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芝兰与茉莉》因而想及我的祖母 正要到哥伦比亚的检讨室里校阅梵籍,和死和尚争虚实,经过我的邮筒,明知每次都是空开的,还要带着希望姑且开来看看。这次可得着一卷东西,知道不是一分钟可以念完的,遂插在口袋里,带到检讨室去。 我正研究唐代佛教在西域衰灭的原因,翻起史太因在和阗所得的唐代文契,一读马令痣同母党二娘向护国寺憎虎英借钱的私契,妇人许十四典首饰契,失名人的典婢契等等,虽很有趣,但掩卷一想,恨当时的和尚只会营利,不顾转法轮,无怪回纥一人,便尔扫灭无余。 为释迦文担忧,本是大愚,会不知成、住、坏、空,是一切法性?不看了,掏出口袋里的邮件,看看是什么罢。 《芝兰与茉莉》 这名字很香呀!我把纸笔都放在一边,一气地读了半天工夫——从头至尾,一句一字细细地读。这自然比看唐代死和尚的文契有趣。读后的余韵,常绕缭于我心中,象这样的文艺很合我情绪的胃口似地。...
在我那个园子里,种着几棵松树。每年毛毛虫都会到这松树上来做巢,松叶都快被它们吃光了。为了保护我们的松树,每年冬天我不得不用长叉把它们的巢毁掉,搞得我疲惫不堪。 你这贪吃的小毛虫,不是我不客气,是你太放肆了。如果我不赶走你,你就要喧宾夺主了。我将再也听不到满载着针叶的松树在风中低声谈话了。不过我突然对你产生了兴趣,所以,我要和你订一个合同,我要你把你一生的传奇故事告诉我,一年、两年,或者更多年,直到我知道你全部的故事为止。而我呢,在这期间不来打扰你,任凭你来占据我的松树。 订合同的结果是,不久我们就在离门不远的地方,拥有了三十几只松毛虫的巢。天天看着这一堆毛毛虫在眼前爬来爬去,使我不禁对松毛虫的故事更有了一种急切了解的欲望。这种松毛虫也叫作“列队虫”,因为它们总是一只跟着一只,排着队出去。 下面我开始讲它的故事: 第一,先要讲到它的卵。在八月份的前半个...
窗外滴着春天最初的眼泪,7卧床不起已经几日了。他是在儿子五岁生日时病倒的,起先尚能走着去看中医,此后就只能由妻子搀扶,再此后便终日卧床。眼看着7一天比一天憔悴下去,作为妻子的心中出现了一张像白纸一样的脸,和五根像白色粉笔一样的手指。算命先生的形象坐落在几条贯穿起来后出现的街道的一隅,在那充满阴影的屋子里,算命先生的头发散发着绿色的荧荧之光。在这一刻里,她第一次感到应该将丈夫从那几个精神饱满的中医手中取回,然后去交给苍白的算命先生。她望着窗玻璃上呈爆炸状流动的水珠,水珠的形态令她感到窗玻璃正在四分五裂。这不吉的景物似乎是在暗示着7的命运结局。所以儿子站在窗下的头颅在她眼中恍若一片乌云。在病倒的那天晚上,7清晰地听到了隔壁4的梦语,4是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她的梦语如一阵阵从江面上吹过的风。随着7病情的日趋严重,4的梦语也日趋强烈起来。因此黑夜降临后4的梦语,使7...
江南晚报1931年秋,沈从文应杨振声之邀,离开上海,到青岛的山东大学执教。这是他生活沉静,精力旺盛,创作多产的时期。青岛的山东大学花木掩映,景色宜人。授课之余,他常常独自走出校门,沿着海岸走过浴场、炮台、海湾石滩,看浪花翻腾,云起云飞。面对大海,面对自然,激发了他更多的写作热情。1933年夏,沈从文偕未婚妻张兆和到青岛崂山游玩,在风景秀丽的一条溪的对岸,他们看到一位十五六岁的小姑娘,穿着一身孝服,在岸边哭着烧了纸钱,便在小溪中汲了一罐水,提着回去了。这一个看起来十分寻常的情景,勾起了作家对故乡一种“起水”的古老习俗的联想。在湘西,当长辈去世时,小辈要到附近的河里或井里去取一些水,象征性地洒在死者脸上身上,表示洗净他在尘世间的污垢,进入天堂。看着这位孝女远去的身影,沈从文对张兆和说,他准备根据她写一个故事。不久,他回到北京便与张兆和结婚,定居于西城达子营的一个小院里。因院...
话说王胜仙的爱妾被旋风刮去了,婆子丫环被杀,一无凶手,二无对证。有人报与王胜仙,王胜仙勃然大怒,给钱塘县三天限,要破案。钱塘县一听这个信息,赶紧带领行房许作一验尸,婆子丫环都是哽嗓咽喉,一刀之伤身亡,生前致命,并无二处。知县一想,这件事甚是奇异,回到衙门,派赵头、张头、王头、李头赶紧捉拿凶手。赵头、王头赶紧给老爷磕头,说:“回禀老爷,这件案,求老爷开恩,下役办不了。老爷想情,要是人可以锁来,这旋风怎么拿得了?”知县说:“这旋风其中定有缘故,你们得想法子给我办。现在王大人给三天限,要不把凶手拿着,连本县也耽不了。”赵头说:“老爷要办这奇巧案,可有一个人办的了。”老爷说:“谁?快说来!”赵头说:“现在灵隐寺济公长老,他乃是当世的活佛,神通广大,法术无边,善晓过去未来之事。老爷去到灵隐寺拜访济公,求他老人家给占算占算,可以能把这案办出来。”知县一听,说:“好。”立刻传...
风一道残酷的景李亚萍为人知。她没有在“文革”期间来过大陆,更没有经历过“文革”,然而在她的小说中却有很多对“文革”的精彩描述,当然这些精彩的片段都是她根据从一些大陆作品中得来的“文革”印象加以自己的想象构成的一幅那个疯狂年代的印象画。六十年代是全世界都在革命的年代,轰轰烈烈的运动令许多激进分子激动不已, 也因此吸引了诸多大陆以外的眼光。在没有经“文革”历过“文革”的人看来,那场劫难充满了传奇色彩,令他们在再创造中获得满景中叙述,从前世到今生,从古代到当代,从旧社会到新时代。时间的延续恰好囊括了六十年代“文革”的那一幕历史镜头,她的主要作品中都涉及了“文革”《霸王别姬》《青蛇》《潘金莲之前世今生》①背内容, 、、等都有“文革”景的衬托,或零星叙述,或大段烘托,从她对“文革”的描述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香港作家对这段历史的回顾与反映。基于不同的视角,历史呈现出不...
译本序但到了五十年代,在香港却有过一本稍稍修订了它的译文的,署名吴明实(无名氏)的盗印本,还一再再版,再版达六版之多。他的一生是如此之简单而馥郁,又如此之孤独而芬芳。也可以说,他的一生十分不简单,也毫不孤独。他的读者将会发现,他的精神生活十分丰富,而且是精美绝伦,世上罕见,和他交往的人不多,而神交的人可就多得多了。他对自己的出生地,即马省的康城,深感自豪。康城是爆发了美国独立战争的首义之城。他说过,永远使他惊喜的是他“出生于全世界最可尊敬的地点”之一,而且“时间也正好合适”,适逢美国知识界应运而生的、最活跃的年代。在美洲大陆上,最早的欧洲移民曾居住的“新英格兰”六州,正是美国文化的发祥之地。而正是在马省的康城,点燃起来了美国精神生活的辉耀火炬。小小的康城,风光如画。一下子,那里出现了四位大作家:爱默生,霍桑,阿尔考特, 和他,梭罗。1834年,爱默生定居于康城,曾到哈...
一、有杕之杜有杕之杜,生于道左。彼君子兮,噬肯适我?中心好之,曷饮食之?有杕之杜,生于道周。彼君子兮,噬肯来游?中心好之,曷饮食之?·注释:诗人表达对所爱人的感情。杕(音地):孤零零的样子。噬(音是):发语词。一说何,曷。饮食(音印四):一说满足情爱之欲。中心:心中。二、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采苦采苦,首阳之下。人之为言,苟亦无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采葑采葑,首阳之东。人之为言,苟亦无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注释:告戒人们,切勿轻信谣言。苓:甘草。为言:伪言。苟亦无信:不要轻信。旃:音瞻,之。无然:不要以为然。胡得:何所取。苦:苦菜。无与:勿用也。指不要理会。葑:芜菁。三、葛生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藏獒》 1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雪,下了半个月还在下,天天都是鹅毛飘洒。草原一片沉寂,看不到牛羊和马影,也看不到帐房和人群,人世间的一切仿佛都死了。野兽们格外活跃起来,肆虐代替了一切,到处都是在饥饿中寻找猎物的狼群、豹群和猞猁群。使命催动着藏獒勇敢而忠诚的天性,西结古草原的领地狗群在獒王冈日森格的率领下,扑向了大雪灾中所有的狼群、所有的危难。大黑獒那日终于闭上了眼睛。出发的时候,大黑獒那日就已经不行了,腰腹塌陷着,眼里的光亮比平时黯淡了许多,急促的喘息让胸脯的起伏显得沉重而无力,舌头外露着,已经由粉色变成黑色了。冈日森格已经知道大黑獒那日不行了,这是陪妻子走过的最后一段路,它尽量克制着自己恨不得即刻杀退入侵之狼的情绪,慢慢地走啊,不断温情脉脉地舔着妻子,大黑獒那日停下了,接着就趴下了,躺倒了,眼巴巴地望着丈夫,泪水一浪一浪地涌出来,眼睛就是不肯闭实了。冈日森格趴...
1流火从一个黯蓝色的晚上醒过来,醒过来还是黯蓝色的晚上,头发在同一位置掉落,并且她想起,又是七月。时间停留不动,从来没有过去,黯蓝渐渐沉落忘却,成了黑。迟迟在一个紫檀木陈镜前,看不清楚但想看清楚自己的样子,她描了描淡月之蚀,在眉中央。甚么时候眉都掉了,甚么时候,为甚么我一点都没有察觉。迟迟拿着淡灰眉笔的手,悬在蝉翼灰色的、光亮的、夜之未艾未央之中,知道了时光。时光来回反覆。暗香每天从一点到另一点,她明明知道她的生命只是两点:从机场,到另一个机场,从计程车到计程车,红色的计程车到黄色黑格的计程车,再到黑色圆箱的计程车;两点的内容不一样但无损两点的实质。或许今天是七姐节,或者是观音诞,或者嫦娥在碧海青天或遨或泣,花微点一炷檀香,在微香与暗火的呛浊里求福求荣,求财求子,求俗世的安乐长生。花微的命该如此,命该凋落或繁华花微总回到当初的地方,永劫回归。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卷八 鬼闻鸡鸣则缩 予门生司马骧,馆溧水林姓家,其所住地名横山乡,僻处也。天盛暑,以其西厅宏敞,乃与群弟子洒扫,为晚间乘凉之处。书籍行李,移床就焉,秉烛而卧。至三鼓,门外啾啾有声,户枢拔矣,烛光渐小,阴风吹来,有矮鬼先入,脸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绕地而趋。随后一纱帽红袍入,白须飘飘,摇摆而进,徐行数步,坐椅上,观司马所作诗文,屡点头,若领解者。俄顷起立,手携矮鬼步至床前;司马亦起坐,与彼对视。忽鸡叫一声,两鬼缩短一尺,灯光为之一亮。鸡三四声,鬼三四缩,愈缩愈短,渐渐纱帽两翅擦地而没。 次日,问之士人,云:“此屋是前明林御史父子同葬所也。”主人掘地,未棺宛然,乃为文祭之,起棺迁葬。 蜈蚣吐丹 余舅氏章升扶,过温州雁荡山,日方午,独行涧中。忽东北有腥风扑鼻而至,一蟒蛇长数丈,腾空奔迅,其行如箭,若有所避者,后有五六尺长紫金色一蜈蚣逐之。蛇跃入溪中,蜈...
一、元让请罪曹操罢了太尉、司徒、司空“三公”之职,自兼丞相,聚集众将,商议南征。大将夏侯惇请命,率领十万零三千大军兵伐新野,哪晓得被诸葛亮在博望坡一把大火,烧得曹军丢盔弃甲,大败而回。 夏侯惇字元让,是曹操的得力将军。在一次作战中,被人暗算,一箭射中左目,他大叫一声,用手拔箭,不想把眼珠带了出来,他就把眼珠一口吞下,从此成了独眼将军。今天,他率领残兵败将返回都城,想想没得办法向丞相交代,到了相府下马,命人将自己和部将李典、于禁、韩浩等人绑缚起来,再着人进去禀报曹操。 曹操正升坐大堂在办理公事。一面办着公事,一面心里在想:夏侯惇发兵新野县,为什么到今日还没有红旗报捷?就在这个时候,底下来了个当差的:“禀丞相,夏侯元让将军回来了。”“噢!来得好快啊,定是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当差的心里话:马到成功?马到你就晓得吃了败仗。 曹操问道:“夏侯惇他们胜败如何?”“是...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2]。”嗟乎!春秋之战多矣!鲜有出于义者;其或出于义,而又不纯焉,卒同于不义而已矣。然圣人不忍遽绝焉[3],且幸之,且惜之[4]。凡以著臣之分[5],明父子之亲,而严内外之防[6],则亦不必计其功之成与否[7],而义之得失所在,圣人不忍遽绝焉耳。 昔者,王莽乘西汉之衰,不用尺兵寸铁而移汉祚[8],翟义起兵讨之[9],未成而身死;唐武氏之祸[10],唐几亡矣,李敬业起兵讨之[11],未成而身死。此二人者,自以国家旧臣,义不忍靦颜俯首而立于怨家之朝[12],身虽已残,家虽已破,甘心屠刳而不悔[13],而其风烈犹有以耸动英雄豪杰之心[14],故汉唐既败而复兴。呜呼,此二人者,可谓知大义矣。 今夫春秋之义,莫大于复仇;仇莫大于国之夺于人,而君父之死于人也。故吾力能报焉,而有以洗死者之耻,上也;其次,力不能报而报之,不克而死[15];最下则忘之,又最下则事之矣[16]。吾尝读《春秋》,未尝不叹...
作者:(美)汤姆·彼得斯 第一章 开跑热身 一分钟卓越 我可以感到你在撇嘴。虽然这个已成口号的词陈旧得让我也耸肩,但它其实如璞玉一般,等着你来发掘。 如何有效减肥?如何戒烟?如何戒酒? 简单地说,就是去做,自然就做到了。接着你就得花上你的整个余生努力维持体重,努力不抽烟,努力做到开车不喝酒。 前一阵子,我无意中看到IBM创始人托马斯·沃森的一句话。他说,如果你要达到卓越,今天就可以达到。立刻不再做低于卓越标准的事就行。 这句话真是寓意深远。 如果你是个服务生,为自己的未来着想(不是出于经营餐厅的那些小丑给你的压力),你决定要给你的服务树立一个无与伦比的高标准。该如何做?就是去做,立刻做。 当然,刚开始你会笨手笨脚,错误百出。你必须阅读大量书籍、看录像带、上课、光顾其他餐厅去收集资料。你还必须持续这样做下去以保持最佳状况,就像个歌剧巨星或职业运动选...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1],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2]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常自评之,有七不可解:向以韦布[3]而上拟公侯,今以世家而下同乞丐,如此则贵贱紊矣,不可解一;产不及中人,而欲齐驱金谷[4],世颇多捷径,而独株守於陵[5],如此则贫富舛矣,不可解二;以书生而践戎马之场,以将军而翻文章之府,如此则文武错矣,不可解三;上陪玉帝而不谄,下陪悲田院[6]乞儿而不骄,如此则尊卑溷矣,不可解四;弱则唾面而肯自干,强则单骑而能赴敌,如此则宽猛背矣,不可解五;争利夺名,甘居人后,观场游戏,肯让人先,如此则缓急谬矣,不可解六...
很不错!书籍介绍:牛虻章节内容开始-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六月里一个炎热的傍晚,所有的窗户都敞开着,大学生亚瑟·勃尔顿正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翻查一大叠讲道稿。院长蒙太尼里神甫慈爱地注视着他。亚瑟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英国富商勃尔顿家中,名义上他是勃尔顿与后妻所生,但实则是后妻与蒙太尼里的私生子。亚瑟从小在家里受异母兄嫂的歧视,又看到母亲受他们的折磨和侮辱,精神上很不愉快,却始终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亚瑟崇敬蒙太尼里神甫的渊博学识,把他当作良师慈父,以一片赤诚之心回报蒙太尼里对自己的关怀。 当时的意大利正遭到奥地利的侵略,青年意大利党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吸引着热血青年。亚瑟决定献身于这项事业。蒙太尼里发现了亚瑟的活动后十分不安,想方设法加以劝阻;但亚瑟觉得作一个虔诚的教徒和一个为意大利独立而奋斗的人是不矛盾的。在一次秘密集会上,亚瑟遇见了少年时的女友琼玛,悄悄地爱上了她。...
内则 后王命冢宰.降德于众兆民 子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漱.栉.縰.笄.总.拂髦.冠.緌.缨.端.縪.绅.搢笏.左右佩用.左佩纷帨.刀.砺.小觿.金燧.右佩玦.捍.管.遰.大觿.木燧.偪.屦.着綦. 妇事舅姑.如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漱.栉.縰.笄.总.衣绅.左佩纷帨.刀.砺.小觿.金燧.右佩箴.管.线.纩.施縏哀袠.大觿.木燧.衿缨.綦屦.以适父母舅姑之所.及所.下气怡声.问衣燠寒.疾痛苛痒.而敬抑搔之.出入则或先或后.而敬扶持之.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问所欲而敬进之.柔色以温之.饘.酏.酒.醴.芼.羹.菽.麦.蕡.稻.黍.梁.秫.唯所欲.枣.栗.饴.蜜.以甘之.堇.荁.枌.榆.免.薧.滫.瀡.以滑之.脂.膏.以膏之.父母舅姑.必尝之而后退. 男女未冠笄者.鸡初鸣.咸盥漱.栉.縰.拂髦.总角.衿缨.皆佩容臭.昧爽而朝.问何食饮矣...
译者序言 ——斯宾诺莎的方法论和认识论评介—— 《知性①改进论》是斯宾诺莎关于方法论和认识论的著作。这书大约是他在1661年冬天到1662年春天所写的。因为他在1662年4月左右给奥尔登堡的一封信②里曾提到这篇文章的手稿。 ①“知性”的拉丁文为intellectus,与德文的derVerstand,英文的un-derstanding或intellect同义,在这里主要是理解力,理性认识的能力,思维、分析、推理的能力的意思,在斯宾诺莎时代,知性与理性还没有象在康德和黑格尔那里有严格的区别。我把intellectus有时译作知性以表示它是与理性、感性并列的认识能力,有时译作理智以表示它是与意志、情感、直觉有区别的理智作用。 ②参看《斯宾诺莎通信集》第六号信。 这是一本没有完成的著作。虽说没有完成,却仍然是一篇可以告一段落的、内容丰富的独立的论文,并且可以当作他的中心著作《伦理学》的导言来看。在本篇他自己所加的小注中,有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