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一个上海中期paul 的帖子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两辆外型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相同的环境里,其中,一辆车的引擎盖和车窗都是打开的,另一辆则封闭如常。打开的那辆汽车在三天内就被人破坏得面目全非,而另一辆汽车却完好无损。这时候,实验人员在剩下的这辆车的窗户上打了一个洞,仅仅一天工夫,车上所有的窗户都被人打破,内部的东西也全部丢失。这就是著名的“破窗户理论”。既然是坏的破的,让它再破一些也是无妨;对于完美的东西,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维护它,舍不得破坏。 那么联系到期货上呢?你同样会发现这样一个道理:一个没有亏损的新手,比亏损程度很大的人容易赚钱;一个保持赢利状态的期民,有时比亏损的人更容易赚钱。同样,那些亏损得接近破产了的人也都是从一次亏损开始的;随着亏损程度的加大,其操作的随意性、不负责任性都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与生活中的破窗户理论不无干系。 许多亏损程度很深的人,...
实际上,和珅作为乾隆皇帝的第一宠臣,和珅财产的来源,应该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乾隆皇帝的赏赐!也就是说,和珅财产的来源,很大一部分是正当的合法收入! 除了乾隆皇帝大量的赏赐之外,和珅敛财的手段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大发人情财;二是利用职权进行贪污;三是利用吏部勒索百官;四是进行投资经营。 一、大发人情财 在朝为官,重要是能消息灵通,尤其是职位较低不能接近权力核心的官员,能否从大官口中得到瞬息万变的内部信息,决定着他们的前途和命运。 因此,为了得到这些信息,总会有人不惜花费巨额财富打通关节。所以历史上才多见官员巴结、勾结太监之类的事情发生,为的就是能从皇帝身边的人口中得到朝廷上一点一滴的风吹草动,好见机行事。 和珅的地位无疑也是追逐者的首先目标。他只凭朝廷的“内部消息”就可以大发“人情”财。比如,1780年发生的一件事,就让和珅发了不少的财。 事情是这样的...
三国论 作者:佚名 自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暴发,天下大乱,至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晋灭吴,海内一统,近一个世纪的分合历史十分引人注目。汉晋间的分合主要是三国的兴亡。三国集三代、秦汉文化之大成,三国人物主要关注的是如何打天下如何守江山的问题。我在这些连载的帖子中(共29章)以夹叙夹议的方式,在简述历史故事中泛论了这些问题,并对史料不详、矛盾、模糊之处提出一些看法,前半部分主要叙议乱世争雄的事情,后半部分主要叙议治世建业的事情,纰缪在所难免,敬请批评。为方便一般读者的阅读和理解,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我对一些引语作了适当的删改。其实,这种写法,早已有之,我不过是模仿而已,希望能有深入浅出的效果。《三国论》实在名不副实,应叫《浅说三国》近妥。村夫不知深浅,已在其它坛里僭用了《三国论》的名,故恐随意易之,会蒙骗了读者的眼。 第1章 桓灵昏庸失政 ...
书名:医学正传作者:虞传朝代:明年份:公元1515年序属性:夫医之为道,民命死生所系,其责不为不重。籍或不经儒术,业擅偏门,懵然不知,正道不反,几于操刃以杀人乎!粤自神农尝百药,制本草,轩岐着《素问》,越人作《难经》,皆所以发明天地人身阴阳五行之理,卓为万世医家祖,不可尚已。厥后名医代作,蹑圣门而探玄微者,未易悉举。又若汉·张仲景、唐·孙思邈、金之刘守真、张子和、李东垣辈,诸贤继作,皆有着述,而神巧之运用,有非常人所可及也。其所以辨内外、异攻补而互相发明者,一皆祖述《素》、《难》而引伸触类之耳。其授受相承,悉自正学中来也。吾邑丹溪朱彦修先生,初游许文懿公之门,得考亭之余绪。爱自母病,刻志于医,求师于武林罗太无,而得刘、张、李三家之秘,故其学有源委,术造精微。所着《格致余论》、《局方发挥》等编,皆所以折衷前哲,尤足以救偏门之弊,伟然百世之宗师也。东阳卢和氏类集丹溪之书...
橘皮书osho著译者序献给想要深入修行的人想要了解“静心”或“静坐”的人寻求革新和叛逆的灵魂这是本人翻译奥修大师讲道著作的第十本,太棒了!近年来,台湾修习禅坐的人口颇多,而且似乎还有一直在增加的趋势,但他们或许并不完全了解“静心”(meditation)意味着什么,他们也可能不知道所谓的“静坐”只是众多静心方法之中的一种,它不见得适合每一个人。不论在讲道著作方面或是在静心技巧的传授方面,奥修都提供了无与伦比的丰富性,他希望我们在他的境界里挖掘无数的宝藏,事实上,宝藏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的自性,但是由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个别特性,奥修为了要尽可能满足每一个人,因此才提供我们这么丰盛的东西,让每一个人都能够依照他个人的癖性来作选择。你不仅可以选择,你还可以换来换去,因为人生本来就是多变的,不同阶段的你有不同的需要,你可以按照你的喜好来作选择,奥修喜欢让你自由选择,然而太常...
书名:麻科活人全书作者:谢玉琼恩朝代:清年份:公元1748年原序属性:昔范文正公云。不能为良相。即当为良医。盖良相者。裁成辅相。立政治以免人之饥寒。良医者。辨证立方。用药物以救人之夭札。其事不同。其活人均也。然而苏东坡有云。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验于世间。不必皆由于己出。士君子身居草莽。而存活人之心。其可弗博考方书。而师心自用哉。顾医家之所难治者二。而小儿更甚于妇人。小儿之所难治者亦有二。而麻证更甚于痘证。非敢轻痘重麻。而谬炫己见。盖缘麻小证大。险甚于痘。况自古治痘之书。不下百家。且有专科。治麻之书。竟不多见。故无名师。然痘有传苗之法。可以调治于未然。而麻则尽由天时。末由预防于事先。医家临证。往往束手。大方脉以其为婴孩也。而委之儿科。儿科又以其类痘疮也。而委之痘师。世俗不察。遂谓痘麻相通。治痘之医。即可以治麻。虽痘麻均属胎毒。而不知痘出于五脏。脏属阴。阴...
读《中国远征军史》(代序)时广东、冀伯祥二位同志历时六载,在广泛收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写出了这第一部较详尽、较全面地反映四十年前中国远征军历史的著作,这是我国二战史研究、抗战史研究中的一件好事情,可喜可贺。建国以来,由于多种原因,有关中国远征军的系统研究,在我国几乎是个空白,国外也涉及甚少。《中国远征军史》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历史,较为客观、公正地论述和评价了中国远征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抗战中的地位、作用、影响,这部书突出的特点,在于史料丰富、详实,分析论证严密、独到,读起来颇有新颖感、吸引力,是近年来所出版的相关学科的史学著作中难得一见的好书。两位青年历史学家这一开拓性的研究工作,对我国二战史、抗战史的研究是一个贡献,望有关单位和专家学者给予大力支持和扶助,使这一研究工作能继续良好地深入下去。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会长张继平...
这部净土圣贤录易解,是由慧律法师所著,由于原圣贤录义理深奥,不易明了;又因文言精简,艰涩难懂,不适今人。为令法音宣流,普利群生,特用白话,讲说此书。并且加以收录整理,标示地名、配合纪元,以证不虚。读之令人倍感亲切,平易真实。非常适合初中学人阅读,进而见贤思齐,万修万去。···净土圣贤录易解(净土教主第一)净土圣贤录易解(阐扬净土圣众第二)净土圣贤录易解(往生比丘第三之一)净土圣贤录易解(往生比丘第三之二)净土圣贤录易解(往生比丘第三之三)净土圣贤录易解(往生比丘第三之四)净土圣贤录易解(往生比丘第三之五)净土圣贤录易解(往生比丘尼第四)净土圣贤录易解(往生人王第五)净土圣贤录易解(往生王臣第六)净土圣贤录易解(往生居士第七)净土圣贤录易解(往生杂流第八)净土圣贤录易解(往生女人第九)净土圣贤录易解(往生物类第十)净土圣贤录易解...
《勇气之书》第一张小纸条 有一张小纸条,是由一个病得很严重的八十五岁老太太所写的,有很大的智慧在里面。 如果我能再活一回,我会试着去多犯一些错误,我将不再如此完美,我会轻松一点、愚笨一点。其实,很多事我都可以不需要太认真,我要疯狂一点儿。我会抓住更多的机会,游历更多的地方,爬更多的山,游更多的河流,去更多我没有去过的地方。我还要吃更多的冷饮,少吃一点儿豆子。我愿意去面对更多实际的问题,而不要只是在脑子里想象。你看,我就是那些身体健康、心智健全、平平稳稳活过一天又一天的人。喔!我要拥有自己的时刻,如果我能从头再来一次,我要经历更多属于我自己的时刻。 我曾经是那种没有温度计、热水瓶、漱口剂、雨衣和阳伞就出不了门的人。如果我能从头再来一次,我要在旅行中更轻便一点儿。 如果我能再活一次:我要早一点儿从春天来临前光着脚丫,直到秋末;我要欣赏更多的日升日落;我要和更多...
根据国家教育部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的规定,“形势与政策”的考查范围是:(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二)年度间(2004年11月—2005年10月)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三)上述(一)、(二)项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相关知识点的适当结合。可以看出,本部分考查的主要是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问题,党和政府出台的重大理论方针政策,直接分值大约为10分。但“形势与政策”与其他几门学科有关知识结合考查的间接分值就比较高,有时甚至高达三四十分。今年新大纲更是明确规定了考查“‘形势与政策’与其他几门学科有关知识点的结合”,使得形势与政策的知识显得更为重要。所以,考生一定要注重本部分知识的复习和运用。第一部分 考试命题规律分析与应试策略二、“形势与政策”(2001—2005)考试试题(一)2001年文科、理科考试试题...
郭济生:《红卫兵曰记》作者自序 红卫兵这个名词,对于今天三十岁以下的青少年来说,是十分陌生了;即使是曾经经历过红卫兵运动的中老年人,恐怕也淡忘的差不多了。人的记忆可以抹去,而历史却是不能割断的。曾几何时,整整差不多一代人,被狂热的政治所推动,被愚昧的信仰所吸引,被荒谬的理论所迷惑,为了制造个人迷信、让历史倒转作了徒劳的努力。但历史终究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所以造成了一场历史的闹剧、悲剧。 这部作品以白描的手法,从历史见证的角度出发,揭示了那一段尘封的过去,是青年人增加知识,让中老年人加深印象,通过一个小城市的历史回忆,更加认识到否定这场人为运动的意义,更加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严格地讲,这不是一件纯粹的纪实作品,因为它叙述的不是哪一个个人的集体经历;但从另一方面看,它更不是纯文学作品,字里行间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社会、人的思...
书名:读医随笔作者:周学海朝代:清年份:公元1644-1911年自序属性:《读医随笔》者,学海之所以备遗忘也,意在温故以求新,实无新意之可采。徒以同志传诵医也,先治脉,次治药。脉有《脉义简摩》、《诊家直诀》之刻;药以亲尝未遍,不敢臆说,久未成书。若夫病证众矣,治法繁矣,虽古之名医,犹不能以一身尽历天下之病变也,何况小子,敢以管蠡之见,妄事窥测乎!仅于读书、临诊之际,随听见而记之,缺略琐碎,固不足为成书,亦复凌躐拉杂,未有体例,粗为分类,以付手民。其中陈陈相因者;蹇涩未畅者;繁沓不检者;前后重复异同互见者;触目皆是,识浅笔孱,贻讥大雅,知不免矣。昔之人,或广搜旧说,辑为宏编;或澄炼精思,约为枕秘。以此方彼,不亦蔑乎!虽然窃有说焉,宋人怀燕石而自以为宝也,一旦出示于人,乃悟其非宝矣;朱奉议作《伤寒百问》,早刊行世,得某友指摘之,遂改着《活人书》而传矣。学海深羡宋人之善悟,而将勉...
中国部分- Page 2-点心的由来众所周知,“点心”是人们每日早上用来充饥的,俗称“早餐”。“点心”一名由来已久。据传说梁红玉击鼓退金兵之时,见到战士们日夜血战沙场,英勇杀敌,屡建战功,甚为感动,随即传令烘制民间喜爱的美味糕饼,派人送往前线,慰劳将士,以表“点点心意”。自此以后,“点心”的名字便传开了,并一直延用至今。其实,“点心”的名字,据有关烹调资料记载,比这个民间传说要早得多。例如,宋人吴曾撰的《能致斋漫录》中有如下的一段描述:世俗例以早餐小食为点心,自唐代之时,已有此语。按唐人郑修为江淮留后,家人备夫人晨馔,夫人顾其弟曰:“治妆未结,我未及餐,尔且可点心。”吴曾与梁红玉同一时代,并其成书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间,所载唐人郑修一事有按有据,应当足信。这样“点心”一名的出现,比传说的要早200年...
砸锁,火炉很可能碎,火炉碎了,就不能引燃煤球,就无法把铁箱烧到400度;不砸锁,想拿到密码,就得把他活活烧死! 身陷死亡之门 五年来,只要一闭眼,李桂芬就会看见那扇门。门把手上绷着一根绿色毛线,紧紧拴住李桂芬的心。心被死死勒紧,突突颤抖,令她窒息。心终于被勒破,红色的血溅到门上,凄厉的惨叫声冲出胸膛。 女孩就躺在门边的地板上,穿着暗红领的白汗衫,她的脸是液态的。她不动,只有蛆虫在动。但她仍在叫着:“妈妈!” 黑暗中,李桂芬从床上弹坐起来,浑身僵硬,汗水冰冷。无论搬多少次家,无论逃离多远,她夜夜都会回到这个噩梦般的房间。只是,今晚的梦更加阴森恐怖,它逼近了。 “妈妈……妈妈……”女孩气息奄奄的哭叫声依稀可辨。 她醒了,可噩梦中的声音却没停止──难道,噩梦变成了现实? 借着暗淡的月光,她发现自己居然躺在一张钢丝床上,没盖被子,身上只穿着一件薄薄的连...
目前,一种新的、暗藏的危机,正悄悄地在许多男性之间蔓延、肆虐着。这批数量空前庞大、年龄不分老少的男性,都为了身体外表而忧虑烦恼着。他们从来不会公开谈论自己的问题,因为我们的社会教育男性:“男人,你不可以为外表而烦恼!”然而,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危机处处可见。上百万的男性牺牲了许多生命中的重要事物,聚集在健身房里强迫自己运动,希望练出结实的胸部或平坦的小腹。大男人和小男孩花了大笔金钱购买塑身食物补充品进行饮食健美计划。300万左右的男性使用类固醇和其他危险的黑市药物想使自己拥有强壮的体格。还有一批数量同样庞大但是更让人难以察觉的男性群体产生了饮食失调,例如强迫性暴饮暴食、强迫性节食、过度运动等等奇特行为。他们的异常行为,甚至连妻子、女友都不知情呢。另外,还有超过100万男性,因为“身体变形症” (body smorphic disorder)而受苦,过度忧虑外表上的小小瑕疵:例如,他们担心头发...
书名:何澹安医案作者:朝代:年份:类中属性:头晕体丰,心悸脉动,类中之渐,须安养调治。熟地(四钱) 茯神(二钱) 甘菊(一钱五分) 草(一钱五分) 石决明(四钱) 老桑叶(一钱五分) 归身(二钱) 枣仁(三钱) 麦冬(二钱) 白蒺藜(四钱) 柏子霜(一钱五分)阳不交阴,鼻塞不通,两膝麻而不暖,乃命门火微也。用潜阳温补。熟地(四钱) 茯神(二钱) 杞子(二钱) 半夏(一钱五分) 胡桃肉(二钱) 归身(二钱) 枣仁(三钱)苁蓉(一钱五分) 新会皮(一钱)少寐头晕,阳不交阴也,六脉紧数,无疑肝火挟痰为患,防其类中。熟首乌 法半夏 茯神 石决明 橘红 羚羊角 麦冬肉 枣仁 白蒺藜 川郁金丸方,去羚羊、蒺藜、郁金,加于术、胆星、石菖蒲、淮牛膝、鲜竹茹、钩钩,汤泛法丸。卒然厥晕,膈次胀楚,六脉弦数,当用佐金法。川黄连 归身 茯神 川楝子 木香 竹茹 淡吴萸 白芍 枣仁 石决明 橘叶...
李木生名著重读 有些书,可以常读常新,百读不厌,《水浒传》就是。这是一坛酒,从明代至今天,浇着天下人的块垒。难怪金圣叹这样说:“天下之乐,第一莫若读书;读书之乐,第一莫若读《水浒》。”轻轻地,轻轻地翻开,便有电掣雷鸣,瞠目震耳。 太平与官贵 《楔子》里写洪太尉误走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妖魔”之际,正是“天下太平,四方无事之时”。岂知这个“太平”,已是天下纷乱的开头,太平里正孵着北宋的灭亡。 这个“乱”字是怎样从“太平”里孵出的?只因官的一个“贵”字。《水浒传》开头就把这官的“贵”谱活活画出。受朝廷重托去请张天师祈禳瘟疫的洪太尉,才走了“三二里多路”便“脚酸腿软”,起了怨言:“我是朝廷贵官,在京师时,重茵而卧,列鼎而食,尚兀自倦怠,何曾……受这般苦!”官贵必民贱。官何以显贵?官骄显贵,官尊显贵,官富显贵,官侈显贵,官霸显贵。当官的骄尊富侈霸,做民...
[本刊特稿]“鸡零狗碎”、学术对话与其他.............黄国信《白毛女》、地方社会与阶级情感............黄志繁流淌的故事......................张应强游走在边界 倾听故事.................连瑞枝[文化思考]回归博物科学.....................吴国盛黄维是否违反了科普法?................蒋劲松[本月8日]包办婚姻·缠足·妇女历史地位.............李宝臣美人计的成本和风险..................傅 谨[学术评论]全球和谐共治.....................王晓朝少年中国学会的解体与五四知识人的政党化........尤小立关于形象学的若干思考.................方维规“合法性”与“正当性”译词辨.............刘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