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朔风第二章 临安府开城第三章 南行北行第四章 再会第五章 海上朝廷第六章 流转第七章 崖山第八章 落日余晖后 记 第一章 朔风 Ⅰ 阴历八月说来已经入秋一半了,可是照耀在漳州城里的阳光,却仍残留着酷暑之炎热。从红土路上反射而来的光线相当刺眼,令贾似道不快地眯起双眼。一挥动袖子,尘埃便四处飞舞,沾满了口鼻,更使得他的不快又加深了一层。 所有的一切贾似道都不屑一顾。这片土地和他完全不相衬。对于不久之前还官拜丞相、位极群臣的他而言,惟有充满着花香与凉风的京城壮丽豪邸,才是最适合他的。 批判贾似道失职及腐败的那群人的名字,在他的脑中浮现。陆秀夫、陈宜中、文天祥——一群相信崇尚正道就可以挽救国家、改变时势,完全不知天高地厚的毛头小子。那些家伙能成什么气候呀,以为把我逐出了朝廷,流放到这等边陲之地,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我定叫你们知道什么叫做乐极生悲。...
作者:史蒂芬·巴克斯特1飞船颠簸了一下。娜娃从她的资料台上抬起头来,大吃了一惊。在飞船半透明的船身外面,充满在虫洞里的那此致兰白色的光线向她快速冲来,以一种她感觉是巨大的和无法控制的速度。“我们出问题了。”戈比说。这个飞行员弯下腰看着她自己的资料台,瘦削的脸上眉头紧锁。娜娃一直在听她的资料台上关于氮气层的温度递增层的合成低语;现在她关掉它。飞船是一个透明的电子管,让人感觉到温暖、舒适,但也让人感觉到一种讨厌的脆弱。“宇航员在太空中有麻烦了,”她想,“但不是我,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一个研究者。”娜娃二十八岁;当然没有想死的计划——至少在这个已被看成是人类八十年的例行工作的穿越普尔虫洞的四小时航程中,肯定没有。她紧紧抓住她的资料台,指关节已开始变白。她不知道她是否应该咸到害怕。戈比叹了一口气,把她的资料台推开,让它在她面前飘浮着。“扣上你的衣服,扣紧。”...
《双子座历险记》 作者:[美] 迈克尔·斯科特序幕 这个女孩儿年满十五岁,可看上去并不年轻,她的模样长得比实际年龄大得多。她的面庞原先红润又俏丽,现在却变得松弛,失去了光泽,不再那么妩媚迷人。尤其是前额和那双亮晶晶的大眼睛下面,已经刻上了深深的皱纹。她那浓密的粟色头发里混杂着缕缕白发,甚至连掉头发的地方也露出了少许秃斑,更增添了几分丑陋。 女孩儿的头顶和身上都有金属丝与各种装置连接,它们用来控制着她的心率和呼吸状况。与此同时,几根导管将流质食物输送到肌体的消化系统,只有靠这些器械,她的生命才能维持下去。 监控器轻轻地发出“嘀嘀”的声响,任何变化都会使自动报警器发出呼叫信号,通知急救人员跑步赶来。不过,迄今为止,还一直没有出现过紧急情况。只有病床上方的台架上,有台仪表设备在显示着人体活动状况,几根细导线从矮墩墩的箱体引出,连接了那些圆形金属贴片,固定在女孩的...
【译者】不详【出版社】新华出版社【文件大小】220KB【安全性】已通过杀毒软件KV2008检测 [病毒库版本:2008-05-08]【制作者】Xinty665【内容介绍】附:明斯克号航母简介: ●1978年2月诞生在尼古拉耶夫船厂的“明斯克”,是前苏联自行研制和建造的“基辅”级中型航母,于1972年12月28日开工,1975年9月30日下水,1978年9月27日完工。建成后服役于太平洋舰队。 ●1981—1982年在 Vladivostock进行大修。1989年后基本不能使用。 ●1992年,随着经济的持续恶化,“明斯克”号连起码的维修都难以维持,舰上所有的士兵被遣返,武器全被拆除,并从俄罗斯海军中除名。 ●1995年,“明斯克”号以极低的价格卖给了韩国用于军事拆卸研究。1998年8月被中国一家公司买进。 ●1999年1月18日至2000年5月9日,“明斯克”号在广州文冲船厂改装。2000年5月10日,“明斯克”号安家深圳沙头角海滨。 ●2000年9月27日,明斯克航母世...
1997 第3期 - 科幻影视史画连载王荣生20年代美国的科幻电影注重故事情节的浪漫传奇,节奏快捷,动作惊险,特技奇巧。好莱坞在科幻电影史上第一次贴近科幻文学主流。电影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革命——有声电影在美国诞生,从而使科幻电影迅速成为好莱坞的一大领域,开始风靡世界,险些挤垮法国的电影业。这一类题材的最佳影片当推《穿绫罗绸缎的罪人们》。影片主人公梅里尔是个巨富,但老之将至,他便在欧洲做了整容手术,从而年轻了20岁。他重新焕发青春,风流倜傥,加之他的亿万家产,令不少窈窕淑女倾倒。于是,他的儿子——25岁的纳格尔,成了他的情敌。绝色美人鲍德曼水性扬花,既与纳格尔偷情,又拜倒在同样年轻英俊的梅里尔脚下。为了摆脱这一带有乱伦色彩的困境,最后梅里尔只好又去欧洲整容,还原成老态龙钟的旧貌。该影片想象奇特,情节紧凑,滑稽场面迭出。美国于1923年推出第一部立体电影《火星人》。影片故事发生在无线电...
北星序因为偶然的原因,我很幸运地成为第一个到21世纪90年代考察的记者。时间机器耗能巨大,即使是对100年后的人类也是相当沉重的负担。所以,这次应我们的后代们邀请的只能是我一个人了。此次考察不用说,收获颇丰,究竟如何,大家且看看我的考察笔记吧。一、未来教育问题2098年11月18日对未来的科技和教育的考察是我的首要课题。我的采访就从世纪综合大学开始。因为我自己是学数学出身的,所以我首先去的是数学系。接待我的是数学系的学生小王,年仅十六岁,入校已是第二年了。世纪大学并没有分年级,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都不一样。小王是个高材生,个子细长,面目清秀,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他先带着我去参观他们的教室,我见室内由合成塑料板隔成一块块的小空间,每个空间里放着桌子和一张能随意调整姿势的椅子。学生们以不同的姿势舒舒服服地或坐或躺在椅子上,戴着耳机,看着前面的电脑。那样子,仿佛不是在上课,而是在欣赏多...
1999 第2期 - 校园科幻韩晶元公告本院于2053年6月15日所审理的孟铮非法制造“再造人”一案主犯之一“再造人”潜逃十年之久,于前日投案自首。兹决定于5月28日进行公开审理。K市法院2063年5月20日5月28日,法院大厅里座无虚席,连过道上都站满了人,他们中绝大多数是普通的老百姓,并且旁听过十年前那一案的审理。这时人们正望着被告席上那个面无表情的少年,互相议论着当年他那位慈祥的父亲。法官一边翻阅十年前的案卷一边端详着面前这位奇特的罪犯,心里也有几分感慨;当初这个案子就是他审的,并且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低头看了看案卷:“孟铮,生物机械学博士,其子孟如海于2053年2月18日死于车祸。孟无视法律规定,在孟如海已被鉴定为死亡的情况下,取出其大脑并加以培养,后又将其移植于一人造躯体内,使其生命得到非法延续。同年5月被人举报,孟铮被处以终身监禁,其妻王燕携‘再造人’潜逃,至今尚在追捕中……孟的以上行...
皮皮鲁属虎,他的同学也都属虎。他们盼望在虎年能有一番奇特的经历。果然,在虎年中,属虎的皮皮鲁和他的同学们经历了一场难忘的故事第一章皮皮鲁上课的时候盼放学。下课铃响了,他又怕放学。放学以后干什么去呢?"皮皮鲁,咱们找个地方玩吧!"这天下午放学后,苏宇在学校门口等着皮皮鲁。"玩什么?"皮皮鲁两手一摊,感到没什么可玩。一群麻雀落在电线上。"要是有个足球场就好了。"苏宇叹了口气。"少年宫有!"田莉眼睛一亮。少年宫离这里不远。大家决定去把球赛比完,决个胜负。刚才是二比一,皮皮鲁一方暂处劣势。而皮皮鲁的球艺在全校是出名的。"老师上课老说大自然大自然,可我从来没见过大自然。"马小丹边走边说。望着身边一幢挨一幢的高楼,听着身边轰鸣而过的汽车,视野里见不到绿色,田莉提议:"哎,皮皮鲁,你不是去过农村吗?给我们讲讲田野吧!"“讲讲吧!"“快讲!"皮皮鲁来劲儿了。他把足球夹在胳膊下边,绘声绘色地说...
作者:[美]维罗尼卡·罗斯作品导读如果世界按照所有最美的特质划归五派:无私、无畏、诚实、友好和博学,在这样一个世界里,还会不会有杀戮、争端、夺权、暴乱?答案你知道。因为丑恶从未消失,它只是被深深地隐藏起来,妄图在某一天爆发出来,冲毁这世界。在一个看似平静的开头后面,潜藏着令人惊讶的奇特曲折过程,我们所有人化身16岁少女“碧翠丝”,跟着她从安宁平和的无私派生活突然坠入分歧者的危境,突入无畏派基地,历经新生训练的血雨腥风,变身强悍理智美貌加身的“翠丝”,经历一场未知结局却至死不渝的恋爱,再跟着她走上解密分歧者之路,完成一次向死而生的蜕变。此书为美国青春文学新星维罗尼卡·罗斯《分歧者》三部曲的第一部。创作这部作品时,罗斯刚刚22岁,还是美国西北大学的学生。随后,她又创作了第二部《反叛者》。这两部作品都占据《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超过100周,在欧美有着众多狂热的粉丝。2013年10月...
星空战记 作者:光月 刘末主持的「人体改造计划」包括:人体骨骼坚硬度,肌肉强靭度和五脏功能强化,人的寿命可延长到一百五十岁以上,但研究当中实验体总是因为产生排斥而死亡,计划只好被迫中止。刘末离开军部后在大学任职,他一直想找出失败的原因,在偶然机会下,发现张小龙的基因代码竟然和研究所需极为相似,于是他将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个相貌不出色的少年身上……精彩片段 张小龙慢慢的接近着那些正在守夜的哨兵,动作看似轻松、自然,利用身体被树木遮蔽的优势,他左手成手刀状,狠狠一记切在一个哨兵的喉头上,对方只能缩着脖子,想喊却不能出声,然后张小龙右手似闪电般把刀子插进了另一个哨兵的心脏。然后一个转身来到二人的中间位置,左右手互换,左手掩住心脏中刀的哨兵,右手刀子又刺进另一哨兵的脊椎里,瞬间两人无声的倒下…… 张小龙的魔鬼训练彻底改造了特务连,他的能力受到团长林雨的肯定,拔升他成...
2000 第6期 - 银河奖征文潘梦笔那一刻,亲人们的哭声逐渐离我远去,我觉得自己正在快速地旋转着上升,死亡的感觉哗的一声从身子里剥离开去,我变成了一根快乐的光线,穿过宇宙,进入到一个红光闪闪的隧洞。宇宙风在我耳旁呼呼直响,然后在身后消失……“生了,生了,‘泉源’里又出来一个。看见头出来了,还有手,准备好光子剪刀。”我听到头顶上很熟悉的声音,“出来了,快剪断他的脐带光。”随后啪的一声,我的光尾被剪断,我突然被一团红光抛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一个金光铺地、红光作天的神奇地方,我几乎睁不开眼,不知是谁在我屁股上拍了一下,痒酥酥的,于是我响亮地大笑起来:哇——哇——眼睛也随之睁开了,这时我突然惊奇地发现,我正站在一个红光闪闪的隧洞前。早已过世的父母亲就站在我身旁,除了一点遮羞布外他们和我一样浑身光溜溜的如天使一般,而且他们都比我还年轻!母亲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说:“终于生了。”我马...
时间: [ 2007-10-30 11:08 ] 1:1 起初,神创造天地。 1:2 奇点是空虚混沌,一切物理定律都还不适用。 1:3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他看光是好的,就把光速设定为299,792,458m/s,并让之永远不变,不应参照系的改变而改变。 1:4 神称波长范围在0.77~0.39微米之间的光为“可见”,称这个区间以外的光为“不可见”。 1:5 有可见的,有不可见的,有光明,有黑暗,这是头一日。 1:6 神说,水之间要有上下,就造出空气来,将水分开了。 1:7 他把空气设定为21%是氧,78%是氮,还有若干是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神称50000米高度以下的对流层和平流层为天。这是第二日。 1:8 神说:天下的水要聚集在一处,使旱地露出来。他将旱地的海岸线切割成可以互相弥补的形状,又让上面的地质特征相似,以便让人们认为大陆是漂移过的。 1:9他在水里面加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以及很多其他化合物,神称这种加过杂质的水为...
1997 第4期 - 科幻影视刘小燕我们的科幻影迷们是绝不会忘记《星际旅行》系列片的,《深度太空九号》、《旅行者》、《新的一代》……给全世界的科幻影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外星人女警官泰亚达、囚犯万维克、企业号飞船老船长柯克、疯狂的科学家索伦、沃尔弗少校、企业号飞船的新船长毕卡德……这些栩栩如生、性格各异的科幻人物形象早已为我们的读者所熟悉。《星际旅行》系列的策划者们在过去的岁月中给我们人类创造了极大的精神财富,时至今日,利克·伯尔曼能否在《第一次接触》这部《星际旅行》的后续系列中使吉恩·罗登伯利的梦想得以实现?评论界对《第一次接触》的反应众说纷纭,用利克·伯尔曼自己的话说:“我时常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批评和赞扬,有人说我紧跟吉恩·罗登伯利的脚步向前走,照我看来不如说是影迷们跟着吉恩·罗登伯利的脚步不断地花钱看下去。”如果说是吉恩·罗登伯利将《星际旅行》带给了我们,那么利克·...
刘慈欣 三体 《三体》终于能与科幻朋友们见面了,用连载的方式事先谁都没有想到,也是无奈之举。之前就题材问题与编辑们仔细商讨过,感觉没有什么问题,但没想到今年是文革三十周年这事儿,单行本一时出不了,也只能这样了。 这是一个暂名为《地球往事》的系列的第一部,可以看做一个更长的故事的开始。 这是一个关于背叛的故事,也是一个生存与死亡的故事,有时候,比起生存还是死亡来,忠诚与背叛可能更是一个问题。 疯狂与偏执,最终将在人类文明的内部异化出怎样的力量?冷酷的星空将如何拷问心中道德? 作者试图讲述一部在光年尺度上重新演绎的中国现代史,讲述一个文明二百次毁灭与重生的传奇。 在以后的一段时光中,读者朋友们将走过我在过去的一年中走过的精神历程,坦率地说,我不知道你们将在这条黑暗诡异的迷途上看到什么,我很不安。但科幻写到今天,能够与大家同行这么长一段,也是缘份。...
1999 第7期 - 每期一星王麟“你已被移植了。”余明博士笑着对我说。“移植了什么?”我睁大了眼睛,好像刚从昏睡中醒来,不安地问道。“哈哈——”余博士宽容地笑着,“看来我的手术基本取得了成功。你已移植了前歌星‘万人迷’的部分记忆。你难道忘了,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相互配合的结果,当然还有你超人的勇气与狂热。”余明博士用他那铿锵有力的语调对我说,掩盖不住内心喜悦:“你已经沉睡了一周,啊!伟大的一周,可以载入人类史册的一周。应该祝贺你,一颗耀眼的歌星将要冉冉升起,当然也应该祝贺我,美国《自然》杂志将头版头条全文刊登我的论文。”慢慢地,记忆的零星片段浮入我的脑海,那是自己原来记忆片段的复苏。我这才想起,大约在数周之前,红遍欧亚的歌星“万人迷”遇车祸而死这件事。名人摆脱不了记者的纠缠,更何况是超级名人。没想到半个世纪前,“英格兰玫瑰”凋谢的厄运也会发生在“万人迷”身上,虽然,他是一...
目录 一、白利二、达尼尔三、吉斯卡特四、法斯托尔弗五、嘉迪娅六、又是法斯托尔弗七、法斯托尔弗和瓦西丽亚八、瓦西丽亚九、又是瓦西丽亚十、格里米恩尼斯十一、阿曼蒂罗十二、达尼尔和吉斯卡特十三、议长十四、白利和吉斯卡特 一、白利 艾利亚·白利站在树荫下,嘴里自言自语地咕哝着:“我知道,我在出汗。” 他抬头环顾,一群男女零零落落地散布在旷野上。他们大多是十七八岁的青年,也有几个年龄和他自己相仿的中年人。这些人有的笨拙地在用锄头挖土,有的在干其他活儿。照理这些活儿应该由机器人干的,而且,那些机器人干起来肯定比这些人强。可现在,机器人受命站立一边,袖手旁观;那些男女青年却在坚持不懈地辛苦劳作。这些人每星期出来劳动一次,风雨无阻。参加劳动的人逐渐多起来。市政府虽不鼓励这项活动,但也从不干预,可算是他们施行的仁政吧。 白利极目向西眺望,只见地下城众多拱顶伸出地面,栉比鳞...
目录 致谢序言第 一 章 移民第 三 章 大学与坎贝尔第 四 章 机器人第 五 章 婚姻与战争第 六 章 《基地》第 七 章 家庭与背叛第 九 章 传奇的离婚经历第 十 章 科学、上帝与一切第十一章 离婚与新爱第十二章 重拾旧爱第十三章 绅士作家第十四章 《基地在前进》尾声参考书目 致谢 我实在不想说那些乏味的客套话,但在写此书的过程中,确实得到了许多人可贵的帮助,因此,我要向他们表示感谢。 首先,我要感谢艾萨克的夫人珍妮特。尽管她也正在写一本关于艾萨克的书,但还是大度地为我提供了一些素材。 同时,我还要向以下各位致以最诚挚的谢意。他们是拉瑞·阿什米尔、詹妮弗·布莱尔、珍妮特·希尔、杜鲁门(麦克)·塔利与波士顿穆格图书馆的伊丽莎白·伯顿。还要感谢布莱恩·阿迪斯、杰科·科恩、艾思·斯德瓦特、麦姬·麦克唐纳、尼克·奥斯汀、弗雷德·波尔、瑞琪尔·克莱门、克里丝·荷利菲尔德、夏...