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情毒案作者:海因茨·G·孔萨利克 译者:曹其宁、叶绪铃“理性在何方?”——读孔萨利克新作《迷情毒案》唐建清 《情迷毒案》的精彩之处不仅在它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还在于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读者也会感兴趣的社会问题。 弗兰茨多次称乌丽克为“披着天使外衣的魔鬼”,但在作者看来,这个风流吧女其实是个“堕落的天使”,她既是个害人精,同时又是个受害者。她从小失去了父亲,继父常常殴打她的母亲,还对她不怀好意,她的童年没有欢乐,青年时期更是受尽了屈辱。她当过舞蹈演员,但不够资格进国家歌剧院,于是只好跳“表情舞蹈”,再后来就沦为风尘女子,她想找一个可以信赖的男子托付终身,结果却是一再受骗上当,残酷的人生使她悟到:要树立什么人生目标,那多半是幻想,她的梦想和前途被摧毁,心里便充满了恨,恨所有的人和所有的事,恨这个欺骗了她的心灵的世界。但同时她也下定决心,不再让人欺骗,...
60位网上“恋人”情爱写真群众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作者:吴金良代序 大约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某杂志以“生活”为题搞了个征文比赛。 征文结束,获得一等奖的作品是一首短诗,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短的诗,因为它只有一个字:网。 用一个“网”字来诠释和概括生活,表明了作者独到的视角――生活就是一张无形的网,所有人的生死歌哭、悲欢离合,都在这个网中。 而当时,网络时代还远远没有到来,彼网非此网,两者在形式上和本质上根本没有任何联系。 可是今天的网络之网却正像20多年前的那首诗所概括的那样,已经成为某种特殊视角下的生活的全部。 中国人同化并发展外来文化的本领是代有传人的,所谓同化就是把外来文化吸收过来为我所用,变成本土文化的一部分;而“发展”就是一种令人哭笑不得的恭维了,因为这种发展常常是某种意义上的曲解和异化,即如卡拉OK、...
第八章 大人在乡下 美丽的风景。小麦闪着光,但结粒不多。在应当是小麦的地方长出了一片片可怜的稞麦。一片片可怜的豌豆及蚕豆和一片片最粗糙的蔬菜代替了小麦。不能行动的自然界也跟培植它的人一样有一种普遍的倾向:不乐意生长、垂头丧气、没精打采、宁可枯萎。 侯爵大人坐着他那由两个驭手驾驶的四马旅行车(他其实是可以用较轻便的马车的)往一道陡峻的山坡吃力地爬上去。侯爵大人脸上泛红,但这无损于他的高贵血统,因为那红色并不来自他体内,而是来自无法控制的外部条件落日。 旅行马车来到了山顶,落日辉煌地照着,把车上的人浸入一滩猩红。“太阳马上就要一一”侯爵大人瞥了他的手一眼,说,“死掉。” 实际上太阳已经很低,这时便突然落了下去。沉重的刹车器在轮子上弄好,马车带着灰尘气味往坡下滑,并掀起一片尘雾。红色的霞光在迅速消失,太阳与侯爵一起下了坡,卸下刹车器时,晚霞也收净了。 但是,...
作者:海岩目 录第01章 第02章 第03章 第04章第05章 第06章 第07章 第08章第0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20章第21章 第22章 第23章 第24章第25章 第26章 第27章 第28章第29章 第30章 第31章 第32章第 一 章我要结婚了。 我二十四岁,与新娘同龄。新娘是特别富有而且长相也还凑合的贝贝。 婚礼前的最后一周过得既热闹又疲惫,贝贝家的亲戚朋友真多,我的日程中塞满了没完没了的迎来送往、仪式化的客套和像考试一样的自我介绍。那些祝贺的、送礼的、来看新郎的,就像排队买东西似的一个挨着一个。贝贝的父母得不厌其烦地把我这个从中国大陆来的陌生人引见给他们的整个家族和这家族在上流社会的圈子。还有电话。电话不停地响着,从西雅图、旧金山、芝加哥以及温哥华和多伦多打来的电话“恭喜、恭喜”之声不绝于耳。也许只有儿女婚嫁这种事,才最能看出这家人在整个北美华人...
1复活(下)〔俄〕列夫. 托尔斯泰 著2第 三 部3274复 活(下)一包括玛丝洛娃在内的那批犯人,已走了将近五千俄里路.在到彼尔姆以前,玛丝洛娃一直同刑事犯一起坐火车,乘轮船. 到了彼尔姆,聂赫留朵夫才向有关方面疏通好,把玛丝洛娃调到政治犯队伍中. 这个主意是同行的薇拉给他出的.在到达彼尔姆以前,玛丝洛娃无论在肉体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感到十分痛苦. 肉体上痛苦,是由于拥挤、肮脏以及虱子等小虫的骚扰;精神上痛苦,则是由于跟虫子一样讨厌的男人——虽然每到一站都换一批——都同样死乞白赖,纠缠不清,使人不得安宁. 在女犯人同男犯人、男看守、男押解人员之间淫乱成风,因此一个女犯人,尤其是年轻的,要是不愿牺牲自己做女人的贞洁,就得时刻小心戒备. 由于经常处于这种恐惧和挣扎中,是很痛苦的. 玛丝洛娃由于相貌迷人和尽人皆知的身世,特别容易受到这一类袭击. 现在她对纠缠她的男人一律严加抗拒,这样使他...
作者:魔神文心 序言 随着北上的列车开动,俺跨市转学的行动终于成功。俺至少可以不用担心三件事——第一,老师的板条不用怕了;第二,离爸外遇那女人更远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在新的环境下没人知道俺的过去,那就意味着:再恶劣的我,也会以新的形象征服一到几个女同学,嘿嘿嘿……。 甩开前言言归正传:千禧年某月某号,星期几不知道,天特晴。那天俺转学,从某市重点中学转入某企业重点中学。说是企业重点,是因为这企业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高中都各一所,自然年年名列排行榜,第一位!大学还没有,所以也没有重点大学。 但是,诸位同学要问俺了,从市重点转入郊区企业“重点”,是不是晚饭吃多了没消化?当然不是咯,这是因为俺觉得,在市重点上学,一个暑假十多天假,一周半天假,,一天十二小时假实在太少了。假少的学校一定都不是好学校,俺爸心疼俺,对俺当然言听计从,于是说转就转了,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作者:叶曙明是谁在唱衰广东人? 在中国,也许很难再找一个地方像广东这样,受到那么多的争议,对她的好恶如此悬殊。广东集无数的羡慕、妒忌、赞美、咒骂于一身。热爱广东的人,赞誉她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发源地,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和排头兵;广东人是海洋的族群,纯朴、强悍、充满朝气与活力,富于冒险性、开创性,敢为天下先。讨厌广东的人,则把她斥为南蛮、文化沙漠,既不识孔孟,又不懂黑格尔,满脑子只有钱,认钱不认人;是惟利是图、投机取巧、寡廉鲜耻、冷酷无情的金钱动物。但究竟哪一种广东人,才是真实的广东人呢? 在中国,也许很难再找一个地方像广东这样,受到那么多的争议,对她的好恶如此悬殊。喜爱她的人与厌恶她的人,各自用尽最强烈的措辞去赞美她,或贬损她。广东集无数的羡慕、妒忌、赞美、咒骂于一身。你随便问一个人:“你觉得宁夏人怎么样?”或者“你觉得贵州人怎么样?”他们也许...
1、白总司令的橄榄枝 1949年的公历新年刚过,农历春节即来。但是,位于长江中游的华中重镇———武汉,却无一丝一毫新年气氛,连空也仿佛凝固了一般。这天,天空浑浑沌沌,云层压得很低很低;从新疆和外蒙古袭来的寒流,使三镇气温骤降。阴冷潮湿的西北风把电杆上的电线刮得“呜呜”作响———暴风雪就要来临了! 然而,此时此刻更使国民党军政界忧心仲仲的却是,自去年11月7日开始的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两野战军联合发动的淮海战役,到本年元月10日,历时55天,共歼灭国民党军队55万余人,致使华东、中原及长江以北地区的国民党残兵败将、国民党政府官员和难民有如惊弓之鸟,纷纷向南溃逃……霎时间,把本已处于水深火热的大武汉,进一步推入到风雨飘摇的境地中…… 而与此同时,一个令人迷惑不解的情况,却在武汉出现了———一贯主张与共军拼到底的盘踞于武汉的华中“剿匪”总司令白崇禧,忽然露出一副温和相。...
卷第三 勉学 勉学第八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及至冠婚,体性稍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沈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差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纔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有识旁观,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 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于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
晚霞渐渐褪去,海岸边的槐树枝头遮上了一层阴影。秀娟这才想起,该带着女儿珊珊回家了。秀娟爱大海,不光因为它壮阔、美丽,海风里飘溢着醉人的馨香。自从珊珊的爸爸随军舰出海后,几乎每个星期六的傍晚,她都要把女儿从幼儿园带到这儿。黄昏的大海,是一天中最美、最恬静的时刻:晚霞在西天熊熊燃烧,熔化着天边的云朵,沸腾的海水稠得仿佛金红色的浓浆。她总是坐在这块大礁石上,望着那水天相连的远方,听任珊珊在紫赭色的沙滩上玩耍、捡贝壳,追逐飞溅的浪花。久而久之,成了习惯。在这儿,从大海的呼吸里,她能听到那来自远方的声音;从海浪轻轻的喋语中,她又能得到一种安慰,平息自己的安慰。可现在……整整一天,她的心都在怦怦乱跳。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她竟碰到了他。不,不是碰到,而是找到了他——一起下乡的伙伴,被她丢弃的恋人,刚调进厂不久的劳资科长杜小川。秀娟每天上下班,在路上要走三个多小时,连珊珊都只得早...
第1章 阿廖辛、塔曼采夫、勃林诺夫第2章 作战文书第3章 搜查队队员塔曼采夫上尉第4章 在什洛维奇第5章 搜查队队员安德烈·勃林诺夫第6章 搜查小组组长阿廖辛大尉第7章 近卫军中尉勃林诺夫第8章 塔曼采夫上尉第9章 作战文书第10章 阿廖辛·巴维尔·瓦西里耶维奇第11章 在森林中的泉水旁第12章 塔曼采夫第13章 近卫军中尉勃林诺夫第14章 塔曼采夫第15章 必须把他们两个人调查清楚第16章 作战文书第17章 到利达去第18章 在方面军食品仓库第19章 在城里、傍晚和半夜第20章 作战文书第21章 阿廖辛大尉第22章 波里亚可夫第23章 早晨,在市内寻找第24章 作战文书第25章 飞机场,中午第26章 阿廖辛第27章 在理发馆里第28章 第二个人也找到了第29章 在火车站里第30章 作战文书第31章 这与尤莉娅有什么关系第32章 阿廖辛第33章 必须监视他们...
芸台先生执事[2]。不奉教命,忽逾四年,感恋之私,未间时日。先生政高两粤,威播八蛮[3],勋业之彪炳,声闻之熏烁,海内之人,莫不诵之,何俟小子之言。所欲言者,文章而巳。 本朝论文,多宗望溪,数十年来,未有异议。先生独不取其宗派,非故为立异也,亦非有意薄望溪也,必有以信其未然而奋其独见也。夫天下有无不可达之区,即有必不能造之境;有不可一世之人,即有独成一家之文。此一家者,非出于一人之心思才力为之,乃合千古之心思才力变而出之者也。非尽百家之美,不能成一人之奇;非取法至高之境,不能开独造之域。此惟韩退之能知之,宋以下皆不讲也。五都之市[4],九达之衢[5],人所共由者也;昆仑之高,渤海之深,人必不能至者也,而天地之大有之。锦绣之饰,文采之辉,人所能致者也,云霞之章,日星之色,人必不能为者也,而天地之大有之。夫文亦若是而已矣。无决堤破藩之识者,耒足穷高邃之旨;无摧锋陷阵之力者...
作者:懒懒的影子第1章我成了最终boss?!昏昏沉沉之间,陈言终于重新有了意识,从无边黑暗的昏睡中清醒了过来。脑袋中仿佛有一个大喇叭在高声喊叫一样,嗡嗡的说不出的难受,眼皮沉重得像是灌了铅一般,让陈言的思维都陷入了停滞。过了大约几分钟,脑海中的烦闷感才渐渐消失,陈言终于回想起了刚刚发生的事,这让他不禁在心中一阵唏嘘。“真是没想到,原本以为我身为一个孤儿,从小吃了不少苦,心肠应该相当的硬,但是在看到那辆失控的大货车冲向那个小女孩的时候,我还是下意识的就冲了过去,哎,真是命运啊!这一幕居然让一直过着宅男生活的我恰巧碰上了,明明我十天半个月才出来这么一回……不过那个小女孩应该已经得救了,这样我也就死得……”等等!为什么死了我还有意识?好像还能感觉得到自己的手脚?!想到这一茬,陈言身上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一丝力气,猛地睁开眼睛,一下子坐了起来。“这……我没事?!这怎么可能!话说...
“我插一句嘴。他是一个人上船的么?” “不是。” “有几个人跟他在一起?” “两个法国人。” “他们在一起谈话么?” “他们一直在一起谈话,直到最后一刻两个法国人要乘小船上岸时才停止。” “他们之间传递过像这些文件一样的文件么?” “是传递过一些文件,但我不知道是什么。” “跟这些文件的大小和形状相同么?” “可能,不过我确实不知道,虽然他们就在我身边很近的地方低声说话:因为他们站在船舱楼梯的顶上,就着头顶的灯光;灯光很弱,他们的声音很低,我听不清他们的话,只见他们看过一些稿件。” “好,你谈谈你同囚犯的谈话吧,曼内特小姐。” “囚犯对我说话无所保留,因为我处境很困难。同样,他对我父亲也很关心,很善意,很有帮助。”她哭出了眼泪。“我希望今天不致用伤害来报答他。” 绿头苍蝇又发出嗡嗡之声。 “曼内特小姐,出庭作证是你的义务,你必须作证...
君讳典[1],字驭虚,京师人。性豪宕[2],喜声色狗马[3],为富贵容,而不乐仕宦。少好方[4],无所不通,而独以治疫为名。疫者闻君来视,即自庆不死。京师每岁大疫,自春之暮至于秋不已。康熙辛未[5],余游京师,仆某遘疫,君命市冰以大罂贮之[6],使纵饮,须臾尽;及夕,和药下之[7],汗雨注,遂愈。余问之,君曰:“是非医者所知也。此地人畜骈阗[8],食腥膻,家无溷匽[9],污渫弥沟衢[10],而城河久堙[11],无广川大壑以流其恶。方春时,地气愤盈上达[12],淫雨泛溢[13],炎阳蒸之,中人膈臆[14],困惾忿蓄[15],而为厉疫[16]。冰气厉而下渗[17],非此不足以杀其恶[18],故古者藏冰,用于宾、食、丧、祭[19],而老疾亦受之,民无厉疾。吾师其遗意也。” 余尝造君,见诸势家敦迫之使麇至[20]。使者稽首阶下[21],君伏几呻吟,固却之。退而嘻曰:“若生有害于人[22],死有益于人,吾何视为[23]?”君与贵人交,必狎侮[24],出...
祭义 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是故君子.合诸天道.春禘秋尝.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将见之.乐以迎来.哀以送往.故禘有乐而尝无乐. 致齐于内.散齐于外.齐之日.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思其所乐.思其所嗜.齐三日.乃见其所为齐者. 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周还出户.肃然必有闻乎其容声.出户而听.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 是故先王之孝也.色不忘乎目.声不绝乎耳.心志嗜欲.不忘乎心.致爱则存.致悫则着.着存不忘乎心.夫安得不敬乎. 君子生则敬养.死则敬享.思终身弗辱也.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之谓也.忌日不用.非不祥也.言夫日.志有所至.而不敢尽其私也. 唯圣人为能飨帝.孝子为能飨亲.飨者乡也.乡之然后能飨焉.是故孝子临尸而不怍.君牵牲.夫人奠盎.君献尸...
兄弟(下部)...............................余 华猴有一个梦想...............................杨少衡双驴记..................................王 松温柔手..................................荆 歌水晶孩童.................................张惠雯后来...................................戴 来[一个人的电影]贾樟柯:电影改变人生.......................王 樽 贾樟柯[封面中国]输赢之间.................................李 辉[亲历历史]抄家的经历................................晓 剑...
王博士的巴黎假期作者:赵淑侠致读者我的写作生涯(自序) 失去的春天当我们年轻时王博士的巴黎假期西窗一夜雨母亲的手青春的延续论红颜薄命翡翠色的梦湖水里的雪山苏黎世的迷思文学女人的情关问情何物情困著作目录 我的写作生涯(自序)我的远祖源自山东省齐河县,即是《老残游记》中描写的,那个年年受黄河泛滥灾害的地方。由于连年灾荒,生活艰困,身为佃农的祖先便忍痛远离故乡,到山海关外的陌生世界里去开创新天地。勤奋是可以致富的,他们以不畏难的精神,用血与汗去与天争,除荆斩棘,翻土播种,终于获取成果,得以生存,定居。因此我的故乡是黑龙江。祖父瑞乡公是个英明果断的胸怀大志的人,虽以劳力换取了丰衣足食,却不以为满足,他认为智慧与学养,也是做为一个优秀的人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