜欢他的女孩子没有眼光。 每次她做错了事,他总是责任最大。因为学习不好的关系,她经常被排在教室的最后。他总是默默地帮她抄作业,送纸条。被发现的时候会被老师揪住在教室外罚站。 下课了她喜欢拉着他的大书包走回家。她记得冬天时在学校的操场上,雪密密麻麻地下着,把空旷的地面一寸一寸覆盖掉,他拉着她想快点回家不要感冒,但她却站在雪地里,看着白色...
作者:慕容雪村(一) 午夜三点,任红军发来一条短信:能不能借给我十万元?一个月以后还你。我正睡得迷迷糊糊的,看了一眼,翻身又睡了过去。第二天刚醒,邱大嘴打我手机,说中院的李法官找他打麻将,问我去不去。邱大嘴是我同事,长得奇丑无比,一张嘴占了脸的一半,獠牙外翻,一副野猪踩地雷的表情,他最近接了个大案子,一天到晚陪着法官在外面厮混。我说去了也是送钱,少则两三千,多则上万,这样的麻将,他妈的,有牌不敢胡,有听不能上,自己忍精不射,看着别人高潮连连,你以为很好玩么?邱大嘴说有什么办法,我那个案子就在他手上,你来吧,输多少都算我的。 看看表,已经快十一点了。我开车出门,总感觉有点什么事,忽然想起了任红军的那个短信,拿出手机又看了一遍,心里十分纳闷。 任红军是我们班最早一个发财的,90年代中期,国家还没开始大力打击走私,他辞去公职,一个人跑到南方,不知怎么弄了几船货回来...
1915年,一本杂志刊登了他的几首俳句。次年,他在当地的一份报纸《京阪新闻》上发表了几首和歌和杂文。中学毕业后,川端康成前往东京的一所高等学校学习,在那里他接触到世界文学以及日本文学中最精辟、最前沿的浪潮。1920年后,川端康成对于写作风格不断探究,短篇《招魂节的一幕》奠定了其在文坛的第一步。1926年,除了其一生唯一一部剧本《疯狂的一页》被拍成电影,川端康成发表了《伊豆舞女》,获得赞誉的川端康成并没有停留不前,其写作风格从新感觉到新心理主义,又到意识流,1931年的《针、玻璃和雾》可以说是其中一个的代表,接下来,川端康成的作品中开始出现佛教空、无的思想。1934年,川端康成开始写《雪国》连载,3年后出了单行本,并获得第三届文艺恳话会奖。1936年,川端康成因为对于战争的反抗而宣布停笔不写文艺时评类文章,并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广泛参加相关活动。1940年,川端康成参与成立日本文学会。...
...::: 目 录 :::...[卷首语] 巴尔蒂斯的启示............................张同吾[好诗共享] 在源头........................[爱尔兰]西默斯.希尼 禅宗修习地..............................舒 婷[人的白天与神的夜晚·组诗精粹] 时间不可复制(三首).........................曲 近 点燃最小的灯(四首).........................胡的清 河西:谁与历史一见钟情(九首)....................高 星 带着身体的海旅行(外三首)......................熊育群 人的白天与神的夜晚(三首)......................耿国彪 命运之星(外一首)....................
如风安妮宝贝很多人谈论网上情缘。每一个上网的人都会有经历。我的想法,温暖的感情如果TRUE,那么就无需考虑载体的形式。不管是在网络,还是在现实。——题罗是我在网上认识的第一个男人。那年8 月,我买了电脑开始上网,开始网络上的文字生涯。写的第一篇比较成形的文章是女孩的一段生活。写的大略是一些闲散的心情。晚上上完夜校去喝豆浆,听买来的爱尔兰音乐CD,以及独自去爬山。爱尔兰的钢琴音乐。伴有风琴。竖琴和吉他。很美。象清凉的水滴,会一点一点地坠落在心里。常常漫不经心地听着它。里面好象有这样的句子。贴在新闻组上面。罗是第一个写EMAIL 给我的人。他用简洁的英文问我,是否是我自己写的,他很喜欢。然后在又一封信里,他说,他看的时候心里有些疼痛。...
沈亚烈焰霓裳 他爱她?他说他爱她,所以甘愿——是!她当然知道他爱她呀! 只是,她不是三岁女娃儿,她有她的理想和抱负,她需要的……不是他巨大的保护伞,他懂吗? 不!他显然是不懂!要不——该死的!分手就分手,谁稀罕来着?她又不是没人要,哼! 瞧!走了个总经理,来了个名大设计师,她身价可好得很咧! 人人都称羡她的好运,但——她心里那浓浓的失落感是怎么回事? 她以为没了他,没了束缚,她可以展翅飞翔了,那为什么她心口仍空洞得紧? 他给了她自由,可为何她一点也快乐不起来? 原来,她要的自由在他身上…… 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相关信息 系列动情精灵 0267 男主角靳刚,费亚诺 书号(ISBN) 986-131-037-1 女主角殷华夏 出版日期2004-2-11 其它人物李筑声,米其林,怜月...
目录:欧文本传李迫大梦睡洞欧文自叙海程耶稣圣节记车行所值耶稣圣节前一日之夕景耶稣生日日圣节夜宴记惠斯敏司德大寺跋尾欧文本传 华盛顿·欧文,父曰威廉·欧文,母曰撒拉。欧文次八,为威廉之少子,生于一千七百八十三年四月三日,在纽约城中诞也。父为奥克内岛之故家,母则英伦法而墨期人也。华盛顿四岁入蒙塾,至十六岁业毕,乃读律。所学长于腊丁文及音学,与大普通之学。然自幼已博览群书,学古人为文,能曲肖。少读《鲁滨孙飘流记》及《葛利佛海外奇闻》,甚艳其事,而尤沈酣于前代遗事,恒至剧场中观演古人义烈诸状,然威廉不谓善也。故华盛顿恒背父窃出。一千八百零二年,就霍夫曼为律师,遂精究古文。累患剧疾,因常出美洲北境,吸取天气。病中多为文字,付之报馆,第不署其名。至五月遂赴欧洲,居法国包度城六礼拜,遂学法文,纵观法国风物,以增扩眼界。已沿地中海凭吊故墟,探索陈迹,用为稽古之佐。所至地如西西...
红娘哥哥作者:乐风第01章第02章第03章第04章第05章第06章第07章第08章第09章第10章第11章第12章 第一章“哈罗!“哈罗!“你好!“你好!“不对、 不对。 起音要轻,‘你’再来一次,你好”“哥哥”眨眨黑漆大眼“你好!“好极了!”绾书弹一下手指,走进厨房为“哥哥”捧出一盆水果。“今天的练习到此结束。这是你的早餐。”她把水果拿高。“该说什么?”“姐姐。”是“谢谢!”绾书瞪它。“你一定是故意的,臭‘哥哥’。”顺手把水果放进鸟笼。敢情倒好,“哥哥”是只鸟;一只雄性白头鹦鹉。“怎么样?好吃吧?”见它啄得津津有味,偶尔还拿黑眼睛溜她,绾书一时瞧出兴致来了,竟忽略了时光流逝。古老的大钟“当地”一声,打了半点钟。她猛地抬起头来。“啊!七点半了!完了,完了,我要迟到了!”...
周作人精选散文集与友人论性道德书雨村兄:①长久没有通信,实在因为太托熟了,况且彼此都是好事之徒,一个月里总有几篇文字在报纸上发表,看了也抵得过谈天,所以觉得别无写在八行书上之必要。但是也有几句话,关于《妇人杂志》的,早想对你说说,这大约是因为懒,拖延至今未曾下笔,今天又想到了,便写这一封信寄给你。 ①时商务印书馆办有《妇女杂志》,主编章锡琛(1889-1969)字雪村,浙江绍兴人,与周作人、鲁迅很熟。周作人这里故意将《妇女杂志》改称《妇人杂志》,又由“雪村”点化出“雨村”,似有暗示,又系杜撰虚设,是一种“游戏笔墨”,周作人的友人钱玄同也常爱用。我如要称赞你,说你的《妇人杂志》办得好,即使是真话也总有后台喝采的嫌疑,那是我所不愿意说的,现在却是别的有点近于不满的意见,似乎不妨一说。你的恋爱至上的主张,我仿佛能够理解而且赞同,但是觉得你的《妇人杂志》办得不好,--因为...
一个故事刚刚开始 一个秋天,一个平平常常的黄昏,外祖母去世了。当时我正在读一本残旧的书,书上的字迹突然模糊起来。我听到母亲在隔壁喊了一声。她带着哭音喊起来,“你们快来呀,快来呀。” 屋里只有我一个人,父亲出门了。我赶紧跑过去,这时我看到外祖母闭着眼睛。 母亲慌乱地给她穿衣服,梳头发。我哭喊着外祖母,她一点反应都没有。母亲说: “你外祖母没有了,你知道吗孩子?” 我先是愣了一会儿,接着泪水一下子涌出。外祖母那李子花一样的白发乱得很,母亲梳了一下又一下,它好不容易又像往常一样了。母亲给外祖母洗了手和脚,让她平躺在床上。 ……就这样,维护了我整个童年的外祖母,就在那个黄昏与全家分手了。这一幕我永远不能忘记。我们家里从此消逝了她的身影。整个小茅屋显得这样空旷:再没有了她拐杖捣地的声音,也没有了她缓缓行走的声音。一个人可以带走这么多东西,带走了一切温暖和安...
清冷的雪光透过抽纱窗帘,是一种极淡的青色,像是上好钧窑瓷薄薄的釉色,又像是十七八的月色,好虽好,却是残的。薄亮的光线给屋中的家俱蒙上一层纱样的轻雾,这屋子皆是最新式的西式装潢,地板却用上好的楠木,并没有学西人的样子铺上地毯。屋子里热水管子的暖气充足,赤足几乎无声无息的踏在地板上,亦不觉得冷。 落足极轻,每迈出一步,都要屏息静气,再极慢极慢的放下。这样静的夜,只有身后床上传来均停的呼吸。她像一只行走于屋脊的猫,似连背上的汗毛根根都竖了起来,但并不用在黑暗中摸索,那些乳白色法式家俱,都有精美的描金花边,在映入窗内的清冷雪辉下闪烁着柔美分明的轮廓。 床前的地板中央横着两团黑黑的事物,是他的鞋。向来都是旁人帮他脱鞋的——今晚被他自己胡乱踢在地下,只顾着与她的纠葛,两只军靴一只的长统叠在另一只的靴尖上,皮带也被随手扔在一旁的椅子上,像一条僵直的蛇,皮带上枪套静静的...
1月27日 《穿针引线刘姥姥》 周思源 主讲人简介: 周思源,1938年4月生,浙江杭州市人。1957年毕业于无锡市第一中学,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现任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鲁迅研究会会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红楼梦学刊》编委,中国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理事。 在北京大学、中央电视台、中国现代文学馆、鲁迅文学院、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新加坡国家电台等国内外场所多次做学术报告,主要有《说不尽的〈红楼梦〉》、《〈红楼梦〉的创作方法》、《大观园为什么没有原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红学热点》、《正确看待康雍乾之世》、《从〈水浒传〉谈现代企业管理》等,应中央电视台8套、10套、12套等频道邀请多次参与策划与点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 内容简介: 刘姥姥,一位具有非凡公关才能的老太太。见证...
迷途...................................张惠雯兄弟(下部)...............................余 华回忆一个陌生的城市............................须一瓜纪念日..................................谢宗玉饵....................................赛 子小镇人物.................................孙方友[一个人的电影]电影人的尴尬...........................田壮壮 彭小莲[封面中国]太平洋,看此番云聚云散..........................李 辉[亲历历史]逃离...................................方凌燕...
回首往事羞且惭 悔不听忠言 辜负慈母养育恩 离家走天边 ──摘自《赞美诗》第218首 直到那年秋天以前,我都以为康赛将是我此生唯一的朋友,我们像上牙和下牙一样密不可分,互为依靠。秋天过后,我们当中出现了另一个人,这就是说,上牙和下牙之间,有了舌头。 有一天,牙齿和舌头在一起发誓:我们要永远在一起,我们永不分离。然而(很多事情后面都容易挂上然而这个词),没隔多久,我们就失散了,彼此难觅芳踪。幸亏我们的誓言里另有安排:如果不幸失散,我们要彼此怀念,直到终老。 一 三年了,我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不但如此,我还不分青红皂白地爱上了写作。零散地做点工,偶尔来一次简朴的旅行,用这种办法,我在尽可能的范围内钻来钻去,竟比老妈一辈子走过的路都长。我喜爱这种生活。 此前,我还在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大学里,攻读所谓的经济管理。有一天,我第N次在...
(六郎云)母亲,待孩儿是看咱。兀的不气杀我也!(正旦云)六郎,你苏醒者。(唱)【骂玉郎】我则见阶直下气倒忙扶坐,我这里慌搂定紧收撮。则听的喝喽喽口内潮涎唾,我与你摇臂膊,揪耳朵高声和。【感皇恩】呀,叫一声杨景哥哥,直恁的叫不回他。我这里掐人中,七娘子揪头发,一家儿闹喧聒。不争你沉沉不醒,撇下了即世的婆婆。却教俺怎支持,怎发付,怎结末!(带云)那王枢密呵,(唱)【采茶歌】怕不的平地起干戈,直赶上马嵬坡,(带云)倘若有些好歹呵,(唱)你可便着谁人搭救宋山河。世不曾来家愁杀我,你也心儿里精细不风魔。(六郎醒科,云)这父母之仇,几时得报?活活的气杀孩儿也。(正旦云)孩儿,我一家儿只靠的你。可便回三关去,不要在这里惹出祸来。(六郎云)奉母亲的命,孩儿不敢有违,只今晚便回三关去也。若再有甚么紧急事,着八娘子稍书来,报您孩儿知道。(正旦云)孩儿,我且问你咱,(唱)【哭皇天】那军情事非轻可,不知你曾引...
我原是学理科的,最早学化学。我学得不坏,老师讲的东西我都懂。化学光懂了不成,还要做实验,做实验我就不行了。用移液管移液体,别人都用橡皮球吸液体,我老用嘴去吸——我知道移液管不能用嘴吸,只是橡皮球经常找不着——吸别的还好,有一回我竟去吸浓氨水,好像吸到了陈年的老尿罐里,此后有半个月嗓子哑掉了。做毕业论文时,我做个萃取实验,烧瓶里盛了一大瓶子氯仿,滚滚沸腾着,按说不该往外跑,但我的装置漏气,一会儿就漏个精光。漏掉了我就去领新的,新的一会儿又漏光。一个星期我漏掉了五大瓶氯仿,漏掉的起码有一小半被我吸了进去。这种东西是种麻醉药,我吸进去的氯仿足以醉死十条大蟒。说也奇怪,我居然站着不倒,只是有点迷糊。在这种情况下,我还把实验做了出来,证明我的化学课学得蛮好。但是老师和同学一致认为我不适合干化学。尤其是和我在一个实验室里做实验的同学更是这样认为,他们也吸进了一些氯仿,远...
中国人爱给人起绰号,老刀枪,就是我的一位老同事的绰号,直到认识他好几十年,叫了他半辈子了以后,我也不能理解这个绰号的确切含义。其实叫他“老枪”或者“刀枪不入”,恐怕更接近真实的他。一部《水浒传》里,从宋江到时迁,每人都有一个绰号;罗马帝国的腓特烈一世,因为他杀人如麻,也有个绰号,叫“红胡子”。看来,取绰号这一点上,倒是世界大同的。所垫高,把服珠染蓝,做假洋鬼子,把中国文学贬得一个子不值。那种中国人放的屁,挺没味的。人嘛,饮食男女,七情六欲,一些最基本的因素,大致是相通的。中国人和外国人,该哭时哭,该笑时笑,该恼时恼,该跳时跳,即使有些差异,有些不同,也无好坏之分,优劣之别。从来也没人说过,外国人起绰号比中国人起绰号,高明多少嘛!独独文学上,硬说外国月亮比中国的圆,快二十一世纪了,还有这种奴婢心理的中国人,也真是扫兴。言归正传,还是说这位老刀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